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

无棣县

中文名 无棣
外文名 wudi
别名 海丰
火车站 济南、天津、东营、沧州、德州
县长 王涛
机场 济南、天津、东营
国家/地区 山东省滨州市
政府驻地 无棣城
著名景点 禹贡碣石山大口河景区、海丰塔、秦台、汉垒、光武城、吴式芬故居
县委书记 郑振亮
电话区号 0543
坐标 北纬37°4'~38°16、东经117°31'~118°04'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地名起源

“无棣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

无棣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无棣”一名始见于《春秋.僖公四年》。周成王平叛,地入于齐,为姜齐无棣邑,迄今亦逾3000年,“武(定府)、乐(陵)、庆(云)、盐(山)皆其旧境”(清康熙《海丰县志》语),为华夏古老的城邑之一。

历史建制

无棣县自586年(隋开皇六年)建县至今,历经一千四百多年,其间共建县城三座。

无棣县图册无棣县图册(3)隋唐无棣县城建于隋代初期,在今庆云县常家乡于家店村北,为无棣县第一座县城。是庆云建县之始,史称西无棣。据新编《无棣县志》载: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阳信县北境置无棣县。以南临无棣沟(今河北省盐山县境内,隋末填废),因以为名。据《太平寰宇记》:“隋开皇六年置。取县南无棣沟为名。”627年(唐贞观元年)无棣县划入阳信县,684年(唐贞观八年)复置无棣县。于家店故城历经隋唐、五代、宋代前期和金泰和三年以后,除中间迁治时间外,先后为无棣县治凡530余年。1265年,无棣县被忽必烈占领,实行东西分治,均称“无棣县”,西无棣县(沧州无棣县),即今庆云县;东无棣县(棣州无棣县),即今无棣县。

1064年(北宋治平元年)无棣县迁治保顺军城(今信阳乡城角村西,阎家花园村南),从此保顺军城(959年,周显德六年,于无棣县保顺镇置保顺军)成为无棣县第二座县城。1203年(金泰和三年)废保顺军,保顺镇升为县级镇。西无棣县徙治隋唐无棣城,东无棣县治仍居保顺军城。保顺军城历经北宋后期和金泰和三年以前到成为东无棣县治所,直至元末。先后为无棣县治凡231年。

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棣州无棣县(今无棣县)另建新县城,即今无棣县旧城区,名为“无棣县城”。1371年(洪武四年),棣州无棣县省并,1373年(洪武六年农历六月)复置县,改名为“海丰县”,以县境有海丰乡,西北有海丰场取县名,县城即为“海丰县城”,驻地随称海丰镇。1914年(中华民国三年),因广东省也有“海丰县”,为避重名,县名复为“无棣”,县城亦复原名“无棣县城”。抗日战争时期,曾两度为日伪窃据。1945年,无棣解放后,县机关曾一度迁到水湾、信阳、车镇乡三高村等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机关迁返无棣县城,至今为无棣县治所636年。

1914年海丰县恢复无棣县旧称,隶属济南道,1926年改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制,无棣县直属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38年改属鲁北行政区第五专区。1940年10月改属冀南第八专区。是年,国民党无棣县政府迁驻北大城。1942年2月,无棣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属山东省冀鲁边区第三专区,1943年国民党无棣县政府驻城后王村。是年下半年,无棣县北部(漳卫新河北主要是第四区:辛集区)并入新海县,仍称第四区。同年9月沾阳棣边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青城、沾阳棣两个边区县均隶属于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越明年,第四区复归无棣县,不过此时的第四区已包含了原属第三(羊二庄)区的连洼以南十村,主要是山后管区。1945年6月国民党县政府迁驻信阳城。

1945年9月无棣县全境解放,两边区县撤销,无棣县恢复原建制,改属渤海区第四专区,县政府驻无棣城。 10月县政府迁水湾街,11月迁信阳城,1947年初迁驻车镇区小高村。

建国以后

无棣县无棣县(3)1964年11月将无棣县所属四女寺碱河(即漳卫新河)左岸的辛集、良户、宋王、朱王、付赵、杨埕7个社、51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盐山县。

1994年9月28日,撤销马山子乡,设立马山子镇。1994年10月24日,撤销埕口乡,设立埕口镇。

截至1997年3月,无棣县辖6个镇、12个乡:无棣镇、小泊头镇、大山镇、水湾镇、马山子镇、埕口镇、信阳乡、车镇乡、东风港乡、大杨乡、梁郑王乡、柳堡乡、常家乡、庞家集乡、佘家巷乡、西小王乡、邓王乡、河沟乡。

1997年2月25日,撤销河沟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无棣镇;撤销庞家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水湾镇;撤销梁郑王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小泊头镇;撤销大杨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车镇乡;撤销常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柳堡乡;撤销邓王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佘家巷乡;撤销东风港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马山子镇(鲁政函民字[1997]8号)。

2000年,无棣县辖6个镇、5个乡。总人口423113人,各乡镇人口:无棣镇 86719 ,水湾镇 52108,大山镇 24435 ,小泊头镇 42357,埕口镇 25078,马山子镇 27898,信阳乡 33532, 车镇乡 47939,柳堡乡 30067, 西小王乡 18902, 佘家巷乡 34081(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无棣县辖6个镇、5个乡。

2005年7月 省民政厅批准无棣县大山镇更名为碣石山镇。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无棣县辖9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无棣县无棣县(3)无棣县总面积1963平方千米,总人口437113人。现辖2个街道、9个镇、3个居委会、593个村委会,568个自然村。

海丰街道办事处 面积145.86平方千米,人口91883人。辖3个居委会、74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棣新一路156号,邮编251900。

棣丰街道办事处 辖35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机关驻棣新六路98号,邮编251900。

水湾镇 面积143.35平方千米,人口53032人。辖82个村委会,85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水湾村,邮编251902。

碣石山镇 面积71.26平方千米,人口25221人。辖37个村委会,37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大山街村,邮编251910。

埕口镇 面积128.79平方千米,人口22623人。辖30个村委会,30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埕口村,邮编251909。

小泊头镇 面积107.14平方千米,人口42453人。辖52个村委会,52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北李家宅村东,邮编251911。

车王镇面积145.8平方千米,人口49424人。辖74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乡政府驻车镇村,邮编251912。

柳堡镇面积255.47平方千米,人口32518人。辖38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乡政府驻杜家柳堡村,邮编251906。

位于无棣县东北部,渤海湾西南岸,距县城40千米。面积677.26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辖4个办事处,22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傅家山子村

西小王镇 面积148.5平方千米,人口20102人。辖31个村委会,31个自然村。

佘家镇 面积122.99平方千米,人口36639人。辖55个村委会,55个自然村。乡政府驻佘家巷村,邮编251903。

信阳镇 面积51.6平方千米,人口34202人。辖57个村委会,57个自然村。

区划概况

无棣县无棣县截至2021年,无棣县下辖2个街道、10个镇。[18]

