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

仙居县

中文名 仙居县
车牌代码 浙J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火车站 仙居南站
行政代码 331024
县长 占雅静
机场 台州路桥机场
人均生产总值 65624元(2021年)
行政区类别
政府驻地 仙居县环城西路50号
著名景点 神仙居、景星岩、永安溪漂流、石龙霖雨
人口数量 户籍人口520813人(2021年)
坐标 北纬28.5°-29°、东经120°-121°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仙居县历史悠久。早在距今4000—7000年前,仙居一带就有人在这块土地生息繁衍。约7000年前,出现了 新石器时代的下汤新石器遗址。下汤遗址与本省 河姆渡、 良渚文化的遗址同时期,相比毫不逊色,为台州文明发源地。

仙居县仙居县  战国时,仙居为越国领土。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鄞县回浦乡。东汉时,仙居是国内高僧名道涉足之地,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建造的“石头禅院”(即石牛“大兴寺”),比国清寺建寺早400多年。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县,名乐安。隋、唐间几经废置,至五代吴越,宝正五年(公元930年),改名永安。宋时,仙居是国内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今名。立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仙居县下辖7个镇、10个乡、3个街道。[11]

区划详情

3个街道: 福应街道、 安洲街道、 南峰街道。

7个镇: 横溪镇、 白塔镇、 田市镇、 官路镇、 下各镇、 朱溪镇、 埠头镇。

10个乡: 上张乡、 安岭乡、 溪港乡、 湫山乡、 皤滩乡、 淡竹乡、 步路乡、 广度乡、 大战乡、 双庙乡。[11]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仙居县仙居县(3)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 [12]台州市的西部,靠近东海,地形丘陵山地为主,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仙居县森林覆盖率达77.9%,东连 临海、 黄岩,南邻 永嘉县,西接 缙云县,北靠 磐安县和 天台县。在北纬约28.5°-29°之间,境内南北直线距离为57.6公里,东经约120°-121°之间,东西直线距离为63.6公里。

地形地貌

仙居县地形属浙南山区一部。仙霞岭延伸至缙云分叉,绵亘本县南北边境,成钳形对峙。南为括苍山,主峰 米筛浪,海拔1382.4米。北为大雷山,主峰青梅尖,海拔1314米。仙居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9座。永安溪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境内全长116公里。仙居县地形从外向内倾斜,略向东倾,其间有大小不等、错落相间的谷地和盆地,其中下各、城关、田市、横溪等4个河谷平原面积较大。

气候特征

仙居县属于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8.3℃,1月份平均气温5.6℃,7月份平均气温28.5℃。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呈双峰型分布,前峰为梅雨,后峰为秋雨,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人口

仙居县仙居县(3)202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20813人,其中男性人口268783人,女性人口252030人,男女性别比为106.6:100。全年共出生3752人,死亡3389人,人口出生率7.2‰,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0.7‰。[6]

政治

县委领导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崔波
县委副书记 占雅静、梅安虎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占雅静
副县长 何晔、叶嵊波、黎绍齐、骆骏骞、毛祖超、王娴静、王建红[13]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陈红雷
副主任 郑旭东、朱志明、应文彬、罗鉴鸿、段志勇、郑友进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林杰
副主席 李建寒、王小伟、郑倩、杨仲贵、王利民、张新建

以上内容参考来源:仙居县人民政府[14][15][16]、仙居县人大网[17]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崔波
县委副书记 占雅静、梅安虎

综述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占雅静
副县长 何晔、叶嵊波、黎绍齐、骆骏骞、毛祖超、王娴静、王建红[13]

第一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陈红雷
副主任 郑旭东、朱志明、应文彬、罗鉴鸿、段志勇、郑友进

第二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林杰
副主席 李建寒、王小伟、郑倩、杨仲贵、王利民、张新建

第三产业

文化

仙居县仙居县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14.36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51.62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0:40.4:53.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6562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172美元),比上年增长4.1%。

2021年全年全县实现一般预算总收入3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81亿元,增长10.0%。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7.9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增值税8.25亿元,下降0.3%,企业所得税4.02亿元,增长69.9%,个人所得税0.67亿元,下降21.6%。全县财政总支出55.9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教育支出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农林水事务支出7.46亿元,增长1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8亿元,下降8.4%;卫生健康支出6.85亿元,增长22.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58亿元,增长2.7%;交通运输支出3.93亿元,增长14.6%。

