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初授福建安南知县,在任四年,疏鸳鸯浦以通溪潮,筑锦亭隘,增设戍兵,修学宫,建金鸡桥。被荐举入京,升兵部主事,典试四川,再迁车驾司郎中,出任井径兵备道提督兼山西佥事,驻获鹿。时值天下多事,李九华锐意修防马龙固三关,并著《三关纪事》一书,设三关城垛,拓募精兵督促将士日夜训练。
崇祯十一年九月,定州有警,朝廷主兵者悉令所有保卫畿南的部队北上保卫京都。李九华委托其妻刘氏守城,自己亲自率师北上,敌人见获鹿城内无备,便趁虚而急攻,刘氏督兵民登城死守。此时,获鹿被围得水池不通,李九华又因定州防卫所牵,不能返援。刘氏无奈,便咬破手指以血书募敢死队进京请求援兵。敢死队冒死沿绳索从城垛上滑下,觅间道突围急奔京城请援。然而,援兵始终未至,八天后获鹿被攻破。李九华妾张氏。怀抱才五个月的儿子李囊生投井自尽。获鹿妇女从刘氏而死者数十人。李亮生已聘尚未成婚的妻子蔡氏,年方十五岁,当在家乡听到噩耗时,七日不食而死。
刘氏事迹感动了百姓,当地百姓在获鹿城东郊为之建立“取义祠”,以祭祀刘氏、张氏及亮生、膏生二予,同时随刘氏从难的数十位妇女也名列“取义祠”。后史可法经过获鹿,特意凭吊了“取义祠”,并亲撰一楹联悬于祠中。
李九华因丢失获鹿而负罪戍边,朝野皆为其鸣不平。不久,朝廷下诏又起用为湖广参议道,李九华称病不起,坚辞归澄塘。清顺治七年(1650)九月十九日卒,墓葬古城尖(今车上乡境内)。有《三关纪事》、《安南志》、《滑宜宝草》遗世。子李爽
李九华另一子李爽,字南公,号惕安,为邑廪生,生平任侠好义。李九华死后,李爽将数千份倍基全部会之一炬。凡邻里乡亲有求,必倾力助之,最后使得自家生活也失去保障。李女好读书,每次外游,总是要买进大量的书籍。其诗作也特佳,有秦汉之风。
人物事迹
崇祯十一年刘氏给崇祯皇帝求援信:恒阳一镇,自臣夫节制以来,屹乎如虎豹在关,天下几绝窥伺。
皇上知臣夫谨慎,信之即笃,任之弥专。今年定州报警,又复差往守御,臣夫奉檄于九月八日领队前行,临别嘱臣以抚恤军民,保固城垣为重。臣凛夫言,于每月朔望暨三、六、九月,肩舆出署,传令中军勉励士率,务欲与臣夫在署时无异。不料本月二十一日,哨兵飞报恒阳有警,臣即与臣夫之妾张氏谋所以退之之计。张亦俯首裂地,手抱五月婴儿,几于愤绝不顾。臣谓“徒死何益,权须力图守御。”亟命三男亮生,躬擐甲胄,中军执令箭,追随巡捕。又于各门城垛密布旗号,率城中军民,鞭策驴马,满城飞跃,遥为声援。臣与张氏尽捐簪珥,召募技勇,肉饼豆羹时向军民激犒;复率妇女运火举石。二十二日,开城一战,臣以灰实罐中,俟其近城,先令军士击罐如雨。率我皇上洪福,暴风忽作,飞灰出城,头晕目蔽,施以精骑击之,大胜而回。然此不过一时权宜,非所以为长恃万全之局也。臣今日夜焦劳,思图顿整,必须有重兵援救,将兵马分两路进发,先以一队破其后,臣鼓城中之众,用灰石炮矢御其前;复以一队冲其中,首尾中间,四面.攻击,庶几城可得而全、民可得而安也。今总计城中军民士女大约不满数千,以此而抗十万之众,何由取胜。为臣计者,或劝臣死报,或教臣逃避。臣思受国深恩,逃避说固痛切而不忍闻。即死报一言,臣非惜此身,但臣死而城可全、民可安,臣也何为不死;又或势危城破,计无复之,臣亦不能不死。若事犹可为,不思所以生全民命之计,而徒为一死塞责,遂毕人臣报国之心,似亦非其所难矣。此臣所以不死.非为臣计,实欲留其身以为民计也。近观恒阳一路城池,危若朝露。臣以张氏、亮生登埤鼓众,只见军民号哭,悲声振耳,惨不忍言。虽臣以恩爱固结,一闻呼集,无不奋勇争先、一以当百,奈四邻绝救,孤军独处,使臣进无以战、退无以守,臣之力尽矣!无如何矣!然而臣心则有未已也,计维一息尚存,暂加力守,谨具危情,哭陈丹陛,恳以苍生社稷为重。发一旅之师拯数邑之危,仰期旬内兵临救之,犹未为晚也。
人物简介
中国第一个专业研究多功能睡枕的专家,他所研发的“良良”牌婴幼儿护形保健枕是我国惟一直接授权命名的专用枕,成为拓荒健康睡眠用枕的第一品牌。
1998年10月终于拿出第一个样品,开始在亲朋好友中进行广泛的临床试验和观察,在保护头形和提高睡眠等功效上都得到了确切验证,“据统计,单单就枕芯内的填充材料,我们筛选了162种,从最初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到最后选定的天然植物,还得从材料学、物理学、中医学等学科进行反复论证。”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于李九华来说,一切其实才刚刚开始。
人物事迹
枕头革命
生活总有 盲点,对于精明的人来说,盲点却恰恰是机会。一个偶然的念头让李九华成了中国第一个专业研究多功能睡枕的专家,他所研发的“良良”牌婴幼儿护形保健枕是我国惟一直接授权命名的专用枕,成为拓荒健康睡眠用枕的第一品牌。
