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街道

宁津街道

中文名 宁津街道
所属地区 荣成市
面积 68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早在7000多年前,宁津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几经沧桑,到了元代南粮北调,宁津沿海是必经之地,经常受到日本海盗的侵扰。明洪武十三年,为了抵御海上倭寇的入侵,朱元璋在此设所屯兵,并亲赐嘉名——宁津所。宁津所为守御千户所,直属山东都司。靖海设卫后,隶属靖海卫。雍正13年被裁减。清末,宁津属云光都。民国初期,属第六区。

建国前后先后属石岛特区甲子山区、荣成县甲子山区。1957年属宁津乡、镆铘乡。1958年9月属宁津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宁津乡。1989年12月设立宁津镇。2000年6月原宁津镇与原镆铘岛镇两镇合并为宁津镇。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宁津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划

宁津街道辖宁津所、富甲山庄、卢家庄、桥上、东楮岛、林家流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马家寨、龙泉、后店子、后杨家、洼里、龙云、涝滩子、止马滩、马栏耩、所后王家、鞠家、北场、大岔河、季家、口子、留村、渠格、东苏家、南港头、所后卢家、所后马家、尹家庄、所东王家、所东张家、西钱家、东钱家、于家、周庄、小河东、小岔河、杜家、曲家、项家庄、所前王家、东墩、南泊、岛西耩、岛东耩、后海崖、金庄、刘庄、西道、吕家庄、岛西庄、南洼45个村。[1]

地理环境

地理境域

宁津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东南,北、东、南三面环海,陆域面积68平方公里。[2]

.

气候

宁津街道属暖温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2°左右,在平均日照26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800 毫米左右。

自然资源

宁津经济富庶,资源丰富。海岸线占全市的十分之一,濒临黄海渔场,是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盛产对虾、海参、鲍鱼、贝类、藻类及各种经济鱼等300多种海产品。同时,也是山东省粮食基地和花生、水果的重点产区。地下矿藏较多,金、铁、铜、锌、石英砂储量较为丰富,特别是花岗石储量大、石质好。[3]

人口

截至2009年,宁津街道共居民8155户、人口22655人。2010年人口22017人(2010年)。

经济状况

综述

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亿元,比去年增长1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7万元,同比增长5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37万元,增长15%。

农业

宁津街道的基础产业是海洋食品加工和海产品育苗养殖,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3家,海参养殖面积8000余亩,海参存养量达9000万头,年产海参1800吨,产值近2亿元,养鱼网箱6000个,工厂化养鱼车间3万立方水体,年养殖牙鲆、河豚等240万尾,产值8000万元,育苗厂38处,总育苗体积达到6万立方水体,产值8000万元。

工业

2009年,总投资1500亿元的华能石岛湾核电、投资600亿元的镆铘岛石化基地、投资1.5亿元的风力发电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宁津东半部和南半部正逐步成为山东半岛能源和石化新基地。目前入园项目已达到9个,形成了核电配套、船舶配件、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社会事业

教育

宁津街道中心幼儿园位于宁津小区西侧,占地面积4197.5平方米,建筑面积1085平方米,于2002年8月投入使用,当年被评为威海市示范幼儿园. 宁津镇中心幼儿园现有教职工1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在园幼儿200人,分大班2个、中班2个、小班3个,幼儿入园率100%。

卫生

宁津街道卫生院和东墩村从2014年开始,共同出资在村西新建了一处村级卫生室。该卫生室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按照威海市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要求设置,设有药房、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等5大功能区,配备了听诊器、血压计简易呼吸器、氧气瓶等基本医疗器械,并由村内具有多年行医经验的乡村医生长年坐诊,可以为东墩村400余户、1200多名村民及周边村提供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等基本医疗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交通

宁津距离韩国海上直线距离仅94海里(航飞仅40分钟),距离青岛机场、火车站240公里,距离烟台机场、火车站130公里,距离威海机场29公里,距离威海火车站60公里,而石岛目前已开通至韩国仁川、群山客货班轮航线,开通至韩国釜山、平泽和日本九州、关东和关西全集装箱航线,开通至广州、泉州、青岛等外贸内支线。2009年5月,石岛港被国家交通运输部批准成为全国68个海上直航台湾的港口之一。[2]

