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管理区

洪江管理区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外文名 HongjiangDistrictofHuaihua
方言 北方语系西南官话
机场 怀化芷江机场
行政区类别 县级行政管理区(类似县级单位)
政府驻地 新民路
著名景点 洪江古商城、嵩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雄溪公园、大兴禅寺
邮政区码 418200
面积 115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据出土文物证实,早在 新石器时代洪江地域已有人类活动。

春秋、 战国时属楚黔中地。    秦属 黔中郡地。

西汉初置 镡成县,洪江为 武陵郡镡成县地。

南北朝宋、齐时,属武陵郡 舞阳县地;梁时属 南阳郡龙标县地; 隋因之。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析龙标置 朗溪县,洪江改属朗溪县地。

五代初,洪江地域为 少数民族所据有。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设置洪江铺(洪江名始此); 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改称洪江砦,隶属 沅州 黔阳县;祟宁二年(1103年),洪江隶属 靖州 三江县地,寻改三江县为 会同县,随属会同县。

元朝 至元(世祖)八年(1271年),废洪江寨;元贞(成宗)三年(1297年),设立洪江巡检司。

明朝 洪武年间(1368~1398年),设洪江驿,仍隶属会同县。

清朝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会同县若水巡检司移驻洪江; 乾隆十六年(1751年)若水巡检司改名为洪江巡检司。

民国初,称洪江镇。民国十三年(1924年)称会同县洪江市。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为会同县第四区,辖23个乡镇。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为会同县洪江镇。其后,相继为湖南省第四区保安司令部、湖南省第七区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保安司令部、湖南省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保安司令部及湖南省洪江 行署所在地。

1949年10月4日洪江解放。11月1日建会同县洪江市。1950年3月改为会同县洪江镇。同年10月19日改为会同 专署洪江市。1953年降为镇,隶属黔阳县。同年9月改为 湖南省洪江市。1958年12月改为黔阳县洪江市。1961年7月改为黔阳专署洪江市。1963年5月改为黔阳县洪江镇。1979年9月12日恢复市的建制,隶属湖南省 黔阳地区,1981年改隶怀化地区。1997年11月与黔阳县合并成新的洪江市,隶属 怀化市。1999年9月市区分治,改为洪江市洪江区。2002年5月改为怀化市洪江区,隶属怀化市直接领导。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洪江管理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 雪峰山区,

邵怀高速公路洪江区连接线贯穿城区,两座 沅水大桥把新老城区与高速公路相连。洪江管理区东、西、北与 洪江市(原黔阳县)接壤,南与 会同县毗连,总面积115平方公里。

地形

洪江管理区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74.1%。境内依山临水,形态类似“鸡型”,地势由东、南、西三面向北倾斜,以中部 云雾山为全区最高点,海拔894米,境内最著名的山峰有焦岩山、大峰坡、老鸦坡、密岩尖、嵩云山等, 海拔在170~894米之间。用材林和竹林大部分集中在中间山区,包括 横岩乡4个村、 桂花园乡的铁溪村,全区 森林覆盖率为53.8%,其中横岩乡高达75%。

水文

沅水自西向东转北流入城区    , 巫水自南而北合沅水于城市中心,割市区为三部分。

气候

洪江管理区属中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在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9.2℃;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7.7℃,极端最高气温为39.6℃。 无霜期年平均为304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 年平均降雨量为1485毫米左右,4~8月份为雨季, 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2%; 年平均日照时间1354.3小时,为可日照时数的30.25%。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末,洪江管理区辖4个 街道、3个 乡,共个27 社区,20个 行政村。

人口民族

人口

人口总量  

2010年11月1日零时,洪江管理区户籍人口为7.1万人,比2000年“五普”的7.2万人减少0.1万人,基本持平。洪江管理区常住人口为6.5万人,比2000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7.5万人减少1万人,比2000年下降13.3个百分点;10年平均增长率为-1.33%。

指标 2000年(五普) 2010年(六普)
家庭户(户) 24426 23670
家庭户人口(人) 71105 62915
户均家庭人口(人) 2.91 2.66
人口密度(人) 652.2 565.2

洪江管理区人口密度为565.2人/平方公里,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52.2人/平方公里减少87人/平方公里。

2010年11月1日零时,洪江管理区现住人口户口登记地为外县的为4150人,洪江管理区按流出地分的居住在外省的人为3337人,居住在省内的为12449人。

洪江管理区生育水平10年一直维持在低位,0-14岁人口比重10年下降了5.14个百分点。

城乡构成  

洪江管理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49342人,占总人口的75.96%;乡村人口15618人,占总人口的24.0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63个百分点。

