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

鹰潭

中文名 鹰潭市
车牌代码 赣L
外文名 Yingtan、Eaglepool
别名 道都、铜都
火车站 鹰潭站(特等站)、鹰潭高铁北站
下辖地区 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
市委书记 许南吉
机场 鹰潭通勤机场
地理坐标 北纬27°35ˊ~28°41ˊ、东经116°41ˊ~117°30ˊ
政府驻地 月湖区
著名景点 龙虎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嗣汉天师府、上清古镇、古越崖墓群等
地区生产总值 1143.92亿元(2021年)
地理最高点 阳际坑(海拔1540.9米)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西周以前鹰潭属扬州之域,春秋为百越之地,战国先属越后属楚。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九江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境属余汗县域地。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属庐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属鄱阳郡。

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余汗县晋兴乡划出设晋兴县,辖今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境地。怀帝永嘉七年(313年),晋兴县更名兴安县,不久即废,恢复余汗县晋兴乡。

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6年),余汗县晋兴乡划出设安仁县,属吴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安仁县,恢复余汗县晋兴乡;余汗县更名余干县,属饶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余干县晋兴乡划出设长城县,属饶州;武德七年(624年),玉亭县并入长城县;武德八年(625年),撤长城县恢复余干县晋兴乡;永泰元年(765年),划弋阳县西境及余干县东北境设贵溪县,隶属信州,辖鹰潭坊(今月湖区);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年),余干晋兴乡更名兴安镇。

宋开宝八年(975年),兴安镇更名安仁场。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安仁场升置安仁县,隶属江东路饶州。

至元元年(1264年),安仁县隶属江浙行省饶州路总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信州为信州路,辖贵溪,隶属江浙行省。

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部胡大海取信州,改信州为广信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安仁县隶属江南行省鄱阳府。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安仁县隶属饶州府。

清顺治四年(1647年),贵溪县鹰潭坊隶属江西省广信府。顺治十四年(1657年),安仁隶属江西省饶州府。乾隆三十年(1765年),鹰潭坊设司;同治三年(1864年),鹰潭改设镇,为建镇之始。此后,为贵溪县所辖镇沿至民国时期。民国三年(1914年),因安仁县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更名余江县。是年江西省分4道,贵溪、余江同属豫章道。

土地革命时期,1929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贵溪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地辖贵溪县信江以北大部分地区。1930年,余江县苏维埃政府在象鼻湾(今高公寨营林场象湾村)成立,下辖3个区12个乡。1932年,全省分为13个行政区,贵溪、余江县同属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署治临川县;同年,在余江县成立河南县(今平定乡石背村)苏维埃政府,下辖2个区。1933年,贵南县苏维埃政府成立,辖冷水、茶山、洞源、麻地等乡一带。同年冬,贵南苏区失陷。次年冬,贵北苏区失陷。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西省减为8个行政区;二十八年(1939年),又增至11个行政区;三十一年(1942年)8月,又改划为9个行政区。贵溪、余江县属第六行政区,署治今上饶市。

1949年5月4日,贵溪、余江、鹰潭相继解放。7日成立贵溪专员公署,鹰潭为专署所在地,辖贵溪、余江、弋阳、东乡、进贤、金溪、资溪等8县;8月13日,贵溪专员公署撤销,贵溪、余江县改属上饶专署,鹰潭仍为贵溪县所辖。1957年1月,鹰潭镇从贵溪县划出,升格为县级镇,隶属上饶专署。

1958年4月,鹰潭镇复归贵溪县管辖。

1960年7月,鹰潭镇再次从贵溪县划出,隶属上饶专区直辖县级镇。

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镇设市,隶属上饶地区。1983年7月,鹰潭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月湖区、贵溪县、余江县;月湖区政区范围为原县级鹰潭市区域;分辖3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34个乡。

1988年1月,月湖区增设梅园街道办事处。

1993年3月,贵溪县志光、冷水、鸿塘、泗沥、河潭、文坊6个乡撤乡设镇;余江县画桥、潢溪、中童、马荃4个乡撤乡设镇。1995年3月,贵溪县撤销盛源、高公、罗河、周坊乡,改设流口、金屯、罗河、周坊镇;月湖区白露、童家乡,撤乡设镇。

