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县(3)云梦古时属荆州之城,周为云梦荆州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属楚国。
自秦至魏、晋、南北朝,一直属安陆县。
南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分划安陆县南境设置云梦县,县治在云梦城。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省云梦为镇并入安陆县,元佑元年(1086年),复立云梦县。
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安州为德安府,云梦县隶属德安府。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在湖北建立政权,改云梦县为固州。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后复立云梦县。
中华民国建立,废府设道,云梦县属湖北省江汉道。1926年废道,直隶于省。
1932年,湖北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云梦县属第五区(区署驻随县,1936年起改称第三区),直到解放。
1948年4月,建立的云孝人民民主县政府,隶属中原解放区江汉区鄂中专署。
1996年,云梦县面积604平方千米,人口约55.9万人。辖9个镇、3个乡,辖9个镇、3个乡:城关镇、义堂镇、曾店镇、吴铺镇、伍洛镇、下辛店镇、道桥镇、隔蒲潭镇、胡金店镇、倒店乡、沙河乡、清明河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云梦县常住总人口571591人,其中:城关镇109829人,义堂镇49547人,曾店镇40801人,吴铺镇40443人,伍洛镇39772人,下辛店镇64877人,道桥镇30782人,隔蒲潭镇60993人,胡金店镇33506人,倒店乡29016人,沙河乡39500人,清明河乡32525人。
2004年末,云梦县总人口570755人,辖义堂、曾店、吴铺、伍洛、下辛店、道桥、隔蒲潭、胡金店、城关9个镇和倒店、沙河、清明河3个乡,共有25个居委会、270个村委会。2005年末,云梦县辖9个镇、3个乡,24个居委会、270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云梦县常住总人口524799人,其中:城关镇137873人,义堂镇40180人,曾店镇31059人,吴铺镇28399人,伍洛镇35006人,下辛店镇47870人,道桥镇21978人,隔蒲潭镇51137人,胡金店镇27439人,倒店乡27222人,沙河乡31241人,清明河乡24697人,云梦县经济开发区20698人。[10]
1949年冬,云梦县北境观音乡王家寨河等村划归安陆县子文乡;安陆县子文乡的周、张、陈、夏等村划入云梦县观音乡。同年,云梦县北境府河西岸的高店、永和2保划归安陆县;府河东岸陈沟以南的张村、胡家巷子、周寨、河边4保从安陆县划入云梦县。
1950年6月,汉川县府河北岸的蔡家垸一带及太和垸、丢心垸、众乐垸、三合垸、合丰垸、后湖垸、高长垸共计9保划入云梦县。同年,云梦县护子潭至隔蒲潭对面府河西岸的独郑乡(面积18平方公里)划入应城县。1954年,云梦县东南境长孟乡的萧家北垸、彭家台、西湖村、东湖村、张家台、刘家台划入孝感县。
1955年11月萧家北垸、彭家台、西湖村、东湖村、张家台、刘家划回云梦县。同年,汉川县刘家隔镇划归云梦县,云梦县东南境新府乡的刘角、豆口两村划入孝感县。
1959年,云梦县东南境伍洛公社的雷福管理区划入孝感县。
1961年,仍划回云梦县。1964年,孝感县长征大队划入云梦县雷福公社。
1966年长征大队仍划回孝感县。
截至2021年,云梦县下辖9个镇、3个乡、1个开发区。[11]
9个镇:城关镇、义堂镇、曾店镇、吴铺镇、伍洛镇、下辛店镇、道桥镇、隔蒲潭镇、胡金店镇。
3个乡:倒店乡、沙河乡、清明河乡。
1个开发区:县经济开发区。[11]
序号 | 乡镇名称 | 面积 | 序号 | 乡镇名称 | 面积 |
---|---|---|---|---|---|
01 | 城关镇 | 32平方千米 | 02 | 义堂镇 | 63平方千米 |
03 | 曾店镇 | 62平方千米 | 04 | 吴铺镇 | 69平方千米 |
05 | 伍洛镇 | 44平方千米 | 06 | 下辛店镇 | 81平方千米 |
07 | 道桥镇 | 32平方千米 | 08 | 隔蒲潭镇 | 62平方千米 |
09 | 胡金店镇 | 30平方千米 | 10 | 倒店乡 | 48平方千米 |
11 | 沙河乡 | 48平方千米 | 12 | 清明河乡 | 33平方千米 |
13 | 云梦经济开发区 |
序号 | 乡镇名称 | 面积 | 序号 | 乡镇名称 | 面积 |
---|---|---|---|---|---|
01 | 城关镇 | 32平方千米 | 02 | 义堂镇 | 63平方千米 |
03 | 曾店镇 | 62平方千米 | 04 | 吴铺镇 | 69平方千米 |
05 | 伍洛镇 | 44平方千米 | 06 | 下辛店镇 | 81平方千米 |
07 | 道桥镇 | 32平方千米 | 08 | 隔蒲潭镇 | 62平方千米 |
09 | 胡金店镇 | 30平方千米 | 10 | 倒店乡 | 48平方千米 |
11 | 沙河乡 | 48平方千米 | 12 | 清明河乡 | 33平方千米 |
13 | 云梦经济开发区 |
云梦县境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12]江汉平原东北部,县境北接安陆市、西界应城市、南望汉川市、东邻孝南区。县境处于东经113°37'~113°52',北纬30°45'~31°12'之间,[2]县境南北间距52.8公里,东西间距19.8公里。
