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子城

中文名称 塔子城
周长 约4500米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塔子城是黑龙江省境内规模较大的辽金时代古城。位于今泰来县西北塔子镇绰尔河支流呼尔达河畔,所以清代称塔子城为“绰尔城”。

  城呈正方形,周长约4500米,残高3-7米,顶宽2米,底宽20米,四面各残存一座瓮城,城外有两道护城壕。城池的西部现存有庙宇废址和大理石基石,可见昔日城池的辉煌,在城外西南方原有六角密檐攒尖辽金时代修建的古塔,高约15米。从残存的城址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艺术已达到一定水平,体现了游牧民族为主的辽金王朝当时社会建筑艺术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考古工作者曾到此进行过挖掘考察,在城内出土过辽金时代的许多文物,特别是辽代大安七年的石刻,具有珍贵的文物史料价值,再现了城池昔日的繁华社会生活。

  游人到此,可以追忆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情况,体味北方民族粗犷而又发达的民俗传统文化,更可能的是睹物而发感慨,为中华大地各民族的勤劳智慧和社会发展水平而骄傲。

  位于县城西北45公里,是一座较大的辽代古城遗址。全城面积一平方公里,四周有三道护城河、壕(原为两墙两壕 ),今已成平颓的土城垣。每面城墙的正中各筑一门,共四门,门外尚有弧形的“瓮门”。城为正子午方向 。约建于公元世纪末、10世纪初,为辽代上京道泰州。

  1185年(金代大定二十五年)前仍称泰州,后为金安县。元代为斡赤斤封地。

  1389年 塔子城古城门(明洪武帝二十 二年)设福余卫于该地。

  清代前期为绰尔城,1906年(清光绪年三十二年)为大赉厅分防经历。1915年为中华民国武兴县佐治局。现为泰来县塔子城镇所在地。

  民国年间,这里的人们曾从地下挖出许多精致的花瓷坛、瓷缸、瓷瓶等,有的还刻有“内府”字

  样。1924年(民国13年)在城内东南角曾挖出一颗紫铜印,长3寸、宽1.5寸、厚0.5寸,上刻有两种

  文字,汉文为“匡义军节度使之印“,另文为契丹文。1928年(民国17年)还发现一个非常精致的大

  肝小嘴花瓷瓶,上写“风花雪月”字样。现城内所留三座废墟上,桶瓦 、板瓦、硫璃瓦、鸱吻等残片

  ,俯拾可得。人们挖掘土时,常常发现有木炭和大片炭层。1966年塔子城中学在办公室前曾挖出铜钱

  (秦汉到金代“正隆”、“大定”)800余市斤。这些情况表明,塔子城自辽代建城以来,虽几经历史

  兴衰,但一直延用至今,始终为县境内的重要集镇。该城于1956年被确定为省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辽史·地理志》中记载:“泰州,德昌军,节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因黑鼠族累犯通化州,民不能御,逐移东南六百里,建城居之以近本族。”这个新建的城就是现在的泰来县西南部的塔子城镇。

  21日下午,记者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来到了距泰来县城45公里的塔子城镇。

  塔子城是黑龙江三大古城之一,呈正方形,城墙总周长4.5公里。城墙两道,城壕三道,四面城墙正中各有城门一座。

  随后,记者来到了保存比较完整的塔子城西门。站在城墙上,向远方望去,大片的耕地连绵不绝。塔子城的西侧是大兴安岭,绵延数千里,成为天然屏障。二龙涛河和绰尔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塔子城的南北两侧,嫩江自北向南在塔子城东方流过。三条河流从三个方向围绕古城,成为天堑,江河冲击形成的松嫩平原水草丰美,适合农牧。

  辽大安七年(1091年),为纪念修筑绰尔河河堤而在离城西南1.5公里的地方修建了六面实心密檐攒尖青砖塔。但由于年久失修,塔于1953年5月倒塌,历时860多年。当地向导说,塔倒塌之后一直没有重建。但是最近内蒙古扎赉特旗在其境内仿这座辽塔修建了一个金山塔。

  2006年05月25日,塔子城址作为辽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塔子城,携兴安浩气,踏嫩水清波,曾辖白山余脉,固万里草原。历史飘渺,涔渗着广袤的大地;城墙斑驳,守望着千年的兴衰;时空静寂,尘封着一个又一个英雄逐霸的传奇。

 

 

古老的城墙,雄厚凝重。那一层层夯土,深沉低语,像是叠缩着一朝朝的繁华,轻轻触碰,就会抖落。小城西北,曾有一座宫邸,传说住着成吉思汗幼弟帖木格——斡剔赤斤。有中军帐,有点将台,有出土的瓷器“清酒肥羊”,诉说着当时的繁华鼎盛,军事倥偅。

 

 

城西南残存的塔基,气若游丝,曾经辉煌的青砖宝塔来自尘土也即将归于尘土,不再镇压着绰尔河的水患。但是塔基下散落的青砖依旧收着小城的水魄风魂,滋养着小城的芸芸生灵。塔身上层层的佛龛,挂着风铃的飞檐,都昭示着曾经佛教的盛行。闭上眼,就会听到清明的诵经声,嗅到袅娜的青烟。

 

 

站在这里,放眼四望,暮云万里,大野茫茫。这平阔,适合摆放胸中块垒,吐纳丹田豪气,呼啸沧桑。这片沃野,浸透着多少古人的鲜血,消散着多少征人的幽咽。金时的土河店大捷,元讨乃颜部之叛,清太祖亲征尼堪外兰都在这里乱纷纷万马逐鹿。耶律大石,完颜阿骨打,婆卢火,金兀术,都曾一身戎装,纵横奔腾的山河。而今,只剩下高原的罡风,肆虐的黄沙,还有隐约的战马的嘶鸣。

 

 

须臾的光阴,风云际幻。烽火硝烟,金戈铁马的日子早已尘埃落定,被岁月洗白,隐现在史书深处。今日的小城商贾云集,人流熙攘,闲逸的老者,乐道着渺杳的传奇轶事。

 

 

行在塔子城,膜拜的是旧时的遗迹,追寻的却是千年前的往事。蹬上城墙,已不见腾燃的狼烟,听不到催征的战鼓,唯有几点残存的遗迹,几篇神化的故事,几页亮晃晃的史书。只是塔子城的古韵依旧是千年婉约,蜿蜒在儿时的梦里,也蜿蜒在现在和未来的时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