性别  

洪江管理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2105人,占49.42%;女性人口为32855人,占50.5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五普”的102下降为97.72,总人口性别比偏低(正常值102—107之间)。2010年,洪江管理区外出半年以上人口19123人,其中男性为10568人,女性为8555人,外出男性比女性多。

教育程度  

洪江管理区常住人口中,具有 大学(指 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547人,占常住人口的8.54%,比怀化市高3.08%;具有 高中(含 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3313人,占常住人口的20.49%,比怀化市高8.63%;具有 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7085人,占常住人口的41.69%,比怀化市高0.86%;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3953人,占常住人口的21.48%,比怀化市低8.14%(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五普”相比,每1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437人上升为85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032人上升为204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4047人上升为416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824人下降为2148人。洪江管理区常住人口中,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985人(其中男为451人,女为1534人),与2000年“五普”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148人,文盲率由5.22%下降为3.49%,下降1.73个百分点。

年龄  

洪江管理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019人,占12.34%,比怀化市平均水平低4.76个百分点,同“五普”相比,洪江管理区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1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为48436人,占74.5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13个百分点,同“五普”相比,洪江管理区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42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为8505人,占13.09%,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62个百分点,同2000年相比,比重上升3.71个百分点。

人口流动  

2010年洪江管理区外出半年以上人口19123人,占总人口的26.93%,比200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增加14865人,增长249.1%,其中外出半年以上居住外省人口3337人,主要流向 浙江、 广东、 上海、 江苏等地。流入人口仅为4150人。

民族

指标 2000年(五普) 2010年(六普)
家庭户(户) 24426 23670
家庭户人口(人) 71105 62915
户均家庭人口(人) 2.91 2.66
人口密度(人) 652.2 565.2

社会

截至2010年,洪江管理区共有15个 民族, 汉族是洪江管理区的主要民族,占常住人口的94.46%,与2000年的94.86%基本持平。其次人口最多的为 苗族、 侗族、 瑶族,分别占常住人口的2.73%、2.09%、0.51%。

教育科技

文体广电

截至2012年,洪江管理区共有 普通中学3所,    在校学生2789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74人;普通小学12所,在校学生3649人,小学专任教师351人;幼儿园10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洪江管理区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率先成功通过湖南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评估验收;县级教育工作在怀化市教育三项评估督导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2012年洪江管理区 高考文化生 一本录取12人, 本科录取83人。

2012年,洪江管理区成功申报国家 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新授权 专利11件,产学研合作成果5项。

卫生

2012年,洪江管理区成功举办洪江区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展送戏下乡、下社区活动,播放免费电影240余场,举办“演艺惠民”工程系列演出25场,免费为留守儿童赠送图书1000余册。新架设广播电视光缆干线20公里,实现农村全覆盖。2012年,在怀化市第四届运动会资格赛中,获得12金7银8铜的成绩。

环境保护

2012年末,洪江管理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数60家,编制病床479张,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44人,执业(含助理) 医师222人,注册护士247人。医疗卫生资源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对区内9个农村卫生室试点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平均药品价格同比下降45%。2012年洪江管理区新农合参合人数为16568人,参合率95.6%,共筹集新农合基金481万元,洪江管理区新农合总补偿率61%,统筹地区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73.7%。获湖南省免疫规划先进单位和全国防治 艾滋病先进单位等荣誉。

安全生产

2012年,洪江管理区城市污水处理率100%,总投资7459万元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正式投入使用。洪江管理区有林地面积5709公顷。洪江管理区 森林覆盖率64%。 建成区绿地面积140公顷, 绿化覆盖率35.4%。

2012年洪江管理区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下降1.8%,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7%,工业废水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降低,化学需氧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度削减。

人民生活

2012年洪江管理区发生1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人。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8人;2012年工矿商贸事故死亡1人;2012年无道路交通死亡事故。

社会保障

2012年洪江管理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60元,比2011年增长20.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1%;洪江管理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09元,比2011年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

2012年洪江管理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01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18元,增长11.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8%,农村居民家庭 恩格尔系数为43.4%。

2012年内洪江管理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14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

2010年洪江管理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平方米,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8.94平方米增长42.55%;平均每户2.12间住房,比2000年时的2间多0.12间。

经济

2012年洪江管理区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登记参保12197人,    2012年累积征缴养老、医疗、失业、生育等保险基金8320万元,支付各类社会保险待遇2.17亿元。参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6568人,参合率95.6%。将4256名残疾人全部纳入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残疾人做白内障手术100例,为30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办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9268名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投资300万元启动了洪江管理区精神病院改扩建工程。

