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毛鼠 中文名:针毛鼠
学名:Rattus fulvescens Gray
类属:啮齿目 (Rodentia),鼠科(Muridae),鼠属(Rattus)
别名:山鼠、赤鼠、刺毛黄鼠、黄毛跳。
分布: 四川、湖北、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
种下分类: 本种主要为东洋界林栖种类,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南及西南地区。国内亚种有指名亚种R.f.fvlrescens,其特点为毛色浅亮,棕黄色调显著,后足背具灰色斑,主要分布于云南、西藏。另一亚种为福建亚种R.f.huang毛色较深暗,呈赭褐色,后足背不具暗灰色斑块,我省标本属此亚种。
鉴别特征:体型中等与社鼠非常相似,但体背毛的铁锈色较深,尤以背腹交界处色调更为明显。背毛中刺状针毛亦较社鼠为多。尾背面为棕褐色,腹面为黄白色。
外形:属中型鼠类,体背铁锈色调较深,背毛中刺状针毛较多,耳较社鼠小而圆,尾背面棕褐色调,无白色末梢。
毛色:背毛棕色或棕黄色,背毛中有许多刺状针毛,针毛基部为白色,尖端为褐色,越靠近背部中央针毛越多,所以背部中央棕褐色调较深,背腹交界处针毛较少,呈鲜艳的棕黄色。由于夏毛中背部刺毛较冬季为多,所以冬季捕获的针毛鼠背部棕黄色较深。腹毛白色。前后足背面亦为白色。
头骨:与社鼠头骨十分相似,鼻骨细长,向前伸超过门齿,眶上嵴明显,向后沿伸达顶骨后缘。听泡小而低平,颧弓较细。
牙齿:上颌第一臼齿较大,第三臼齿退化,大小不及第一臼齿之半。第一臼齿第1横嵴的外侧齿突退化,中央齿突发达。第2横嵴内外齿突正常,第3横嵴内外侧齿突都较小,中央齿突发达。第三上臼齿内侧齿突3个,外侧具一大齿突。
第三臼齿不发达,仅为第一臼齿长的一半。上颌第一臼齿的咀嚼面第一横嵴的外侧齿突退化;第二横嵴内、外侧的齿突正常;第三横嵴中间的齿突较发达,内、外侧齿突很小。第二臼齿第一横嵴退化,只有内侧的齿突;第二横嵴呈三叶状;第三横嵴极小,中央的齿突很大,内、外侧齿突小。第三臼齿的咀嚼面的横嵴,第一褐第三横嵴外侧的齿突退化,只有内侧三个齿突较发达。
1.栖息场所
针毛鼠多栖居在山区田间的丘陵和坡麓灌草丛、山谷小溪旁、树根、岩石缝以及竹林补角干燥的地方。初春和冬季多穴居在靠近耕田区的山丘下的荆、芒、荻草丛或杉树、茶树等食源丰盛的灌木丛中。在炎热的盛夏亦营地面生活,有时在树上筑巢,巢距地面3 ~5m。据贵州余庆县1987年10 ~11月调查,针毛鼠主要分布于森林,平均捕获率为2%,占总鼠数的26.9%。洞系结构较为复杂,跑道弯曲多枝,可分单口纵深洞、单口横洞、双口纵深洞、双口横洞和三口横洞等,洞道以纵深洞居多。巢穴由窝、洞道和盲道构成。巢材多取自树叶、竹叶、树枝和杂草,洞口多朝向西南方。
2.活动规律
针毛鼠昼夜活动,以夜间活动为主。活动范围广,善沿树行走,跳枝穿隙。针毛鼠食性杂,常以松果、栗子、野果、茶子为食,经常串入农田取食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等,少量可进入住宅觅食。
针毛鼠图册(2) | 针毛鼠图册(2) |
针毛鼠图册(2) | 针毛鼠图册(2) |
针毛鼠食植物性饲料,喜食野果、竹笋、桐果、茶果、栗子和榛子等,亦经常潜入田间盗食稻谷、麦、花生以及浆果番茄等。当冬季食物缺乏时,亦以野生植物根、叶和幼苗为食。该鼠是农、林业中的主要害鼠之一。
4-5月和7-8月是针毛鼠最活跃季节,条件适宜,翌年四季均可生殖,以6-7月怀孕率最高。中秋以后,怀孕率逐日下降。每胎产仔2-7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