云梦县地形形态简单,可统称为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高差不大,最高处为境东北的枫梓岗,海拔76.2米,最低处为县东南的北湖垸,海拔19.0米。
云梦县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过渡性气候带,四季分明。全县年均气温16℃,年均日照量1993.6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074.5毫米,无霜期年均为247天。
云梦三宝(3)云梦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岩盐、芒硝、石膏为主,俗称“云梦三宝”。
截至1995年,全县国土面积为604平方公里,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人均土地0.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1%;园地面积2156亩,占国土总面积0.2%;林地面积3540亩,占国土总面积的0.4%;城镇村庄工矿用地9.0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0%;交通道路用地面积1.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6%;水域面积39.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3.8%;未利用土地2.7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
2014年,云梦县土地总面积为60429.32公顷,农用地面积为47053.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38%,建设用地面积为10479.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34%,其他土地面积为2896.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28%。
截至1995年,云梦县境内发现的矿产6种, 占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的4.4%。全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种,其中石膏含量为50一95%,储量 1048.5万吨;,岩盐氯化钠含量为49.41一 8 65%,储量107709万吨;芒硝含量为 40一-80%,储量5359万吨。
截至2000年,云梦县境内发现的矿产6种,占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的4.4%。全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种,其中石膏含量为50一95%,储量1048.5万吨,岩盐氯化钠含量为49.41一8 65%,储量107709万吨;芒硝含量为 40一80%,储量5359万吨。
截至1995年,云梦林业资源为人工种育林及四旁植树,主要树种除本地杨柳楝桑榆槐桃梨外,还引进了法桐、水杉、池杉、落羽松和樟树等。云梦是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7.2%。县境中药材资源有52类,165个种类,主要有桑椹、艾叶、元花、麦冬、枸杞、女贞子、益母草等10多个品。
截至2000年,云梦林业资源为人工种育林及四旁植树,主要树种除本地杨柳楝桑榆槐桃梨外,还引进了法桐、水杉、池杉、落羽松和樟树等。云梦是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7.2%。县境中药材资源有52类,165个种类,主要有桑椹、艾叶、元花、麦冬、枸杞、女贞子、益母草等10多个品。
云梦动物资源畜禽养殖以鸡、鸭、猪、牛最为普遍,马、羊、兔、鹅也有少量养殖。80年代鹌鹑、虎皮鹦鹉在全县大批量养殖,成为地方经济特色之一。全县水生资源大多为鱼类,主要有鲫鱼、鳙鱼、鲤鱼、鲢鱼、草鱼等。境内野生动物有4纲9目10科46种,主要有草兔、刺猬、鹭鸟、野鸭、麻雀、喜鹊和蛙龟蛇等。
云梦县水资源较丰富,由例川径流、地下水、天然水三部分组成,年均总量约为46.13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 44 .14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0.22亿立方米,天然气量1.77亿立方米。境内大小河流9条,主要有府河、汉北河两大水系。府河经安陆自云梦县境西北流人并纵贯云梦全县,境内流程54公里。汉北河横穿县南端,流程 5.2公里。境内湖泊建国初有27处,面积达27685亩。
2020年,云梦县户籍总人口56.5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1.56万人,城镇人口15万人。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常住人口434124人,城镇化率56.13%。人口自然增长率3.60%,其中出生人口4136人,火化人口3961人,出生率为8.51%。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孩为100)为119.42:100。[3]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高文峰 |
县委副书记 | 方超、尹亮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方超 |
副县长 | 詹建军、龚华雄、汪文伟、李伟、吴险峰、万清平、许露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栾玲 |
