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城

吴王城

目录导航

地理

  公元221年,吴王孙权迁都鄂县,改名武昌,同年修筑武昌城。城北临长江龙蟠矶,南眺南湖,东据虎头山,西依西山,为龙蟠虎踞之地。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000余米,南北宽500余米,周长3公里,总面积约0.6平方公里。

  据史籍记载,当时武昌城内建有武昌宫、太极殿、礼宾殿、安乐宫等大型宫殿建筑,宫瓦用澄泥做成,坚硬细腻,后世用以作砚,一瓦万钱。城有五门,各以所向为名,唯西北角多一流津门,连接吴王苑囿。

  吴王城遗址在今鄂州市南郊百子畈,现存一段长约60米、宽10米、高4米的夯土城墙和形如带状的护城河痕迹。这是我国仅存的三国时期都城遗址,在考古和历史研究上都具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

历史

  “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这是北宋诗人苏轼的《武昌西山》诗,诗中所吟咏的西山遗迹,就是当年吴王的避暑宫所在之地。 

  自吴王城出西门,有一座山临江而立,逶迤曲折,林木葱茏,古称樊山,又称西山,是当年吴王孙权避暑读书之地,现存有避暑宫、即位坛、读书堂、广宴楼、试剑石等遗迹。 

  西山寺是在当年吴王避暑宫旧址上修筑的,寺中大雄宝殿旁的月门上,正面写有“英雄避暑”,背面写有“清凉福地”,相传此地就是避暑宫殿旧址,今有孙权塑像,能勾起人们怀古的幽情。 

  出寺10多米远,便是广宴楼,相传是当年宴饮群臣之地,今则可品尝源名于孙吴的武昌鱼。在山顶,有一土坛,人称“即位坛”,为孙权称帝筑坛祭天的地方。吴王“读书堂”遗址掩映在修竹茂林之中,旁边有“吴王井”,相传吴王当年曾在此汲水煮茶。 

  往西山主峰,半山处有两块巨石,一立一卧,仿佛用利剑劈削而成,旁边石碑上刻着“吴王试剑石”几个大字。距巨石不远,另有一巨石平卧,石上有一个工整的“十”字,将巨石一分为四,传说是孙权和刘备比试剑锋时留下的剑痕。旁有一潭池水,名“洗剑池”。 

  北宋著名诗人秦少游曾在《风入松·西山》一词中吟咏道:“石边试剑人何在?但荒烟蔓草迷茫。”观古思今,能不有世事沧桑之感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