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多家高端主流媒体对邯郸夏收情有独钟,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镜头聚焦在冀南大地上。
众多媒体的厚爱并不意外。因为,2012年夏收对于邯郸、河北乃至全国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时刻——市农业专家预计,2012年邯郸夏粮生产将实现“九连增”,将圆满实现“吨粮市”建设“收官”之年夏粮生产预期目标。
第一个“吨粮市”就在眼前。邯郸100亿斤的粮食产量,不仅能解决全市近千万人口的吃饭问题,还为国家贡献了50亿斤粮食,可以再保障10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两年多来,邯郸建设“吨粮市”的勇于担当和成功实践,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此高度评价,认为邯郸“吨粮市”建设站位高、目标明、措施硬,走在了全国发展粮食生产的前列。
国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此满怀期望,他说,全国有“吨粮乡”、“吨粮县”,但“吨粮市”还不多。邯郸在这个方面带了个好头。国家农业部将全力支持邯郸率先建成“吨粮市”。
河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在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邯郸市“吨粮市”建设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
邯郸“吨粮市”建设的提出和成功实践在全省和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为大幅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市委市政府站在为国家分忧、为发展助力、为百姓造福的高度,从邯郸实际出发,于2010年适时提出,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利用三年时间建成粮食生产“吨粮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开启了建设“吨粮市”的伟大征程。
目前,经过全市上下三年来的不懈努力,邯郸市“吨粮市”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11年全市建成“吨粮田”780万亩,“超吨粮田”163万亩,建成“吨粮乡”137个,“吨粮村”3251个。小麦玉米两熟平均亩产941公斤,比上年增加91公斤,增幅达到10.7%。临漳、永年、成安、肥乡、曲周、馆陶六县率先实现了“吨粮县”建设目标。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粮食总产首次突破百亿斤大关,达到105.66亿斤,比上年增加10.44亿斤,跃居全国粮食生产大市之列,并创造了“四个全省之最”,即粮食单产总产增幅全省最高、市县财政投入力度全省最强、高产示范方建设的数量和面积全省最大、受表彰奖励的资金全省最多。
小麦很给力,玉米要努力
邯郸没有辜负各界的期望,各项数据表明,2012年我市小麦丰产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市小麦平均亩产将达到470公斤以上,比上年增加47公斤,超“吨粮市”建设小麦产量目标20公斤以上。
2012年以来,我市举全市之力,广泛动员各级各有关部门大打“吨粮市”建设攻坚战,从小麦播种抓起,狠抓落实,一招不落地抓好小麦生产的各个阶段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584.3万亩,比上年增加12.3万亩,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突出表现为亩穗数显著增加,穗层整齐,穗大穗匀,为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5月6-7日,国家和省小麦专家对我市小麦长势进行大面积考察后,一致认为我市小麦群体充足,个体健壮,长势均衡,丰产丰收框架已经形成,全市小麦平均亩穗数在45万以上,比上年增加3万多穗;穗粒数预计在31个以上,比上年增加1粒;如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千粒重按常年40克计算,预计全市小麦平均亩产将达到470公斤以上,比上年增加47公斤,超“吨粮市”建设小麦产量目标20公斤以上。
在确保小麦丰收的同时,我市及早谋划部署,从4月份就开始调研,制定了玉米高产技术实施方案:一是全面抓好科技创新。以亩增百斤为目标,以“一增五改一晚”技术为核心,全面落实各项关键增产集成技术,向科技推广要产量,依靠科技增产增效,全面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实现玉米高产新突破。二是打好三个攻坚战。重点打好增加密度夯基础、中期重施肥管理、后期晚收促增产三个战役。三是高标准打造精品示范方。率先垂范各项综合增产技术,实现200万亩示范方玉米平均单产达到700公斤以上,核心区玉米平均单产达到850公斤,努力打造出100万亩“吨半粮田”,示范带动全市大面积均衡增产。以此助推农业科技,努力实现全市玉米亩种植密度增加300穗以上,每穗增加20-30粒,千粒重增加10克,确保全市玉米单产平均达到550公斤,努力夺取玉米丰产丰收,确保2012年如期实现“吨粮市”建设目标。
对于最后胜利,邯郸势在必得
目前,距离最后的目标仅有一步之遥。对于年内跨越最后的一段距离,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一线农民,都是一样地信心百倍,众志成城,志在必得。
“吨粮市”建设已被列为2012年邯郸市重点工作“一号工程”,摆在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市委主要领导坚定提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吨粮市’战略不动摇,坚决完成‘吨粮市’建设任务不动摇,坚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动摇,坚决问责不重视、不支持‘吨粮市’建设的人和事。”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下,全市上下以超前的工作思路、超浓的工作氛围、超强的工作举措,投入到火热的“收官”战役之中。
技术指导“零距离”。我市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年培训各级技术骨干1万人以上,培训农民100万人次以上,实现每户拥有一个技术明白人。在农业系统连续多年开展“百名专家驻村、千名技术人员包方、培训百万科技示范户”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活动,成功打通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断层,使全市主体粮田的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达95%以上。
增产技术“集成化”。我市聘请国家和省级专家为技术顾问,立足农机农艺相结合,以小麦、玉米集成综合增产技术为核心,推广了25项小麦、玉米集成增产技术。并针对小麦、玉米全生育期的各个阶段,进行各项关键增产技术集成量化,制定创高产关键技术规程挂图和技术规范模式图,发放到每家每户。
技术推广“一条龙”。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以跨乡镇建设农技推广区域站为重点,在全市大规模构建集种植业、畜牧水产业、农机、新能源服务为一体的功能完善、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成“人员到位,专业互补,功能完备,服务齐全,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服务网络。我市还加快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在生产关键环节,开展“一体化”服务,保证关键技术落到实处。全市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达到53%,高出全省4个百分点。
高产创建到位。我市在“吨粮市”建设过程中,既坚持量的提高,又重视质的发展。在抓好农业部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每10万亩建设一个万亩高产示范方的标准,在全市建设了52个粮食高产万亩示范方,30个万亩高产精品示范方,30个千亩以上核心示范区,252个高产攻关田,示范方面积达到100万亩。据农业部门测产,2012年全市200万亩示范方小麦平均单产达到570公斤,核心区平均单产达到610公斤,从而带动全市粮食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粮食
“吨粮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对邯郸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吨粮市”建设工作成为近年来全市历时最长、参与最多、影响最大的工作之一。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吨粮市”建设跨度长、规模大、力度强、实效多,是推动“三农”工作跨越发展的一次伟大创造和成功实践。
“吨粮市”建设以来是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快、最多的时期之一。主要粮食作物总产、单产屡创新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较大提升,农民群众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吨粮市”建设以来是全市农村基层工作最活跃、社会最稳定的时期之一。村与村忙于高产竞赛,党组织与党组织忙于创先争优,群众与群众忙于比拼技能,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得以巩固。全国信访系统“创先争优·能力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全省创先争优活动现场观摩会分别在我市成功召开。
“吨粮市”建设以来是全市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干部群众创业激情得到迸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齐头并进。全市财政收入在2011年突破300亿元,实现“十二五”首年“开门红”的基础上,2012年又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上级的充分肯定,媒体的强烈关注,是对我们建设“吨粮市”的极大鼓励,更是我们最后冲刺的强大动力。在最后的决战阶段,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乘胜前进,以更加高涨的热情,更加必胜的信心,更加忘我的干劲投入到夏收秋种工作中,以率先建成“吨粮市”的辉煌战绩向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隆重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