龙圩区

龙圩区

人口 30.7万(2015年)
中文名 龙圩区
外文名 LongxuDistrict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行政代码 450406
方言 广府粤语、勾漏粤语
机场 梧州长洲岛机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政府驻地 龙圩镇
著名景点 李济深故居、粤东会馆、苍海湖旅游区
主体民族 汉族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汉、三国时属广信县。

晋、南北朝时属遂城县。

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名戎县城,曾为遂城县、戎城县县治。

宋以后属苍梧县,宋熙宁四年(1071年)改为戎圩镇。

清末属平乐乡。

民国时期属戎城区。

1950年隶第一区,1951年7月称龙圩镇。

1952年5月,县城由梧州迁至龙圩镇。后曾改名城关公社、东升镇。

1971年12月复称龙圩镇至今。

1996年4月,龙圩镇、林水镇合并称龙圩镇。

2013年2月8日,梧州市以苍梧县的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新设龙圩区。

2013年6月,成立梧州市龙圩区。

行政区划

2013年,龙圩区辖4个镇;70个村、1262个村民小组。政府驻龙圩镇政贤路18号。

龙圩镇(4个社区、12个村):龙城社区、城东社区、城南社区、城西社区、林水村、恩义村、古凤村、大恩村、四合村、中村村、新利村、社学村、思念村、念村村、寨中村、保村村。

大坡镇(1个社区、18个村):大坡社区、大燕村、新安村、大城村、胜洲村、马王村、白鹤村、大坡村、松柏村、夜村村、古元村、育民村、交村村、寨村村、坡头村、河步村、天堂村、新龙村、合垌村。

广平镇(1社区、20个村):广平社区、广平村、平地村、城坦村、榃金村、淑里村、调村村、河口村、甘村村、上合村、平山村、武陇村、大尧村、金钗村、端村村、平乐村、华新村、扶达村、西罗村、夏村村、思化村20个村委会。

新地镇(1社区、20个村):新地社区、回龙村、大维村、雁村村、训村村、新甫村、思贤村、都梅村、龙窝村、新地村、富回村、古卯村、四落村、古令村、殿村村、洞心村、大同村、富禄村、题甫村、大村村、新科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圩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城区西南部,2013年3月成立为梧州市新成立的市辖区。龙圩区前身为苍梧县的县城,距梧州主城区13千米。地理坐标中心位置为东经111°25’,北纬23°41’。龙圩区东毗广东省肇庆市和万秀区城区,南连岑溪市,西接藤县,北与长洲区和万秀区接壤。总面积982.9平方千米。

地形

龙圩区境内属低丘,有部分低洼地。龙圩地貌以丘陵、低山、中山地形为主,且绝大部分为土山,主要山峰有大平山、尖峰顶等。

水文

龙圩区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浔江、上小河、下小河。

气候

龙圩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2℃,年无霜期323天,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龙圩区耕地面积20.15万亩,有林面积80.9万亩,辖区森林覆盖率达51.8%。龙圩区土壤主要为赤红壤、沙质土。

动物资源

龙圩区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黄猄、狸、穿山甲等50多种。

水利资源

龙圩区浔江码头龙圩区浔江码头长洲水利枢纽坝址位于西江干流——浔江下游梧州市郊长洲镇,紧挨苍梧县城龙圩镇,大坝跨长洲和泗化洲两岛并跨内、中、外三江,集水面积30.86万平方千米,汇集了红水河、柳江、郁江和北流河的水量,多年平均流量6100立方米/秒,11月—4月枯水期平均流量达2368立方米/秒,保证率95%的枯水流量仍高达1090立方米/秒。水库总库容56亿立方米,滞洪库容37.4亿立方米。枯水期调节库容3.4亿立方米(周调节水平)。

