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论

职业教育教学论

页数 210页
书名 职业教育教学论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3010504
目录导航

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研究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问题的著作。编写的主要内容是: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职学校教学原则、中职学校教学方法、中职学校教学媒体、中职学校实践教学、中职学校教学模式、中职学校教学设计、中职学校教学艺术、中职学校教学策略等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作者简介

徐英俊,现任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教育学硕士,教育学教授。徐英俊教授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承担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教学设计等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同时,积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累计发表《发达国家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主要特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分析》等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主编、编著、著有《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类著作12部,代表作是《教学设计》,承担省部级等各级各类课题13项,获各级奖项6项。学术研究方向是: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成人教学与学习理论、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问题,眼下重点研究方向是职业教育教学论。

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图书

基本信息

书名:职业教育教学论

套系名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书号:978-7-113-13255-2

版次:1-1

开本:16开

页码:308页

作者:邓泽民

出版时间:2011-12-01

定价:68 元

适用专业:职业院校相关专业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系统研究,然后围绕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职业教育教学原则、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的教学主体、职业教育教学媒体、职业教育教学环境、职业教育教学组织、职业教育双学分制、职业教育有效教学、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职业教育教学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等内容进了深入研究。

本书可供职业院校广大教师、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教学设计人员参考,也可作为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辅助教材。[2]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第一节 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 1

一、个体发展的需要 / 1

二、社会发展的需求 / 3

三、职业发展的需求 / 4

第二节 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结构设计 / 4

一、方向性目标的设计 / 5

二、层次性目标的设计 / 5

第三节 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方法 / 8

一、方向性目标的确定方法 / 8

二、层次性目标的确定方法 / 8

第二章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

第一节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 17

一、职业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范围 / 17

二、职业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方法 / 17

第二节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组织 / 19

一、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宏观组织 / 19

二、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 / 20

第三章 职业教育教学过程

第一节 从兴趣发展考察教学过程 / 26

一、设趣阶段 / 26

二、激趣阶段 / 27

三、诱趣阶段 / 27

四、扩趣阶段 / 27

第二节 从职业活动过程考察教学过程 / 28

一、过程导向教学过程 / 28

二、情景导向教学过程 / 29

三、效果导向教学过程 / 29

第三节 从能力形成心理考察教学过程 / 30

一、理论知识教学过程 / 30

二、心智技能教学过程 / 32

三、操作技能教学过程 / 34

四、品性养成教学过程 / 38

五、能力形成教学过程 / 39

第四章 职业教育教学原则

第一节 学习心理规律应用的偏差 / 42

一、学习动机规律的应用偏差 / 43

二、技能学习规律的应用偏差 / 47

三、学习迁移规律的应用偏差 / 52

第二节 职业教育教学原则的提出 / 56

一、心智技能在技能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 56

二、实践模式对心智技能形成的影响 / 57

三、职业活动中实践模式的基本类型 / 58

四、职业教育中技能教学的基本原则 / 60

第五章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第一节 过程导向的行动教学方法 / 62

一、四阶段教学法/ 63

二、项目教学法/ 64

第二节 情景导向的行动教学方法 / 69

一、模拟教学法/ 69

二、案例教学法/ 75

三、角色扮演法 / 79

第三节 效果导向的行动教学方法 / 83

一、头脑风暴法/ 83

二、卡片展示法 / 87

第四节 多个导向的行动教学方法 / 89

一、引导课文教学法 / 89

二、心智图教学法 / 90

第六章 职业教育教学主体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教师 / 94

一、“双师型”教师 / 94

二、兼职教师计划 / 96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学生 / 103

一、学习准备普遍不足 / 103

二、内因学习动机缺乏 / 103

三、个体差异更加明显 / 103

第七章 职业教育教学媒体

第一节 基于网络的虚拟现实技术 / 105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 105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 105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106

