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原千亩

杉原千亩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简介

杉原千亩纪念邮票杉原千亩纪念邮票杉原千亩生于日本岐阜县八百津町一中产阶级家庭。1918年在爱知县立第5中学毕业后,父亲希望他报考医学院,但是他的志愿却是希望成为一名英文教师,故没有听从家里的安排。由于他的行为明显违背了日本传统的“父道”,随即被父亲逐出了家门,并宣布与他断绝一切关系。 离家以后,杉原以送报和送牛奶等打工方法赚取学费与生活费,不久即考入早稻田大学的师范部英文系。

1919年,入学仅1年的他因为学费短缺,只得辍学,转报考当时日本外务省(外交部)招募的“外务省留学生”,从而免去交不起学费的烦恼。之后,他又听从面试官的推荐,选择了俄语学系。

1919年9月,杉原离开日本远赴中国的哈尔滨,进入“日露协会学校”学习俄语。1932年伪满州国成立后,他就任驻哈尔滨日本领事馆事务官,次年又以出色的表现被晋升为理事官(相当于外交部副部长),前途飞黄腾达。1935年,他由于不满那些见识狭隘的年轻职业军官的胡作非为,日本军队在侵略地对中国人民的残忍行径和种族歧视政策让他完全无法忍受,公然提出反对意见之后,他选择辞职。毅然辞去了在满州国外交部的工作,返回东京,重新进入外务省。

1936年12月,杉原奉派前往驻莫斯科大使馆工作,但却被苏方拒绝入境,理由是他精通苏联国情,曾在24岁时发表过一篇题为《苏联联邦国民经济大观》的论文,并由日本外务省出版,因而担心他一旦进入苏联后,会泄露他们的国家机密。无奈,他只好转任芬兰。后又先后在立陶宛、捷克、罗马尼亚和加里宁格勒等地的领使馆任过职,官阶均为代理领事、代理公使或书记官等。因他擅长几种外语,政府命他侦察德国与苏联的内情,算是一种间谍身份,因此表面上虽无任命,但其职权却相当于正式外交官。[2]

1939年,杉原千亩被任命为日本驻立陶宛领事馆的总领事,整个领事馆只有他一个人。

抗命发放签证

立陶宛的日本领事馆外的波兰犹太难民立陶宛的日本领事馆外的波兰犹太难民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大批犹太难民流离失所,来到邻国立陶宛避难。1940年7月27日清晨,位于立陶宛中部河港都市考纳斯的日本领事馆前,聚集着几百民众。时任代理领事的杉原即派人出去探问究竟,方得知这是一批从波兰逃过来的犹太人。随后,他请进了5位代表,仔细聆听了他们的要求。原来他们是为了逃往第3国,需要日本的过境签证,而当时波兰已被德军包围,想逃生则必需先从立陶宛入境苏联,再渡海到日本,最后逃到上海或是美国。当时苏联是不允许没有第3国签证者入境的,所以逃难中的犹太人亟需得到日本的入境签证。

杉原千亩向日本外务省打电报,连续三次请求向犹太难民发放过境签证。

无一例外,都遭到了上级的严厉拒绝——在他们看来,这显然违背了时任外相松冈洋右下达的不能让犹太人出境的命令。之后,他又再度电呈外务省允许他发放为期30天的签证,结果还是一样。为了拯救这群无辜的犹太人免遭涂炭,他毅然决定违抗政府明令

位于立陶宛考那斯的前日本领事馆位于立陶宛考那斯的前日本领事馆当杉原走出领事馆,向门外焦急等待的难民宣布,将会发放签证给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小孩时,人群短暂沉默,然后爆发出兴奋的呼声,家人朋友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1940年7月,战争情势复杂,立陶宛境内所有的大使馆和领事馆被下令关闭。他恳请延期二十天关闭日本领事馆,这样他就有机会给更多的犹太难民发放签证。7月31日开始发放签证。8月3日立陶宛被苏联吞并后,领事馆被通知撤离。但他还是昼夜不停地签发证明,直到8月23日受命往柏林赴任当天火车启动前,亦在忙着为聚在车厢外的犹太人发放“生命签证”。即使已经登上了被迫离开的火车,杉原千亩仍然在写签证——他坐在靠窗的位置,把批好的签证从窗口递出去。火车开动时,他选择把日本领事馆的印章留给了难民,让他们来继续他无法完成的工作。呼啸而过的列车窗外,犹太难民在呼喊:“我们不会忘记您。我们会再见!”