副主任 | 柯晔、江爱武、万献忠、祝捷、石燕桃、黄新民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杨红成 |
副主席 | 孙秀丽、田绪海、汪强、陈飞 |
以上内容参考:云梦县人民政府网[13]。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高文峰 |
县委副书记 | 方超、尹亮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方超 |
副县长 | 詹建军、龚华雄、汪文伟、李伟、吴险峰、万清平、许露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栾玲 |
副主任 | 柯晔、江爱武、万献忠、祝捷、石燕桃、黄新民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杨红成 |
副主席 | 孙秀丽、田绪海、汪强、陈飞 |
2017年,云梦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可比增长8%;财政总收入19.74亿元,可比增长9.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55亿元,可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可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1.2%;外贸出口1.9亿美元,增长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06元,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3元,增长7.5%。
2018年,云梦县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可比增长8%;财政总收入19.74亿元,可比增长9.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55亿元,可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可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1.2%;外贸出口1.9亿美元,增长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06元,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3元,增长7.5%。
2017年,云梦县新增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上市企业落户云梦,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云梦白花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十月农场31个农产品获得有机认证。新登记注册家庭农场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997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3万亩。 [7]
2018年,云梦县圆满完成“两区”划定工作,新认证“三品一标”16件,“云梦白花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增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各1家。
2017年,云梦县出台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政策措施“20条”,争取用地指标992亩,实施了道路改造及电力配套、供排水管网配套等工程,争取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1.9亿元,设立担保金1亿元、中小企业续贷周转金5000万元、“助保贷”等风险保证金3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同比增长8%。
2018年,云梦县调整完善了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政策措施“20条”,新设立2亿元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扩大了续贷过桥资金、担保金、风险保证金规模,争取2223亩项目用地指标、15家企业环保排放指标。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8亿元,可比增长9%。制盐项目即将试产,新上24条生产线投入运行,医疗器械等项目相继竣工。
2017年,云梦县第三产业增加值73亿元,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0.4%。引进投资20亿元的云梦泽文化生态旅游区项目,6家电商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创业园,开全年出口创汇1.7亿美元。
2018年,云梦县共签约项目52个,其中过百亿元项目1个,过10亿元项目7个,合同总投资额245.25亿元,同比增长240%。共向上申报各类项目155个,获批竞争性资金7亿元;160个项目进入国家、省2019年度储备库,总投资73.6亿元。
