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顺网龙始于明朝,距今600年,清朝较盛行,并形成了习俗,成为一门独特的舞龙艺术,传承活跃于民间,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调顺岛。由于历史上与陆地隔海相望,岛上村民以农耕和海耕为主要生活条件。每当农历正月十日,当地进行元宵“年例”活动;由于交通条件及经济制约,村民没财力购买布锦龙具进行庆节,于是他们便就地取材,将破烂的渔网收集,裁剪扎制龙体并兼用了当地的完草经染色后编织成网龙。村民举着原始的网龙进行祭扫活动,先在黄氏宗祠和庙宇前舞动,然后沿着村庄各巷游行劲舞。
调顺网龙继承传统舞龙优点,原始龙具的制作象征农渔结合。龙头采用“牛角”代表农业、龙身是通透的网体,代表渔业。调顺网龙是牛与龙的结合,突出农渔生产生活特征,调顺村有两条大网龙,分别代表公、母龙及两条小龙,象征生产和原始生殖崇拜,以求“人丁兴旺,六畜繁盛,风调雨顺,物阜年丰,希冀鱼满船、粮满仓”。 调顺网龙舞由多人组成:龙珠一人,龙头一人,龙身七人,或九人,或十一人,龙尾一人,起舞时由“龙珠”引带龙身随鼓点起舞,作出俯仰起伏,左右摇摆,上下穿腾,徐疾动静等姿态,表现出龙的威猛。调顺网龙借鉴布锦龙造型,即保持网龙的原始质朴,也美化了网龙的形象。套路一般有碧海游龙,盘底穿花,老龙指身,金蝉脱壳,二龙抢珠,金龙盘柱,卧龙腾飞等。调顺网龙是独特的舞龙品种,原始质朴,动态活灵活现,轻盈柔软,别具一格。
网龙的造型扎作与舞动技艺,独具与其它龙舞的相异之处。龙体采用众村民热心捐送的废旧渔网、绳缆与竹木,草叶编织扎作而成。意喻“集百舟田野之网草,呈百家村民之祈愿。” 网龙的传统制作采用麻网、竹木、草叶、绳缆等原材料,经绘图、扎架、编织、连接、贴朴、合成等项工序,即先用竹篾为龙头、龙尾、龙角(现时多为鹿角)扎架,取经染色的稻草、厚纸贴朴龙腮、龙鼻、下颌,细麻做须,木球作龙眼,竹板雕作龙牙,绳缆拥扎龙脊骨架,渔网拼接相连作龙身,大块椰叶、莞草编扎龙尾,并在篾笼中间插竹杆作龙把,传统大网龙长25-30米,小网龙长15-20米,约9-15个把位。现时网龙扎作保留传统的基本特色,增加塑管,金属、尼龙、铁线、彩带、金泊、亮片、响铃等材料。长度改为20米,设9个把位。重量减至三十多斤,更轻巧,亮丽。
调顺网龙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年例”表演,以崇神祭祖,祈福纳祥,驱邪消灾,娱民喜庆为宗旨,主体内容为开光重合,套路技艺,表演类型和伴奏击乐几个方面。网龙的传统套路较为简单,以自编为主,如举龙三叩首,跳步三点头,双龙出海、四龙争珠、戏水逐波、脱衣磨鳞、卧地双摆、行走游龙等。网龙的现代套路则吸取各种龙舞的套路技艺,参照国际规范的竞技要求,增加难度技巧。主要有:首尾穿换,卧龙跳跃,靠背扯旗,横移跳步,缠头起伏,曲线行进,伏地快摆,顺逆腾跃,站肩高塔,高爆莲花、盘龙环旋、八字游动、螺旋转换及龙门造型、龙舟造型、组字造型等。
据村中的老人回忆,古时舞网龙还特制一条黑色的邪龙,意欲兴风作浪、危害人间,幸得众龙警觉,奋力围攻,终将黑龙驱逐。黑龙外形丑恶,遭人唾骂。于是,便有了:个个争相舞网龙,无人愿意“摆乌龙”的笑谈。网龙舞动不局限于宽阔的场地,可行村过巷,穿走田野,又可登船上筏,下水游滩。享有“水陆蛟龙”之誉。深受村民喜爱。
调顺网龙源于民间,传自民众,自明永乐三年(1405年)起,经宣德、万历、天启至清康熙(1663年),嘉庆、咸丰、光绪到民国初年(1912年),不断发扬光大,丰富提升。经朝代更迭,历战乱苍桑且百年兴盛,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与张扬力,是龙舞文化的艺术奇葩和珍贵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研究龙舞文化与民俗信仰的一份珍贵资料。
调顺网龙始于明,兴于清,盛于当代。曾自解放初期尘封五十多年后,于2005年首届调顺村农民文化节上复出舞动,荣获市、省、全国、国际赛事与展演的多个奖项。
2005年网龙在“调顺首届农民文化节”上亮相,2005年调顺网龙参加湛江市首届红土文化艺术节获银奖。
调顺网龙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