据不完全估计,他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共发放了约4,500张手写签证,受益者约6,000人。占当时立陶宛全国犹太人的1/3 。

清苦贫瘠半生

杉原千亩和妻子杉原幸子杉原千亩和妻子杉原幸子1945年日本投降后,杉原千亩成为战俘,与家人在收容所待了一年,1947年,47岁的杉原奉召自欧洲回国后,定居于神奈川县藤泽市,被日本外务省误解为违抗命令与犹太人金钱交易而革去一切职务。正值壮年期的他离开政府部门后便一无所有。自此过着困苦生活,其家人亦接二连三的去世。为了养家糊口,他只能自谋出路。10多年间,他辗转更换了数项职业,生活极不稳定。直到1960年才因扎实的俄语基础,谋到一贸易公司驻莫斯科事务所所长的职位,从此得以与家人再度过上旅居海外的生活。

1968年,当年的一名幸存者,Joshua Nishiri,成为了以色列驻日外交官,设法联系到了这位近三十年前的救命恩人。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到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为杉原千亩作证,他们没有忘记当年火车边的承诺。

1975年,侨居国外15年的杉原回到日本,定居镰仓,和家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1983年,他在卧病在床的情况下,完成了自己的回忆录。书中详细叙述了自己当年发放签证给犹太人的真相始末。

杉原千亩手写的签证杉原千亩手写的签证

1985年,以色列政府经调查核实这一事实后,授予他“国际义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的称号,这是以色列人对那些冒着性命危险,拯救犹太人生命的非犹太人的尊敬和感激,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里。

以色列政府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公园——杉原千亩公园,纪念这位在二战当中拯救过几千名犹太人的日本驻苏联立陶宛领事馆领事,并在耶路撒冷山岗上为他建起了一块表彰碑。[2]

1986年7月31日,这位被誉为“日本辛德勒”的老人因心脏病,以86岁的高龄辞别了人世。

身后全球怀念

立在家乡的纪念铜像立在家乡的纪念铜像

1991年3月,原苏联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3个海湾国家相继宣布独立后,外务省在调查这些国家与日本之间的历史交流档案时,首次发现了杉原的功绩与当年被罢官的史实,并迅速做出了谢罪决定。不久,外务大臣中山太郎在以色列访问期间,又代表日本政府向以色列人民表述了“我们以他自豪”一语;同年10月3日,外务省政务次官在外务省公馆宴请了杉原的遗孀杉原幸子夫人,正式向她谢了罪。[1]

1992年,日本时任总理宫泽喜一在国会上公开颂扬了杉原的人道主义精神;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和第二大城考那斯的“杉原街”与小行星25893以杉原为名。

2000年10月,日本外务省于外交资料馆设立纪念碑,称赞杉原为“具有勇气做出人道行为的外交官”。杉原的故乡岐阜县加茂郡八百津町设立了杉原千亩纪念馆,开辟了一座“人道之丘”公园,并为他树立了一座铜像。[2]

杉原千亩肖像的立陶宛邮票杉原千亩肖像的立陶宛邮票

2005年10月,日本电视台播出《日本的辛德勒─杉原千亩的故事:来自日本的救命签证》(日本のシンドラー杉原千亩物语・六千人の命のビザ),由反町隆史饰演杉原千亩。

1998年起,以色列和立陶宛先后为杉原千亩发行了纪念邮票;在美国波士顿,一座由犹太人募款所建的杉原纪念碑也于2000年4月30日举行揭幕典礼。纪念碑上刻著《旧约圣经-撒母耳记》一节,并添记“杉原氏所发放的签证拯救了6000名犹太人的性命,并成为后世3代36,000条性命的起源”。据悉,今后他们还将继续募款,以设立专项基金,并拟筹建杉原纪念馆,以在每年举行相关的纪念活动。