现为江西省江科健康睡眠研究所所长的李九华,说起自己的成功时,给记者推荐了一段李亦非的话,“后来我发现,其实周围的人很聪明,但很多聪明人却没有成功,因为他们从20岁到30岁甚至一生都在讨论一个话题,就是不知道应该去干什么。所以我就认为不管怎样,要认定一个目标扎进去,你就会做得很好,因此,最重要的是行动。”这句人皆周知的话,李九华奉之为圭臬,成了自己行动的座右铭。
众里寻她千百度
大凡人生都得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就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知能干什么,该干什么。李九华称之为游离状态,他说,自己虽然做过多种职业,但有一年就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是一直在寻找有市场潜力的产品
在研发护形保健枕之前,他甚至还研制过小孩睡袋和奶瓶,但是由于同类产品多,竞争激烈,市场不乏来自香港、台湾等地外观漂亮、用料精良的产品,依李九华的实力,即使自己的产品推出去,也可能在市场上难有作为。
不管怎样,李九华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把思路只往销售上引;也并没有像许多人一样,选择诸如开餐馆这样门槛低的行业掘进第一桶金,反而更加坚定自己不能只想到卖什么,而应当做什么,不走倒买倒卖的路子。他说有两个例子让他深思。他那时经常往江浙跑,那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的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人家也不过是从一个小零件做起,最终却成了气候,所以只要去做,一定能做大做强。
恰恰就在此时,江纺由于经济效益不好,许多职工下岗,只能去干个体户,一下子,就冒出了二三十个烟摊。这种创业观念上的反差使李九华拒绝了开餐馆、开小印刷厂这类传统行业的选择,希望找到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物有所值、在市场上有潜力的产品,自己从头做起,不信春风唤不回。
另一个对他创业有启发的事情是当时草珊瑚含片如日中天,阿凡提广告红透天南海北。其实这是一种技术含量并不高的产品,居然能有如此广大的市场能量,一方面,这使李九华不好高骛远,而是注重从解决百姓日常生活困难来思考;另一方面,李九华意识到自己的产品只有站在全国一盘棋的高度来确定,才会有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就这样,李九华做起了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总有盲点,对于精明的人来说,盲点却恰恰是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件偶然的事情终于激发了他的灵感,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其实那是人们再习惯不过的问题,却总是在人们的熟视无睹中悬置了。
为伊消得人憔悴
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不断地为一些寻常的烦恼而抱怨,却往往懒于去寻找解决办法,比方,小孩子的睡眠枕头就是其一,李九华看中了枕头
据中国生育协会2002年组织的一项全国普查表明,我国婴幼儿因枕头使用不当造成诸多伤害及影响。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等全国不同区域的18座城市,从收集的25000份样本统计发现,造成婴幼儿头颅变形为偏、扁、尖等不良形状的高达87.2%,致使脊柱骨弯曲变形的有23.7%,导致睡眠障碍的近62.7%,出现以上情况会直接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及身高、体重方面的体格发育,而且并发呼吸不畅、打鼾、夜惊、夜啼、汗多、湿疹等症状,而这都是因为家长对枕头问题重视不足、认识不够或盲从传统枕头方式造成的。
李九华自己的一个外甥外号“大脑壳”,就是因为头睡扁了显得头大,一位邻居更是为了女儿睡歪了头到处寻医问药。“医院通行的做法是推拿按摩,但往往治标不治本,效果不明显,弄得家长辛苦,孩子受罪,那个小女孩总是哭闹着不肯去医院。”枕头问题开始成了他的突破口。
枕头,中国人向来是不怎么重视的,似乎可有可无。李九华要获得“枕头革命”的成功,不但要在观念上正本清源,更重要的是其实际功效能立得住脚,从睡姿、面料到填充物都不能不精研细选,生怕有闪失。“小孩子是脆弱的生命,任何一点副作用都可能贻害终生,这是非同小可的事,所以安全第一这根弦一直是绷得最紧的。”李九华如是说。