区划详情

2个街道:棣丰街道、海丰街道。

10个镇:水湾镇、碣石山镇、小泊头镇、埕口镇、马山子镇、车王镇、柳堡镇、佘家镇、信阳镇、西小王镇。[18]

自然环境

位置地域

无棣县无棣县无棣县,地处山东省最北部,渤海西南岸,东连沾化县,西接庆云县,南靠阳信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黄骅市、海兴县为邻。最东点为老沾化沟入海口,东经118°04′,最西点为无棣镇郎家村,东经117°31′,最大横距60公里。最南点为无棣镇郭家村,北纬37°4′,最北点为埕口镇大口河入海口,北纬38°16′,最大纵距70公里。面积1998.12平方公里。县城东南距滨州市54.5公里,西南距济南130.5公里,西北距北京260公里。

气候环境

无棣县属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具有夏热多雨,冬寒季长,春季多风干燥,秋季温和凉爽的特点。无棣县年平均气温12℃左右。

自然资源

水产资源

海岸线长102公里,浅海渔场150万亩,滩涂98万亩,潮间带48万亩,宜盐面积653万公亩,已开发盐田356万公亩,原盐年产量达220万吨,是全国大型优质盐生产基地和重点出口盐基地。宜渔面积20万亩,近海盛产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和各种贝类,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资源尤为丰厚。海产品年捕捞量6万余吨。已开发海水养殖水面11万亩,对虾、梭子蟹、各种鱼类及贝类等年养殖产量7.5万吨,产品远销日、韩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矿产资源

地下卤水资源分布广、储量大、浓度高,发展盐业和盐化工条件优越。已探明原油储量5000万吨、天然气储量2亿立方米的富台大油田,是国家“十五”期间石油增储上产的主阵地,现已实施大规模开采。拥有3条长56公里,总地质储量3.6亿吨且随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10万吨以上的世界罕见的贝壳砂矿带。这种矿砂属世界稀有矿产资源,是生产日用高档瓷器、饲料、水泥的理想原料。

人口

2021年,年末户籍总人口45.70万人,增长0.08%。其中,城镇人口23.72万人,农村人口21.98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3.3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61%,较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15]

无棣县共有12个民族,其中汉族426503人,占总人口的99.1%, 少数民族11个, 3935人。其中回族3914人(车王镇2978人,水湾镇419人,小泊头镇376人,无棣镇17人,马山子镇13人,柳堡镇4人,埕口镇2人,城区105人);蒙古族2人(无棣镇1人,城区1人);满族7人(无棣镇2人,埕口镇1人,城区4人);藏族2人(埕口镇1人,碣石山镇1人);傣族2人(信阳乡1人,小泊头镇1人);瑶族2人(无棣镇1人, 小泊头镇1人);拉祜族1人(柳堡乡);布依族1人(水湾镇);壮族2人(小泊头镇);珞巴族1人(小泊头镇);土家族1人(小泊头镇)。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郑振亮
县委副书记 王涛、王福瑞
参考资料来源:无棣县人民政府[19]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王涛
副县长 张立波、徐鹏潇、常怀祥、李莉、王树声、郭兵、刘豪德
参考资料来源:无棣县人民政府[20]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郑振亮
县委副书记 王涛、王福瑞
参考资料来源:无棣县人民政府[19]

综述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王涛
副县长 张立波、徐鹏潇、常怀祥、李莉、王树声、郭兵、刘豪德
参考资料来源:无棣县人民政府[2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9.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4.55亿元,同比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6.32亿元,同比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3.86亿元,同比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2:38.7:45.1。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4249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7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6%的较低水平,全县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落实大学生生活补贴398.53万元,发放以工代训、技能提升、公益性岗位等就业补贴1027.17万元。[15]

第三产业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粮食总产量41.74万吨,增产0.6%。其中,小麦产量17.83万吨,增产1.3%;玉米产量23.44万吨,下降0.7%。棉花、蔬菜及食用菌、水果总产量分别达0.60、3.14和11.80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10.05万吨,下降19.1%。年末生猪存栏27.47万头,比上年末增长4.0%;全年生猪出栏32.26万头,下降1.1%。水产品总产量16.09万吨,增长5.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5.30万吨,增长5.1%;淡水产品产量0.78万吨,增长14.4%。年末森林覆盖率为13.8%。

2021年,农业机械化水平稳定提升,农业机械服务组织155个,农机户2.70万户,农业机械总动力69.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3%,全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6%。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4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亩,完成投资1.05亿。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质量认证,2021年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个,到目前取得“三品一标”认证46个。[15]

文化

2021年,全年工业增加值9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5%。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6.8%,制造业增长2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6%。分行业看,2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9.2%,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率分别为28.9%、58.1%、7.5%。分产品看,2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9种产品产量增幅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其中环氧丙烷增长23.4%,柴油增长107.9%。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6.40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实现利润总额31.93亿元,比上年增长8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5.7%、6.2%,比上年分别提高1.5个和1.8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8.6%。

2021年,全年资质内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1家,实现增加值12.9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15亿元,增长17.8%;签订合同额47.26亿元,增长22.0%。[15]

历史典故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县完成固定投资同比增长1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2.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2.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7.3%。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7.1%。

2021年,50000吨纤维素醚项目、城东水库新建及供水管网改造城乡工程、山东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水淡化工程二期3个项目列入2021年省重点项目;新海工业园智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3个项目列入2021年省优选项目;无棣鲁拓畜产品有限公司5万吨冷链物流及牛肉深加工项目等17个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

2021年,房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分别为231.8万平方米、24.6万平方米,分别较上年增长4.3%、16.9%。商品房销售面积39.3万平方米,下降12.4%,销售额22.1亿元,下降14.5%。

服务业

2021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3.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9%。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1.97亿元,同比增长28.7%。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提高,增幅为33.9%,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5.2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7%。

国内外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10亿元,同比增长13.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0%。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7.9%;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3.5%。2021年,全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4%,升级类商品增势强劲,化妆品、文化办公用品、金银珠宝、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分别增长46.0%、39.9%、26.1%、26.0%。

2021年,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101.75亿元,增长122.8%,其中,出口21.63亿元,增长59.5%;进口80.12万元,增长168.4%。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3亿元,增长14.8%,其中,税收收入15.93亿元,增长22.4%。税收占比为76.8%,较去年提高4.7个百分点。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5.1%、159.7%、43.6%。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60亿元,增长11.2%。惠民支出持续增长,其中住房保障、农林水、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分别增长41.0%、10.4%、8.9%、8.7%。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11.59亿元,较年初增加35.75亿元,增幅为13.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7.04亿元,较年初增加25.81亿元,增长14.2%;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1.94亿元,较年初增加31.13亿元,增幅为15.5%。[15]