2015年6月18日,日本岐阜县八百津町18日宣布,将为已故外交官杉原千亩手写的“救命签证”及其相关资料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3]

影视艺术形象

纪录片

杉原千亩杉原千亩杉原千亩 Sugihara: Conspiracy of Kindness (2000)

  • 导演: Robert Kirk
  • 编剧: Robert Kirk
  • 主演: Susan Bluman / Benjamin Fishoff / Neil Ross
  • 类型: 纪录片
  •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日本
  • 语言: 英语
  • 上映日期: 2000
  • 片长: 103 分钟
  • 又名: 杉原千畝[4]

剧情片

日本的辛德勒杉原千亩物语 救命的六千人签证 日本のシンドラー杉原千畝物語・六千人の命のビザ (2005)

日本的辛德勒杉原千亩物语救命的六千人签证日本的辛德勒杉原千亩物语救命的六千人签证

  • 导演: 渡边孝好
  • 编剧: 渡边睦月
  • 主演: 反町隆史 / 饭岛直子 / 吹石一惠 / 胜村政信 / 生濑胜久 / 更多...
  • 类型: 剧情
  •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 语言: 日语
  • 上映日期: 2005-10-11(日本)
  • 片长: 129分钟
  • 又名: 杉原千亩物语 救命的六千人签证[5]

杉原千亩 杉原千畝 スギハラ チウネ (2015)

杉原千亩 杉原千畝 スギハラ チウネ杉原千亩 杉原千畝 スギハラ チウネ

  • 导演: Cellin Gluck
  • 编剧: 鎌田哲郎 / 松尾浩道
  • 主演: 唐泽寿明 / 小雪 / 波利斯·席克 / 阿格涅兹卡·格罗乔斯卡 / 滨田岳
  • 类型: 传记 / 历史 / 冒险
  •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 波兰 / 美国
  • 语言: 日语 / 英语
  • 上映日期: 2015-12-05(日本)
  • 又名: Persona Non Grata[6]

怀疑质疑声音

对于杉原千亩救助犹太人的行动,坊间还有另一种说法:“日本辛德勒”徒有虚名。

首先对杉原千亩的故事提出质疑的是美国波士顿大学著名犹太教授希勒尔·利文。利文教授认为,杉原千亩拯救犹太人的故事漏洞百出,前后矛盾,杉原千亩生前对自己到底救过多少犹太人说法不一,有时说几千人,有时说几万人,最多的时候甚至说有10万人,可最终出来为他作证的犹太人却寥寥无几。此外,这些感人的故事大多是杉原千亩妻子的一家之言。

于是,利文教授决定把真相弄个水落石出。为此,他埋头于世界各地的二战档案馆,翻查当年的原始资料和公开报道,又奔波于立陶宛、俄罗斯、以色列、日本和美国之间,寻找当事人和与杉原千亩相识的人,终于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并出版了专著《寻找杉原千亩》。在书中,利文教授认为,杉原千亩确实救了一些犹太人,但绝对不像杉原千亩妻子说的那样——“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因杉原而得救。日本外务省的档案资料显示,在整个二战期间,最多有2139个犹太人从日本驻立陶宛领事馆获得了签证,而这些签证中有多少是杉原千亩亲手签发的,不得而知。

此外,利文教授认为,杉原千亩并非不顾日本政府的禁令给犹太人颁发签证,而是“奉命行事”。日本政府密令杉原千亩向某些“日本用得着的犹太人”发放签证。所以,向犹太人发放签证与杉原千亩的良心毫无关系。

利文教授的这本著作甚至导致了一场官司。杉原千亩的家人认为书中的很多内容失实。面对指控,利文教授说,他书中的一切材料都是经过认真调查、核对的,他写书的目的是想说明,杉原千亩是一个平凡但客观上对犹太人有恩的人,却不是杉原千亩家人口中的“神”。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