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斗转星移玉漏频

作者 和凝
文学体裁
作品别名 江城子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名称】《江城子·斗转星移玉漏频》
   【年代】 五代
   【作者】 和凝
   【体裁】

作品原文

   江城子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啼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作品鉴赏

  这是和凝《江城子》组词五 首之三,词中所写的那位女子,在难耐的期望和焦急的切盼之后,终于等到了约定的时间。计时的玉漏已频频滴过,满天的星斗也转换了方位:夜已深,时间“已三 更”了。这句中的“已”字,下得极好。它一方面说明约会的时间终于到来了,这女子的急切心情也随之得到了缓解;但另一方面,她所盼盼望的恋人毕竟并未来 到,周围依然静悄悄,只有花影幢幢,栖莺双眠,因而这位女子刚刚得到缓解的心绪,由于时间已到人未到而重新陷于惴惴不安之中。这促使她再一次细心搜索“花 间”“竹里”的每一声响动,窥视门外月下的每一片身影。忽然,“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她欣喜万分,因为终于传来了马蹄声;但她又害怕、担心,因为好像 并没有马蹄声。这里,历历花间之景,屏息谛听之人,似有似无之声,忽喜忽忧之情,无不都得到生动传神的表达。尤其是句中着一“似”字,状声音之似有似无, 若近若远,写心情之时紧时松,忽忧忽喜,更是神来之笔。 况周颐认为这两句“尤为浑雅,近乎高诣”(《餐樱庑词话》),大概就是因为这里把雅洁的夜色和深挚的恋情打并在一起,使之交互融汇、浑然一体的缘故。
   在经一番肯定、否定、又肯定的认真辨认之后,她终于听到马蹄声真的得得而至。这时,这位女子前此那种期待中的焦急、焦急中的关注、关注中的失望、失望中 的自怨、自怨中的自解,便都烟消云散,一扫而空。她“含笑”、“整衣”、“开绣户”、“敛手”、“下阶”、相迎久盼的恋人。这里短短几句,写她一个接一个 的动作,描她一个接一个的情态,把这位少女慌而不乱的举动、天真活泼的性格、兴奋喜悦的心理、温柔缠绵的情爱,都表达得十分生动熨贴,使一位敢于大胆追求 自由爱情、热烈期待幸福生活的少女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众多论者都肯定和凝写词善于状物描情,这是不错的。但就《 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以及这首词来看,可以说,他更善于描情,更善于精工细致地描写那些蕴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澜,使之“俨然如在目前,疑于化工之笔”(贺裳《皱水轩词筌》)。 从词中对这位女子的感情世界的描写来看,其描摹的细腻真切、精微深曲,确有独到之处。比如,他很善于让人物内心深处难以传达的急切期待、热烈盼望之情,依 附于风生月上、斗转星移、云屏秦筝、花间栖莺这些特定景物之上,使抽象的情意生动可感而又真实可信,此其一。又如,他也善于借人物动作的系列描写,传达出 人物复杂的心理流程,体现女子内心世界特有的细腻、深曲与丰富,此其二。此外,他还善于借清辞淡句来写柔情蜜意,使词清而不艳,使情艳而不轻,此其三。就 此也可说明,《花间》诸家实在也很有一些可取之处。

作者简介

   和凝
  (898~955)五代词人。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东)人。公元916年(后梁贞明二年)登进士第。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公元940年(后晋天福五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著作甚多,今多不传。现存有《宫词》百首等。少年时好为曲子词,所作流传和影响颇广,故契丹称他为“曲子相公”。词多以华艳辞藻写男女情事,能状难状之情景,但殊少深刻感人之作。《花间集》录20首,《全唐诗》录24首。近人 刘毓盘辑得29首,编为《红叶稿》1卷。事迹见新、旧《 五代史》本传。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