地方文化

历史文化

杨天官认义女:杨巍,无棣县无棣镇人,明朝重臣,人称杨天官。万历年间,杨巍从朝里回家探亲,路过前阎家村,乔装私访,到一贫寒人家。天官在此用餐,虽是粗茶淡饭,却待之如宾。天官感其诚,怜其贫,临别时告诉了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认该户一女子为义女,并邀她于某月某日去朝里。约定日期快到了,但该女子家贫如洗,实是无以馈赠,只好忙着把黄蓿菜种子(当地群众称“银子”,即“仁子”)洗净晒干,磨为面子,搋上枣瓤,蒸了一锅窝头带去。这天适值天官生日,文武官员早已入席就座,准备开宴,差役领着女子进来了,她把窝头奉献于义父,天官令官员们品尝,“吾女为父祝寿,礼品乃‘银子’所制,请诸位尝之,有何感受!”大家尝后齐声赞曰:“香甜可口,高贵,难得!”众官员立即对女子开赏银两,二十两、五十两、一百两……这位姑娘将义父及百官所送银两带回家乡,用来接济乡里,村民为纪念此事,将村名“前阎家”更名为“杨姑娘”。

智降始皇:秦始皇为维护其封建王朝的统治,北修长城,南修堤。据《海丰乡土志》载:“自德州北抵乐陵,东至海丰城(今无棣县之古称),西三里,绕城而北,而东北七里止,<庆云志>称神州古堤” 。相传,修堤那年无棣县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今无棣城一带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饿殍比比皆是,惨景不堪言状。始皇说:“谁能管全体民夫一餐,工程立即停止。”一老者闻讯而至,禀告始皇:“小人家中粮米尚能让众民夫饱餐一顿。”始皇允诺,老人立即开门纳众。老者家中实则徒有四壁,哪能管得起这百千人吃饭,民夫只是前门进,后门出,但都腆着肚子,擦着嘴,装出一副吃饱喝足的样子。始皇看了信以为真,无可奈何地说:“筑堤到此为止!”。明永乐二年,姚姓于堤的尽头建村,取名“堤头姚”。

文学作品

无棣县文学创作见诸正史者,清代,无棣县文学作品有民歌、儿歌、故事与文人学士的书面创作,艺术形式主要有诗歌和散文,其代表作品有李道昌诗集《临洮草》、《游屐草》,张映纬诗集《鸿雪斋稿》,王清的《留余堂诗文集》,李杰的《声诗录》、《中州纪程草》。王文耿的《塔影山房诗文集》,高勋堂的《马谷山房诗集》,张守训的《味闲堂诗稿》等。

历史事件

无棣县,其中汉族占99.1%,有回族、少数民族,由于多民族和睦相处,区域文化比较丰富,宗教信仰多元化,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县境回族穆斯林村分布于车镇乡五营村、段家村;小泊头镇范家村、新立村;水湾镇郭辛店、王什虎村。这些村庄均建有清真寺,有阿訇主持宗教事务和宗教仪式,乡老管理寺户。

乡土文化

春节:中国古代以腊月初八为年,南北朝以后改为岁末一天过年。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宣布使用公历,同时将旧历年正月初一改为春节。解放前,“除夕,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祀天地、祖先”,外出不归视为不孝。是日,早起去村头“请已故先人回家过年”;中午“供祭天地神灵”;傍晚凑柴于街前、村头点火,老幼围烤,谓之“烤末阳”以示延伸时日,象征兴旺之日;晚上全家聚饮,吃花生,谓之“守岁”与“分岁”,至半夜吃水饺,谓之“辞岁”。吃水饺前,幼辈叩拜父母尊长,谓之“拜年”,饭后同族乡里互拜,下午或次日清晨同族聚至祖坟烧纸叩头,鞭炮齐鸣,谓之“上年坟”。解放后,易门神,祭天地等迷信活动逐渐废除。除夕全家聚饮畅谈于半夜方眠,吃水饺多改为黎明。饭前,鞭炮齐鸣,幼辈给长辈拜年,饭后同族邻居互相走拜问好。机关、团体、学校于节前多举行春节茶话会,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等活动。正月初一多举行团拜或互相走访。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亦称上元节,始于西汉文帝元年。解放前,“元宵节张灯火,放花炬,酒筵乐歌竞为欢会凡三日。十四日主麦,十五日主谷十六日主豆,月明风,收灯也,有风为歉,无风为丰”。是日“女子以跳绳为戏,名日跳百索”。十四至十六日3天,男子盛饰游街登城过桥,日昕始散,名日“走百病”。富裕之家,晚上吃元宵。解放后,城乡多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如龙灯、狮舞、高跷、秧歌、小戏、武技等。棉区则多放烟花以庆棉花丰收。亦有放灯者,但不普遍。

喜庆婚事

传统喜庆:民间的传统喜庆:一是“送喜”,即妇女生小孩后,亲朋携带鸡蛋等营养食品登门送喜庆贺。还有庆“十二”的习俗,即小孩生下12天,亲朋登门送喜庆贺。二是庆“百岁”,婴儿满一周岁,其外祖 将婴儿母子接去过生日,谓之走“百岁”和庆“百岁”。三是祝寿,老人到60岁后,每逢生日,其子女亲朋带酒肉和长寿糕等登门庆寿。

婚事:解入前,订婚靠“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其方式是“通媒的结姻缘,男家投启日通启,女家回启日允启,男家纳币女家日聘礼”,讲的是门当户地,论的是身世田园,并多系早婚,男十一二岁即娶,女十六七岁即嫁,有的贫家之女不足10岁就去婆家当童养媳。迎亲,男家备官轿各1乘,男乘官轿,伴随鼓乐到女家迎娶,谓之大娶。只备花轿1乘,无鼓乐则谓小娶。婚礼,在院内天地堂前设香案、置香斗、插弓箭、系红绸,新娘蒙头服、蹈红毯,拜天地后,方得入洞房行“合包礼”。二日拜家庙及翁姑与夫家尊长。三日拜同族与乡里,谓之“拜三”。“女家送酒馔进舅姑,谓之送大饭”等等繁杂礼节。解放后,青年男女逐渐做到婚姻自主,在工作或学习中建立感情,经他人介绍,互相了解。订婚形式,多数以互赠礼物,照订婚像,男女互相走房认亲,亦有沿用旧习的,谓之“过号”,借以酬谢介绍人。结婚仪式改为骑马骑骊,骑自行车。近年来,乘汽车结婚者渐多,也有的旅行结婚或举行集体婚冖,还有的女娶男。喜事新办的习俗,深受群众称赞。但也存有多要彩礼,设红柜收喜礼,大宴宾朋等不良风气。

