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徽顾静徽(1900~1983) 女,今嘉定镇人。早年父母双亡,在继母支持下,刻苦读书,后抱“科学救国”的愿望,于民国12年(1923)在上海大同大学考取留学美国公费生。民国15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获学士学位,民国17年由耶鲁大学研究院毕业,获硕士学位,民国20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研究院,获物理博士学位,是我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女学者之一。由美回国后历任大同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平越)、广西大学等校物理学教授。民国26~28年,在德国柏林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战后改为蒲朗克研究所)任研究员。民国36~38年任国立编译馆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物理教研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北京分会第一至第七届副理事长。
50多年来,顾静徽一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她用毕生精力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有些是国内外知名学者,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就是她的学生。她还亲自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教师,对于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学科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后,新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伟大成就,使她真正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尤其是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后,她宣布:“从今以后我要一边倒,倒向革命一边,倒向工人阶级一边,站到革命队伍里来,在培养祖国建设干部工作上,献出所有力量”。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是言者也是行者,她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开始了新的征程,直至逝世。
顾静徽专长低温物理学和光谱学,在30年代就进行了光带系的强度分布的研究,40年代开展了斯塔克效应的研究,50年代结合我国资源情况组织和领导有关人员对稀土元素进行光谱分析,60年代再度研究低温物理。民国36年曾参加《中国物理学辞典》的编纂工作。主要论文有《铬钾矾在低温下的斯塔克效应及其热能和磁能的关系》、《对称三原子光带系的强度分布》、《二氧化碳的吸收光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