2018年,云梦县新增纳统限上商贸企业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7家、“个转企”103家,新入驻电商创业园企业35家,新建成镇、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110个。
云梦皮影
云梦县皮影戏始于清中叶,至今仍有皮影26台。演出活动常年不断,1995年2月由省文化厅授版为“湖北皮影艺术之乡”。云梦皮影轻装简从,二人一台戏。前台演唱兼操纵,后台司击乐伴奏,俗称打锣腔或二人台,有戏剧轻骑之称。
皮影制作,仿戏剧服饰,脸谱,用料从纸到塑料片,透雕镂空,花纹精细,色彩鲜亮。
皮影唱腔属西乡高腔,须真假嗓相兼,说唱吐字清晰,行腔豪放。刚如云梦打麦号子,柔似摇儿歌。后受姊妹艺术影响,揉进了楚,汉剧唱腔,逐步形成生,旦,净,丑腔分,导板,垛子,二六,二八,摇,数等板式。有的戏班还加进了(京胡)弦乐伴奏。
演唱书目多为各朝历史演义,从《封神演义》,《东周列国》,《说唐》,《说岳》,《天宝图》,《海公》,《刘公》等应有尽有。说唱无剧本,艺人掌握故事梗概,临发挥,多唱水词。一部大书可演二,三个月。但赴省,市会调演的剧目,先创作剧本,配音乐伴奏,反复排练后才能公演。保留剧目有:《山娃与凤凰仙子》,《猪八戒背媳妇》,《武松打虎》,《梁红玉击鼓战金兵》,《斩钦差》,《三调芭蕉扇》,《鹤与龟》等。
演出场地,主要分布于县城关和乡镇的茶社书场,有的还应聘到邻县,市演出,20多台皮影戏,每天接等数以千计的观众,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梦泽影戏馆”是云梦县最有影响力的皮影演出场馆,位于城关东正街95号,是云梦当代著名皮影艺术家秦礼刚自建的房子,自当老板,自己演出,堪称湖北省第一家。演出厅有200座位,他从1984年进城演出20个春秋,年演出364场(除大年三十停一天外),场场座无虚席。他的演出还接待了西德朋友,意大利专家,美籍华人和台湾同胞,为县里完成了历次省,市会调演任务。去年又应邀赴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故居演出,都载誉而归。他制作的皮影《辕门斩子》,1987年参加了湖北省民间美术展览,获优秀作品奖,并在《湖北省民间美术》,《湖北文化艺术》刊物发表,制作的《岳飞》,《铁扇公主》在湖北《专业户报》发表。2003年他制作的皮影八个展版,12件作品,参加湖北省民间艺术之乡农民画展览,其中《天仙佩》获金奖,《猪八戒背媳妇》获铜奖。
三节龙·跳鼓
舞蹈起源
三节龙跳鼓是流传于湖北云梦县伍洛寺镇一带独具特色的汉族龙灯舞。是当地汉族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古老祭祀舞蹈演变而来。属汉族民间广场舞蹈。三节龙灯分龙头、龙身和龙尾三节,由三人表演,过去由舞灯三人站在石磙上或板凳上表演,后演变为广场表演。跳鼓用杉木做鼓围,牛皮做鼓面,鼓侧有柄的双面鼓。表演人数不限,一手持鼓、一手拿槌配合三节龙投足跃臂,且敲且舞。整个舞蹈以奇异浪漫的扎制塑型,新颖活泼的表演形式,粗犷毫放的舞蹈动作,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场面宏大、火爆热烈的民俗画面。2006年入选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节龙·跳鼓原名“太平灯”,它在湖北仅见于云梦县的伍洛寺镇,是极具地方风俗特色的汉族龙灯舞。
每年正月十二,伍洛寺镇人纷纷走出家门舞龙跳鼓。这里的龙、鼓舞新颖活泼,粗犷豪放。龙灯、皮鼓在人们手中上下翻飞,鼓声如雷,人声如潮,舞出了火爆热烈的节日气氛。
伍洛寺镇的龙灯造型奇特,一条红色白须老龙,身长12 节,左右相伴的有两条三节小龙,一条黄色长红须,一条黑色长乌须。这两条小龙由龙头、 龙身、龙尾3 节组成,长6 米左右。三节小龙的头为鹅颈头,头顶扎一只蟾 蜍。龙嘴含珠,身披绣花衣,龙尾扎成燕子尾状,整个形体奇异有趣。
三节小龙舞由3 人表演,在鞭炮声中,三节小龙翻滚盘旋,众多的男鼓手左手持鼓,右手持槌围在龙的四周,随着龙舞的起伏且鼓且舞。小伙子们一边吆喝,一边原地跳跃、击鼓,鼓槌飞劲,鼓声如雷,煞是壮观。跳得高、打得响、吼得欢是跳鼓舞的要求。三节小龙舞有一个独特的动作“龙咬尾”。传说龙喜欢吃烧燕肉,南朝的梁武帝献烧燕给龙女,龙女吃了以后非常惬意,送了不少宝珠给梁武帝。后来人们为得到龙的宝珠,将龙尾扎成的燕子形状,在龙舞中不断让龙回头自咬,满足龙的嗜好,好让龙高兴之后吐珠,赐福百姓。
伍洛寺镇一带原来叫“龙须湖”,地势低凹,常受旱涝之灾,“三天无雨到处于,一场大雨遍地淹。”人们生活十分困苦。传说有一年又发洪水了,水越涨越高,伍洛寺镇眼看就要被洪水吞没,人们突然看到有一大两小分别长有白、黑、红须的三条鱼龙在水中出没,原来它们是女儿港旁深潭的3 条黑精在作怪。于是人们纷纷在潭边摆下香案做祈祷,果然不久洪水退去。从此人们视这三条龙为神灵,每年春节以后,就扎起一大两小三条龙灯,每个龙头上都扎一只镇龙的蟾蜍让三条龙不能抬头。一条大龙沿街收香火,两条小龙同跳鼓一起舞蹈以乞太平,当地汉族民间叫玩“太平灯”。
每年正月十二,镇上老老少少齐集祠堂参加请龙的“开光”仪式。开光由道士主持,当场杀一只雄鸡,用扎有五色彩布条的针蘸鸡血点龙的眼睛和耳朵,这样龙灯就有灵了,人们对着龙烧香跪拜。仪式结束后即开始舞龙、打跳鼓。如果去年收成好,人们欢腾起舞酬谢龙神;如果连年不收,人们认为神龙不悦,于是装饰庙宇,龙灯玩得更虔诚、更尽力,跳鼓打得更响。
这里家家有鼓,龙灯会时,一家操鼓百家响应。人们以鼓声象征雷声,以此来驱邪逐疫。从前,鼓还是鼓舞族人士气的工具,家家户户都要出人打跳鼓。龙鼓舞一直舞到正月十五才息鼓停舞。
后来伍洛寺镇人仍保持了三节龙、跳鼓舞这一种汉族民间娱乐形式,但摒弃了其原有的迷信色彩和宗族械斗的劣俗,以欢乐的龙舞、激昂的鼓点催人奋发,催人向上。
历史溯源
相传二百多年以前,伍洛寺只是一条不上三十栋房子的小街,街道沿着县河蜿蜒伸展,街头至街尾不到二十丈长。街的北码头还有一条小横街,横街北面有一座寺庙伍洛寺,庙址就是现在的镇政府。当时每年玩龙灯,必须先到庙里烧香化纸,祈求灵验。街北就是女儿港汇入县河的进口,女儿港下游处有一个大龙凼。过去由于水系不通,一遇大雨,水无消路,沟满塘平,大、小龙凼一片汪洋,把伍洛街淹得像个孤岛。县河上游冲下来的死猪死牛、门板箱子、南瓜冬瓜,飘浮满河,真像龙五爷过“孽龙”一样(俗话叫“一扫平阳”),把灾难普降给人间。