民俗风情

勤劳、忠厚、朴实的无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体现出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和生活情趣。清末,在衣着方面,以家纺家织的棉布(俗称土布)或绸为衣料。男女裤子均为直裆,腰口宽,裤腿垂直,绑腿带,穿布鞋、布袜。无棣居民饮食习俗属北方型,由于受地域及文化传统影响,海边、内陆、城镇、乡村亦有差别。一般饮食习惯为夏秋农忙一日三餐,冬春一日两餐。在正餐之间也有吃零食的习惯,有“粮菜混吃,粗细粮结合”的习俗。回民饮食喜吃牛、羊、鸡、鸭等反刍、食草的兽类、带嗉囊的禽类和鱼肉等。居民村落多数集中在县境南部、西部和马颊河、鬲津河两岸。居民传统住房以四合院为多,四合院大门一般开在东南隅,谓之“面向喜神方位”,大多建有门楼。在婚礼方面,新中国成立前,有订“娃娃亲”的习俗,即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由父母央媒求亲,也有在儿童年龄定亲的,回民主张本民族通婚。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县经济突飞猛进,传统的衣食住行生活习惯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时代气息日益浓厚。

传统文艺体育

县内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武术、象棋、游泳、拔河等。武术在县境传播已久。清末,乡间多建拳房,延师习艺,曾出现过车里李士洪、王家黄龙湾王登清等著名拳师。王登清被誉为“一杆大枪震山东”。1934年,国民党无棣县政府曾于北坛体育场举办武术擂台赛,著名拳师姜绶卿荣获散打和三项总分两个第一名。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活动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提倡。1985年,无棣县被省体委授予省“武术挖掘先进县”称号。现境内有“大成武馆”。

民间艺术

历史上流传于无棣的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清末、民国年间,河北省的竹板书、西河大鼓和摔缰调等曲艺形式相继传入无棣县。在其影响下,出现了以蒋来月为首的一批民间艺人,他们在西河大鼓的基础上吸取了毛竹板曲艺的优点,发展为无棣大鼓,载誉城乡,因此无棣被称为鲁北“鼓书之乡”。

广为流传的民歌,所用乐器有锣、鼓、钹、笙、箫、笛、唢呐、胡琴、琵琶等。舞蹈种类有高跷、纸马、旱船、狮舞、龙灯、腰鼓、车子灯和秧歌。清乾隆年间,无棣县广为流传的戏曲是花部,也叫乱弹,还有京梆子、卫梆子、直隶梆子、小戏(木偶)等。清末民国年间,乡村有京剧、吕剧、河北梆子、东路梆子、哈哈腔等剧种,有些历史曲目至今还在乡村流传,充分体现了勤劳智慧的无棣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人物

无棣世称“东省文明之区”、“北海翰苑之府”,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史料蕴藏丰厚,时令涵盖宽广,作为彪炳千秋的无棣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强大的传统力量,从而形成了无棣县深厚的历史文化。无棣碣石山历史悠久,曾经曹操登临,大觉寺成为了旅游之地。

地方特产

西捻军转战海丰:1868年(清同治七年)初,张宗禹率捻军自天津南下,清政府急令左宗棠、李鸿章带兵分路堵截。5月2日夜,捻军自庆云县攻入,乘团练头子王毓宝出城招募团丁之机,将其击毙,一举攻占海丰县城。捻军留一日,南下。后十余日,捻军从阳信入海丰境,至大沽河,拟从海上转移,未成。又折向西,入盐山。6月14日,捻军从阳信入沾化,沿海滨西北行,过马谷山(今碣石山),攻庆云、盐山。6月20日,捻军由临邑、德平至海丰、盐山,在城子口(埕口)、小山等处遭敌夹击,受挫。7月12日夜,捻军屯兵水湾、庞家集、吴家庙,遭清军刘松山老湘营、郭宝昌卓胜营围攻,损兵千余。天明,捻军突围北上,在郝家寨与清军接战,先胜后败,又损失1800余人。捻军著名将领周老广兄弟及其战将数十人被俘牺牲。据民国《无棣县志》记载。6个月内,捻军先后六次进出无棣县境,歼清朝乡绅官员28人,地方团练1875人。

清军袭击义和团: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7月4日,海丰义和团首领牛三标、杨子明邀集庆云县义和团首领杨树林、阳信义和团首领张太小、阳信齐家庄义和团首领贾树田带领团民700—800人,向海丰县衙索取军装、枪械、马匹、粮食,遭清先锋后路左营张勋部突然袭击,义和团民奋起抵抗,结果团民阵亡110人,大师兄杨子明当场牺牲,余部分散转移。

日军扫荡刘郑王:1939年农历五月初二,高树勋率十军团在刘郑王村击溃日军,撤出。翌日,日军集结兵力,扫荡该村,农民解长全被破腹,刘玉栋被穿胸,刘玉生等八人被集束烧死,少妇、幼女二人被辱死于战刀下;牲畜抢光,粮食掠净,房舍化为灰烬。

地方方言

无棣人文始著于夏商,唐季有声,宋元继起,至明清两代而极盛,掇英撷秀,科甲如林,贤相名卿方伯联第。明太宰杨巍,宦绩扬名中外,文章称奇今古,清代以吴式芬为代表的“海丰吴氏”家族,有“进士世家”、“尚书门第”之称,清代十朝为宦,荣授“七巡抚八侍郎九封光禄,三翰林五资政十朝邦禁”之美誉,吴氏著述丰实,“家乘万卷”,与潍县陈介祺“家藏万印”并冠齐鲁。中国近代名人大辞典,就录入无棣历史名人十人,诸如北洋大臣吴重熹、两广总督张鸣岐、山东督军张树元、抗日将领冯安邦、锄奸部长徐尚武、模范专员石景芳、三边政委丁洪泽、同盟会员杨虎臣等。历数当代名人还有京昆耆宿李洪春、鼓界泰斗刘田利、武术名流姜绶青、电脑博士王申培、建筑设计大师张镈、著名中国国画家李山等。

杨巍(1516—1608),无棣县人,是明代中期的一位重臣,官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周礼》“六官”中有“天官”一职,其职务类后世的礼部、吏部,所以后世的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也称之为“天官”,杨巍在明代担任过吏部尚书,故乡人习称为“杨天官”。

吴式芬(公元1796-1856年年),字子苾,号诵孙,海丰(今无棣)县人。嘉庆元年丙辰年二月二十四日,生于京师。 金石学家和考古学家。清道光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生平专攻训诂之学,长于音韵,精于考订,凡鼎彝、碑碣、汉砖、唐镜之文,皆拓本收录。懂古代绘画和书法,善鼓琴,爱作诗。平生著述有《金石汇目分编》、《陶嘉书屋钟鼎彝器款识》、《双虞壶斋日记八种》、《海丰吴氏双虞壶斋印存》、《<寰宇访碑录>校本》、《昭代名人尺牍》、《唐宋元明人摘句》、《缀锦集》、《陶嘉书屋诗赋》等。吴式芬还是封泥的最早发现者和研究者。

