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四髯

中文名 宁乡四髯
相关事件 民众运动
目录导航

何叔衡

  宁乡四髯”之一的 何叔衡,1876年生于 湖南宁乡西部 沙田乡.1914年,何叔衡与 毛泽东相识于长沙,二人志同道合,成为挚友。1918年4月,何叔衡与毛泽东、 蔡和森等组织成立 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 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长沙 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1927年 马日事变后,在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赴苏联 莫斯科中山大学,与 徐特立、 吴玉章、 董必武、 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徐特立曾说,在莫斯科,我们几个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1930年7月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营救被捕同志,组织革命者去 苏区。 1931年11月,何叔衡到 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等参加了中央工农政府的领导工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 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 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 1937年,在 延安纪念 中国共产党成立16周年大会上,毛泽东在为牺牲同志 默哀的名单中念到何叔衡的名字时,大家莫不为这位在党内被尊为“ 五老”之一的革命长者的牺牲而深感震惊和悲痛。

谢觉哉

  于1883年出生在沙田乡 堆子村,字焕南、别号觉斋。在长沙参加新民学会,主编 《 通俗日报》、《 湖南日报》。1925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34年参加 长征,和徐特立、吴玉章、林伯渠、董必武有“ 延安五老”之称。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兰州,任 中共中央驻甘肃代表,利用甘肃代主席 贺耀祖(宁乡人)的乡情旧谊,做贺的思想转化工作,输送大批进步青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 内务部部长、司法部部长,1938年9月回到延安,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编写 《 中国共产党》、《 党员》、《党支部的工作》、《 民主集中制》等教材和讲稿。1940年任西北区中央局副书记, 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等职,对建设和发展“ 三三制” 抗日民主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内务部部长、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等职,对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谢觉哉 文采出众,留下许多诗歌文稿,在当地影响广泛的是 忆江南:"家乡好,屋小入山深,塘里水清堪洗脚,门前树大好遮阴, 六月冷冰冰。家乡好,吃得十分香。腊肉咸鱼 煎豆腐,细茶甜酒 子盐姜,擦菜打清汤。家乡好,何日整归鞭?革命已 成容我懒, 田园无恙仗妻闲,过个太平年

姜梦周

  于1883年11月出生于 宁乡县五里堆一个乡村塾师家庭。自幼随父读书。18岁起,就读近邻李藕苏执教的小金陀馆,与同馆的 谢觉哉、 王凌波、 何叔衡志趣相投,结为好友,后来,他们均投身革命,成为著名的共产党人,并称“ 宁乡四须”。1904年,他拒绝参加 科举考试,回到家中种田。1907年秋,考入 长沙宁乡驻省中学。1910年 长沙爆发抢米风潮,他是学校第一个剪掉辫子、手持铁棒去捣毁 米店的学生。此后,他积极参加了保 路爱国运动。1910年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加入学生军,奔赴武汉作战。 南北议和后,他退出兵营,回到家乡。1912年春,受聘于宁乡云山高等小学堂,担任国文、史地教员。与何叔衡、谢觉哉等进步教员一道,改革 教学方法和内容。1914年出任该校校长,大力推行 新学。 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率领学生分赴宁乡各地进行爱国宣传。1917年冬,因顽固势力的造谣中伤,被县政府撤销校长职务。 五四运动后,他受聘为宁乡县劝学所劝学员,致力于改造乡村私塾,成绩显著。同时,在何叔衡影响下,他在宁乡积极参加了反对 张敬尧的斗争,并于1921年3月创办宁乡 文化书社,推销新书刊,向各校师生宣传革命思想。1922年5月辞去劝学员一职,来到长沙,经何叔衡介绍,进入湖南 自修大学学习,并加入 中国共产党,成为早期党员之一。同年9月,自修大学附设 补习学校开学,他兼任该校教员和管理员。1923年11月, 湖南自修大学被 赵恒惕政府封闭后,中共湘区委员会为继续培养 干部,又筹办了 湘江中学,由他担任管理员,实际负责学校的日常全面工作。为了办好这所学校,他付出了巨大心血,不惜变卖家产支持办学。该校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一些 乡村教师,仅宁乡一县就有28人,“此在湖南教育界为破天荒之第一举”。1927年3月湘江中学停办后,他任 湖南省教育厅第三科科长。大革命失败后,改名换姓来到益阳达人工厂,以做工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10月15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于1929年3月28日在长沙被杀害,终年46岁。

王凌波

  于1888年出生于 湖南宁乡县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1925年入党,积极参加组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不久任中共宁乡县支部书记。1926年7月 北伐军攻克长沙后,被推选为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书记长,并任中共国民党省党部党团副书记,主持湖南国民党党务工作,积极支持开展工农运动,普遍建立和发展各种革命群众组织,坚决反对 国民党右派的反动行为,努力推进国共和合作。大革命失败后,辗转于岳阳、天津、北平等地,终于在上海找到党,恢复了组织关系,在 法租界以开办天生祥酒店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在沪西主持党中央秘密印刷厂,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秘密印发了很多党报、书刊和传单。同年9月遭国民党 特务破坏被捕,被判刑一年半。1932年4月出狱后到党中央做机要工作。1935年2月再次被捕,受尽威胁利诱,坚贞不屈,被判刑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党营救出狱,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主任兼 新四军驻湘办事处处长,积极宣传中共的抗日政策,参与领导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输送进步青年 去延安、筹集军需物资支援前线、与 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等方面做出了贡献。1940年9月,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积极反共,被武装押送离湘赴 广西桂林。同年11月脱险后回到 延安,任延安 行政学院副院长。因院长由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 林伯渠兼任,所以实际主持着校务工作。他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大公无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处理问题沉着冷静,因而深受师生的敬重和称道。林伯渠回忆说:“行政学院初开办,困难很多,我挂名正院长, 凌波同志从没推过责任,也不肯告苦。”在他的努力下,学院为边区和敌后根据地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干部。1942年9月3日,他在与教育处长谈完课程安排后,又去察看学员伙食,突然患 脑溢血逝世。许多同志为他的离去倍感痛惜,赞誉他“德高节亮,人伦楷模”。 新中国成立后, 徐特立为他重写碑文,称赞说:“入党后长期与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曾在白区担任党的地下工作十一年。其中三次下狱,在狱中近六年。凌波同志曾在中央技术部作机要工作,以无名战士的精神,埋头苦干。共产党员不怕一切牺牲,不择任何工作,听党的话,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凌波同北伐军攻克长沙后,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书记长,兼该党部中共党团副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主任,后病逝。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