1996年5月,贵溪县撤县设市。

1998年8月,月湖区四青乡撤乡设镇。

2001年11月,贵溪市撤销雄石镇,分设雄石、东门、花园3个街道办事处;金沙乡划归滨江乡、塔桥镇划归鸿塘镇、古港乡划归周坊镇、双圳乡(黄思村民委员会除外)划归樟坪畲族乡、文坊镇太源村委会划归樟坪畲族乡、西窑乡与双圳乡黄思村民委员会划归文坊镇管辖;余江县高公寨乡划归画桥镇、石港乡划归锦江镇、坞桥乡划归春涛乡;月湖区四青镇撤镇改设街道办事处。

2003年11月,月湖区白露镇撤镇改设街道办事处。

鹰潭市行政区划图鹰潭市行政区划图2018年5月2日,国函〔2018〕23号文件已同意撤销余江县,设立鹰潭市余江区,以原余江县的行政区域为余江区的行政区域,余江区人民政府驻邓埠镇鹰南大道1号。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鹰潭市辖贵溪市、余江区、月湖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信江新区,共34个乡镇和9个街道办事处[2]

区划详情

2个区:余江区、月湖区。

1个市:贵溪市。[9]

行政区域 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下辖区域 面积
月湖区 335000 胜利东路 童家、夏埠、四青、梅园、江边、交通、东湖、白露六个街道 137.38平方公里
贵溪市 335400 雄石镇雄石路 东门街道、雄石街道、花园街道、泗沥镇、河潭镇、周坊镇、鸿塘镇、志光镇、流口镇、罗河镇、金屯镇、塘湾镇、文坊镇、冷水镇、龙虎山镇、上清镇、滨江镇、白田乡、雷溪乡、彭湾乡、樟坪畲族乡、耳口乡、余家乡、塔桥园艺场、河潭垦殖场、西窑林场、双圳林场、耳口林场、冷水林场、三县岭林场、上清林场 2480平方公里
余江区 335200 邓埠镇 邓埠镇、锦江镇、画桥镇、潢溪镇、中童镇、马荃镇、黄庄乡、春涛乡、平定乡、杨溪乡、洪湖乡、高公寨林场、水产场、大桥良种场、张公桥农场、塘潮源林场、青年农场、刘垦场 936平方千米

自然环境

行政区域 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下辖区域 面积
月湖区 335000 胜利东路 童家、夏埠、四青、梅园、江边、交通、东湖、白露六个街道 137.38平方公里
贵溪市 335400 雄石镇雄石路 东门街道、雄石街道、花园街道、泗沥镇、河潭镇、周坊镇、鸿塘镇、志光镇、流口镇、罗河镇、金屯镇、塘湾镇、文坊镇、冷水镇、龙虎山镇、上清镇、滨江镇、白田乡、雷溪乡、彭湾乡、樟坪畲族乡、耳口乡、余家乡、塔桥园艺场、河潭垦殖场、西窑林场、双圳林场、耳口林场、冷水林场、三县岭林场、上清林场 2480平方公里
余江区 335200 邓埠镇 邓埠镇、锦江镇、画桥镇、潢溪镇、中童镇、马荃镇、黄庄乡、春涛乡、平定乡、杨溪乡、洪湖乡、高公寨林场、水产场、大桥良种场、张公桥农场、塘潮源林场、青年农场、刘垦场 936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气候环境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地处北纬27°35ˊ~28°41ˊ、东经116°41ˊ~117°30ˊ,[3]面向珠江、长江、闽南三个“三角洲”,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辖区东接弋阳县、铅山县,西连东乡县,南临金溪县、资溪县,北靠万年县、余干县,东南一隅与福建省光泽县毗邻。境域南北长约81千米,东西宽约38千米。距省会南昌市143千米(铁路里程)。全市总面积3556.7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15%。[10]