2021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3421人,2128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33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9%。[6]

交通

2021年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19.41亿元,比上年下降0.4%;林业产值2.08亿元,增长3.8%;牧业产值3.52亿元,增长25.1%;渔业产值0.81亿元,增长8.6%。202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1%,总产量8.23万吨,增长6.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0万公顷,比上年下降5.3%,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0.57万公顷,下降2.0%;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16万公顷,下降15.4%;油料播种面积0.18万公顷,增长9.8%。年末生猪存栏12.32万头,比上年增长69.0%,年内出栏6.09万头,增长83.7%;年末家禽存栏74.54万只,下降16.5%,年内出栏147.41万只,下降33.2%。全年肉类总产量0.69万吨,增长20.8%。

2021年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凸出。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名单、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成省级示范性全产业链3条,连续三年获批农业农村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获评全省第三届“河姆渡杯”粮食生产先进县,台创园获评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仙居花猪被列为省级地方保护品种,仙居鸡被列为省十大名禽,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已建成国家、省级品种资源保护场。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列入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制订实施全国首个绿色农业地方标准,绿色优质农产品比达61.6%,建成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3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杨梅)标准化生产基地。

2021年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推进,入选全省唯一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被列入全省首批大花园典型示范建设单位,获评“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白塔镇、淡竹乡、埠头镇、田市镇、湫山乡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高迁村入选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实现了行政村“三化”处理全覆盖,连续五年获评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胜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任务全面完成,获评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仙猪公寓”移栏出村有效解决了散养户问题,成为浙江散养户治理的典型,获得了省领导多次批示和浙江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6]

社会

2021年全县工业经济克服了疫情反复、能源双控、出口形势多变等诸多不利因素,全年保持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经济韧性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4.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90亿元,增长6.4%。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25大行业增加值18增7降,五大支柱行业3增2降。其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及医药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37亿元、6.88亿元、1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11.8%、5.9%;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18亿元和5.41亿元,下降1.4%和14.8%。企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2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产销率达98.7%。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实现利税29.6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实现利润21.85亿元,增长8.7%。

2021年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3.9%。实现新产品产值7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新产品产值率34.0%,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新兴行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2.65亿元、22.58亿元、7.37亿元,比上年增长5.9%、4.8%、10.1%。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达19.50万元/人,劳动生产率提高率3.4%,人均创利税9.18万元。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搭建仙居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数字化改造提供一站式服务,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县经济开发区列入省首批12个化工产业大脑试点化工园区(集聚区)名单。医药健康产业群入选全省首批“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医械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入选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入选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入选省级“放水养鱼”行动培育计划15家,列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32家,列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10家。君业药业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雄烯二酮(4-AD)智能化项目获得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2021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9.94亿元,比上年下降18.7%。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77.28亿元,其中完成省内建筑业产值51.16亿元,完成省外建筑业产值26.12亿元。[6]

科技事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2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1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7.4%(含金台铁路仙居段),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8.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7%。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性投资比上年增长25.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9.6%,民间投资下降24.5%。

房地产开发

2021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44亿元,比上年下降42.7%;房屋施工面积173.72万平方米,下降29.8%;商品房销售面积34.67万平方米,下降1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39万平方米,下降4.7%。商品房销售额34.69亿元,比上年下降15.7%。

贸易、旅游

202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16亿元,比上年增长9.6%。按城乡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4.02亿元,增长5.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01.61亿元,比上年增长9.3%;餐饮收入14.55亿元,增长12.0%。网络零售额2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3.7%。

2021年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列第26位),入选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试点县、省“百县千碗”数字化试点县。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49.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实现旅游总收入76.66亿元,增长51.4%。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847.41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747.25万人次,增长24.5%,国内旅游收入76.08亿元,增长50.4%。景点门票收入1.78亿元,比上年下降18.2%。淡竹乡下叶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神仙居被评为省首批示范级文化和旅游IP。大力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省4A级景区镇1个、3A级景区镇3个、3A级景区村7个;创成省等级民宿6家,其中金宿2家。

