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辖爱国、团结、楠竹、丁字、永丰、新桥6个社区居委会和一个行政村罗金塘村。人口面积: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1686人(2017年),城镇化率97.1%。
在湘潭市现有的35个建制镇中,楠竹山镇无论是人口规模、密度还是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均遥居全市榜首。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楠竹山镇目前各项城镇功能更加完善,楠竹山的主要出入道路均得到了提质改造,镇域内道路形成了四纵三横的架构,有一条高规格的商业步行街,自来水厂、液化气站、电视台、图书馆、体育馆、公园、游泳馆、电影院、农贸市场、大型停车场等城镇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院校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提高,对周边的辐射作用越来越强。楠竹山镇是“省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省级重点镇”、“省级生态镇”,2012年5月被省政府确定为湖南省第三轮示范镇。
湘潭市雨湖区辖镇。始建于1957年,属湘潭县辖,1959年改江南城市公社,划归湘潭市,1965年复建镇,1980年改楠竹山街道,1993年再建镇。
楠竹山镇竹林图册
楠竹山镇委、政府贯彻科技兴竹的发展思路,加大投入力度,从资源培育入手,从加工增值突破,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机制,竹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化建设得到较大进展。
1、资源培育全面加强,竹林质量明显提高。楠竹山镇竹林资源比较丰富,但要形成大的产业,首先还是必须从培育和加大资源优势入手。2000年以来,结合国家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楠竹山镇每年新造竹林1万亩以上。至2003年,累计完成竹林低改面积38万亩,并先后建成了9个毛竹丰产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面积在500—1000亩,示范点亩平立竹220株以上。楠竹山镇竹林总面积达到72万亩,占楠竹山镇林地的38%,立竹1.08亿株。竹林结构得到优化,密度明显提高,资源总量显著增长。据林业部门的监测,楠竹山镇毛竹每亩立竹从“九·五”期间的106株增加到了150株,年采伐量达1000万根,竹材眉径平均增粗1cm,枝下高增加1.06m,预计到2008年楠竹山镇产竹材可达2000万根以上。
2、竹业加工快速发展,产品档次不断提高。一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加快。在2003年全国第四届竹文化节上,楠竹山镇春秋凉席厂生产的春秋牌竹凉席,桃花江竹制品公司生产的桃花江牌竹地板和桃花江竹工艺品公司生产的竹工艺品荣获金奖。随着竹产业的飞速发展,一批独具特色和产业规模的加工小区勃然兴起,形成了区域性布局。
3、经营效益不断提高,经济贡献率明显提升。一是经济效益明显。1998年以来,竹业产值年平增长率为11.6%,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高出8.5个百分点。2003年竹业总产值11亿元,占楠竹山镇工业总产值的41%,实现税收630万元,上交国家“一金一费”800多万元,竹业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二是社会效益可观。由于竹产业的发展,原竹价格抬升,农民收入增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00市斤楠竹卖价为8元,已达到24元。2003年楠竹山镇有万人从事竹业加工,仅此一项楠竹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元,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同时,竹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加工、运输、电力、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楠竹山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生态效益显著。竹子是一种常绿植物,枝叶茂盛,地下鞭根固土能力强,能保持稳定的林分,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据林业科研机构的测试,同等降雨毛竹树冠对降雨截留量为15.6%,比杉木林大6.11%;树木汇流占9.16%,比杉木多6.26%;林下径流量为32.37m3/年公顷,远优于杉木人工林。竹林改变了林业单一经营木材的产业结构,促进了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减少了林木采伐压力,为减少荒山、荒地,提高森林覆盖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竹林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绿化环境有独待风貌,有利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优化生态环境。
全镇以江南机器厂为依托,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全镇范围内有大大小小的机械加工企业59家,每年可创造利税600多万元,解决城镇居民就业人数2678人。2007年6月30日,经雨湖区委、区政府批准同意,成立了楠竹山工业小区,享有与先锋工业园区同等的优惠政策。工业小区拟通过三期的发展,将全镇纳入工业小区范围。第一期计划以江南机器厂半停产集体企业——江南金属制品厂为基地发展机械制造业;第二期计划以省煤建安公司经营部移交场地和镇属企业闲置场地为基地,发展工业;第三期拟将全镇8.9平方公里纳入工业小区发展,到2008年6月份止,工业小区已经成功引进两家企业,其中一家企业以生产与江麓机械厂相配套的的塔吊为产品,企业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预计10月份可顺利投产,一旦建成,该企业可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创利税近百万元。
1、2006年底,楠竹山镇就进入了省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2、2008年顺利进入两型社会建设三个产业群之一—楠竹山先进制造业园。
3、产业优势。江南机器厂先后与浙江吉利集团、众泰集团合作打造江南汽车产业,2007年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0台,汽车销售市场也得到了拓展,强强联合真正实现,为楠竹山镇抓住这个契机,引进外来技术、资金、人才,盘活镇属停产和半停产的企业,建成与汽车产业相配套的产业,将楠竹山镇打造成机械制造业中心奠定了基础。同时,江南厂优厚的人才、技术、设备支持,以及国有大型企业的人文、资质、名气等无形资产,为楠竹山发展工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4、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楠竹山镇距320国道仅4.5公里,距1823线省道1.5公里,距上瑞高速公路2公里,且有高速公路楠竹山连接线连接楠竹山镇,辖区内公路交通架构完善。
5、九十年代全镇工业发达,给楠竹山镇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镇域范围内各项基础设施完备,城镇功能齐全,为全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7、全镇范围内,外出成功人士较多,回乡创业愿望强烈,为全镇加速发展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
8、完善的城镇功能形成了楠竹山镇对周边农村良好的辐射功能,成为周边农村的集散地,全镇人口集中。
9、资源优势。楠竹山镇煤炭资源丰富,楠竹山煤矿是湘潭市区唯一的合法小煤窑,2006年,经省级专业部门探明资源储量164.8万吨,为楠竹山镇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持。
楠竹山镇工商联加强和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引导、信息交流、技术指导、人才引进、法律帮助,促进非公经济迅速成长为该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全市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会议的代表来到楠竹山镇工商联观摩学习,市工商联负责同志要求把楠竹山镇工商联的工作经验推向全市。楠竹山镇工商联自2001年底成立以来,就把为非公经济发展调研献策、协调服务、优化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几年来,镇工商联围绕非公经济生存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组织专题调研10余次,写出《对百户非公有制企业的调查报告》和对重点民企实行重点保护和管理的建议,被当地党委政府采纳。镇工商联每年还定期召开非公经济座谈会,邀请镇党政领导和非公经济人士座谈交流,共同探讨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楠竹山镇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私营户迅速崛起,已达800余家,2008年前10月完成产值6500万元,成为当地经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为非公经济协调服务优化环境方面,楠竹山镇工商联为非公经济人士调处纠纷40多人次,引进人才10多名,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余人次,较好地做到了为非公企业排忧解难。租用某单位门面的个体经营户向镇工商联反映,这家单位强行要他们买保险,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不合理,但又怕失去门面,镇工商联马上找有关单位协调,圆满解决了问题。楠竹山镇工商联还注重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政治思想工作,引导大家为社会主义事业多作贡献。镇工商联组织100多名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支持光彩事业,共实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4个,资助了一批家庭困难学生分别完成大中小学的教育。镇工商联副会长谭再慰三年来为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捐资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