第二节 虚拟现实互动的教学平台 / 108

一、平台模块的划分 / 108

二、软件功能的开发 / 109

三、教师的虚拟教学 / 110

四、学生在线的管理 / 112

五、学生的虚拟学习 / 114

六、教务管理的实施 / 118

七、教学平台的特点 / 118

第三节 虚拟现实的数控培训系统 / 119

一、虚拟加工 / 120

二、机械原理 / 122

三、机电控制 / 123

四、故障诊断 / 124

五、管理后台 / 125

第八章 职业教育教学环境

第一节 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特征 / 128

一、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环境的真实性 / 128

二、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环境的重复性 / 129

三、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环境的科学性 / 129

四、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环境的规范性 / 129

五、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环境的经济性 / 129

第二节 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类型 / 130

一、过程导向的教学情境 / 130

二、情境导向的教学情境 / 130

三、效果导向的教学情境 / 131

第九章 职业教育教学组织

第一节 技能教学的组织 / 132

一、定向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2

二、模仿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3

三、整合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3

四、熟练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3

第二节 任务教学的组织 / 134

一、任务描述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4

二、任务分析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4

三、完成任务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5

四、学习评价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5

第三节 项目教学的组织 / 136

一、项目开发动员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6

二、成立项目小组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6

三、编制项目计划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6

四、实施项目计划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7

五、项目评估总结阶段的教学组织 / 137

第四节 岗位教学的组织 / 137

一、工作岛教学组织形式 / 137

二、影子岗教学组织形式 / 138

三、学徒制教学组织形式 / 138

四、工业中心教学组织形式 / 138

第十章 职业教育双学分制

第一节 双学分课程制度的产生 / 139

一、技术准备计划 / 139

二、双学分课程 / 140

第二节 双学分课程制度的借鉴 / 140

一、设立衔接不同教育层次的双学分课程 / 141

二、设立沟通不同教育类型的双学分课程 / 141

三、设立学校教育与培训间的双学分课程 / 141

第三节 双学分课程制度的作用 / 142

一、实践终身教育理念 / 142

二、促进教育机会平等 / 142

三、增强经济服务功能 / 142

四、衔接各类各层教育 / 143

五、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143

第十一章 职业教育有效教学

第一节 职业教育教学价值观的演变 / 144

一、知识传授价值观的摒弃 / 144

二、能力培养价值观的提出 / 145

第二节 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的特征 / 145

第三节 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的途径 / 147

一、明确教学目标 / 147

二、开展教学设计 / 147

三、优化教师结构 / 148

四、校企深度合作 / 148

第十二章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第一节 教学模式的概述 / 149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 149

二、教学模式的结构 / 149

三、教学模式的特点 / 150

四、教学模式的功能 / 152

第二节 典型的教学模式 / 152

一、范例教学模式 / 152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 / 155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 / 157

四、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 158

第三节 教学模式的发展 / 160

一、从归纳型到演绎型 / 161

二、从教为主到学为主 / 161

三、从传统方法到信息技术 / 161

第十三章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第一节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机制 / 162

一、扁平化管理的内涵 / 162

二、扁平化的教学管理 / 163

三、专业法人的责权利 / 163

四、扁平化管理的优点 / 166

第二节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原则 / 167

一、育人为本的原则 / 167

二、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 168

三、市场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168

第三节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内容 / 169

一、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 / 169

二、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管理 / 170

三、职业教育教学运行管理 / 171

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 172

五、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管理 / 174

六、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 175

第十四章 职业教育教学艺术

第一节 教学艺术概述 / 176

一、教学艺术的含义 / 176

二、教学艺术的特点 / 176

三、教学艺术的功能 / 177

第二节 教学艺术方式 / 178

一、导课艺术 / 178

二、组织艺术 / 179

三、语言艺术 / 182

四、结课艺术 / 186

第三节 教学风格概述 / 188

一、教学风格的含义 / 188

二、教学风格的特征 / 189

三、教学风格的形成 / 190

四、形成的影响因素 / 191

第四节 教学风格类型 / 193

一、直观型 / 193

二、理智型 / 193

三、情感型 / 193

四、幽默型 / 194

五、典雅型 / 194

第十五章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 196

一、教学设计理论的历史轨迹 / 196

二、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 198

第二节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原则 / 204

一、职业活动逻辑的原则 / 204

二、学习动机发展的原则 / 205

三、学习兴趣诱发的原则 / 206

四、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 207

五、职业教育传播的原则 / 208

第三节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模式 / 212

一、教学目标确立 / 213

二、学习者的分析 / 214

三、学习内容的分析 / 217

四、教学策略的制定 / 219

五、教学程序的确定 / 219

六、教学形式的确定 / 225

七、教学情境的设计 / 226

八、教学方法的选用 / 229

九、教学媒体的选用 / 233

第十六章 职业教育教学评价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概述 / 240

一、教学评价的意义 / 240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 240

三、教学评价的原则 / 242

四、教学评价的类型 / 244

五、教学评价的过程 / 247

第二节 学业成就的评价 / 247

一、学业成就评价的原则 / 247

二、学业成就评价的设计 / 249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发展 / 251

一、教学评价对象的扩展 / 251

二、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 / 252

三、教学评价方法的结合 / 254

附录A 职业教育物流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标准

附录B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标准[3]

参考文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