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鳌

黎鳌

中文名 黎鳌
主要成就 开创了中国的烧伤医学
出生地 湖南浏阳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人物经历

1917年5月4日,黎鳌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普通家庭,谱名升旭。

1935年8月,黎鳌听从父亲意愿,报考了国立上海医学院。

1937年7月,因战乱原因,黎鳌转入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就读。

1939年9月,国立上海医学院迁到昆明,黎鳌回到国立上海医学院就读。

1941年,从国立上海医学院毕业后赴南昌中正医学院任外科助教。

1954年,随第六军医大学去重庆并入第七军医大学,在第一附属医院主持普通外科工作。

1958年,黎鳌意识到烧伤是威胁民众生命健康的大患,于是放弃了自己为之奋斗多年的普外专业,提交了一份烧伤防治研究的请战书。第三军医大学当即决定由他牵头在普外科组建烧伤救治小组,致力于中国烧(创)伤医学事业。

1959年,在上海举行的烧伤经验交流会上,黎鳌报告了《30例大面积烧伤经验的总结》。

1966年,四川合江32111钻井队发生井喷,数十人被烧得面目全非。黎鳌率领一支救治小组赶赴合江,他几天几夜没合眼,硬是将烧伤的钻井英雄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1994年,获得美国烧伤协会“伊文斯”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学部院士。

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人物逝世

1999年8月21日,黎鳌逝世。[1]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黎鳌于20世纪60年代初首先提出重视扶植机体抗病能力的观点,总结了简化隔离与清创、输液公式,早期防治败血症及内脏并发症等系列烧伤防治方案,多年来救治了万余例烧伤病人,治疗水平长期居世界先进水平;20世纪70年代末,主持开展了吸入性损伤、肠源性感染的研究,完成了多项研究项目,对其发展机理和临床早期诊治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方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黎鳌先后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专著14部。[3]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77.04

《烧伤治疗学》

黎鳌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02

《创伤治疗学》

黎鳌,黄志强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09

《烧伤研究 首届中美国际烧伤会议重庆论文选集》

黎鳌,杨宗城主编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1.03

《战时军医手册》

黎鳌主编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3.04

《吸入性损伤》

黎鳌,杨宗城主编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12

《现代创伤学》

黎鳌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2

《手术学全集 整形与烧伤外科卷》

黎鳌等主编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05

《烧伤治疗学 第2版》

黎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09

《实验烧伤外科学》

黎鳌等主编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8.03

《现代创伤学 第2版》

黎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06

《现代战伤外科学》

黎鳌等主编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12

《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

黎鳌主编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

《黎鳌烧伤学》

黎鳌主编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黎鳌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次,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项。[3]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5年

烧伤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年

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性质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年

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年

烧伤感染的研究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年

烧伤感染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

烧伤肠源性感染研究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

烧伤肠源性感染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才培养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77.04

《烧伤治疗学》

黎鳌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02

《创伤治疗学》

黎鳌,黄志强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09

《烧伤研究 首届中美国际烧伤会议重庆论文选集》

黎鳌,杨宗城主编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1.03

《战时军医手册》

黎鳌主编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3.04

《吸入性损伤》

黎鳌,杨宗城主编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12

《现代创伤学》

黎鳌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2

《手术学全集 整形与烧伤外科卷》

黎鳌等主编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05

《烧伤治疗学 第2版》

黎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09

《实验烧伤外科学》

黎鳌等主编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8.03

《现代创伤学 第2版》

黎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06

《现代战伤外科学》

黎鳌等主编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12

《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

黎鳌主编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

《黎鳌烧伤学》

黎鳌主编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社会任职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5年

烧伤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年

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性质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年

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年

烧伤感染的研究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年

烧伤感染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

烧伤肠源性感染研究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

烧伤肠源性感染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个人生活

学科建设

黎鳌创建的全军第一个烧伤中心和第一个烧伤研究所,获批了全国烧伤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和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他还参与创建了中国烧伤学科,总结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有独创性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荣誉记录

黎鳌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创伤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五届常委、第六届副主任委员,国际烧伤学会会员,美国创伤学会荣誉委员,中美国际烧伤创伤会议第一、三届主席、第二届副主席。

人物评价

黎鳌与同胞兄弟黎介寿、黎磊石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称“黎氏三兄弟”。其中大弟黎介寿是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二弟黎磊石是中国现代肾脏病学的开拓者、创始人,国际著名的肾脏病学者,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4]

人物影响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4年

美国国际烧伤学术奖──伊文思奖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与卫生学部)

中国工程院[3]

1996年

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首届)

1996年

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首届)

1998年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国务院

词条图册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4年

美国国际烧伤学术奖──伊文思奖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与卫生学部)

中国工程院[3]

1996年

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首届)

1996年

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首届)

1998年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国务院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