地形地貌

鹰潭鹰潭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温和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5.8℃,极端最低气温-10.4℃(1991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9.7℃,极端最高气温41.0℃(1991年7月23日)。最低月均气温3.3℃,最高月均气温34.9℃。平均气温年较差23.3℃,最大日较差29.7℃(2007年3月21日)。生长期年平均317天,无霜期年平均267天,最长达317天,最短为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49.9小时,年总辐射108.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881.8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7.7天,最多达215天(1985年),最少为135天(1978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768.2毫米(199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255.0毫米(197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6月最多。

自然资源

龙虎山龙虎山地处武夷山脉向鄱阳湖平源过渡的交接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部低。地形可分为东南部中山地带,北部中高丘陵地带,西部中低丘陵地带,中部贵溪盆地地带。主要山峰有阳际坑、青茅境、鲑鱼峰、唐家山、天华山、郎岗山等。境内最高峰阳际坑位于贵溪樟坪乡,海拔1540.9米,最低点位于余江县锦江镇团湖村信江河谷,海拔16米。

人口

矿产 主要矿种有银、铝、锌、铀、稀土、石膏、瓷土、硅质原料。矿泉水、花岗岩和建筑用砂岩等,冷水银铅锌矿是我国最大的银铅锌矿床,罗塘石膏矿区石膏储量居全省之首,瓷石和硅质原料为全市潜在优势矿石。
林业 林地面积299.8万亩,活立木蓄面积675万立方米,其中:毛竹林面积36.6万亩,毛竹立竹5050万株,全市建立了以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11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15万亩、名特优经济林基地17.8万亩,绿化苗木花卉基地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1%。年商品材采伐限额6万立方米,毛竹采伐限额满足要求。
水资源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41.22亿立方米,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浅层地下水)为6.29亿立方米,全市全年地表水源供水量为10.4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为0.22亿立方米,全市总用水量为10.69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0.22亿立方米。
 动物资源  鹰潭市境内已查明的脊椎动物有4纲33目(含亚目)94科364种,其中,鱼类3目9科18种,两栖类2目7科33种,爬行类3目10科56种,鸟类17目49科207种,哺乳动物8目19科50种。其中,陆生脊椎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4种。无脊椎动物1568种,其中,陆生贝类13科27属47种,昆虫20目169科952属1281种,蜘蛛30科102属240种。当地珍贵品种有黑麂、豹、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5种。
 植物资源  鹰潭市境内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244科848属1847种,其中,苔藓植物61科151属266种,蕨类植物27科59属123种,裸子植物5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51科628属1445种。其中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榧树、福建柏、樟树、闽楠、浙江楠、金荞麦、花榈木、蛛网萼、野大豆、榉树、毛红椿、喜树、香果树等1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政治

矿产 主要矿种有银、铝、锌、铀、稀土、石膏、瓷土、硅质原料。矿泉水、花岗岩和建筑用砂岩等,冷水银铅锌矿是我国最大的银铅锌矿床,罗塘石膏矿区石膏储量居全省之首,瓷石和硅质原料为全市潜在优势矿石。
林业 林地面积299.8万亩,活立木蓄面积675万立方米,其中:毛竹林面积36.6万亩,毛竹立竹5050万株,全市建立了以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11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15万亩、名特优经济林基地17.8万亩,绿化苗木花卉基地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1%。年商品材采伐限额6万立方米,毛竹采伐限额满足要求。
水资源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41.22亿立方米,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浅层地下水)为6.29亿立方米,全市全年地表水源供水量为10.4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为0.22亿立方米,全市总用水量为10.69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0.22亿立方米。
 动物资源  鹰潭市境内已查明的脊椎动物有4纲33目(含亚目)94科364种,其中,鱼类3目9科18种,两栖类2目7科33种,爬行类3目10科56种,鸟类17目49科207种,哺乳动物8目19科50种。其中,陆生脊椎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4种。无脊椎动物1568种,其中,陆生贝类13科27属47种,昆虫20目169科952属1281种,蜘蛛30科102属240种。当地珍贵品种有黑麂、豹、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5种。
 植物资源  鹰潭市境内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244科848属1847种,其中,苔藓植物61科151属266种,蕨类植物27科59属123种,裸子植物5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51科628属1445种。其中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榧树、福建柏、樟树、闽楠、浙江楠、金荞麦、花榈木、蛛网萼、野大豆、榉树、毛红椿、喜树、香果树等1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党委领导