历史文化

民俗

群众文化

自古至今,每逢过年过节或者赶山会,都会有活报活动出现。有高跷、耍狮子、耍驴、耍龙、跑旱船、秧歌队、花鼓队真是热闹无比,大快人心,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把路两旁围得水泄不通。
踩高跷是宁津的传统项目。宁津几乎村村都有高跷队,特别是桥上村、宁津所村、留村、东墩村、南港头村、马家寨村、林家流村、渠隔村、刘庄村的高跷都相当闻名。桥上村踩的高跷,最高能有六尺多高。1955年以前,宁津所村四周还有城墙,东西南北还有城门,高跷在城外绑好进不去,只好在城墙以内绑高跷,再去搞市集宣传。可见当时的高跷是相当的高了。阴历四月十八,宁津朝阳洞赶庙会,就有各村的活报队参加,有唱戏的,有做买卖的,热闹的场面真是无法形容。
宁津耍狮子也很活跃。有双人狮和单人狮两种,其中以双人狮为主,双人狮由两个人扮演,一前一后,配合得相当默契,另外有一人手举绣球上下舞动,狮子在地上翻滚、窜跳,真是活灵活现。耍狮子比较好的村队有南港头村、东墩村、桥上村、宁津所村。
宁津耍驴的村队也有十五、六个,他们的驴耍得相当活跃。骑驴的一般化妆成一个女人,红嘴唇,耳朵上戴着两个红辣椒,为了开场,有时假装用驴嘴去咬观众,也有时用后腿去踢观众,逗得观众一片片笑声。赶驴的人更是精彩,扬起鞭子打驴,驴又蹦又踢,在地上翻跟头,打滚,逗得群众都笑出眼泪了。耍驴比较幽默,充满了生活气息,多演夫妻斗趣的故事。耍驴较好的村队有:桥上村、南港头村、东墩村、所后王家村、岛西庄村。
耍龙在宁津也是有历史的。龙分龙头、龙身。龙头是用木头雕刻龙角框架,外面敷布彩绘,龙嘴能张能合,眼睛能转动。龙身一般长10—15米,用竹制框架,外面敷布彩绘龙鳞,框架分成小节,能活动,每人一节支撑。有单龙舞和双龙起舞两种,一般双龙起舞较为普遍,舞时一人持彩球上下翻飞,两龙围绕彩珠盘旋交错起舞,名为“二龙戏珠”。宁津南港头、东墩等村舞龙最有名气。

民间剪纸

宁津民间剪纸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古至今,民间剪纸从未间断过,代代相传,而且有很大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创新。民间剪纸是有阶段性和节日性的,从而来表达各阶段的美好情景。
如:每逢春节期间,剪的“福”字、“财神爷”、“年年有余”、“招财进宝”等等,意味着一年来万事如意,恭喜发财。“二月二”期间,都喜欢剪“小龙”、“娘娘”、“鞋垫花”等,象征着二月二龙抬头,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清明节都喜欢剪“燕子”、“花”、“鸟”、“耕牛”、“斗花”等,表示春耕生产已经开始,是播种庄稼的大好时机。五月初五端午节,剪“猴子”、“桃子”、“龙船”等,表示一年来生龙活虎,身体永远健康,并且还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七月七日,剪“喜鹊”,喜鹊搭桥,是夫妻恩爱的象征。八月十五期间,剪“月亮”等,表示中秋佳节全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期间,剪“灶王爷”等,表示一年来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对的地方,希望“灶王爷”不要上天去告状,求得平平安安。
在结婚的日子,喜欢剪“喜”字、“福”字、“龙”、“凤”、“窗花”等。
在发展畜牧业方面,喜欢剪“养猪图”、“养鸡图”、“养兔图”、“养牛图”、“养鸭图”、“养鹅图”等。
在发展渔业生产方面,喜欢剪“百鱼图”、“鲤鱼跳龙门”、“渔翁撒网”等。
在发展教育方面,喜欢剪“校园图”、“园丁图”、“蓓蕾图”等。
在生孩子的时候,喜欢剪“麒麟送子图”、“荷花仙子”、“童男童女”等。
宁津的民间剪纸不但本地区有名气,而且在全省和全国也是有名的。
刘桂青大娘是南港头村人,系威海市剪纸学会学员,从小就酷爱剪纸艺术。她剪纸最大特点是用剪刀当笔划,直接就能剪出作品来。几十年来为群众义务剪纸五千多件,在全国各级发表、展出、收藏、获奖作品有:国家级三十三件、省级两件、县级五十八件、乡镇级一百七十三件。其中剪的《观音力士》、《双鹤图》、《鲤鱼跳龙门》、《黑老包和秦香莲》等分别在《民间美术》、《中国剪纸报》、《民俗研究》、《烟台日报》、《威海日报》上发表过。1989年与宁津街道文化站长张积田合作剪的《秦香莲》等二十四件剪纸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获得收藏证书。1993年,刘桂青大娘被编入《中国民间名人录》。
殷叔贤大娘是鞠家村人,系威海市剪纸学会会员。几十年来,义务为群众剪纸四千多件。在全国各级发表﹑展出﹑收藏和获奖的剪纸作品有:国家级八件﹑省级三件﹑地市级二十二件、县级四十一件、乡镇级一百六十二件。其中剪的《村妇》1986年参加沈阳市全国二十五省市剪纸展览。剪的《养猪图》、《荷花楼》、《拾鸭蛋》等分别在《烟台日报》、《民俗研究》上发表。1986年用剪纸糊的《小斗》被烟台市博物馆收藏五件。1986年《养猪图》在烟台首届艺术节上展出,获得优胜奖。1989年剪的《石孩》在威海市展出获得一等奖。1991年剪的《二狼偷猪》等六件作品在威海市获三等奖。在荣成市展出获奖四十一件。1993年殷叔贤大娘被编入《中国民间名人录》。[4]