石景芳(1912—1942)原名石玉琮,字景芳。无棣县刘风台人。1937年8月担任中共无棣县第一任书记。1938年3月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任政治特派员,同年夏秋之交到东光县开辟抗日根据地,10月任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39年5月任鲁北行政委员会主任,1940年5月任冀南六专署专员兼军分区司令员。 1942年6月与地委书记杜子孚、组织部长邸玉栋率机关干部和警卫连百余人转移时,遇到日军“大扫荡”,经过激战在赵柳林附近壮烈牺牲。

李愚(?~935)唐末名相李愚,沧州无棣县人。青年时期立志求学,嗜读经史,崇尚古文,近韩、柳文体。因倾慕晏婴(字平仲)的为人,初名晏平。

交通

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金丝小枣无棣县栽培枣树历史悠久,始于夏商,盛于唐代,被誉为“华夏枣都”。无棣县有枣面积115万亩,枣树4100万株,其中小枣树2720万株,冬枣树1380万株,年产小枣(干)4500万公斤,冬枣3000万公斤。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枣乡”。无棣金丝小枣因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特殊,品质独特而驰名中外,在2002年全国红枣交易会上评为金奖。 [31]  含糖量70%-80%,1公斤鲜枣含维生素C的总量为546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A1、B2(核黄素)、B1(硫胺素)和尼克酸、钙、磷、铁、胡罗卜素等。

渤海黑驴

也称“德州驴”,主产无棣县。早在清乾隆年间,无棣农民常用驴运盐去德州地区进行盐畜交易,德州就成为无棣驴的集散地,“德州驴”之名由此而来。其体型高大,肌肉发达,形体匀称而健壮,头颈高昂,面直口齐,眼大有神,背腰平直,肋骨拱圆,腹部充实,关节明显。按毛色分,有“三粉”和“乌头”两大类。其生长发育快,驴驹一岁时,体高、体长即达到成年的85%以上;3岁时,发育基本完成,一般体高140厘米,体长141厘米。体重一般在311公斤左右。

梭子蟹

梭子蟹梭子蟹俗称“螃蟹”。在众多海产中,以其肉鲜味美,堪称“海鲜一绝”。梭子蟹营养丰富,蟹肉中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还有蛋白、脂肪、糖、钙、磷、铁等其他营养物质,是渤海中经济量高,产量最大的经济蟹类。蟹肉不仅供食用,还可供药用,有清热、散血、滋阴的功效。

社会

由于无棣县是千年古县,决定了境内主要地名都具有古老的显著特征。在县境内的地名,以姓氏命名的327个;因事、奇闻命名的144个;以人名命名的22个;以山、水、地势命名的56个;以当地物产命名的7个;以吉祥嘉言命名的1个;以古国、县城、邑命名的13个;以名胜古迹命名的3个;其他24个。据对全县566个自然村考证和统计分析,有40个村无据可考,2个自然村是西汉建村。在1000年以下、500年以上建村的462个;在500年以下、100年以上建村的58个;100年以下建村的5个。也就是说,在考证、统计的566个自然村中,500年以上建村的占82%,全部都是百年老村。总之,全县的居民地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语词,鲜明地揭示了境内地形特征,形象地展现了无棣县的地理景观文化。无棣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区鲁北方言。与北京话相比较,有其显著的地方特色。在语音方面,有v、 n、η三个声母,“iZ”、“UC”两个韵母,只有平、上、去三个声调,又有大量的翘舌音字读作平舌音的突出现象。在语汇方面,更以丰富的土语见长,如 “卯儿”、“戚”、“摸儿”、“糖不得儿”、“拣不残”、“较么”、“洋干”等等。在语法方面,无论词法、句法都有其特殊的规律。

根据语言的差异,无棣方言可划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北部方言是县境最有代表性的方言,其突出特点是把大部分翘舌音读成平舌音。造成“山”与“三”、“拆”与“猜”、“哨子”与“臊子”的语言混淆。为避免歧义,这个方言区遂把“吹哨子”改称为“吹鼻儿”,把“三”说成是“大山”的“山”。无棣南部方言区没有上述语音现象,但内部也有差异。

战略改革

2021年,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3.76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36亿元,港口建设完成投资1.40亿元。年末,境内通车总里程2137.90公里。公共交通运行良好,年末实有公交34路,公共汽(电)车辆运营车辆161辆,实有出租车233辆。2021年末完成“四好农村路”延伸改造养护307公里,创建交通强国示范样板路15条、113公里,危桥改造完工13座,完工率达100%。[15]

民生保障

科学技术

截止2021年底,累计创建农业产业化强镇4个。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累计培育家庭农场101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388户,全年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组织434位农民参与专业技能培训。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全县目前累计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全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3户、节能改造794户,清洁取暖改造10656户,159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

2021年,传统动能改造升级,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69.1%。新兴动能培育壮大,四新投资高速增长,较上年增长38.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6.3%。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模以上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实现315.43亿元,增长60.8%。产值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8%,增幅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2个百分点。

2021年,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年专利授权总量98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6件,到2021年底维持有效发明专利共187件。全年利用专利完成质押融资16笔,实现质押金额3.48亿元。PCT国际专利申请1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3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全县推荐完成7项市级科技成果登记,获批5项市级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2021年,新签约立项项目22个,其中世界500强项目2个,到位市外资金107亿元,到位境外资金创历史新高为4354万美元,同比增长100.5%。2021年,引进高校毕业生1231人(含双一流高校毕业生57人),其中本科1120人、硕士103人、博士8人。

2021年,组织实施涉海重点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24.0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94亿元。其中,山东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水淡化工程10万吨/日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通水。沿海港口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097.28万吨,比上年增长16.0%。2021年完成海岸线修测,调出海域面积5.11万亩。[15]

城建环保

2021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077元,同比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356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183元,同比增长11.2%。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7年的2.07下降至2021年的1.91。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466元,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462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209元,增长13.5%。

2021年,年末城镇职工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65万人、5.3万人、5.74万人、3.67万人、2.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63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7.05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年末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722张;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较上年提高69元/月、52元/月。全县新增办理低保户281户,新办理特困人员151人,新增临时救助284户、共发放临时救助备用金66.87万元。[15]

安全生产

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51家,其中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上年增长48.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37.7%。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6家,其中2021年新增30家。