对外经济、合作交流

2021年全年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71.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出口70.08亿元,增长22.3%;进口1.64亿元,下降12.7%。在出口企业中,外贸企业出口12.93亿元,比上年增长362.5%;生产企业自营出口49.42亿元,增长7.1%;三资企业出口7.73亿元,下降7.6%。在出口产品中,机械制造类6.78亿元,比上年增长28.1%;橡塑制品类3.45亿元,增长16.3%;工艺美术品类21.21亿元,增长7.8%;医药化工类23.40亿元,下降8.8%;其他类出口15.24亿元,增长313.2%。从出口目的地看,美国仍是最大出口国,出口美国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0%。

2021年全县利用外资新签项目6个,协议利用外资303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83万美元。

2021年深入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引进落地项目3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0.20亿元。充分发挥国有平台作用,引来更多“银资”,全年完成融资采购45笔,融资70.7亿元,国有企业融资余额突破100亿元。

银行、保险

202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08.4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600.44亿元,增长9.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4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44.51亿元,增长15.7%。年末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361.24亿元,增长13.4%。

2021年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47亿元,比上年增长0.8%;人身险保费收入6.83亿元,增长3.1%。支付赔款和给付3.21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33亿元,比上年增长7.8%;人身险赔付支出0.88亿元,下降2.4%。[6]

教育事业

地方方言

仙居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台州片。

文化事业

2021年有序推进杭温高铁、S321椒江至武义公路仙居朱溪至白塔段工程、东部环线、通乡镇公路等在建工程。科学规划,抢抓建设351国道仙居界岭头至桐桥段改建工程、210省道仙居至景宁、公路下各至田市段、轨道交通、物流园区规划、诸永高速埠头互通、通用机场等项目。按时完成环神仙居路域环境整治工程和安防提升工程、铁路南站至城区道路(管步线)、石牛大桥和双庙下溪桥维修加固工程、X704东高线大中修工程等。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994.10里,公路网密度99.70公里/百平方公里或38.26公里/万人。其中高速公路105.68公里,一级公路82.49公里。持续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8公里,提升改造美丽公路39公里。

2021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公路货运量602万吨,比上年增长5.1%,货物周转量56170万吨公里,增长30.4%;全社会公路客运量13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0.3%,旅客周转量5765万人公里,下降3.9%。

2021年全县年末汽车拥有量104765辆,比上年增加7428辆,增长7.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98218辆,比上年增加6886辆,增长7.5%。[6]

体育事业

医疗卫生

2021年加快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入选2021“科创中国”省级试点县。创新主体培育不断增强,新培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1家。高新技术产业稳步提升,绿色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名单,君业药业获批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橡塑产业服务综合体获评市级综合体,医械小镇科技企业孵化器、和.wo众创空间被评为市级孵化器、市级众创空间。积极推进科创飞地建设,仙居—上海生命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实质化运营,先后入驻孵化企业15家,其中已落地仙居4家,台州市500人才项目10个。2021年专利授权数968件,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发明专利125件,增长10.6%,实用新型专利597件,增长61.8%,外观设计专利246件,下降19.1%。[6]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1所,在校学生总数79148人。其中,普通高中6所,在校学生10773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9064人;初中18所,在校学生18247人;小学30所,在校学生27550人;幼儿园75所,在园幼儿13382人;特殊教育1所,在校学生132人。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城区公办幼儿园实行阳光招生。促进学前教育补短提升,成为公办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创新配套政策试点县。推动职业教育规模集聚发展,仙居技师学院成功申筹、台州学院文化旅游与大健康学院挂牌成立并实质运营。推进未来社区教育,与浙江开放大学签定战略合作协议,仙居县社区学院获评浙江省未来社区教育场景构建试点培育单位。

邮电通信

2021年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发展,仙居花灯、朱溪灯舞获评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白塔镇文旅小站、图书馆广度乡分馆、括苍公共文化空间(双庙乡)获评市首批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建成文化礼堂19家、文化广场2个、和合书吧2家、图书馆主题分馆6家。持续开展送书、送电影、送戏等下乡惠民活动,全年送电影3400场、送戏120场、送展览讲座86场、送书45032册。

民生保障

2021年深度推进体旅融合,神仙居景区获评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神仙居(飞拉达)—永安溪绿道(骑行)—淡竹休闲谷(徒步)获评省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仙居马拉松获评省特色赛事。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县体育场地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全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7平方米,完成全县889个体育场地信息录入“浙里办”,实现“一机在手,全县场地掌上看、掌上查”功能。全年完成国民体质监测2109人,合格率达95.6%。竞技体育再获佳绩,我县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12金17银31铜。

