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芬故居

吴式芬故居

目录导航

景点简介

吴式芬故居吴式芬故居  吴式芬(1796—1856),海丰(今无棣)县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西南安府知府,广西、河南按察使,直隶、贵州、陕西布政使,提督浙江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后增光禄大夫。 吴式芬一生笃好金石文考古,从政之暇,即搜集金石器物,撰写了《捃古录》,《捃古录全文》两部金石学专著,与他人合著了《封泥考略》。吴式芬博才多艺,一生著书甚多,现原稿多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

主要景点

吴式芬故居吴式芬故居      清代吴氏家族,世称“进士世家”、“尚书门第”,素有“七侍郎、八巡抚、九封光禄、三翰林、五资政、十朝邦禁”之美誉。其故居位于旧无棣城南门里西侧,占地7000平方米,院内古木参天,气势古朴典雅。故居南院始建于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原为明代户部尚书王佑之宅弟,由吴氏十三世吏部尚书吴绍诗购置后重新扩建,现明代建筑犹存,至今已有500年历史。南院以“宝砚堂”为主体,“宝砚堂”因吴氏珍藏苏东坡“雪堂宝砚”得名。北院“尚书第”建于清康熙甲辰年(1664年),门楣上悬“尚书第”横匾,室内迎门高悬“父子进士”金匾。据专家论证,此故居系明清时期官宦府第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滨州市无棣县古城南门里。距离滨州市中心约60余公里。故居建筑格局上既具有明清时代官宦府第的宏伟气势,又有宦居园林建筑艺术情趣之美,实是明清官宦府第古建筑艺术中的典型代表。占地7000平方米。故居一宅两院,南院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原系明户部尚书王佐府第。北院“尚书第”建于清康熙甲辰年(1664)。2005年修缮,并建吴式芬纪念馆,对外开放。

清代吴氏家族,以人文鼎盛称著齐鲁,有“进士世家”、“尚书门第”、“九世朝臣”之称,享有“四省承宣三掌节钺,九封光禄两列史晟”之美誉,其文化底蕴,社会影响广泛,被视为清朝三百年历史的缩影。清代内阁学士吴式芬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著有《捃古录》、《捃古录金文》、《封泥考略》等多部巨著。吴式芬以其金石学的百卷名著,填补封泥研究空白的丰硕成果,成为其中的杰出代表。故居南院,以“宝砚堂”为主体,分南客厅、北砚堂、东门庭、西下院四组建筑单位。“宝砚堂”,因吴氏珍存宋代苏轼“雪堂宝砚”命名。故居北院,门楣上悬“尚书第”横匾一方,乃大学士于敏中所书。南厢“陶嘉书屋”系吴氏藏书之处。北厢为“双虞壶斋”,吴式芬晚年居时多在此斋著录。主要景观有吴式芬纪念馆、宝砚堂、尚书第、陶嘉书屋、双虞壶斋、听雨轩等。吴式芬纪念馆主展室设在故居仪仗厅,东侧北墙镶嵌三方刻石,中间是清代主盟诗坛的王士祯题给吴绍诗的,左右两方分别为刘墉和郑燮所题。纪念馆馆藏丰富,展有实物、史料近千件(篇),再现了海丰吴氏家族的显赫家世和灿烂人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