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藤、梅花入骨丹、(福建)菊花木、五花血藤、圆龙、蛤叶、乌郎藤、罗亚多藤(广东) 百代藤(海南) 乌皮藤、搭袋藤(广西) 钩藤(湖南、台湾) 田螺虎树(江西、植物名实图考)
龙须藤(6)藤本,有卷须;嫩枝和花序薄被紧贴的小柔毛。叶纸质,卵形或心形,长3-10厘米,宽2.5-6.5(-9)厘米,先端锐渐尖、圆钝、微凹或2裂,裂片长度不一,基部截形、微凹或心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紧贴的短柔毛,渐变无毛或近无毛,干时粉白褐色;基出脉5-7条;叶柄长1-2.5厘米,纤细,略被毛。总状花序狭长,腋生,有时与叶对生或数个聚生于枝顶而成复总状花序,长7-20厘米,被灰褐色小柔毛;苞片与小苞片小,锥尖;花蕾椭圆形,长2.5-3毫米,具凸头,与萼及花梗同被灰褐色短柔毛;花直径约8毫米;花梗纤细,长10-15毫米;花托漏斗形,长约2毫米;萼片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瓣白色,具瓣柄,瓣片匙形,长约4毫米,外面中部疏被丝毛;能育雄蕊3,花丝长约6毫米,无毛;退化雄蕊2;子房具短柄,仅沿两缝线被毛,花柱短,柱头小。荚果倒卵状长圆形或带状,扁平,长7-12厘米,宽2.5-3厘米,无毛,果瓣革质;种子2-5颗,圆形,扁平,直径约12毫米。花期6-10月;果期7-12月。[1]
喜光照,较耐荫,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穿透力强,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丘陵灌丛或山地疏林和密林中。[2]
产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和贵州。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香港。[1]
龙须藤(10)
园林用途
适宜长江流域以南作为绿篱、墙垣、棚架、假山等处攀援、悬垂绿化材料。该种木材茶褐色,纹理细,横断面木质部与韧皮部交错呈菊花状,称为“菊花木”,供作手杖、烟盒、茶具等用。
龙须藤(6)英德羊蹄甲(变种)(新拟)图版57:7-13。
var. yingtakensis (Merr. et Metc.) T. Chen, comb. nov. ——B. yingtakensis Merr. et Metc. in Lingnan Sci. Journ. 16: 85. 1937; L. Chen in Lingnan Sci. Journ. 18: 269. 1939.
叶近革质,阔卵形至近圆形,干时下面非粉白色;基出脉7-9条,网脉密集,在叶两面明显凸起。花期8-9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产广东北部(英德、乳源、阳山)。生于山地半荫处,攀附于岩石上。模式标本采自广东英德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