人口民族

龙圩区主体民族为汉族,2015年龙圩区总人口30.7万人,城镇人口约4.6万,农村人口约26.2万人。

2014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30.28万人。当年出生人口2799人,死亡人口1628人。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总人口 30.28 100.00
其中:男性 16.07 53.07
女性 14.21 46.93
其中:18岁以下 9.10 30.05
18-35岁 8.49 28.04
35-60岁 8.95 29.56
60岁以上 3.74 12.35

经济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总人口 30.28 100.00
其中:男性 16.07 53.07
女性 14.21 46.93
其中:18岁以下 9.10 30.05
18-35岁 8.49 28.04
35-60岁 8.95 29.56
60岁以上 3.74 12.35

综述

第一产业

201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19.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6.2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80.2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5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2.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8.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7%。

龙圩区龙圩区2015年上半年,龙圩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73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9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21.6%,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51.6%;固定资产投资14.69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9.2%,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58.76%;财政收入3.06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24.4%,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57.73%;第三产业增加值17.7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5%,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53.6%。

2015年上半年,龙圩区外招商引资项目24个,其中,区外境内项目20个,境外项目4个,完成到位资金19.6亿元,完成市下达年任务37亿元的53.0%,比2014年同期增长144.5%。其中,完成市外到位资金(内资)18.96亿元,完成年任务35.83亿元的52.9%,比2014年同期增长141.5%;完成境外到位资金1048.45万美元,完成年任务1900万美元的55.2%,比2014年同期增长406.4%。

第二产业

201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3.9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34亿元;林业产值2.51亿元;牧业产值2.67亿元;渔业产值0.5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2元。

2014年。全区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25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7.01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8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86千公顷。2014年,全区粮食产量8.38万吨;油料产量0.58万吨;甘蔗产量0.77万吨;蔬菜产量(含菌类)8.34万吨;园林水果产量7.54万吨。2014年,全区肉类总产量1.55万吨,年末生猪存栏9.02万头,生猪出栏14.87万头。水产品产量0.61万吨。

2015年,龙圩区有农牧业养殖基地项目落户,总投资5亿元,达产后可年上市肉羊10万头,带动3000多户农户致富。该项目已签订租地合同1340.06亩,其中在龙圩区大坡镇胜洲村租地1069.6亩,在郁南县平台镇大地村租地270.46亩。种植蔬菜1000亩,全城区2800多亩蔬菜基地辐射带动种植7500多亩,年产蔬菜约20000吨。同时,调整水果品种结构,新增砂糖橘无毒果园5000亩,改种百香果1200多亩,新种蜜丝枣、三华李等水果2700多亩。

第三产业

龙圩区工业园区龙圩区工业园区2005年至2007年,龙圩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25%以上的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36%以上的增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1.87%提高到2007年的50.19%。

2014年,全区全部工业总产值268.8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2.46亿元,增长-5.0%。工业增加值79.40亿元,增长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98亿元,增长4.2%。

2014年,龙圩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91亿元,同比增长1.8%,拉动龙圩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4个百分点,产值增加量是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量的2.07倍;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14亿元,同比下降5.45%,下拉龙圩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0.8个百分点。

龙圩区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布16个行业大类,2014年,产值增长幅度超过10%以上行业有4个,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共增加产值1.81亿元,拉动龙圩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51个百分点,产值增加量是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量的4.73倍。

社会事业

2007年,龙圩区批发零售额为10.6亿元,比2006年增长18%。2007年龙圩区房地产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是2005年的4.7倍,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5.4万平方米,是2005年的6.6倍。

2014年,龙圩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7.64亿元,增长9.9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23亿元,增长14.84%。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3.16亿元。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2391辆。固定电话用户数2.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20.46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3.85万户。全年财政收入5.1亿元,全年金融业增加值2.87亿元。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2014年,龙圩区有公办初级中学10所;公办小学69所,小学教学点43个;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3所;幼儿园7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2所(含集体办2所),民办幼儿园52所。在编教师2206人。义务教育阶段共设9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615人,其中初中设186个教学班,初中生11715人;小学设729个教学班,小学生28900人。学前教育共有在读幼儿13314人,其中在园幼儿8380人;小学附设学前班65班,在读幼儿4934人。