2021年末常住人口115.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5.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5.43%,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为0.95万人,出生率为8.18‰,比上年下降1.3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为0.79万人,死亡率为6.83‰,比上年下降0.0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5‰,比上年下降1.32个千分点。[1]

政府领导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许南吉[8]
市委副书记 张子建、黄金龙[11]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许南吉[8]
市委副书记 张子建、黄金龙[11]

经济

                                          职务                                              姓名
市长 张子建
副市长 王亚青、刘江、李小平、余红艳、毛建华[12][13]
秘书长 王俊[14]

综述

                                          职务                                              姓名
市长 张子建
副市长 王亚青、刘江、李小平、余红艳、毛建华[12][13]
秘书长 王俊[14]

第一产业

职务 姓名
人大常委会主任 郭清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吴建辉、夏涌波、雷纪文、程美华、徐双文  、李美珍

第二产业

职务 姓名
人大常委会主任 郭清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吴建辉、夏涌波、雷纪文、程美华、徐双文  、李美珍

第三产业

职务 姓名
主席 黄云
副主席 王有金、张金涛、聂玲娜、刘军生、席志新、梁东华
秘书长 杨亮太[15]

参考资料:[16]

文化

职务 姓名
主席 黄云
副主席 王有金、张金涛、聂玲娜、刘军生、席志新、梁东华
秘书长 杨亮太[15]

文化传承

人文环境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43.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4.81亿元,同比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99.1亿元,同比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70.01亿元,同比增长9.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2%、50.9%和42.9%。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9069元,增长9.1%,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5357美元。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7%,控制在年度计划3.0%以内,涨幅比同期回落了1.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8%,衣着价格同比上涨1.7%,居住价格上涨0.7%,生活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0.2%,交通通信价格上涨4.2%,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4%,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0.5%。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鲜菜价格上涨6%,畜肉类价格下降19.8%,禽肉类价格下降2.9%。[1]

文物古迹

鹰潭市区鹰潭市区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2.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7%。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50万公顷,增长0.1%;粮食产量66.89万吨,增长1.4%;其中,稻谷65.33万吨,增长3.1%。经济作物增长平稳。油料作物产量2.33万吨,增长6.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0.66万吨,增长3.0%;瓜果类产量5.18万吨,增长2.2%;茶叶产量1063.10吨,增长0.2%;水果产量7.75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11.30万吨,增长24.2%,其中猪肉产量8.99万吨,增长34.6%;牛肉产量3782吨,增长48.0%;羊肉产量428吨,下降4.2%;禽肉产量1.88万吨,下降4.6%;禽蛋产量2.07万吨,增长2.4%。全年生猪出栏110.37万头,增长30.8%;年末生猪存栏65.24万头,增长3.0%。全年水产品产量5.42万吨,增长2.8%,其中养殖产量5.27万吨,增长3.5%。[1]

地方特产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5.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8.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5.4%。分产业看,铜产业增加值增长13.9%,非铜产业增长4.0%。分行业看,31个大类行业中有1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1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增加值总量排名前六的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4.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0%;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35.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3.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4%。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3.11亿元,增长35.7%。其中铜产业实现收入3207.31亿元,增长39.6%;非铜产业实现收入425.80亿元,增长12.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5.11亿元,增长29.0%,其中铜产业实现利润103.98亿元,增长52.5%。

2021年年末全市园区实际开发面积20.4平方公里,投产工业企业472家,比上年增加27家;从业人数4.23万人,增长1.6%。园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50.75亿元,增长43.2%;实现利润总额78.20亿元,增长37.4%。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溪经济开发区、余江工业园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97.42亿元、1343.36亿元、309.97亿元,分别增长33.1%、52.4%和38.0%。

2021年全年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6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65.32亿元,增长13.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152.27亿元,增长11.5%;安装工程产值完成7.42亿元,增长8.3%;其他工程产值完成5.63亿元,增长187.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7.48万平方米,增长57.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69.73万平方米,增长15.1%。[1]

