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作品名称 《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作品出处 《诗经》
创作年代 周代
目录导航

作品信息

  【名称】《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年代】先秦

  【作者】无名氏

  【体裁】四言诗

  【出处】《诗经

作品原文

诗序

《野有蔓草》,思遇时也。君之泽不下流,民穷於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焉。

原文

  野有蔓草①,零露漙兮②。有美一人,清扬婉兮③。邂逅相遇④,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⑤。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⑥。

注释译文

【注释】

  ①蔓(wàn 万):茂盛。

  ②零:降落。漙(tuán 团):形容露水多。

  ③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形容眉目漂亮传神。婉:美好。

  ④邂逅:不期而遇。

  ⑤瀼(ráng 瓤):形容露水浓。

  ⑥臧:通“藏”,藏匿。一说读作zāng ,好、善之意。

【译文】

  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

  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日有缘喜遇,与你携手同行。

作品鉴赏

一、题解与诗序讲解

前一篇《出其东门》,是“闵乱”之作,当时郑国已名存实亡。所谓“名存”,是郑国依旧存在,仍有在“君”之位者,亦有在“臣”之位者,国民犹在。所谓“实亡”,是在“君臣”之位者,无“君臣”之德,亦不行“君臣”之事,政教不行于郑国也。

当此之时,国民犹在郑国者,若思国泰民安、身心安宁,必不可得矣;所思者,惟有能继续维持生存、娶妻生子。“野有蔓草”之“野”,谓郑国处处如荒野;“有”,谓犹有存者而未绝;“蔓草”,谓郑国之“草民”。

城墙所环围者谓之城,城外有郭,郭外有郊,郊外有野,野外有荒。郑国在“君臣”之位者,既不保其民,则犹如无城郭,国民无不处于荒郊野外矣。在“君臣”之位者,既无保民、安民之心,则视庶民为草芥矣。民之逃者、散者、死者、亡者多,而残存者尚在。

残存之“草民”,当然有所渴望,有所期盼,是故“思时”。所谓“思时”,是期盼“及时雨”,犹如“久旱思甘霖”也。然而,身居“君”之位者,其无“君”之德,岂能用心于政教?岂能用心于庶民?故曰“君之泽不下流”。天空无云,岂能降雨?

所谓“民穷于兵革”,是指数十年间,郑国公子各自拥兵,五次争夺君主之位,相互攻战杀伐,导致郑国男子几乎无不从军而为其充当棋子、炮灰,庶民又饱受战乱之苦,生计艰难穷困。如《道德经》所言:“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如论如何穷困危乱,婚嫁之事,上关乎祖先香火,下关乎子孙繁衍,故不可废也。然而,当此之时,“男女失时”矣。所谓“男女失时”,是指男大当婚而未婚、女大当嫁而未嫁。男女早已错过当婚当嫁之盛年,已到不得不婚不嫁之时。

野草尚且开花结果以散播其种,又有根本于严冬不死以存其生机,何况男女?然而,数十年政教不行,庶民不知礼义矣;国民穷困,无暇顾及礼义矣;男女本能,所思不及礼义矣。是故,“男女失时”之际,有“思不期而会焉”。

所谓“思不期而会焉”,是指庶民之中,有男女事先无约而偶然相遇者。《诗序》但曰有“思”,而未言有“行”,何也?男女既有如此之“思”而未有如此之“行”,可谓庶民尚有廉耻,当此之时,当权者尚可有补救之机,倘若仍不补救,则必有此“行”矣。

“不期而会”,雅而言之也。如此“不期而会”,既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亦未必期求“从一而终,白头偕老”,更无“六礼”。实而言之,则可谓苟且之淫行,不求天长地久,但求一时快活,若禽兽之雌雄相遇则成其“风情”也。

庶民于“穷于兵革”之时有如此之“思”,与“饱暖思淫欲”相比较而言,均为“思淫欲”,前者是时势所迫,后者是个人不知廉耻,然而,两者称为风气之时,则可谓皆因政教之失所致。国家乱亡,国民身心必因此而受其伤害。

二、全诗前两句讲解

【1】所谓“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毛诗诂训传》曰:“兴(音星)也。野,四郊之外。蔓,延也。漙,漙然盛多也。”此所解者,是经之义,因此而谓之“兴”。依据“诗经六义”,“兴”是勉励善者、正者而使之振兴,但不直言其美以免阿谀之嫌。

《毛传》与《诗序》所解有所不同。《毛传》直言“经之义”以使人明知如何看待相应之事,《诗序》由“相应之事”而使人明知“经之义”。两者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如阴阳和合而呈现太极之道,可谓“殊途同归”也。

《毛传》谓“野”为“四郊之外”,亦“荒郊野外”之意。然而,“经之义”在于,君主政教,不仅应当泽及城郭郊野,而且应当泽及荒郊野外,虽草木亦能得以受其润泽。君主之泽,不可先有选择,不可有所遗漏,如此方可谓治国之道。

须知,荒郊野外也有庶民,也有草木。草木能够得以蔓延,可谓生长茂盛;荒郊野外之庶民能够生生不息,可谓君泽广被(音批)。草木能生长茂盛,在于上天之雨露、土地之肥沃;荒郊野外之民能生生不息,在于君臣之政教,君如民之天,臣如民之地也。

“零露漙兮”是“野有蔓草”之前提。“零”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也;“露”,此指春露,是天气与地气相互作用,水汽凝结之露水,可以滋养草木也。“摶”,草木枝叶上有众多雨露之貌。草木得雨露滋润,所以能茂盛;庶民得政教之恩泽,所以能生生不息。