慈善事业

2021年以“健康仙居”建设为主线,持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山海”提升工程协议正式签订,县人民医院挂牌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开工。年末拥有卫生机构281个,实有床位2237张,卫生技术人员3583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479人,注册护士1560人,按户籍人口统计,每千人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含助理)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4.30张、6.88人、2.84人和3.00人。[6]

人才开发

2021年我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17元,比上年增长8.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9620元和26956元,比上年增长8.5%和10.2%。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680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0868元和21285元,比上年增长13.9%和15.0%。

2021年年末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3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0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0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0.5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8.8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00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年人均养老金为2515元/月,比上年增长5.7%;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从8月开始提高至1472元/月,比上年增长10.8%。

生态建设

2021年年末全县邮电局30所,其中邮政局19所。实现邮电业务收入5.37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电信、移动、联通等业务收入4.33亿元,增长15.6%。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45008户,比上年增长3.3%,移动电话用户495356户,增长3.9%,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16921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6292户,比上年增长9.1%,移动互联网用户431822户,增长5.2%。

社会安全

2021年圆满完成65件民生实事项目。营商环境全省排名跃升至第11名。数字化改革行之有效,获得市厅级以上数字化改革试点47个、重大领域改革试点21个。“五环智控”获评全省首批最佳应用、全省法治系统十大“好应用”。“亲农在线”获评数字政府系统年度最佳应用,入选省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予以发布。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综合评估排名全省第9。截至2021年建成省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0 家,其中新建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9 家。年末我县9家养老机构共有床位 1418 张,其中护理型床位 783 张;城乡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达到 312 家。1月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为每人每月880元,12月起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950元。年末全县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807户、9070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8137.74万元,为困难群众守住生活“保障线”。完善困难群众大病救助机制,救助城乡患病困难群众11.43万人次,直接医疗救助988万元。[6]

城市建设

2021年慈善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接收捐赠款(物)4084万元,发放各类救助款(物)3884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85万人次。集募捐、救助、公示、捐赠证书生成为一体的“爱心无限”应用在“浙里办”成功上线。《浙江城市慈善发展指数报告》中仙居县综合指数总分居全市第1、全省第17。

旅游

2021年新引进国家和省领军人才9人,全县完成技能人才培训13206人,培养高技能人才2447人。

旅游概况

2021年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获评“中国天然氧吧”,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复核,新增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处(淡竹乡下叶村),市级绿色学校1家(下各镇中心小学)。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科教中心。创成阳光首府、香格里拉等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3个。环境整治显成效,相继开展了环境问题排查见底“百日攻坚”、五水共治“找寻查挖”以及固废倾倒大排查等行动,全面排查各类环境问题1270个,现已基本完成整改。全年15个县控以上地表水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100%达标,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Ⅱ类标准且改善明显,其中氨氮浓度比上年下降55.6%,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9.7%。督察整改见成果,现代园区地下水污染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卢山副省长的批示肯定,顺利通过华东督察局4次现场盯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用,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项目、一般工业固废分拣中心试运行。

主要景点

2021年“平安仙居”建设。扎实推进“平安仙居”建设,实现“平安仙居”十六连创。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50%、80%。深入开展“护航中心·优化营商”、扫黑除恶、电诈治理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金融风险宣传,加强对金融科技等新金融领域的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全面开展信访整治,积案化解,工作成效显著。

著名人物

2021年共征收拆除房屋1517户,建筑面积58.46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安置区建设3个,安置住宅总面积18.33万平方米,共1646套,安置商业总面积6418平方米,共70间。建立督查考核机制、组建安置房“超市”、采用“预分配”的新方式先予以抽签择房,共交付1270套,面积14.24万平方米。全域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横溪镇成功创建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田市镇、湫山乡、安岭乡、上张乡、溪港乡等5个乡镇美丽城镇建设基本达标。开工建设西部区域污水主干管,涉及田市镇、官路镇、度假区等,集中纳入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管网约15公里;开工建设城区污水零直排零星工程,新增雨水管网5公里;完成仙居县永安溪绿道文化内涵提升工程。[6]

