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坪村是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路罗镇中的一个村庄,翻过西面的太行山就进入了山西境内。村落海拔在610米—650米之间,村落位于路罗川上游河流的一级阶地及以上部位,背山面川,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西长600米,南北宽300米,村落内建筑依据地势梯次错落。
村落北侧山体多红色石英砂岩构成的陡崖、沟谷等地貌,村落东西两侧多分布农田、果园、菜地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桃树坪村具有良好的采光条件和东西向的通风条件,因此桃树坪村也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本区年平均气温11-11.6℃,夏季暑期气候凉爽,7月份平均气温24℃左右,夜间冷空气顺山谷而下,使得温度更加低,因此该区域夏季的气温可以说是凉爽宜人,达到避暑气候指标,具备避暑度假的温度条件。
村落北侧山体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大面积阳坡山场以酸枣、荆条等灌木为主,水土条件好的阴坡有鹅耳枥、麻栎、辽东栎、槲栎、刺槐、毛榛等乔木。有的阴坡生长着小片的油松林,沟谷中主要是核桃、柿子、苹果、杏等果树以及山杨、山榆、洋槐等树木。夏天时山上绿树成荫,整个村庄都被绿色包围了。
桃树坪村,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村里祖辈主要从山西洪洞移居而来。村里祖辈相传的就是从村中心的大槐树开始慢慢扩展到了现在的村庄规模。目前桃树坪村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中心村落、古洞峪、后山。1960年前后,限于村中心土地有限,村里决定在古洞峪和后山集体建造房屋,开垦土地,愿意的村民可以移居过去,于是慢慢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桃树坪村是邢台县山区最大的村庄,总人口2900多人。正在建设的邢汾高速就从村庄经过,高速的开通必将给村庄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
1、红色石头村落
桃树坪村的民居是最精华地方。建筑选材是当地盛产的红色石英砂岩石材,也有少量的青石建筑。这座用石头建成的村落,在国内其它地方较为少见,进入村落后民居大多以两三层建筑为主,民居都是依山而建,随坡就势,因地形差异而千姿百态,其街道和巷子也多为红色石板铺设,其中一条主街道贯穿东西,南北形成大大小小多条巷子,其较为狭窄的仅仅容一人通行。村落内常见石磨、石碾、石缸等传统生活用具。这些红石民居层层叠叠,参差错落,房前屋后,树影离离,绿荫婆娑,别具一格、自成特色。
同时伴随经济的和社会的发展,村落内瓷砖饰面的墙壁开始出现,建筑形式也开始出现水泥建筑,村落内主街道也开始成为现浇路面。对原有的景观形成强烈的冲击。
2、黄河阵
摆阵布法是冷兵器时代的一项重要战术。每年正月十四、五、六路罗镇桃树坪村世代流传着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转黄河”。“转黄河”又名“转九曲”,民间也称“九曲迷惑阵”或“转九曲黄河阵”。黄河阵呈正方形,横排19行,竖排19排,阵内361个座标点,九个城池合成一个大方阵,即所谓的八卦套九宫。小城廓的门径、走向各不相同,游者从入口进入,沿着布满疑点的弯弯曲曲的路线走下去,可游遍整个黄河阵。黄河阵针对的是日常给人们制造厄运的阴魂鬼魅。摆下黄河阵,不怕鬼狰狞,据说人们只要进九曲黄河阵转游一回,就能消除灾祸,一年通顺,表达当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
黄河阵在河北省事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动,有较强的参与性和观赏性,在河北省来说是垄断性的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价值。
主要为农业种植和石材加工。
其中其核桃因其品种古老、其皮硬度适中、果仁香甜而驰名。其他土特产有黑枣、板栗、柿子、苹果、红枣、梨、桃、杏、蘑菇、土豆等,物产十分丰富,是桃树坪景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乡村旅游的开展奠定了物产的基础,为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了支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