书法

美术和书法在宁津从来没有间断过,村村都有书法高手。既有飞舞一笔的狂草,也有清秀的瘦金书,既有雄浑厚重的魏碑,也有古拙苍劲的飞白书,他们或表现出秀丽之美,或呈现出豪放之气,各具特色,自成一体。

街道党委很重视美术书法队伍的建设,文化站经常组织各村的美术、书法骨干分子分期分批地举办学习班,聘请专业人员讲课,每逢“五一”、“十一”、“春节”等节日,党委、办事处都拨付经费,举办展览,对评定的优秀作品,颁发奖金和奖品。在节日期间,还安排专门的场所作为展览场地。

苏平、周韶华是其中名声最大的。所前王家村王泽辉的美术作品也多次获省级以上奖项。还有杨国乾、武克林、刘学俊、卢树茂等也都是宁津的书法高手,他们的书法作品在地、市级展出180多幅,并有62件获奖。

截至2012年,全街道已有美术、书法爱好者200多人,先后考取美术学院的学生达32人,在国家级展出和获奖美术、书法作品达28件,在省级展出和获奖的作品达34件,在地、市级展出和获奖的作品不计其数。

雕刻艺术

雕刻艺术来自民间,用于民间。自古以来,雕刻艺术家多是来自民间木匠师傅当中,民间雕刻艺术一向受到广泛关注。

农历七月七日,制作面点需要的花模子和圆模子里面,雕刻有鱼、牡丹、莲花、桃子、猴子、狮子、小鸟等图案,雕刻得活灵活现,制作出来的面点与实物形神俱似。

农家在结婚的时候,一般都陪送箱子和柜子,在箱子下面的裙子上,雕刻喜鹊登梅、牡丹花、龙、凤等,雕刻得新颖别致,新娘新郎看了都喜欢。

在死人的棺材头上雕刻“寿”字,既美观又庄严,充分表达了对老人的衷心祈祝。

在梳头镜框上和梳头盆上面,雕刻有龙凤、喜鹊登梅等,在椅子背上和扶手上雕刻有龙、凤、牡丹等,表示生活充满了勃勃生机。在拐杖上雕刻的图案更是活龙活现,拐把上雕刻有龙头,拐杆上雕刻有龙全身缠在拐杆上,既美观又大方。

经常看到孩子的脖子和胸前挂着雕刻的物品,大部分是用拇指大小的杏核,上面刻有小猴、小鸡、小猫、小兔、小马、小牛、小拐篓等,艺人们能在这么小的东西上刻上各种图案,可见刀法是何等的精巧,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桥上村的张积祜师傅和宁津所村的卢本田师傅,都是木匠出身,也是雕刻的名人,在雕刻方面有独特的技术。他们刀法刚劲,洒脱豪放,浑朴自然,含蓄典雅。