由《诗序》而言,意谓郑国内外,无不犹如荒郊野外,处处荒芜;虽有庶民犹如生命顽强之野草,却也已濒临垂危之境;当此之时,纵然有零星之小雨、菲薄之露滴,亦可暂且得以生存;纵然君臣有一丝一毫爱民之意,亦不至于不管不顾而待其死亡。

【2】第二章前两句为“野有蔓草,零露瀼瀼”,与第一章所不同者,唯有“漙”与“瀼瀼”。《毛传》曰:“瀼瀼,盛貌。”两字大意相同,而有所不同。其相同之处在于,皆“露水众多”之义;其不同之处在于,“漙”为“每颗露珠”,“瀼”为“众多露珠”。

细言之,“漙”字“从水,专声”,含有“专一”、“凝聚”之义;由露珠而言,每颗露珠,均由水汽凝聚而成,各自专心滋润所在之草木;由臣子而言,犹如每个臣子一心一意在其位而仁其民、爱其物也。

“瀼”字“从水,襄声”,含有“相助”、“普遍”之义;“零露瀼瀼”,兼顾“雨露”两者,犹言雨与露相助、露与露相助,从而使万物无不得其滋润。天雨如同君主之政教,露水如同臣子之行政,相辅相助,百虑一致,泽及天下苍生。

以上是按《毛传》作解,若按《诗序》,则可作如下理解。虽然雨微而露单,然而,若能相辅相成,亦可聊胜于无;在“君臣”之位者,若能各自为庶民做一点小事,庶民亦不至于无法生存。天无雨,地无露,野草难生;君不君,臣不臣,庶民难存。

两章重复而言“野有蔓草”,有彰显之意焉。所彰显者何也?君臣之政令教化,皆应以“保民安民”为指归也。君臣不能“保民安民”,是“尸位素餐”者也;若至于“祸国殃民”,则可谓“相率而食人”者也。《毛传》言治国之正道,《诗序》言庶民之期望。

三、全诗后四句讲解

【1】第一章后四句为“有美一人,凊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毛传》曰:“清扬,眉目之间婉然美也。邂逅,不期而会,适其时原【同愿】。”据此而言,所谓“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意谓能有一位清纯优雅、仪态端庄、言语婉转之美女。

言及美女,人常先以为是指外貌之美,而解“清扬”为“眉清目秀”。然而,圣贤君子所重者,绝非外貌之美。何也?外貌之美丑,非人所能自主者;人所能自主者,在于德行修养。有外貌之美而无德行修养,只是“色”而已,圣贤君子不以为美也。

有德行修养者,纵然无外貌之美,亦不失为“美”。何也?有德行修养者,必能仪态端庄。能“清扬婉兮”之女,谓眉目之间有清纯悠扬之气,言行之间有和婉之容,如此之女,方可谓之“美人”。君子所当思者,是如此之女。

所谓“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意谓若能与如此有德有容之女不期而遇,是“我”之心愿。由此来说,君主有政教,则虽庶民之男子,亦能不惑于女色,而愿娶仪态端庄、性情和婉之“美女”,此方是人间婚嫁之正道。

然而,何以曰“邂逅相遇”,而不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者,此之所言者,是“我”所“思”欲得何种女子,而未思及婚姻之事;再者,先能有所遇,然后方能禀告父母以请媒妁提亲;三者,“邂逅相遇”只是“不期而会”,非苟且而求,亦非私定终身。

依《诗序》而言,则当令有所解。当政教既失、国家乱亡之际,庶民“穷于兵革”,且男女早过婚嫁之年而未能婚嫁,亦不知何时能如愿以偿,因此而只能托之于遐思梦想,乃至付诸幻想;在男子遐思梦想中,自然欲得美丽和婉之女为妻室。

所思则必求完美,事实上,当此之时,求而难得之际,犹如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矣。其所谓“邂逅相遇”,亦犹如从天而降、喜出望外,乃至一旦遇到所欲得之女,或许会有不顾礼义廉耻之苟且行为。并非庶民本欲如此,而是时势所逼迫,故《诗序》谓此诗“思时”。

“思时”者,平常情况下,期盼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之时;危难之中,期盼转危为安、拨乱反正之时;乱亡之际,期盼免于流离失所,免于死亡,免于断绝香烟后代。由婚姻而言,则期盼以德相配,夫妇和谐美满;或能成家室,免于孤苦终生。

【2】第二章后四句为“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皆臧”。其中前两句唯有顺序不同。第一章为“清扬婉兮”,此章则“婉”在前而“清扬”在后。“清扬”在前,是侧重仪态端庄;“婉如”在前,是侧重性情和婉。后者胜于前者。

为何“婉如”之“性情”胜于“清扬”之“仪态”?“性情”是内在之修养,“仪态”是外在之呈现。内在修养为本,而外在呈现为末。“宛如清扬”,是由内而外、由本及末;“清扬婉兮”,是先重其末而后及其本、先见其外而侯言其内。

“邂逅相遇,与子皆臧”,《毛传》曰:“臧,善也。”据《说文解字注》,“臧”与“藏”本是一个字,汉末方有“藏”字。为何以“善”解“臧”?因为“凡物善者,必隐于内也”。是故,“臧”之“善”,是指“心地善良”。

据《毛传》而言,意谓人之所思者,“我”是“心地善良”之人,期望能与一位“心地善良”之女“邂逅相遇”。据《诗序》而言,在此国家名存实亡之际,自己本来是“心地善良”之人,只是期望能遇到一位心地善良之人,却恐怕只能是幻想而已。

总而言之,唯有国家结束战乱,庶民生活方有可能趋于稳定,婚嫁问题有望得以解决;唯有国家政教回归正道,庶民方能家庭安宁、身心安宁。婚嫁问题之所以必须重视,何也?一人之生死,只是个人生命问题;若不能婚、不能嫁,则子孙后代永久断绝,无法挽回、弥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