荣誉

荣誉记录

2021年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列第26位),入选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试点县、省“百县千碗”数字化试点县。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49.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实现旅游总收入76.66亿元,增长51.4%。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847.41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747.25万人次,增长24.5%,国内旅游收入76.08亿元,增长50.4%。景点门票收入1.78亿元,比上年下降18.2%。淡竹乡下叶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神仙居被评为省首批示范级文化和旅游IP。大力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省4A级景区镇1个、3A级景区镇3个、3A级景区村7个;创成省等级民宿6家,其中金宿2家。[6]

城市排名

仙居八景:包括“南峰钓艇”、“东岭晓钟”、“石龙霖雨”、“水帘瀑布”、“景星望月”、“锦凤冲宵”、“麻姑积雪”、“苍岭丹枫”。清翰林院编修潘耒记道:“天台深幽,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

人文景观:境内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有7处,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有43处,其中下汤新石器文化遗址、世界上最早的照明路灯石柱灯、国内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中华第一灯”针刺无骨花灯、“华东第一龙型古街”皤滩古街、道教第十洞天括苍洞等,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特别是针刺无骨花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距今约9000万年的恐龙化石、全国单字之冠摩崖石刻大“佛”字、填补浙江无岩画历史空白的朱溪汉代岩画、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田市镇明朝石刻运河图、广度春秋古越文字等。

神仙居景区神仙居景区神仙居景区 神仙居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景观。典型的流纹岩地貌,景观丰富而集中,奇峰环列,山崖陡峻,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基岩落石处处成景,溪水与瀑布常年不断,幽深奇崛。有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象鼻瀑、十一泄飞瀑等80余个景点。

神仙居总面积有15.8平方公里,神仙居景区是仙居五大风景区胜区之一,也是仙居风景名胜区的典型代表,曾在1997年组织的百家风景名胜点评选中被评为“游客最喜爱的美景乐园之一”,该景区被确定为“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

景星岩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 仙居县城城西27千米处,总面积2730公顷,海拔742米,与神仙居景区相邻。

淡竹原始森林位于仙居县西南部,距县城45千米,是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景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完整多样的生物圈,拥有2000多个生物种类,其中保存完好的原始沟谷常绿阔叶林在国内罕见,尚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长叶榧、浙江楠、杜仲、厚朴木、金刚大、八角莲、金钱豹、穿山甲、五步蛇、蝾螈等上百个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享有“绿色基因库”和“天然药物宝库”之美誉。

高迁古民居 高迁古民居群位于风光秀丽的仙居县西部白塔镇,距县城19公里,拥山环水,交通便捷。

古民居群规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递数百年而不衰。古民居外型优美,立面简洁,构架坚固,尤以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精美的石、木雕刻闻名遐迩。这些石、木雕刻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匀称、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

响石山,原名猴山谷。位于仙居县横溪镇猴山根村附近的山上。

响石山景区为丹霞地貌,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内有金猴、情侣谷、虎踞峡、天生桥、月亮潭、石破天惊6个景区,80多个景点。仙猴迎宾、恐龙化石、九龙洞、神龟思夫、浮丘室、会仙阁、弃马涧、拜马涧、升仙坛、王子乔成仙处等景点,如群仙排队,时隐时现的猴子声声叫唤,让人留连忘返。

永安溪漂流清清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被专家喻为“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据水质专家分析可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现开辟的永安溪漂流河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的竹筏作为工具,“小小竹筏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乘一叶竹筏顺流而下,或如履平地或急穿险滩,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碧水、蓝天、远山能让你品味到似水柔情般的逍遥温馨和两岸奇趣横生的田园景色。

皤滩古镇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千米处。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 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风云,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宅古居,以及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该灯在唐朝时即被送选皇宫作为宫灯,仙居也因此于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你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

油菜花田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种植了大片的油菜,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金黄 色点缀在群山之间,如诗如画,不仅成了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产业,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词条图册

仙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自唐至清,出过245位进士,其中首位进士是唐代著名诗人项斯,[18]影响较大的有南宋名臣 吴芾、左丞相 吴坚,明代太子少师 王一宁、刑部尚书 应大猷、勇斗严嵩的右都御史 吴时来、监察御史应朝卿等。此外,还有北宋开仙居办学风气的 陈襄、揭竿起义的 吕师囊,南宋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的作者 陈仁玉,元代大书画家 柯九思等。

应勇,男,汉族,1957年11月生,浙江仙居人。现任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一级大检察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