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升, 男,1936年12月生,山东庆云人。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1963年底调入山东大学,现为山东大学哲社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
周立升,男,汉族。1936年12月生,山东省庆云县人。1950年冬考入乐陵中学(原渤海一中)读初中。1963年秋考入济南三中读高中。1956年秋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1年人民大学毕业后留校执教,在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任助教。
1963年10月奉调至山东大学,历任政治系助教,哲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哲学与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哲学系系主任、山东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安徽大学道家文化研究所教授、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山东行政学院教授。曾任山东社科联委员、山东哲学会副会长、山东周易学会副会长、中国墨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山东孔子学会常务理事。曾是《道家文化研究》、《文史哲》、《周易研究》、《管子学刊》等杂志的编委。现任山东哲学会顾问、山东周易学会荣誉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
个人传略被收入《国际著名学者辞典》、《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周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学、道学和易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着重致力于先秦道家的研究,尤其是对于老庄哲学浸润多年,后来则转向对早期全真道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在研究老庄哲学的同时,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和从事稷下学与齐文化的研究,与王德敏教授联名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稷下学的论文,揭开了国内齐文化和稷下学研究的帷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学术研究的重心开始转移到易学领域,尤其是对于汉代象数易学以及易、道关系用力颇多,并从哲学视野来理解和体悟易道。
周先生是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奠基人,在山东大学哲学系的发展过程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周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及其人格魅力,深得哲社学院广大师生的爱戴和尊敬。
《老子的智慧》、《稷下七子捃逸》、《两汉易学与道家思想》、《周立昇文集》(上、中、下三卷)、《周立升文集·诗词录》、《春秋哲学》(主编)、《中华魂丛书·哲理卷》(主编)、《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主编)、《齐鲁文化通论》(主编)、《现代新儒家学案·牟宗三学案》(合作)、《商子译注》(合作)、《商子汇校汇释》、《周易集注》(点校)、《周易说略》(点校)、《易说》(点校)、《全真道文化丛书(《王重阳集》、《马钰集》、《丘处机集》、《谭处端 刘处玄 王处一 郝大通 孙不二集》)》(主编)等。另外,发表论文多篇。
周立升教授从教50周年座谈会召开——《周立升文集》首发座谈会同时举行
2011年12月25日,周立升教授从教50周年暨《周立升文集》首发座谈会在知新楼举行。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宏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方宏建代表学校对本次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周立升教授的治学和育人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哲社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利契机,做好学院事业的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
座谈会由哲社学院院长刘杰主持。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周立升教授的学术成就以及对哲学系学科建设的贡献,一致认为周立升教授是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奠基人。其中,哲社学院党委书记吕波赞扬了周立升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谦和的长者风范,对周立升教授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魄力表达了敬佩之情。因故不能参会的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教授为周立升教授赠送了墨宝“松瘁何曾老,梅寒始放香”。《文史哲》编辑部主编王学典教授肯定了周立升教授在山东大学哲学系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山东大学出版社编审尹凤桐介绍了《周立升文集》出版的详细过程。哲社学院退休教师谭鑫田教授肯定了周立升教授在哲学系建设方面的贡献。周立升教授的第一届弟子、哲社学院丁原明教授回忆了受业于周立升教授的经历和周立升教授严谨治学、敬业奉献的事迹。山东社会科学院刘宗贤教授回忆了自己早年报考周立升教授研究生的经历。周立升教授另一弟子、《文史哲》编辑部陈绍燕教授讲述了周立升教授在学术研究和道德人品上对自己的影响以及经由周立升教授的教诲成长为大学教授的过程。哲社学院刘陆鹏教授回忆了周立升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的风采,并肯定了周立升教授的人格魅力和对自己的影响。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回忆了周立升教授对自己专业学习的教诲、工作上的关心和精神上的鼓励。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教授回忆了周立升教授对自己留校工作以及留校后专业选择上的帮助。文史哲研究院院长傅永军教授回忆了自己与周立升教授多年的交往,对周立升教授强调专业基础和自由学术研究的做法深表敬意。哲社学院何中华教授回忆了自己被周立升教授破格录用的经过。哲社学院苗润田教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了周立升教授的学术和人格魅力。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忠军教授从周立升教授指导自己的本科论文谈起,回忆了周立升教授对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指引以及工作、生活上的帮助。哲社学院副院长王新春教授回忆了周立升教授以及王兴业先生等前辈学者的治学、敬业精神和对其本人的关爱。山东师范大学赵卫东教授讲述了周立升教授对自己学术的教诲,指出周立升教授强调史料搜集对自己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山东大学有关单位以及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财经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和教师三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