人们看到了这些惨不忍睹的情景,说是大龙为一条黄鳝精和小龙为一条凼和一条鲇鱼精在兴风作浪,危害百姓。于是人们商定,请来世代相传做纸马手艺的郭正明师傅,仿照传说中的龙那样,扎制黄龙青龙三节龙灯各一条,定于正月十五玩龙灯,求神敬龙,祈求龙王爷不要再作恶多端,替人民行善赐福。据说,嘉庆丙辰那年玩龙灯(1796年正月十五日),伍洛寺家家户户设香案,祈祷龙五爷赐福。结果那年风调雨顺,家家粮满仓、鱼满塘;喂的猪子象牛壮,生的儿子肥都都,男女老少无病疾,个个人面桃花;街上人的生意的确不错,个个店铺人涌;真是三阳开泰,万民同乐。人们都说是今年龙灯玩得好,所以后来便成了定例,每年正月十五玩龙灯,轰轰烈烈,热闹非凡。这叫“唱戏玩灯,生意人赚钱”,不管淹不淹,都要玩龙灯。不淹,玩龙灯,祈求龙王爷大发慈悲,顺行顺过,行善降福。这样,全不和寺玩三节龙灯的事,上传下教,年复一年,日久年深,流传至今。
伍洛寺三节龙灯的结构,先辈人说法有二。其一是说三节龙灯结构简略严谨,分龙头、龙身、龙尾,便于三人姿式合拍,玩起来轻便灵巧,舞起来富有模式感。舞龙时甲的腿伸到乙的两腿间,乙的腿伸到丙的两腿间,甲已丙三人形成“三A”重叠式,六条腿交织在一起,互相靠托,形成一股团结的力量,玩起来顺式使劲,龙灯上下左右翻滚自然生动。
其二是说三节龙象征“真龙”三鼎甲”,古代人把皇帝称作真龙天子。皇帝坐朝理政,很注重科举制度。科举开考,取得殿试第一名者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这三名合起来叫“真龙三鼎甲”,皇帝坐朝理政就是靠“三鼎甲”来辅佐。所以三节龙灯的龙头是状元的象征,头名状元就是这个意思,龙身是“榜眼”的代表,龙尾是“探花”的借喻。
伍洛寺三节龙灯的制作,有郭氏五代纸马手艺相传。特别是解放后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今的三节龙灯,扎得活龙活现,远远望去就像两条腾飞的真龙。所以当地有人说:“人活一生,不看伍洛三节龙,等于是条无用虫。”
伍洛三节龙灯虽说短小,可它的名气还真大呢!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同志驻点到孝感县卧龙区,听说伍洛在三节龙灯玩得很不错。王书记对民间文艺十分关心,伍洛三节龙灯于1958年10月3日登上湖北省委大礼堂观礼台进行表演,受到了省委及与会三千多名代表的热烈欢迎。
1984年春撤社建区时,伍洛三节龙灯代表云梦县民间艺术,在孝感地委大礼堂主席台上,为地委召开的会议演出,把整个民间文艺演出推向了高潮,全场爆发出一阵阵的热烈掌声。
1992年金秋,伍洛三节龙灯在全国第二届农运会于孝感举行的开幕式上表演。三节龙伴以跳鼓表演,别开生面,气势磅礴,使所有与会代表大开眼界。通过这次表演,伍洛三节龙灯闻名全国。
1994年初秋,伍洛三节龙灯再一次代表云梦县民间艺术出席湖北省“三民”(民歌、民舞、民乐)表演,荣获表演艺术乙等奖。三节龙灯表演的录像,还上了中内电视台的联欢晚会节目。
艺术特色
三节龙灯分雄雌两条,以色别论雄雌:黄龙雄,青龙为雌。所谓三节龙灯,就是龙头、龙身、龙尾三节组成一条龙,从头至尾6米长,身粗直径0。4米。
三节龙灯的工艺、讲究全在龙头上。龙头上有六件法宝,即角、翅、蟾、珠、眼睛、胡须。扎龙师根据传说,在龙头上安置这些部件,都是有讲意的。
龙头上长的两角,用来防御对方作恶,自卫防身。同时也能造潭拱河,供自己在水里游玩开道。龙头两侧长着似耳的两翅,它不但使龙在水里能游,而且在空中能飞,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龙头顶端的蟾是用来专降飞蜈蚣的护身法宝。古时候传说中的“三怕”足以证明,尽管龙有翻江倒海的神威,但是就怕飞蜈蚣,只要飞蜈蚣在龙身一咬,龙就会口吐青烟,马上死亡;飞蜈蚣怕蟾喷毒浆,蟾怕龙口吞,因而伏在龙的头顶上,也就成为龙的保护神。龙口里含着一颗分水珠,是龙游深水的“探测器”。龙在江河湖海游行时,有了这颗分水珠,就能劈波斩浪,进退自如。龙的两眼放金光,不但能照耀前行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能穿山透海,各种山魔海怪只要一见龙眼霞光就像触电那样焦化灭亡。龙的下巴挂满胡须是龙修炼的资本。它的每根胡须都是留给人间的幸福和吉祥,传说如果有人得了不治之病,玩龙灯时偷偷剪几根龙须回去煎水喝,马上生灵,百病消除;还有望儿求孙的,只要悄悄地剪几根龙须回家供在神龛上,第二年准保生儿添孙。但是玩灯掌龙头的人有护龙之责,如果龙头的构件有损失,必然会遭到龙的惩罚,不丢性命也有一场大病。这些说法,当然都是民间的敬龙祈福美好传说。
其次是龙身。龙体上长着层层鳞片,这便是它护身的铠甲。每块鳞甲金光闪闪,肚皮呈花白皱折。还长着四足,每只足舞爪欲登,大有攀云托风之势。龙的尾端,弓曲雄翘,虬强张扬,力蓄千钧,整条龙远远望去,活灵活现,犹如一条真龙向你飞来。
扎龙灯也有讲究。过去每年元宵节前就要玩龙灯,生意人过年后开市要求吉利,生意大发;农民祈求龙王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扎龙师傅根据祖传习俗,选定一个吉日,首先到竹篾市场去挑选一棵具有二十四个竹节的楠竹(代表二十四节良辰)。楠竹要直,肉头要厚,要是峨眉山上长出的那就最好(峨眉山上长的竹子迎风面是竹青色,避风面不淡黄色)。楠竹选中后,要立即搭上一块红布或红纸,把它竖起来,不让行人(特别是女人)从上面踏过。
将楠竹扛回家中,在劈篾之前,还要设置香案,把篾刀供在香案上,点燃两支红蜡,烧四柱香(四柱香是对四海龙王而焚),磕四个头,作四个揖,口念四句话:“龙王下凡,福降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后持刀破篾,首先为雌雄两条龙灯劈取脊骨篾片两根,用达到沸点的开水,加进食盐两斤,浸泡四十八小时。这种脊篾富有弹性,筋丝好,不易折断,真比龙的脊背骨还坚还韧。