2020年全县研发经费支出达到5.79亿元,较2019年增长2.47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4%,较2019年增长1.0个百分点;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73.9%,增幅52.5%;每万人有研发人员数41.47人,增幅23.5%。

2021年,全县共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1家,其中2021年新增1家。2021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近100家科技型企业与4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15]

教体文卫

2021年,全年投资7052万元对5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惠及居民群众3243户。新建城市公厕23座,新增绿色建筑72.32万平方米,完成雨污分流改造40.4公里,绿化率达到33%。

2021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1,改善10.8%,全县大气优良天数255天,增加15天,优良率70.1%。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CO和O3年均浓度分别改善19.2%、8.4%、6.7%、17.6%和7.9%。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15]

旅游

2021年,全县累计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起,同比下降16.7%,安全生产事故死亡3人,同比持平。[15]

旅游概括

2021年,年末共有幼儿园125所,在园幼儿16373人;小学56所,在校学生40525人;初中16所,在校学生13619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7822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2852人。幼儿专任教师796人,小学专任教师2085人、初中专任教师1195人,高中专任教师709人,职业中专专任教师285人。全县新建教育集团7个,覆盖中小学70所。贫困户子女在校生资助全覆盖,救助贫困大学生103人,签订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1140份,贷款金额938.46万元。

2021年,体育惠民工程不断推进,为全县568个行政村配发体育健身器材,为138个行政村健身器材提档升级,建成“百姓健身屋”6个,口袋健身公园3处。开展系列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承办市级比赛2项,举办县级比赛33项。在全国第十四次运动会斩获4枚金牌;参加省级群众性比赛1项、市比赛24项。

2021年,拥有艺术馆、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4个。全县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5个。文化惠民服务不断提质,2021年全县放映公益电影4431场,完成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11场、完成送戏下乡1066场。全民阅读积极性提高,图书外借21.3万册,流通人次达28.2万人次;新增电子资源10万册,建立共享图书服务点5处,数字化建设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成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9个,省级旅游强镇7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3个,星级农家乐和精品采摘园8个。

2021年,年末医疗卫生机构23所,实有床位数2419床。卫生技术人员共计2022名,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分别为629名、179名。疫情防控落实到位。2021年,接转入境人员389人次,落实重点人群集中隔离576人,实现病例“零输入”“零发生”。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7.8万剂次。天龙农庄集中隔离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新增隔离房间176间。[15]

著名景点

历史遗迹

无棣名胜古迹荟萃,田园风景秀美。“八大景”闻名遐迩,禹贡碣石山、大口河旅游风景区、海丰塔、秦台、汉垒、光武城、清代高等小学堂、魏王豹墓及清代金石学家吴式芬故居等景点古韵犹存,新姿甫绽。登碣石山,可直观沧海;漫步黄金海岸,可嬉水冲浪;以“渔家乐”、“农家乐”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已经破题。禹贡碣石山集人文、自然、环境、历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开发已大规模实施。

荣誉

大口河风景区

位于无棣县北部,渤海西南岸。区内分布着两列古贝壳堤。第一列在保护区南端,长40KM,埋深0.5-1米,贝壳层厚3-5米,距今5000年;第二列在保护区北部,长22KM,由40余个贝壳岛组成,岛宽100-500米,贝壳厚3-5米,属裸露开敞型,距今2000-1500年。在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三大古贝壳堤中,无棣贝壳堤不仅纯度最高、规模最大,也保存最完整、且唯一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岛。无论是深埋地下的,还是裸露于地表的,贝壳质含量几乎达到100%,而美国圣路易斯安娜洲和南美苏里南贝壳堤,贝壳含量仅为30%左右,天津、河北保存了仅是几个剖面;无棣贝壳堤还随着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10万吨以上,有形成第三条贝壳堤岛的趋势。无棣贝壳堤组成了规模宏大的贝壳滩脊海岸,国际上称为Chenier海岸。两列贝壳堤岛之间的湿地和向海的潮间湿地与潮下湿地组成了世界罕见的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贝壳堤内外的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它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衍地,是研究黄河变迁、海岸线变化、贝壳堤岛的形成等环境演变以及湿地类型的重要基地,在中国海洋地质、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类型研究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200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内辽阔、宁静,自然风光优美,有大口河、汪子岛等40余个贝壳堤岛,秦套岛、百万公亩盐田等旅游景点,是乘船出海、垂钓鱼蟹、品尝海鲜、骑马猎兔、砂滩听涛、赶海观潮、戏水观鸟的好地方。“汪子岛”是最大的一座贝壳岛,也是滨州境内惟一能观大海全貌的地方,有“海上仙境”之称。相传,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女,入海求仙,长久不归,父母思念孩子,奔波于此,眺望大海,盼子归来,故名“望子岛”,也称“旺子岛”。

海韵渔家乐

水沟村位于埕口镇政府驻地以北15公里,大济路以西。东临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面与黄骅港隔河相望,有360户、1300人,滩涂面积5700亩,以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渔业旅游,船舶维修、盐业生产为主导产业,有”鲁北海业第一村”之称。2013年10月入选“好客山东最美乡村”。2010年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专题报道水沟村2013年8月 水沟村全力打造渔家乐旅游村,海韵渔家乐成立。2013年10月水沟村入选“好客山东最美乡村”。

塔影公园

1、位置:无棣县城中心地段

2、主题:领悟古塔神韵,欣赏十里荷塘

3、概况:公园内有海丰塔,金古厅,钟鼓楼,白石女像,渤海黑牛雕像和大觉寺遗址,总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八角十三级楼阁式的海丰塔坐落在荷花湾南侧,与大觉寺遗址相邻,五子闹佛塑像坐落在距新建海丰塔以南50米处的旧塔遗址上,海丰塔北侧荷花湾与钟楼相望,东北方有一白石女塑像,全国八大名牛之一的渤海黑牛塑像坐落在此。塔旁有一架退役的战斗机(已于2008年移至无棣县第二高级中学体育场)。

海丰塔原名普照寺舍利宝塔,为无棣旧八大景之一“丛林塔影”堪称齐燕一绝。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40年),明正德、万历、清乾隆年间三次修葺。1957年,经上级批准将因地震震裂的残塔夷平。1991年县委县政府倡导重建。新建海丰塔由无棣籍原北京市设计院总设计师,曾设计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等建筑的设计大师张博先生设计;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海丰塔塔匾;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先生题写了"海域无双邑,丰余第一州"的正门楹联。新建海丰塔共13级,高42米,外廊砖结构,饰八角飞檐挑角,角系铜铃,中心为水泥浇筑大圆柱,梯磴绕柱而上,座基四门分陈,二级发上,各层四窗开列,顶层八面环柱而上,上有佛光圆珠托半月组成塔刹,古塔因历史悠久和较高的文化价值而著称于世,新建海丰塔基本保持了原塔风貌。