宁津刻印章的艺人更为出名。宁津所村卢树秀师傅在刻印章时,不需先写,而是用刻刀直接就刻出来,而且能刻五六种字体的印章,在全威海地区也是一流的。

名胜古迹

宁津所城

宁津所明城遗址在建国初还很完整,四周城墙残高平均2米以上,西北城角、东北城角、西南城角约有6-7米;北面城墙西段也有断续的遗址存在;西城门、南城门保存完好。每到夏季,常有村民在城门洞里乘凉。1954年因妨碍交通被拆除,瓮城也被拆除。[5]

留村元代石墓群

留村西南,距村约200米,有八座石墓,像棋盘的棋子镶嵌在农田里。荣成市人民政府于1997年1月1日,在石墓群北侧道旁树碑“留村石墓群”,加以保护。
留村石墓群在建国前属留村程姓祖茔。当时散落在祖茔的石墓有20余座,如今只剩下8座。古石墓用花岗石建造,经过近七百年的风化腐蚀,墓表石层呈青灰色。石墓呈陀螺型,墓高2米30公分,墓围4米65公分,墓座中盘6米20公分。墓盘下一尺多高的底座上,雕刻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图案,并镌刻着墓主及其后代的姓名。可惜年代久远,经过风化雨蚀,文字已很难辨认。十年前,留村退休工人程绍丛,想尽一切办法,用板刷子清除尘土污垢,得以辨认其中的三座墓主。[6]

海草房

海草房又称“海带草房”、“海苔房”,因其以沿海所产的海草为主要材料苫盖屋顶而得名。海草房被权威专家和学者鉴定为稀世民居珍品,在全球属垄断性产品,其苫盖技术已于2006年9月审批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80年代,海草房作为山东民居的代表被选入“中国民居”系列邮票之中。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海草房进行考察研究,荣成市政府也出台文件对海草房的保护和开发做出了规定。
我国的海草房多建在山东半岛东部的烟台、威海市的部分沿海村落。2003年初,威海市文化和建设部门联合调查,全市有海草房4000多栋,分布在环翠、荣成、文登、乳山的23个乡镇、600多个村落。现在海草房保存较好的是荣成市,许多地方还有成片的海草房,是当地一大人文景观,而宁津则是这一景观中的亮点。

镆铘岛灯塔

在镆铘岛中间偏南、南洼村南的悬崖上,有一座高大的红白相间的建筑物,那就是灯塔。登上灯塔观望,整个镆铘岛及四周的地理状况一目了然:北面,隔海相望是陆地,山海相映,十分壮观;西面,隔海望见巍峨挺立的石头山——石岛山,石岛山下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港。[7]

宁津烈士陵园

宁津烈士陵园位于宁津所村北,1946年由原甲子山区人民捐资兴建,占地面积3333平方米,四周有高2米的围墙。园内正中建有一座五层六角纪念塔,高13.3米,花岗石结构。塔顶上塑有红旗,旗下有红五星,塔身正面上部镌刻着“流芳百世”、“於史有光”、“虽死犹荣”、“浩气长存”16个金色大字,下部刻有“抗日战争殉难烈士纪念序文”,两侧石碑镂刻着抗战英烈的姓名及其简历。塔前分布着三排烈士陵墓共42座,其中有土地革命时期烈士1名,抗日战争时期烈士17名,解放战争时期烈士8名,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烈士15名,改革开放后烈士1名。[8]

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宁津西南朝阳山中,东南临西南海村,西靠上谭家村,北面是朝阳山脉,南面是青木寨村和山前村,再往南就是旅游圣地——石岛湾。洞高2米,深5米,相传很早以前,为一夕雷震所为。石洞座北朝南,太阳出来,就照射在洞内,霞光万道,故称朝阳洞。

早年洞内有石雕像,供奉道教五祖师像。在洞的西面,有一座庙宇,座北朝南,占地一亩多。庙内供奉着三座神像。在庙的西南面,有一座石砌的戏台,戏台前面是一片供观众看戏的开阔地。在洞的西面巨石上镌刻着“洞天福地”四个大字。洞南面不远处,依山近泉建有“仙人墓群”,其中一块石头上刻有“众仙坟”字样,另有石刻“出生入死”、“不省知觉”等道家名言。

