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成良田
性别:男
出生:不详
时代:现代
国籍:中国
祖籍:湖北省通山县
职业:记者
成良田:“敬畏生命”才是真正的消暑凉茶
据媒体报道,7月30日到8月6日,新一轮高温天气导致山东、河南、重庆等多地10多人中暑身亡。仅是济南一地就有8名建筑工人中暑身亡。
一个个生命在高温下枯萎,让人扼腕叹息。实际上,翻开去年暑期的报纸,或者网上搜索相关中暑身亡新闻,会发现因高温作业中暑身亡的新闻并不鲜见。而在全国多地出现多起中暑身亡事件,更说明此事并非偶然和个案。
这让人想到民工们顶着烈日,在建筑工地汗流浃背的身影。实际上,各级政府早已出台相关通知或工作方案。例如规定:气温达到37摄氏度以上,建筑工地从上午11时到下午4时停工。遗憾的是,不少企业对这些“停工禁令”置若罔闻,通知和规定在这些企业中沦为一纸空文,收效甚微。
除了一些企业将工期、进度、利润放在首位,漠视员工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之外。我们无法不为部门监管的缺失和无力而担忧。监管缺失源于一些部门采取以规代管,以罚代管,指望单位企业自觉的模式,造成监管总在事故后的被动。但是,客观地说,现实情况下,监管部门对不落实高温停工规定的企业,只能通报批评,处罚力度无法形成威慑力,是监管无力的根源。
监管部门面临的尴尬,也暴露了我国目前在高温灾害天气下,对劳动者尤其是一线劳动者的法律保护尚存空白和漏洞。目前仍在实施的全国性法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颁发于1960年,其中许多规定明显滞后。如第22条规定:“夏季露天作业工人和农民,应使用宽边草帽或斗笠和白色宽大的服装”、“夏季田间作业,应在适当地点建立男女分设的简便厕所”。
不能否认,部分民工法律意识薄弱,在权益上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十分有限。许多民工甚至对高温停工等相关规定毫不知情,这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又一因素。连有哪些权益都不知晓,维权何从谈起?
年初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让劳动者有尊严地生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民工中暑身亡事件频发,显然与以人为本精神相背离。高温下劳动者的保护,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刚性约束,离不开企业自觉地履行义务,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服务监管,离不开社会的宽容关怀,当然,也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当所有的“离不开”环环相扣时,笔者认为,对个体的尊重,对生命无上的敬畏,才是高温下的劳动者解暑最需要的一杯凉茶。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其弟,文王第五子叔武于郕国(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其后有郕氏,或去邑旁为成氏.
2、周代,有季戴受封于成邑(在今河南范县西濮城北),其后以邑为氏,亦为成氏.
3、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国君主若敖有公子字成虎,其支孙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即成嘉.成熊.成得臣之辈。
4、据《北京彔》所载,古匈奴部落屠各族亦有成氏。
5、据《宋书.夷蛮传》,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亦有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