交通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11.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0.72亿元,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02亿元,增长19.6%;金融业增加值46.07亿元,增长9.7%;房地产业增加值68.98亿元,增长6.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3.48亿元,增长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41.03亿元,增长6.1%。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77.23亿元,同比增长23.2%;利润总额3.57亿元,同比增长13.8%。

2021年全年旅客运输量904.32万人,下降42.5%,其中铁路旅客发送量345.22万人,增长5.7%;公路旅客运输量550万人,下降55.5%;水路旅客发送量9.10万人,下降12.5%。全年货物运输量8061.02万吨,增长25.3%,其中铁路货物发送量282.82万吨,下降10.6%;公路货物运输量7440万吨,增长27.6%;水路货运量338.2万吨,增长18.0%。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22亿元,增长18.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9.98亿元,增长17.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24亿元,增长21.2%。全年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25.89亿元,增长23.3%。

2021年,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3.9%,化妆品类增长5.6%,日用品类增长24.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8%,家具类增长17.4%,通讯器材类增长3.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9.7%,汽车类增长2.7%。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1.8%。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7.9%,非国有投资增长13.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4.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3%。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投资下降26.3%,制造业增长1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35.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7%,教育下降5.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3.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40.9%。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其中住宅投资下降0.4%。房屋施工面积671.10万平方米,增长0.7%,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67.71万平方米,下降1.5%;住宅新开工面积142.35平方米,下降2.1%。商品房销售面积164.31万平方米,增长0.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52.54万平方米,增长0.3%。商品房销售额100.28亿元,增长1.2%,其中住宅销售额93.81亿元,增长3.2%。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429.60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进口311.63亿元,增长36.8%;出口117.96亿元,增长8.9%。按出口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出口1.33亿元,增长13.6%;民营企业出口49.32亿元,增长16.0%;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7.31亿元,增长4.2%。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45.78亿元,增长20.4%;加工贸易出口72.18亿元,增长2.7%。按出口商品分,铜材出口57.48亿元,增长47.8%;机电产品出口33.77亿元,增长20.5%;纺织服装出口2.56亿元,增长89.1%;鞋类出口1.84亿元,增长33.0%;家具及其零件出口1.83亿元,增长28.1%;塑料制品出口2.41亿元,增长0.8%。

2021年全年新签外商投资项目96个,增长12.9%;现汇进资6408万美元,增长22.0%;实际利用外资3.95亿美元,增长8.1%。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385个,下降2.0%;实际进资504.22亿元,增长8.9%。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41个,下降10.2%;实际进资445.03亿元,增长6.8%。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184.64亿元,增长21.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61亿元,增长4.3%;税收收入158.82亿元,增长29.1%,地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1%,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分区(市)看,贵溪市财政总收入完成86.14亿元,增长25.3%;余江区31.32亿元,增长20.7%;鹰潭高新区32.88亿元,增长31.3%;月湖区13.82亿元,增长8.2%;龙虎山景区4.78亿元,下降11.1%;信江新区4.78亿元,增长6.2%。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8.65亿元,下降0.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18亿元,下降0.2%;教育支出32.10亿元,增长4.5%;科学技术支出7.07亿元,下降4.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61亿元,下降8.0%;卫生健康支出14.66亿元,下降15.7%;节能环保支出5.78亿元,增长13.4%;城乡社区支出12.69亿元,下降13.5%;住房保障支出4.96亿元,下降32.0%。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62.74亿元,比年初增加147.0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95.27亿元,比年初增加75.9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36.04亿元,比年初增加53.7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58.21亿元,比年初增加192.43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33.31亿元,比年初增加36.7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824.90亿元,比年初增加155.67亿元。

2021年全年通过“财园信贷通”发放贷款企业362户,发放贷款18.30亿元;全年通过“财政惠农信贷通”发放贷款369笔,发放贷款3.27亿元。

2021年年末境内实有证券机构5家。全市共有上市公司2家,其中A股上市1家,创业板上市1家。

2021年年末实有保险公司21家,其中财险公司11家,寿险公司10家。全年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1.22亿元,增长5.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97亿元,增长3.5%;寿险保费收入13.25亿元,增长6.2%。全年保险公司赔款、给付6.76亿元,增长9.9%。[1]

