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桃木莲图册(2)树皮深灰色,具数个横列或连成小块的皮孔;嫩枝、芽、幼叶、果柄均密被锈褐色绒毛。叶革质,倒卵状椭圆形、狭倒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4-8厘米,先端短钝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和叶柄均被锈褐色绒毛,沿中脉较浓密;侧脉每边10-15条,离叶缘5-10毫米处开叉纲结;叶柄长2-4厘米,上面具狭沟;托叶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约1.2厘米,被锈褐色绒毛;托叶痕狭三角形,长约为叶柄的1/3。花梗长6-12厘米;花芳香;花被片9,乳白色,外轮3片近革质,长圆形,长6.5-7.5厘米,中轮3片厚肉质,倒卵形,长6.5-7厘米,宽3.5-4厘米,内轮3片厚肉质,倒卵状匙形,长6-6.5厘米,宽2-2.5厘米;雄蕊群红色,雄蕊长11-13毫米,花药长约10毫米,药隔伸出长1.5-2毫米的钝尖;雌蕊群卵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1.5厘米,基部心皮狭椭圆体形,长10-12毫米(连花柱),宽约3毫米,背面具4-6条纵棱,上部心皮露出面有浅纵沟1条,顶端尖长,每心皮有6-8粒胚珠,排成2列。聚合果卵球形,长5-7厘米,径3.5-6厘米;蓇葖背面有疣状凸起,顶端具长2-3毫米的喙。花期5-6月,果期8-12月。
毛桃木莲树皮深灰色,具皮孔,平滑。嫩枝、芽、幼叶、叶柄、果梗均密被锈褐色绒毛,叶厚革质。花期4月底至5月中旬,果实成熟期为10月中下旬,聚合果卵球形,果背面有疣状凸起。
毛桃木莲全株 | 毛桃木莲枝叶 |
生于海拔500 米至1000米的阔叶林中。喜温暖湿润,土壤适宜于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值为5至6.5的山地黄壤和黄棕壤。通过人工引种,适应力较强。
产于福建南部、湖南南部、广东北部和中部及西部、广西西部。
毛桃木莲常采用播种繁殖。通常在9月底—1 0月初采集成熟的果实,从骨突果中取出种粒,堆沤2天—3天,搓洗去掉肉质外种皮,将洗净的种子用干净的润沙进行层积贮藏催芽。一般种子的发芽率为40%—60%,每亩播种6公斤—8公斤。
苗圃地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层深厚肥沃之地,在年前将圃地整好,并施足基肥。翌年3月,当种子裂口露白时播种,通常播种一个月后幼苗开始出土,在苗木生长期及时搭盖荫棚,加强肥水管理,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当年生苗高可达40厘米—60厘米。
毛桃木莲结果较少,所以也可采用嫁接繁殖。选用一年生、地径粗0.8厘米以上的白玉兰或云山白兰作砧木,每年春天树液萌动时,采用切接法嫁接,成活率达85%。播种苗和嫁接苗第二年春天进行扩距移栽,株行距为1米见方,精心管理3年—4年后,当苗高达3米左右,干径3厘米—4厘米时,可用于园林绿化。
在移栽大苗时,一定要带土移植,并疏枝减少水分消耗。栽培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叶面经常喷水,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毛桃木莲为木兰科、木莲属常绿大乔木,因其花、果倒挂于植株枝头,又名垂果木莲。树形挺拔秀丽,树叶秀美奇特,花大芳香。 毛桃木莲因具有观花、观叶和赏果的效果,是绿化、美化环境和庭园观赏的理想树种。在春风的滋润下,生长的嫩枝、嫩叶,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初夏在绿叶丛中,当花朵缓缓绽开时,宛如一朵朵倒挂的“莲花”,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从刚刚绽放的花朵中逸出。金秋时节,果实成熟,卵圆形的,果黄中透红,在绿叶丛中缀满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