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品牌 中国三峡出版社
作者 梁启超
外文名 LiHungChang
性别
出版时间 2009-1-1
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561345108
定价 ¥28.00
目录导航

编辑推荐

章立凡

今天的中国,再次面临千年未遇之大变局,重读晚清变革总设计师李鸿章,看他如何突破政治、经济、外交的困局,梁启超的文言文汪洋恣肆,雾满拦江的白话文翻译通达流畅,堪称合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已有长足的进步,政治体制改革却步履维艰,且不得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局。在新一轮的历史大螺旋中。没有了亡国灭种的紧迫感,也仍未建成一个理想完善的公民社会,一百多年前梁启超“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的警告,在大同世界出现之前,永远不会过时。

——章立凡[2]

梁启超

李鸿章其实不知道国家事务,不知道国家是什么,不知道国家与政府是怎样的关系,不知道政府与人民的权限,不知道当大臣应尽的职责。他对西方富强的原因其实是不知道的,以为我国的政治、教化、文明、物产、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赶不上的不过是枪炮、轮船、铁路、机器罢了。我们就学这些,洋务运动就完成了。这就是现在举国异口同声的论调,而李鸿章实际上是他们三十年前的前辈他们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只不过让他们的丑陋更加暴露出来,终究不会成功是必然的。

李鸿章这么忠诚,有这么敏锐的洞察力,他又长时间担任重要职务,掌握大权,但成就却仅仅到了今天这个水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还有国民。每天责备他人看不清时局,而他自己对时局就没有弄明白;每天责备他人搞派系,旧习气难以消除,而他自己的派系、旧习气跟那些人比起来,也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他不知道今天的国际竞争,不靠国家而靠国民;他不知道西方各国能够消除派系、消除旧习气,通过新政而富强的,那种改革的动力都是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

——梁启超

内容简介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随后创办洋务运动让他的声望达到顶点。但在甲午海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海陆军全军覆没。而当时日本各国已经开化,民众在世界眼光和参政热情上已经大大领先,可满清政府仍然禁锢民智民力,失败也在所难免了。

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官僚资本主义也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官僚既不懂工商业的技术和管理,反而把它当作渔利的工具,这使得企业没有效率,压制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参与热情,窒息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作者还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的要人如: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了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由于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而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

作者简介

梁启超

(1873-1929),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雾满拦江

传统文化研究者。著名作家,实战派企业管理研究专家。已出版著作《推背图中的历史》《烧饼歌中的历史》等在《当代》、《十月》、《今古传奇》等杂志发表小说百万余言,代表作品有《黄泉客》,《兽兵》,《兵变玄武门》等。

图书信息

一般信息

作者:梁启超 著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8-1

字数:170000

版次:1

页数:181

印刷时间:2009-8-1

开本:16开

印次:1

纸张:胶版纸

ISBN:9787802235182

包装:平装

定价:¥24.80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本期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李鸿章之家世

欧力东渐之势

中国内乱之发生

李鸿章与曾国藩之关系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李鸿章之崛起与淮军之成立

当时官军之弱及饷源之竭

江浙两省得失之关系

常胜军之起

李鸿章与李秀成之劲敌

淮军平吴之功

江苏军与金陵军浙江军之关系

金陵之克复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捻乱之猖獗

李鸿章以前平捻诸将之失机

曾李平捻方略

东捻之役

西捻之役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洋务之治绩

北洋海陆兵力

李鸿章办理洋务失败之由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中日战事祸胎

李鸿章先事之失机

大东沟之战

平壤之战

甲午九十月以后大概情形

致败之由

李鸿章之地位及责任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天津教案

法越之役

中日天津条约

议和日本

停战条约及遇刺

中日和约及其功罪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三国代索辽东

中俄密约

李鸿章历聘欧洲

任外交官时代

胶州之役

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役

李鸿章出总署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日本议和后入阁办事

巡察河工

两广总督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义和团之起

李鸿章之位置

联军和约

中俄满洲条约

李鸿章薨逝

身后恤典

第十二章 结论

李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

李鸿章之轶事

李鸿章之人物

附录:李文忠公鸿章年谱(李书春)

相关书籍

重读《李鸿章传》

目录

李鸿章传(白话文)

序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所处的历史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第四章 军事家李鸿章(上)

第五章 军事家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李鸿章(下)

第十章 赋闲时期的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的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其他版本

书名:《李鸿章传》

作者:[英]R.K.道格拉斯(R.K.Douglas)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原作名:LI HUNGCHANG

译者:张维军

出版年:2014-6

页数:163

定价: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11844828

内容简介

《李鸿章传》初版于李鸿章1895年,当时李鸿章还没有去世。所以,这部传记的准确和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这部传记是关于李鸿章的第一部传记,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

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位颇具争议的人物,随着历史的前行,以及更多的历史研究,有了越来越多的客观评价。我们相信这本最早的《李鸿章传》的翻译和出版将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李鸿章以及当时中国的重要人物,了解当时中国的困境,历史不会重复,但其问题和困境总会类似,了解这段历史,对我们解决当代的问题和困境具有重要裨益。

作者简介

[英]R.K.道格拉斯(R.K.Douglas)

关于本书的作者罗伯特·K·道格拉斯,我们所知的不多,只查到他是大英博物馆汉文藏书部专家,编有《大英博物馆馆藏中文刻本.写本.绘本目录》,对《汉书》颇有研究,曾将李渔的作品《夺锦楼》翻译为英文,有多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在《孙中山年谱长编》中有,“1896年11月9日(十月初五日) 在大英博物馆会见该馆东方部主任道格拉斯(Robert K. Douglas)。”从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推断,本书的作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人物和当时中国的情况很了解。

道格拉斯的代表作有《李鸿章传》(Li Hungchang)、《中国》(China)、《儒家与道教》(Confucianism and Taouism)、《中国故事》(Chinese Stories)、《中国社会》(Society in China)、《1506-1912年的欧洲与远东》(Europe and Far East,1506-1912)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