综合

第一产业

洪江管理区2012年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35.55亿元,按 可比价计算,比2011年增长6.3%,其中 第一产业 增加值1.3亿元,同2011年比增长4.2%; 第二产业增加值29.02亿元,同2011年比增长6.8%; 第三产业增加值5.23亿元,同2011年比增长4.2%,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7%、81.6%、14.7%。

第二产业

2012年洪江管理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亿元。    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4.2%。洪江管理区粮食总产量5857吨,增长14.8%;油料产量344吨,增长8.2%;蔬菜19544吨,增长3%;水果产量5698吨,增长4.5%;出栏肉猪2115吨,增长23%;出售和自宰家禽206万羽,增长4.5%;水产品总量460吨,同2011年比下降1.5%。

2012年洪江管理区共争取和实施车皮溪治理(二期)、公溪河治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农村能源等农业水利项目30个;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92处;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5公里;慧沃高科技农博园项目超额完成计划总投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完成工业原料林建设2052亩;完成“三边”绿化132亩。总投资550万元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已投入运行。

2012年洪江管理区发放农业生产补贴361万元。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76万元,家电、汽摩下乡补贴68万元。

第三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洪江管理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7.1亿元,增长8.3%。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洪江管理区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4%,贡献率比2011年下降1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06个百分点。

2012年洪江管理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    同2011年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0.36亿元,同2011年比下降61.2%。规模以上工业入库增值税达8856万元,同2011年比下降2.3%。

2012年洪江管理区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0.93亿元,比2011年增长17%。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洪江管理区完成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比2011年增长33.9%。工业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工业项目完成投资9.07亿元,同2011年比增长19.7%,其中 技改投入9.07亿元,同2011年比增长28.7%;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洪江管理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6亿元,同2011年比增长43.8%。

历史文化

贸易和物价  

2012年洪江管理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1亿元,增长15.2%。其中零售业销售额6.57亿元,增长16%;餐饮业销售额1.47亿元,增长12.4%。

据抽样调查显示,2012年洪江管理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1%,涨幅比2011年下降3.3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和旅游  

2012年洪江管理区共引进招商项目19个(含续建项目),完成合同引资7.6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亿元,同比增长8.2%。 出口创汇382万美元,出国外派劳务人员105名。

2012年洪江管理区开展青山界片区游步道建设,完善了 嵩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干道等基础设施。正式启动凤凰-洪江新旅游连线,不断挖掘新景点。参与省市组织的旅游推介活动,举办大型祈福传灯联欢、“古道沧桑·梦影洪江”摄影采风活动,编辑出版了以古商城板块为龙头的怀化旅游宣传画册。《烟雨洪江·沅江号子》成为洪江管理区旅游宣传的重要名片。2012年共接待游客129万人次,同2011年比增长29%;实现旅游总收入4.28亿元元,同比增长21%。

交通和邮电  

2012年,洪江管理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348万元,比2011年增长26.3%,2012年完成邮电通迅业务总量3787万元,比2011年增长9.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289万元。201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9415户;移动电话用户47125户。2012年末,洪江管理区 互联网用户4454户。

财政、金融  

2012年洪江管理区财政总收入2.63亿元,    比2011年增长17.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62亿元,比2011年增长5.7%。

2012年末,洪江管理区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21.87亿元,比年初增加3.64亿元,比2012年初增长2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73亿元,比2012年初增加2.84亿元,比2012年初增长20.4%。2012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6.31亿元,比2012年初增加1.35亿元,比2012年初增长27.2%。

旅游

洪江区还有闻名中国的洪江区古商城坐落在沅水、巫水汇合处,它起源于春秋,成形于盛唐,鼎盛于 明清,以集散 桐油、木材、白腊、 鸦片而闻名,是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是 湘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宗教中心,素有“湘西明珠”、“小南京”、“西南大都会”之美称。如今据专家考证,现仍保存完好的洪江古商城的明、清古建筑,如窨子屋、寺院、镖局、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青楼、报社、烟馆等共380多栋,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词条图册

洪江古商城原指老洪江市,现为洪江区,是正在开发的新旅游景点,有崇云山、老鸦坡等景点。

城西嵩云山幽林深处的古刹 大兴禅寺,建于明代 万历年间,为湖南省内著名寺庙之一。山间怪石成趣,古洞藏幽,以“丹凤朝对”、“双狮迎客”、“祖师洞”、“张家坟”、“白云洞”、“镜子岩”、“半山亭”、“水佛洞”、“观音岩”、“鲤鱼田”等影点构成嵩云10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