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山寨群

南漳山寨群

中文名 南漳山寨群
时代 明代至清代
批准单位 国务院
编号 7-0353-1-353
目录导航

概述

南漳山寨群,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是明代至清代时期的古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南漳山寨群共包括300多座山寨,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山寨多位于南漳县板桥镇,其中以卧牛山寨、春秋寨、樊家寨,青龙寨、尖峰岭寨和张家寨等最为突出。山寨现存建筑主要以明清时期遗存为主,其中大部为进剿白莲教起义而筑。白莲教兴起之初,义军“所到之处,有屋舍以栖止,有衣食火药以接济,有骡马刍草以夺骑更换,有逼协之人为之向导负运”。但随着“团练寨堡”的兴起与逐步完成,义军与群众的联系被完全隔断,失去了兵马来源,也失去了粮袜、向导,负运来源,逐步陷入绝境而迅速衰弱并最终失败。据《襄阳县志》、《团练条规》载,南漳山寨大多经过有经验的军人仔细选址,建前有施工规划图纸,大多修筑在临河、三面陡峭的绝壁峰顶以及关卡要塞处。形状因地形而异,平面多呈不规则椭圆形和条形,布局严谨。寨墙由片石或条石垒砌,设有马道、瞭望孔、箭垛等军事设施,功能齐全,设计巧妙、集雄、险、奇、秀于一体,单体山寨结构厚重而不失稳固。以青龙、樊家、尖峰岭等为代表的山寨建筑,充分体现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征,堪称山地建筑之奇观,反映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