两条龙灯扎好,还有最后一道程序叫“开光”,也叫“画龙点眼”。俗话说:“龙不开灵,君子无道乱朝庭。”所谓“开光”,就是把已扎好的两条龙灯摆放在大堂中央,请八个道土为两条龙做法事,烧香化水。道土一面口念祭语“四海职弥、龙王显灵”,一面绕龙灯一周浇撒法水。最后,由一名德高望重、儿孙满堂的长者,为龙点眼。为龙点眼者的德行越高,龙的眼睛就越亮、越灵、越精彩;反之,龙眼无光,是两条死龙。没有一定德行的人,就是请他为龙点眼,他也是不肯的。因为他心中有数,受之有愧。这种为龙灯赋以神秘色彩的程序,实质上是激励人们行善积德做好事,就是皇帝也要做一个开明君主,否则龙五爷是不会买你的账的。
龙灯起身时要燃放鞭炮,有条件的还要放铳,以示热忱欢送龙五爷起身。每条龙灯由善舞龙灯的三个壮小伙子举着。黄龙在前,青龙在后。前面是红、黄、绿、蓝旗子开道,表示龙风凛冽。后面是三十六个棒小伙子,身着统一黄色服装,头裹白巾,手持跳鼓,边击边跳边吼,跳鼓声代表着龙而行的雷声。龙灯玩到哪里,哪里就设香案、放鞭炮,迎接龙王爷把福带到家里来。龙灯玩到宽敞处,主家燃放长鞭,搬出两条条板凳,呈“八”字形摆放两边,让舞龙人各站上一条板凳,左右上下挥舞。此时,内见龙头咬着龙尾在空中盘旋。三十六个小伙子击打跳鼓,围着两条盘旋飞舞的龙灯,有节奏地田赛跳边吼“哦,伙伙!”随着“咚咚”的鼓声,吼声此起彼落,反复无穷,一声高过一声,一浪催过一浪。此时,鼓声、吼声、鞭炮声,以及人们的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真是惊天动地,震撼日月。如果声浪把塘里的游鱼震惊,平静的水面浪起鱼跃,那就真像神话传说的那样:“龙王显灵了,它在水里兴风作浪。”
舞龙师三人同站一条板凳玩龙灯,这还是一般的玩法,让人叫绝的是三人同站在一个石滚上舞龙灯。六只脚同站在一个石滚上,硬是脚挨脚、腿绞着腿,边舞龙灯还要边踩动石滚向前移动。三人舞龙能够如此默契协调,得心应手,确实要有精妙的功夫;否则,那简直是瞎子錾腰磨—不敢启齿。站在石滚上面玩龙灯,过去伍洛寺只有六个人会玩,他们是熊福禄、赖运清、郭兴旺、聂道本、熊志法、冷成贵。他们都已逝去多年,这种玩法现已经看不到了。
云梦鱼面
《云梦县志》记载:清朝道光年间,云梦城里“许传发布行”一黄姓厨师在案上和面时,不小心碰翻了准备氽鱼丸子的鱼肉泥,黄厨师灵机一动,顺手把鱼肉泥和到面里,擀成面条煮熟上桌,客商吃了,个个赞不绝口,夸此面味道鲜美,称之为“鱼面”。经过代代传承,云梦鱼面选用“白鹤分流”之鱼,桂花潭中之水,新麦上等面粉及芝麻香油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白如银、细如丝,故又称“银丝鱼面”,素以色、味、香、形“四绝”著称。
“云梦鱼面”是用面粉及青鱼、鲤鱼(或草鱼)鱼肉为主料制作而成食品,是湖北地区的名吃。主产于湖北省云梦县,并因此而得名。这种食品营养十分丰富,食之易于消化吸收,并具有温补益气的作用,被人们美誉为“长寿面”。
“云梦鱼面”始产于清道光年间,历史悠久。云梦鱼面选用“白鹤分流”之鱼,桂花潭中之水,新麦上等面粉及芝麻香油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白如银、细如丝,故又称“银丝鱼面”。它有两种吃法,一种是面条做成后即时煮熟,加上佐料,即可进食;另一种是面条做成后晒干包装起来,可以长期贮存,吃时煮熟即可。
作为地方传统特色面食,早已驰名遐迩。 该产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鲜美可口,诚为食用之佳肴,馈赠之佳品。1915年,云梦鱼面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加特产比赛获优质银牌奖,产品畅销全国及国际市场。
云梦芝麻焦切
云梦芝麻焦切糖是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的特产。云梦芝麻焦切糖,具有味道纯、香、酥、脆、不粘牙、含糖低等特点,多次获得湖北省优质产品奖、省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云梦芝麻焦切糖属“百年”传统地方老字号产品,绝对密制配方,纯手工制作,其特点是外观色彩美,味道纯、香、酥、脆俱全,不粘牙,含糖低,纯手工熬制而成,特点:甘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润燥、暖肺、养胃等功效。属“绿色食品”。因其味道美、独特而深受喜爱。该产品每年都参加省农博会和省食博会,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曾获1985年和1991年两届省优质产品奖。其市场信赖度、喜爱度与“孝感麻糖”媲美。
云梦白花菜
白花菜从夏天开始腌,一般俗说“揉”白花菜。用锋利的菜刀,把白花菜切得细细的,撒上盐,再用双手用劲在盆里揉,直揉得满盆是绿色的汁,再把菜装进陶制的坛子,还要用木棒捣紧,最后封好。
几天后,把腌好的白花菜拿出来,淋点香油就能吃,微酸中带点香,格外下饭。
或者打几个鸡蛋,加一点白花菜,在锅里煎成饼。要是有瘦肉,就用白花菜炒瘦肉,也可将皮蛋切开,放上些白花菜,淋上香油凉拌。天冷了,在煮好的大鱼头里加上点白花菜,煮出的菜多了一道酸香。短时间吃不完的白花菜,就晒成干菜,冬天的时候,把猪座臀肉切成三角形块,与晒成干菜的白花菜一起烧,烧得肉成酱红色,那叫一个美味。
寻常人家吃得最多的,是白花菜炒饭,头天的剩饭加入白花菜,在锅里炒一会儿,剩饭立马变得热乎乎、香喷喷。
胡金店水汽包子
胡金店镇、涢水之畔、云垵垸内,民风淳朴,温和湿润的天气,给这里各种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丰富的物产也促成各种美食的诞生,其中水汽包子更是本镇的一大特色小吃。
春天的中午,胡金店镇上的集市早已散去,位于老街街头的孙春华家却才刚刚忙碌起来,丈夫将刚刚采撷,装满一筲箕的韭菜整理、清洗,并用菜刀切成半公分长备包子馅用。