大觉寺

大觉寺与海丰塔,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原名“普照寺”。唐开元年间,易名开元寺,五代高僧恒超曾挂锡开元寺二十七年。明初,又改名“大觉寺”,无棣改名海丰,塔遂有“海丰塔”之名。

寺塔自唐代创建,历五代、宋元兴废,明清相继重建、修葺,寺内殿宇宏丽,松柏翠映,碑石林立,文风盎然。1905年,将大觉寺改建成清代高等小学堂。1957年,海丰塔难于修补,夷平封基保护。

大觉寺与海丰塔是鲁北灿烂文化的重要标志。1992年,恢复重建了海丰塔。有寺未必有塔,但有塔就该有寺。2006年,恢复建设了大雄宝殿等建筑,修葺了原大觉寺旧殿。现大觉寺占地30余亩,殿宇峥嵘,雄伟壮观。寺内29尊纯铜佛像、红木框架紫铜浮雕屏风“功德榜”及大型青石瑞兽麒麟、石雕“九龙壁”等,堪称艺术精品。无棣大觉寺已成为一外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独特艺术价值和丰富人文内涵的文化、旅游胜地。

碣石山

1、位置:位于无棣县城北30公里,碣石山镇驻地

2、主题:观马谷朝云,忆古人行踪

3、概况:碣石山,又名无棣山、盐山、马谷山、大山。海拔63.4米,方圆0.39平方公里,系73万年前火山爆发喷出而形成的锥形复合火山堆,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也是华北平原地区唯一露头的火山,被誉为"京南第一山”。1999年3月列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历史文化:古时近河傍海,唐尧时称碣石山,春秋时称无棣山,魏晋时称盐山,唐初称马谷山,相传有龙马自山洞中出没,故称。1700年前,曹孟德率军北伐乌桓贵族,登临碣石,写下著名诗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在碣石山高处向西远望出现五彩庆云,高声朗诵一句:“高山吐庆云!”"马谷朝云"列入无棣八大景之一,元朝俗称大山。古时山上有碧霞元君祠、文昌阁、吕祖祠、关帝庙、盐神庙、天爷庙、奶奶殿、魁星阁、二廊庙、阎罗殿、清凉庵,山下寺院为观音堂。这些庙宇供奉玉皇大帝、关圣帝君等诸神,另外还有疯和尚像、王灵官、赵灵官等塑像。清凉庵的住寺心怡和尚于1950年圆寂。大禹、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曹操、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等帝王,或治水、或巡游,都在此留下了遗迹和诗文。刘长卿、陆游及明太宰杨魏等当地文人游鉴此山,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为后人所传颂。

旧时,碣石山设香火盛会。每年四月有两次约会,农历十七为小会,二十七为大会,赶会期间正是山中香火极盛之时。特别是四月十七,乃以香火庙会为主,此日,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纷纷赶来,求神拜佛,上香烧纸,祈求增年增寿,升官发财,人丁兴旺,祛病免灾。二十七又是大会之日,因时将麦收,农民需购置农具,所以规模大人员多。

●火山遗迹:根据科学考古,碣石山形成于距今73万年的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是一中心式喷发而形成的锥形复合火山堆。是国内罕见的第四纪火山中最年轻的山体,也是华北平原唯一露头的火山。其结构为火山弹、火山灰、火山砾、火山熔岩组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人文地理意义,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保护区。

●黄河古道的活化石:碣石山地处黄河古道,属于历史上的九河之域,是大禹疏通九河的入海处。碣石山无愧为黄河故道的"化石"。几千年来,它沉淀了、粘附了厚重的黄河故道文化。

碣石山旅游风景区建有旅游景区大门、碧霞祠、曹操横槊赋诗群雕及观海阁等;开发有福地洞天、龙马洞景观,石林、石瀑等火山遗迹景点;立有安作璋教授题辞碑等,珍存有无字碑(碣石门辞)、《重修马谷山寺记》碑等古石刻;开挖有饮马湖水库。

吴式芬故居

吴式芬(1796—1856),海丰(今无棣)县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西南安府知府,广西、河南按察使,直隶、贵州、陕西布政使,提督浙江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后增光禄大夫。 吴式芬一生笃好金石文考古,从政之暇,即搜集金石器物,撰写了《捃古录》,《捃古录全文》两部金石学专著,与他人合著了《封泥考略》。吴式芬博才多艺,一生著书甚多,现原稿多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 清代吴氏家族,世称“进士世家”、“尚书门第”,素有“七侍郎、八巡抚、九封光禄、三翰林、五资政、十朝邦禁”之美誉。其故居位于旧无棣城南门里西侧,占地7000平方米,院内古木参天,气势古朴典雅。故居南院始建于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原为明代户部尚书王佑之宅弟,由吴氏十三世吏部尚书吴绍诗购置后重新扩建,现明代建筑犹存,至今已有500年历史。南院以“宝砚堂”为主体,“宝砚堂”因吴氏珍藏苏东坡“雪堂宝砚”得名。北院“尚书第”建于清康熙甲辰年(1664年),门楣上悬“尚书第”横匾,室内迎门高悬“父子进士”金匾。据专家论证,此故居系明清时期官宦府第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

旅游商品

1、高档贝瓷。高档贝瓷是无棣珍贝瓷业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高档日用细瓷,它利用渤海湾独特的资源--贝壳砂做主要原料,加入牛骨、长石、石英等材料,采用先进二次烧成工艺精制而成。贝瓷被中国国家科委及外国专家局等五部委评为"国家级新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国家发明二等奖。贝瓷属于国际流行的软质瓷,各项性能指标优于骨质瓷。"薄如纸、白如玉、声如馨"是贝瓷的突出特点。

贝瓷被中国18个大中城市的100多个高级酒店应用,包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北京皇家大饭店、长城饭店、广东百天鹅大酒店、大连香格里拉大饭店、哈尔滨报业大厦、青岛市政府大厦、济南齐鲁宾馆、华能大厦等单位。并出口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等国家。

2、海产品:主要有对虾、虾皮、虾米、梭子蟹、虾蛄、海蛰皮、文蛤、鲈鱼、梭鱼、虾酱、虾酱油。

3、干鲜果类:主要有金丝小枣、冬枣、以及枣制品枣脯、蜜枣、枣蓉、醉枣、枣罐头。无棣金丝小枣皮薄核小,肉质肥厚,清香甘甜,营养价值较高,含糖量为70-80%,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维生素c含量为白果之冠。无棣冬枣是黄河三角洲独特的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食品,富含蛋白质、糖、黄胴、烟酸、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钙、镁、和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十几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有防癌之功能,被誉为"百果之王"、"天下奇果"。常食金丝小枣和冬枣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4、饮品类:主要有枣木缸酒、枣香槟、枣白兰地、枣味美思、枣花蜜、枣果茶、枣汁、枣醋。