2014年,龙圩区投资9110万元,开工建设校舍8.3万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0年城区内有市属图书馆1个,藏书12万册。有电影院、影剧院、舞厅、卡拉OK厅、录像室等文化娱乐场所,城区及71个行政村开通闭路电视。

2014年,龙圩区投入100多万元加强各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拨付44万元开展乡村文化惠民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社会保障

2010年龙圩区的医疗机构有梧州市龙圩区人民医院(在建)、梧州市龙圩区妇幼保健院院、梧州市龙圩区医院、梧州市鼻咽癌防治所龙圩区分所、梧州市卫生防疫站龙圩区分站等8家,有CT机、核磁共振机、体外碎石机、电动洗胃机、B超机等先进医疗设备,能开展普外及颅脑等手术。

2014年,龙圩区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启动,全区70个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已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9%,年内累计受益群众1.5万人次,报销医疗费用7550万元,受益率达63.44%。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率达100%。

交通

2014年,龙圩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3.86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58万人。全年全区累计有2.23万人次城镇居民和22.64万人次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风景名胜

龙圩区交通龙圩区交通龙圩区东接珠三角、南连北部湾周边各大中城市的2到4小时经济圈很快成形,纳入广州1小时经济圈,龙圩必将成为东接珠三角、南连北部湾周边各大中城市的交通咽喉。龙圩距广州、南宁、桂林约为3小时、4小时、3小时(至玉林、贵港用时约为2小时和3小时);龙圩通往珠三角等外区域的交通主要依靠水运和南梧二级公路和321国道线,随着水陆交通格局的升级,成为连接两广的交通枢纽。

公路

龙圩区境内有桂梧、南梧、广梧高速公路均交汇于龙圩,且龙圩正处于中心地带。交汇于县境的高速公路概况如下:桂梧高速公路苍郁段(属广梧高速之广西段)。桂梧高速公路马江至梧州段。南梧高速公路苍岑段。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梧州段。

铁路

2009年9月9日河南洛阳至广东湛江铁路全线贯同,城区距梧州火车站6千米。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在城区自西向南通过,梧州南站在城区西1.5千米处。南广高铁全线通车,龙圩至广州、南宁用时约为1小时和2小时。

航运

龙圩区距梧州长洲民用飞机场5千米。[6]

水路

原梧州口岸河西码头(目前广西内河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作业区)的整体搬迁新而建新利货柜码头,位于龙圩区城下游浔江的右岸,上游距在建的梧州市西江三桥0.5千米,下游距离梧州西江一桥2千米,水路下航广州303千米,上航贵港272千米,南宁551千米。

西江航道素有“黄金水道”之称,航道经一期整治升级后,全年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直达粤、港、澳,二期整治后提高到3000吨级。

