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时期,先后隶属龙江县第三区和第二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初隶杜尔门沁乡保,1938年4月改隶哈拉台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隶属哈拉台区,1948年改隶第二区。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华民乡。1958年6月,并入广厚乡,同年9月改称广厚人民公社。1960年将原华民地区从广厚公社划出成立华民公社。1984年5月,改为华民乡。
(截止2016年)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城乡分类代码 | 名称 |
230221203200 | 210 | 华民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1 | 220 | 朝阳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2 | 220 | 沙河台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3 | 220 | 爱民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4 | 220 | 复民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5 | 220 | 莫呼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6 | 220 | 大黑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7 | 220 | 色力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8 | 220 | 龙鲜村民委员会 |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城乡分类代码 | 名称 |
230221203200 | 210 | 华民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1 | 220 | 朝阳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2 | 220 | 沙河台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3 | 220 | 爱民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4 | 220 | 复民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5 | 220 | 莫呼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6 | 220 | 大黑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7 | 220 | 色力村民委员会 |
230221203208 | 220 | 龙鲜村民委员会 |
华民乡全境地处平原区,地势低洼易涝。全乡总面积290.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7万亩,草原面积7万亩。为治理内涝修筑长堤60公里,已治理内涝面积近4万亩。乡办工业有铸铁、制砖、草柳编织厂等,1992年乡企总产值1350万元。
齐乌公路横贯境内,乡村公路网络体系建设健全,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25%,程控电话入户率85%,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宽带入户150户。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住房砖瓦化率64%,部分村民到龙江和富区购买了商品楼,冬季搬到楼房里居住,群众用于医疗保健、娱乐文化、通讯等消费支出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增加了几十倍。
全乡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协调发展。几年来,对教育投资260多万元,新建成了爱民村教学楼,东治安村教学楼,东大黑小学校,改选复民村、莫呼村、罕头村、永胜村、华民中学危房校舍。卫生医疗完善了以乡卫生院为核心,辐射各村卫生所的医疗服务体系,村民看病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计划生育始终保持4‰的增长率,全张十星级文明户4200户。
华民乡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和其它产业为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辣椒种植可谓“一枝独秀”,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