于是,李九华上网、进图书馆、去研究院,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探讨工艺,《本草纲目》、《黄帝内经》这样精深的传统医学宝典更是韦编三绝。历时1年多,1998年10月终于拿出了第一个样品,开始在亲朋好友中进行广泛的临床试验和观察,在保护头形和提高睡眠等功效上都得到了确切验证,李九华总算放下了心,心血有了最初的成果。
“据统计,单单就枕芯内的填充材料,我们筛选了162种,从最初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到最后选定的天然植物,还得从材料学、物理学、中医学等学科进行反复论证,期间所付出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可想而知。为什么这个项目耗时那么长,也就不难理解了。”李九华回想起研究过程,只是这样平平淡淡地作个总结。
如今她在丛中笑
当初,让亲朋好友来试用,曾经招到过不少质疑。但事实胜于雄辩,结论说明一切,大家都乐于接受了,一些试用者甚至自己给了钱,不要求免费。自己在民间试验毕竟不权威,李九华就在医院进行推广,500多例屡试不爽,2000年11月28日,他正式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按规定,申请外包装专利要3个月时间,实用新型专利要6个月,发明专利也不过是3年。但是,李九华所研发的“良良”牌婴幼儿护形保健枕直到2002年3月13日才正式进行公告,专利证书更是同年5月才到手,足足过了一年半。这一段插曲,让他欢喜让他忧。尽管他对自己的成果自信,但世界这么大,可能百密一疏,很可能人家已经捷足先登,自己的心血可能夭折,这是李九华最为担忧的;专利下来了,也许更让他欣喜,论证时间长,说明这个产品的专利性更强,市场空间和潜力更加无可限量。
毕竟在市场上打拼多年,李九华为了尽快让产品推向市场,造福中国千万婴幼儿,他走了一条新路,加工完全由专业厂家来生产,自己不用建厂房,不用招工人,节约了资金,而且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2002年11月,第一批产品就下线了。李九华的过人之处不仅在此,在营销上又高人一筹,在全国性主流经营性媒体上发出英雄帖,广招经销商,以外力打市场。
果不其然,市场有了快速回应。广告登出的第3天,哈尔滨一对夫妻就从上海转机来到南昌,要求负责黑龙江市场,当时留下5万元定金,带上两个样品就迫不及待地回去了。
半个月后,整个东北市场就势如破竹地打开了。北京的经销商更是让人称奇,2003年正月初八,人们都还没有从过年情结中回过神来,一大早,他们却出现在了研究所门外,急切要求担纲北京市场的开发。到2003年年底,产品已经进入23个省市,不久前进行的普及活动,占领了全国市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现在,李九华正着手改进产品,努力成为婴幼儿用枕第一品牌,同时也在着手实现产业化,开发更多的系列化产品。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于李九华来说,一切其实才刚刚开始。
姓 名:李九华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湖南宁乡
出生年月:1874年
牺牲日期:1932年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通过参加本地农民夜校学习,开始懂得革命道理,并动员全家人参加秘密农民协会。
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乡农协组织委员,带领农民与土豪劣绅斗争。“马日事变”后,积极联络农协会员为中共宁乡县委领导的“沩山起义”部队筹集粮食,并动员儿子参加起义部队。沩山起义失败后,将自己家作为中共宁乡县委秘密机关,并担任秘密交通员,昼伏夜出,探听敌情。后因身份暴露转移到湘乡一位亲戚家中隐蔽。
1930年春,回家乡参加靳水游击队,自告奋勇担任交通员,常忍饥挨饿,跋山涉水到各地联络同志,传递情报。
1932年春,被搜山的敌兵逮捕,关押在同文镇敌六县联合“剿匪”司令部。在狱中,任凭敌人酷刑拷打,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不久,被惨杀于宁乡县城驿马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