此时的孙春华将早上就醒好的上好面粉拿出来,反复揉搓和熟,并搓成长条,扯成大小均匀面团,一旁的丈夫接过这些面团,迅速擀成面皮,随和的老俩口,在做些事的时候,显得一丝不苟,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他们,包子好吃的关键在面皮,皮薄有韧劲才是好面皮。
面皮与韭菜的邂逅,在加一勺自制豌豆酱的调和,经一双巧手捏褶皱包裹,成为一个个白玉无瑕的包子,要让这些包子贴上“水汽”的标识,还得经过一段奇妙的旅程。
柴火灶,大平底锅,是做水汽包子的必备炊具,锅上摆好刚刚包好的包子,烧几把黄豆梗柴火,等上几分钟,浇上水和金黄的食油,水和油的比例要拿捏准确,柴火劲道均匀,不一会儿,包子吱吱的声音就会萦绕在每一位食客的耳中。盖上锅盖,让蒸腾的热气与时间成为挚友,包子先煎好一面,揭开锅盖,用铲子翻开包子的另一面,让时间将蒸腾热气幻化成一股股诱人的清香,待两边煎好,呈现出金黄脆口的硬壳、垂涎欲滴的水汽包子就出锅了。
刚出锅的水汽包子,汽水足、金黄剔透,皮薄馅厚,外脆内软,烫嘴暖身,再加上韭菜的那种四溢清香,更让人欲罢不能,孙春兰家的水汽包子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时间长远,远近闻名,
每天中午,孙春华家水汽包子铺前,站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离开纷纷扰扰的城市,寻找一抹春色、一份宁静,胡金店镇水汽包子,让心灵的旅行,多了一份食物的素雅,或许又寻找到了一份跨越地域的乡愁,这份乡愁一份牵挂着家乡的味道,一份牵绊着远方的思念。
云梦豆皮
云梦豆皮是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的特产。云梦豆皮具有质软、味香、色纯、可口、易消化等特点,尤其是冬腊月和开春时节,用豆丝配以腊肉、青菜下锅同煮,腊香美味可口,是老少皆宜的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云梦豆皮,是湖北江汉平原古泽云梦县的传统名产和小吃食品。据说,此品最早源于民间,在唐代时就有生产。 云梦豆皮是以粳米、绿豆为原料,经分别淘洗,去杂质后,先将绿豆浸泡3—4小时,粳米浸泡5—6小时(视米质软硬,米质硬者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然后将浸泡好的绿豆、粳米混合磨浆后在锅上烫干晾晒制作而成。
云梦传统食品老艺人王祥元,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于1999年研制发明了豆皮成型机,获得国家专利,将传统制作与现代工艺结合,利用工厂化现代工艺生产出绿豆豆丝、黄豆豆丝、荞麦豆丝、玉米豆丝、鱼肉豆丝等多个品种,年产各类豆丝150多万斤,产品不仅深受湖北消费者欢迎,还远销河南、湖南、江西、北京、东北等地区。
生爆鳝卷
很早以前有这样一个传说:“在云梦大泽有一条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黄蛇,为了早日得道,享受金碧辉煌的龙宫生活,在八月十五万仙聚会,朝觐观音的日子里,它亦来拜求观音。观音慧眼早已识破其来意,但本着普渡生灵的宗旨,要它在三年内广作善事,积累功德,到时自会皈依正果,登列仙群,并赐给金丹一颗,命其变化成人,耐心修炼。黄蛇吞下金丹变作富翁,自称黄员外,开始还能安分守己,但经不起豪绅劣士的吹捧和恭维,忘记了观音的苦心教诲,逐渐暴露蛇的圆滑本性,勾结官府地痞,组成狐朋狗党,到处危害百姓。同时,为了遮掩罪行,编造假象,为其挂上“为善最乐”金匾。一正直学究气不过,私下对人议道:倒是将为善的为字加上一个“人”旁,才真正名符其实。此话传到黄员外耳中,立即将学究全家捉拿拷打,并企图奸污他的女儿。正当此时,观音降临,怒斥黄蛇,并将它一脚踩入泥中,缩小成为鳝鱼,同时口中吟道:“念你修炼不容易,死后不烂不长蛆。成龙登仙休妄想,任人宰杀当菜吃。”
贴士
1。鳝鱼肉在剖花前,要洗净沥干血水。麦穗花刀是用斜刀法,在原料上剞出一条条深度一致的平行刀纹后,转一个角度,再用直刀在原料上剞一条条深度一致与斜刀纹成直角相交的平行直刀纹,然后再切成窄长方块,加热后便曲成麦穗状态;
2。鳝鱼片下锅要迅速拨散,方能片片卷曲成形;
3。卤汁下锅,待其稠浓后再下鳝鱼卷。
营养价值
鳝鱼 - 又名黄鳝、长鱼、无鳞公子、海蛇、蛆鱼、黄蛆。鳝鱼,也叫黄鳝,长鱼海蛇等,味鲜肉美,刺少肉厚,常生活在稻田、小河。
云梦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云梦地处荆楚腹地,邻武汉,接荆襄,达中原,通湖广,是“九省通衢”之“咽喉”,西进东出之“要塞”。汉渝铁路、316国道纵贯南北,汉宜公路、汉十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临境而过。云梦距孝感市16公里左右,离武汉市区70公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50公里,是九省通衡武汉市的北大门,湖北省级战略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云梦为三大组团之一。全县处于大武汉的辐射圈内,周围有宜昌、襄樊、十堰、荆门等各大城市。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汉丹铁路、316国道横穿南北,107国道、汉十高速、汉宜公路贯通东西,漳河、府河、汉北河通汉水。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快速便捷的现代物流体系,拉近了云梦与世界的距离。截至2011年,全县村村通公路,主要公路96条,长492公里。
汉渝铁路、316国道纵贯云梦县南北,107国道、汉宜公路、汉十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漳河、府河、汉北河通汉水。 截至2017年,云梦县公路总长1689公里,分别为一级52公里、二级82公里、三级138公里、四级1416公里,有铺装路面里程合计1412公里,沥青混凝土109公里、水泥混凝土1303公里,绿化里程301公里,已实施GBM里程56公里,共有桥梁183座,危桥62座,永久性桥梁183座。