著名人物

风景名胜一览表
冠盖总庙冠盖总庙位于龙圩区大坡镇,建筑年代无考。历史上,大坡所在地曾叫冠盖乡。整个建筑物分山门、正殿和后殿。庙前有一对石狮子,左雄右雌。山门由72支莲花托砌建,正殿供奉欧、莫、李三相侯王,有八仙过海和十八罗汉等雕塑,同时带有道教和佛教的色彩。解放初期,冠盖总庙被拆毁,所供奉的神像、石狮子、铜鼓全被丢进河流。现在的冠盖总庙是1989年村民集资筹建的,从建筑工艺上看,比不上原来的庙宇精雕细刻,佛教的十八罗汉也是重建时加上去的。重建的冠盖总庙更富有香土气息。 冠盖总庙冠盖总庙(2)
粤东会馆位于忠义街。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会馆面积1373平方米,砖木结构,分前、中、后3座和更楼(更楼在解放前已拆),中、后座深宽各8米,屋檐层为元宝脊。每座由4根大木柱和2根大石柱支撑,叠梁式构架,雕梁画栋,有较高的建筑艺术。1994年定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粤东会馆粤东会馆(3)
炳蔚塔位于恩义村铁顶角山巅,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由原南五乡(今广平、大坡、新地、龙圩4镇)群众捐资兴建。塔身为青砖结构,呈六角形,塔高7层34米,底径7米,首层门额有当时梧州府知事袁渭钟手迹题刻“文峦耸秀”4字,二层门额题刻“炳蔚塔”,为清代广西“三元及第”陈继昌手书。1987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炳蔚塔炳蔚塔(4)
李济深故居故居位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料神村,距市区40多公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济深诞生在这里。故居建于1925年,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占地3400平方米。是青砖瓦房四合院式厢房和楼房,四周筑围墙和四角炮楼,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大门口嵌着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胡耀邦亲笔题写的“李济深故居”5个大字。顺着扶梯登上二楼,四周回廊上西式栏杆别致,门窗上雕的花草图案,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色彩。二楼是李济深的卧室和会客室、电报室,大体仍保持着当年的摆设。 李济深故居李济深故居(6)
苍海湖梧州苍海湖项目正按照计划形成一个约6000亩的自然生态调蓄湖(8000亩湖面),湖岸规划布局,紧密结合梧州历史文化,分为“门户苍海”、“宜居苍海”、“标志苍海”和“宁静苍海”四大区域。分三期投入建设,建设期6年,。 苍海湖苍海湖(4)

词条图册

风景名胜一览表
冠盖总庙冠盖总庙位于龙圩区大坡镇,建筑年代无考。历史上,大坡所在地曾叫冠盖乡。整个建筑物分山门、正殿和后殿。庙前有一对石狮子,左雄右雌。山门由72支莲花托砌建,正殿供奉欧、莫、李三相侯王,有八仙过海和十八罗汉等雕塑,同时带有道教和佛教的色彩。解放初期,冠盖总庙被拆毁,所供奉的神像、石狮子、铜鼓全被丢进河流。现在的冠盖总庙是1989年村民集资筹建的,从建筑工艺上看,比不上原来的庙宇精雕细刻,佛教的十八罗汉也是重建时加上去的。重建的冠盖总庙更富有香土气息。 冠盖总庙冠盖总庙(2)
粤东会馆位于忠义街。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会馆面积1373平方米,砖木结构,分前、中、后3座和更楼(更楼在解放前已拆),中、后座深宽各8米,屋檐层为元宝脊。每座由4根大木柱和2根大石柱支撑,叠梁式构架,雕梁画栋,有较高的建筑艺术。1994年定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粤东会馆粤东会馆(3)
炳蔚塔位于恩义村铁顶角山巅,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由原南五乡(今广平、大坡、新地、龙圩4镇)群众捐资兴建。塔身为青砖结构,呈六角形,塔高7层34米,底径7米,首层门额有当时梧州府知事袁渭钟手迹题刻“文峦耸秀”4字,二层门额题刻“炳蔚塔”,为清代广西“三元及第”陈继昌手书。1987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炳蔚塔炳蔚塔(4)
李济深故居故居位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料神村,距市区40多公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济深诞生在这里。故居建于1925年,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占地3400平方米。是青砖瓦房四合院式厢房和楼房,四周筑围墙和四角炮楼,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大门口嵌着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胡耀邦亲笔题写的“李济深故居”5个大字。顺着扶梯登上二楼,四周回廊上西式栏杆别致,门窗上雕的花草图案,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色彩。二楼是李济深的卧室和会客室、电报室,大体仍保持着当年的摆设。 李济深故居李济深故居(6)
苍海湖梧州苍海湖项目正按照计划形成一个约6000亩的自然生态调蓄湖(8000亩湖面),湖岸规划布局,紧密结合梧州历史文化,分为“门户苍海”、“宜居苍海”、“标志苍海”和“宁静苍海”四大区域。分三期投入建设,建设期6年,。 苍海湖苍海湖(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