社会

邮电通信

为传承中国道教文化,体现中国道教发源地,2002年5月鹰潭市路监局对月湖区交通街至中心广场内环街区更名上清宫路、仙岩路、正一观路,总长约2公里。

上清宫上清宫在龙虎山禾觚岩与金钟峰之间,隐藏着一个仙女岩。仙女岩的其他美称:“仙女现花”、“思源壁”、“大地之母”。仙女岩就是个庞大的岩壁,酷似一个裸体女子的下身,是那样逼真自然,出神入化,很难想象,这会是天然形成的。然而,它的的确确是天设地造的,没有丝豪人工雕凿的痕迹。而且,在它的前面大自然还安排了另一座山岩为它遮风避雨,防止邪恶力量的伤害。

在江西省鹰潭市境内的龙虎山张道陵炼丹处。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赐帑重修,并改演法观为正一观。

科学概况

鹰潭市地处世界自然遗产龙虎山、圭峰、三清山、武夷山、五府山等“五山环绕地”,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区龙虎山、中国道教圣地“嗣汉天师府”、象山森林公园、上山修竹山庄、白鹤湖、鬼谷洞、香炉峰、三阳硐府等自然景观;还有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赣东北红色根据地遗址、畲族风情、四大古镇、明清建筑群等人文景观。

教育事业

经过20年发掘的鹰潭角山窑址是中国商代大型窑场,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贸易化性质的专业性陶器生产基地。继1983年、1986年的两次试掘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进行大规模挖掘。截至2003年6月,共发掘各类遗迹22处,确定规模面积3万余平方米。找到了陈腐池、炼泥池、蓄泥池、蓄水池、排水沟、工棚、炼成坑和灰坑等,再现了陶器制作的一系列过程。在出土文物方面,除三足盘、钵、罐、杯、器盖、豆、纺轮、网坠、陶拍、陶支座、陶垫等外,还有一些新的器型,如提梁罐、捏流带把罐、平底盏、圆柱形拍面陶拍、制陶工具杯形器、鸟首四乳钉器盖等,完整器物和复原器物已达120余件。另外还有相当数量尚未修复的和在遗迹中已暴露未提取的完整器物。

嗣汉天师府嗣汉天师府(7)角山窑址是截至2014年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因交换而造就的窑场,是一批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独立手工业者经营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窑场,记数符号的发现也证明这里生产和交换的规模已经非常宏大。由于角山窑址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之地,它的发掘为这些地区商代遗址陶器的烧造提供了确切的窑口依据。作坊区的进一步发掘,将为研究中国早期窑业生产和陶器制作工艺状况提供宝贵资料,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7]

乾隆帝御笔”教演宗传“匾真品乾隆帝御笔”教演宗传“匾真品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建在龙虎山脚下,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迁建至上清长庆坊,在今上清镇西。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赐白金15镒(360两),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以“新其第”。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明清遗物。嗣汉天师府来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封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其意表明自东汉始,代代相袭,道脉悠长。它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府内豫樟成林,荫翳蔽日,鸟栖树顶,环境堪幽。因道教兴起于山泽草莽之间,道士追求超凡脱俗、清静无为境界,因此天师府内多植奇花名木,以增秀色,暗寓仙境,属兼得山光水色型。

文化事业

贵溪捺菜

贵溪捺菜贵溪捺菜(5)“龙虎山道菜”,是江西最具特色的菜干。酸、甜、脆、咸、辣皆备,色、香、味俱全。

贵溪灯芯糕

“龙兴铺”,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老字号,始于明代,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由当时在贵溪做生意的抚州商人薛应龙创立的。

余江茄干

茄干是当地民间的风味特产,具有5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主要原料有茄干、辣椒、米酒、蔗糖及多种辅助原料。产品获得1997年江西省新产品新成果金奖。