朝阳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此处冬暖夏凉,是一块风水宝地。站在洞前,极目远眺,天海一色,茫茫苍苍。山峦松林缭绕着轻纱似的雾幔,低头环顾,脚下雾海翻腾,犹如滚滚狂涛。瞬间大雾升起,漫过山顶,人处其中有腾云驾雾之感。微风来时,迷雾渐渐散去,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呈现在眼前。遥望南海茫茫无际,渔网星罗棋布,渔轮马达阵阵,海鸥展翅翱翔,这景致令人迷恋,让人心醉。而山间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面缓,时而急,时而汩汩,时而潺潺。峰回路转,径幽香远。洞后巍巍的高山,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臂膀。远处青松浓郁,近前怪石嶙峋,跌宕起伏。

旧时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朝阳洞庙会,历时五天。每逢庙会,善男信女、巫师、乐师、巨贾大商、百工杂役都从四面八方拥向会址,朝阳洞前热闹异常。邻村百姓以村为单位,敲锣打鼓,列队前进。同时由各村组成的秧歌队、高跷队、背阁、抬阁、龙门秋等全副仪仗蜂拥而入。此时,谁家的锣鼓节奏清新、打的最响,谁家的杂耍演的火爆,谁家赢得的喝彩声和掌声就最多。

旅游

泓泰渔业公司为基础,全国最大的河豚鱼养殖为基地,集中开发海洋牧场观光走廊、网箱平台、人工鱼礁垂钓、大岩石茅草屋、沙滩休闲运动、渔家民俗、河豚会馆、海景餐饮住宿、海水SPA等旅游项目。项目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濒临黄海,桑沟湾畔,与日、韩隔海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等旅游资源的基本要素。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1.8℃。距赤山法华院10公里,距成山头景区40公里,距石岛港、威海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目前在建的青荣城际铁路2014年通车后从石岛到青岛仅需1个小时,为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保障。

名人

谷牧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经济建设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原国务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9]

王茂润,男,汉族,1936年5月6日出生于荣成宁津岛西庄村,上将军衔,曾任国防大学政委。1951年5月参军,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

毕鉴荣,男,汉族,1943年3月31日出生于荣成宁津马家寨村,海军少将军衔,曾任海军91458部队司令员。

曲寿堂,男,汉族,1929年3月出生于荣成宁津曲家村,少将军衔,曾任济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

刘念远,男,汉族,1943年出生,祖籍荣成宁津东墩村,现任总参战略基金会秘书长,少将军衔。

张世平,男,汉族,1954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志愿军留守处,祖籍荣成宁津渠隔村,少将军衔,现任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与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队指挥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张立清,男,汉族,荣成宁津渠隔村人,1929年12月出生,少将军衔,曾任福建省军区副政委。

张钟明,男,汉族,荣成宁津洼里村人,1929年4月出生。少将军衔,曾任总参测绘局政治部主任。

刘惠卿,男,汉族,1924年9月出生于荣成宁津东墩村。曾任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

张孝先,男,汉族,1922年6月出生,荣成宁津洼里村人,曾任陆军第19军政治委员。

张积慧,男,汉族,1927年1月出生于荣成宁津桥上村。一级战斗英雄,曾任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

张德修,男,汉族,1929年12月出生于荣成宁津桥上村。曾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

武健华,又名武连思,荣成宁津龙云村人。1927年7月出生,曾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8341部队政委。

曲显明(1911—1940),原名曲荣本,化名周毅,原宁津镇西南海村(现桃园街道西南海村)人。曾任中共荣成县委第一任书记、荣成县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1940年7月在战斗中牺牲。

金名(1910—1959),原名丛日新,荣成宁津后店子村人。历任教导员、分区武委会秘书、宣传部长、县武委会副主任、团政委等职。

汤福亭(1912—1952),荣成宁津林家流村人。1940年入伍,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陆军三十一军团长。曾3次负伤致残,荣获“模范共产党员”称号。1952年8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黄海道岳川里遭敌机轰炸而牺牲。

程远超、周厚刚、吕式光、吕学俭、丛烈光、吴顺豫、毕可峰、赵树国、马忠恩、刘远顺、于德新、夏新华、钱焕涛、王厚礼、宁正言、尹家堂、林华通、周玉萍、张立彬、卢培欣、苏 平、周韶华、周其成、张德英、周炳山、卢国栋、周培兴、杨广键、于海、王国礼、马未都、王家龙、张成栋、王明伟、周玉波。[1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