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468户通 自来水,有0户饮用 井水, 有468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50户 ,安装 固定电话或拥有 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60户。 该进村道路为属于砂石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8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583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8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9亩。 该村到2011年底,有13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6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96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2140个(劳均4个)。年末集体总收入18.44万元,有固定资产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2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该村现有农户468户,共乡村人口2084人,其中男性1030人,女性1011人。其中农业人口2041人,劳动力1035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9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84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1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
该村设党小组7个,党员总数43人,党员中男党员40人,女党员3人。 团员48人。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1、农田用水困难。2、缺乏种养启动资金。3、教学设施急待解决。4、自然灾害损坏房屋,土地修复困难。5、部分群众饮水困难.。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1、解决一部分群众饮水问题。2、搞好已通公路的养护和维修。3、做好学校建设工作。4、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核桃种植和生猪及土鸡的养殖,增加农民收入。5、优化劳动就业结构。。
全社区有耕地总面积2621.00亩(其中:田606.00亩,地2015.00亩),人均耕地0.94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经济林果等作物;拥有林地1706.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03.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7亩,主要种植梨、桃、苹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64.50亩,其中荒山荒地1455.60亩,其他面积4511.30亩。
该社区2010年社区经济总收入1348.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78.00万元,占总收入的35.4%;畜牧业收入564.00万元,占总收入的41.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98头,肉牛21头,肉羊133头);第二、三产业收入77.00万元,占总收入的5.7%;工资性收入229.00万元,占总收入的16.9%。农民人均纯收入4780.0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等为主。全社区外出务工收入229.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83人(占劳动力的14.4%),在省内务工271人,到省外务工12人。
2010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认真勘察新田村地形地貌,精心规划。一是在农业产业特色化方面做大做强烤烟产业、水果产业;二是在道路房屋整洁化方面,村组对社区内水泥路面定出专人负责,专人管理,社区组织人员定期定时检查;三是在社区民俗、文化方面,利用广播做好宣传教育,在社区干部党员会上加大引导、说服力度,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形式教育的透明度;四是在团结互助和谐化方面意识加强民主管理,实行民主决策,实行党务、财务、村务定期按时公开,通过广播、宣传栏、镇科普报、组织培训等有效形式,加强对公民的思想道德、政策法规、科技知识教育,整体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文化、科技、法律等意识。通过社区党组干部的努力,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群众思想意识得到了提高,我社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