医疗卫生

鹰潭站鹰潭站鹰潭市位于浙、皖、赣、闽4省交汇处,“东连江浙,南控瓯闽,信之大邑,六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明显。浙赣、皖赣、鹰厦、沪昆客专杭南长段(在建)四条铁路干线在鹰潭纵横交汇,贯通大江南北,境内营运里程达156.3公里。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206、320国道和G60沪昆高速公路和G35济广高速公路横贯全境,迎来送往四方宾朋。公路四通八达,320、206国道纵横境内,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挂线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车,乘车鹰潭至南昌1.5小时,达上海5.5小时,到杭州4小时,市、乡、村公路网络相通。鹰潭站是南昌铁路局唯一一个特等站。全市水运通畅,千里信江直通鄱阳湖。鹰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

2021年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5379.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1.44公里。年末机动车保有量24.28万辆,增长11.4%,其中运营车辆2.13万辆,非运营车辆22.05万辆,校车165辆。个人汽车拥有量15.17万辆,增长7.9%。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运营车284辆;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5.33标台;年末实有出租车450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1]

鹰厦线

鹰厦铁路,又称鹰厦线,是穿越鹰潭的三条铁路干线之一,是中国东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干线,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建设的第一条入闽铁路。

浙赣线

浙赣铁路,又称浙赣线,建于1899年,是中国早期铁路干线之一。浙赣线在鹰潭市贵溪站与皖赣线接轨,在鹰潭站与鹰厦线接轨,是华东和中南地区联系的重要交通干线。

皖赣线

皖赣铁路,又称皖赣线,建于1958年,1981年全部建成,1982年全线通车。皖赣线,沟通皖、赣两省的铁路干线。

体育事业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4.17亿元,同比增长18.0%。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2.27万件,增长46.3%;包裹业务0.42万件,下降14.3%;快递业务量2577.95万件,增长17.3%;快递业务收入2.27亿元,增长13.3%。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9.8亿元,增长30.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10.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21.39万户,其中4G/5G用户数125.1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45.65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数42.82万户。[1]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年争取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2项,争取省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32项。全年荣获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全年授权专利274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51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0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3.28亿元。年末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其中国家级2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6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2个;省级以上创新实践基地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1]

资源环境

2021年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93所,其中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7所,普通中学100所,小学139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幼儿园441所。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小学在校生分别为1.30万人、9.04万人和10.10万人,在园幼儿3.67万人。普通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分别拥有专任教师7402人、4705人和2715人。全市小学适龄人口毛入学率为101.8%,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107.3%,高中阶段入学率94.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1%。[1]

安全生产

2021年年末共有博物馆8个,收藏文物1.42万件;公共图书馆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49.35万册;文化馆4个,文化站45个;艺术表演团体20个。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34.2%;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1]

旅游

2021年年末拥有卫生机构(含卫生室)854个,其中医院40个、卫生院35个。卫生技术人员7032人,比上年增加660人,其中执业医师2634人,比上年增加69人;注册护士3077人,比上年增加491人;卫生机构床位7879张,其中医院床位6417张。[1]

著名人物

2021年年末共有体育场馆2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全年举办全市性全民健身活动77次,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社会指导员2684人,年末登记在册运动员970人,登记在册教练员82人。全年举办全市竞技性青少年体育赛事9项,参加运动员近3500人;积极筹备举办了2021年鹰潭市第九届运动会,承办了2021年江西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1]

荣誉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48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6元,增长9.6%。城镇住户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5873元,增长11.6%;农村住户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17360元,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7.5平方米,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75.0平方米,增长13.0%。[1]

词条图册

2021年全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7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9万人,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较上年回落0.08个百分点。省内工业园区定向培训1.05万人。全年共新增小额担保贷款5.54亿元。

2021年年末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66万人,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58万人;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56.0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5.8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04.9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0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9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8.23万人。

2021年全年新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4095套,棚房区改造开工率100%,棚房区改造建成率100%。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255人,保障标准每人765元/月,比上年提高6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443人,保障标准每人515元/月,比上年提高45元/月。

2021年年末共有社会福利院4个,福利院床位数577张,在院职工57人,在院人数186人。年末共有光荣院2个,光荣院床位数50张,在院人数23人。年末共有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54个,床位数3804张,在院人数1475人。

2021年年末实有社会组织1019个,基层民主参选率达97.5%,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93%。[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