即将开工建设的汉十城际铁路(西武高铁武十段)在这里设有云梦北站。
截至2016年,云梦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共计84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含青云高中)、初中18所(民办学校6所)、小学55所(民办学校2所)、小学教学点6所、中职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6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9所、民办幼儿园17所。共有在校学生61866人,其中,高中8645人、初中10715人、小学27701人,幼儿14805人。共有在岗教职工4240人,其中中小学2854人、幼儿园1386人。
2017年,云梦县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总收入66632万元,比上年63249万元增加3383万元,增长5%。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54115万元(不含纳入预算的非税收入),比上年48586万元增加5529万元,增长3.32%;事业收入9439万元,比上年7419万元增加2020万元,增长27.23%;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2676万元,比上年3053万元减少377万元,降低12.35%。
2017年,云梦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基本建设经费和教育费附加)为54115万元,比上年48586万元增加5529万元,增长11.38%。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16.09%,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7年,云梦县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改造薄弱学校24所,建成教师周转房80套,合并城关曙光小学和实小城北校区。
2018年,云梦县改造薄弱学校8所,维修校舍14处,新建城区幼儿园1所,改扩建了一中运动场,启动了职教中心建设,资助贫困学生827人次。
云梦县风光(20)2018年,云梦县新增高新企业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两家企业分别进入湖北省第二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名单和培育企业名单,1项产品原料和制剂获“国药准字号”认证,新进规上企业6家、“四板”挂牌企业10家。
2017年,云梦县建成城东医院主体工程,改扩建原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和道桥卫生院住院楼,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5个,全面实现村卫生室去私有化。
2018年,云梦县在11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国医堂”,实施城东医院和健康信息平台项目。
云梦县图书馆2017年,云梦县高标准新建了县图书馆、文化馆,黄香文化园成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梦睡虎地秦简入选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黄香》展演活动获得好评,云梦羽协代表队夺取全国业余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总冠军,县广播电视台被评为全省新闻宣传先进单位。
2018年,云梦县新建了县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非遗展示馆,复建了儒学大成殿,改造了影剧院和体育馆田径场。
2017年,云梦县建立县乡村三级河(湖库渠)长制,落实桂花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依法拆除河道养殖围网、取缔水上餐饮船,关闭拆除畜禽禁养区养殖场86家。建成城区污水管网10公里,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开工建设。实施了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整治、拆除20吨以下燃煤锅炉36台,淘汰黄标车210台。
2018年,云梦县修编了《云梦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0年)》、11个乡镇总体规划及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二期供水管网和道路刷黑等工程,实施路巷改造和延伸等工程,新建停车场5处,新上20台新能源公交车。启动公园建设
2018年,云梦县在曾店、道桥等5个乡镇实施了镇区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新改建农村10千伏线路170多公里、低压线路290多公里,新改建户厕49000座、公厕299座、旅游和交通厕所1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