5、苇草编制品:苇帘、草帘、果盘、茶垫、坐垫、苇篾、筐蓝、草提蓝。

词条图册

无棣,地处禹疏九河之域,马颊、沟盘、鬲津等在此形成洪积平原。早在7000年前,就有一个相当稳定、生机勃勃的人群繁衍生息于此地,出土的石斧,堪为见证。这一珍奇的发现足以揭示证明:在无棣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有东夷土著氏族部落,在此过着农采渔猎生活,创造着无文字记载的“人文”史。

古井古窑遗址

1988年秋,在无棣镇韩家窑遗址上,发现一口古井,从中发掘出石夯、石磨、夹沙红陶盆残片,还有灰黑浅纹的陶罐残片及陶盘一只,上绘黑纹鱼形图案。事过月余,又在古井东北部两华里处,在土层一米以下,掘出卧式半椭圆形古窑一座,窑内壁四周红烧土层及青砖痕迹均颇明晰,五个并排的向南开的进火口门外,有半成品胚形,尚可辨识。经考证定为:此乃古时烧制陶器之窑。该遗址出土的多件历史文物,经鉴定属龙山文化时期。后经再次探测,韩家窑遗址,东西长约五华里,南北长约四华里。文物普查时定为:韩家窑遗址,属滨州市大商文化遗址。

这一古井的发现,不仅证明氏族部落早就定居此处,过着农牧生活,在筑屋、造井、制陶、粮食加工诸方面,都已达到了自产、自供、自足的程度,而且还创造着古代文明。

古城遗址

广武城:在无棣县境东北部,高坨子河东岸。据《无棣县志》载:“广武城在县北一百一十里,鬲津河岸。相传汉广武君李佐车所筑,故名(俗名“车车网城”)” 。这里过去是海陆交通要道,行人很多,李佐车曾在此驻兵。后经海潮、地震,城毁失,现仅存一月牙形土岭,占地面积约二百平方米。东南五里许有一土台,名“秤砣台”,面积稍小于此城,上面有白质土壤,生长植物。曾出土过铜箭头,在台北一里处曾挖出锅台样遗迹(每排20个),并有木灰样遗物。

光武城:位于县城东北22公里的西小王乡,汉光武帝筑,并于此驻兵。面积约七百平方米,现城迹已无,仅存一高三米许的土丘,曾在此挖出过马蹄钱、铁神像等。

信阳城:位于县城北8.5公里的信阳乡。周三公里有余,面积0.8平方公里,《山东通志》称“信城”,俗称“小鞍城”、“歇鞍城”。相传,韩信由燕伐齐至此,鏖战丢靴,士卒哗然,为雪丢靴之辱,韩信下令仿靴筑城,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西汉为阳信县城,旧时为无棣县八大景之一,称“汉垒盘旋”。今遗址西南隅,城垣残迹尚余50余米,高处10余米,低处2—3米,夯痕斑斑,依稀可见。曾出土战国“齐法化”刀币及秦汉时期铜剑、箭簇、陶器等文物。1987年,滨州地区文物普查组对遗址全面考查,测定该城约筑于战国后期至西汉初期。

唐塔遗址位于县城西南隅,始建于公元639年(唐贞观十三年),为普照寺塔,高十三级,八角形密檐式砖石结构。塔基高约2米,第一级南北各设一拱顶券门,南门上方镌刻“文笔冲霄”四个大字(罗柱书);其他各级均南面设一拱顶券门,形如法门寺宝塔。塔心内筑券形踏步回廊,逐级相通。明初县名改为“海丰”,普照寺亦改称“大觉寺”,故唐塔又有“海丰塔”、“大觉寺塔”等名。明正德、万历、清乾隆年间三次修葺。1668年(清康熙七年)地震,唐塔裂;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夏渤海地震,塔圯其半。七级半残塔又历经半个多世纪,时有倒塌之虞。后经省批准,于1957年拆除,塔基底部封存地下。1990年11月为重建唐塔,曾破土探查,事后即立碑封存,旧为无棣八大景之一,称“丛林塔影”,现在也已经重新修建了大觉寺。

古庙遗址

青旗将军庙:位于县城东北11公里的水湾镇,俗称“堂子庙”。据《无棣县志》载“青旗堂在县东北十八里,相传有青旗将军庙,台尚存,旧有青骑里。”五十年前庙尚存,里面有周仓、关平等塑像。当时庙欲倒塌,被群众拆毁。现仅存一二米高的土台。曾出土过汉代陶罐及彩绘陶楼、陶猪、陶灶等文物。

古建筑

明清县衙大堂:位于县城内,保存完好。清康熙《海丰县志》载,“县衙大堂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重修。县衙大堂系明清县治的主体建筑,起建于二轴砖基之上,坐北向南,为硬山殿亭式单檐砖本结构,四梁八柱,青砖碧瓦,面阔8.1米,进深7米,方砖铺地,檐下平列彩绘风板,朱柱格棂透窗,气势壮观。

吴氏故居:旧称“尚书第”,俗称“吴宅”。位于旧城区南门里。原建筑布局为一宅两院式,呈东西长方形,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南院建于明正统年间,原为明户部尚书王佐府第。北院建于1664年(清康熙三年),门楼及三进大厅相继毁于清末民国初期,仅剩“双虞壶斋”保存尚好,此斋采用江南套梁插柱的内部结构建筑法,在齐鲁古建筑中尚属罕见。

清代高等小学堂: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县令杨增辉主建,位于县城内。堂址为长方形,占地11亩,主要建筑有奎星楼,厅堂三进,自习室25间,三进厅堂和校址南头临街房,均为砖木结构。现三进厅堂、文案室、收支室和膳房尚存。

古墓遗址

韩信马童墓:位于县城北15公里的信阳乡郭来仪村西南,占地480平方米,封土高2.5米,传墓主为汉代韩信马童,现保存完整。

魏王豹墓:在县城北8.5公里的信阳乡郭来仪村西南,面积1575平方米,封土高4米。民国《无棣县志》载,“汉魏王豹墓,城北七里。相传韩信由燕伐齐到此,豹迎战三百回合,中卸甲风阵亡,信令将士撮土筑此墓。”1977年对古墓实挖(选点勘查),确属汉墓。1987年立标志为“郭来仪古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佐车墓:俗名“保全庙”,位于县城北17公里的车镇乡车镇村北0.5公里处。民国《无棣县志》载,“汉广武君李佐车墓,城北三十里。”1955年立案。1964年,经省批准,对该墓进行挖掘。该墓为一长方形砖券墓室,墓室入口曾遭破坏,在墓门内发现背铁链人骨架一具,墓室四壁彩绘尚存,墓主及随葬品全无,现已平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