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峪镇

竹峪镇

人口 26099人(2018年)
中文名 竹峪镇
气候类型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 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行政区类别
著名景点 丹阳观善兴寺泥峪河
电话区号 029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因峪道内多生毛竹而得名。

建置沿革

唐宋时期属于凤臬乡。

清代为竹峪所(驻兰梅塬)。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设竹峪区竹峪乡(驻中军岭),后设竹峪联保。

1949年前夕,为竹峪乡。

1949年后,设竹峪区,下设竹峪乡。

1956年,撤区合并数个小乡成立新的竹峪乡。

1958年,属哑柏公社竹峪管理区。

1962年,成立竹峪公社。

1984年,改为竹峪乡。

2011年,竹峪镇撤乡建镇。竹峪镇电子地图竹峪镇电子地图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辖塔庙、东寨、谭家寨、西沟、五星、中军岭 、兰梅塬、张龙、民主、丹阳、岭梅、东大墙、鸭沟岭、凤凰岭、西裕15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竹峪镇辖岭梅、张龙、民主、丹阳、鸭沟、凤凰岭、东大墙、柴黄、中军岭、西岭、兰梅塬、朱曹寨、西裕、泥峪河、塔庙、东寨、金盆、南西沟、北西沟、谭家寨、渠头、苍峪、解家沟23个行政村;下设123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竹峪镇下辖16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15个行政村[1]。人民政府驻岭梅村。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
610124110001 220 丹阳社区
610124110200 121 岭梅村
610124110204 220 谭家寨村
610124110207 220 塔庙村
610124110209 220 东寨村
610124110213 220 中军岭村
610124110214 220 兰梅塬村
610124110216 220 西裕村
610124110217 220 东大墙村
610124110218 220 凤凰岭村
610124110219 220 鸭沟村
610124110220 220 丹阳村
610124110221 220 张龙村
610124110222 220 民主村
610124110223 220 五星村
610124110224 220 西沟村村

地理环境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
610124110001 220 丹阳社区
610124110200 121 岭梅村
610124110204 220 谭家寨村
610124110207 220 塔庙村
610124110209 220 东寨村
610124110213 220 中军岭村
610124110214 220 兰梅塬村
610124110216 220 西裕村
610124110217 220 东大墙村
610124110218 220 凤凰岭村
610124110219 220 鸭沟村
610124110220 220 丹阳村
610124110221 220 张龙村
610124110222 220 民主村
610124110223 220 五星村
610124110224 220 西沟村村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竹峪镇地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西部。东与翠峰镇接壤,南依秦岭同厚畛子镇接界,西同宝鸡市眉县青化镇以泥峪河为界,北与宝鸡市眉县青化镇、哑柏镇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千米,总面积101.86平方千米,均为陆地。距县政府23千米。

气候特征

竹峪镇地处秦岭北麓。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呈南北条状分布。境内南部为秦岭北麓山区地带,中部为秦岭北麓冲击形成的川梁台塬沟壑地带,北部为渭河冲积平原。

水系水文

竹峪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多年平均气温13.2℃,无霜期年平均215天,最长达225天,最短为210天。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50天,最多达90天,最少为15天。极端年最大雨量850毫米(1999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50毫米(1993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10月,以8月最多。

人口

竹峪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泥峪河,源自太白山深处,流经泥峪河、塔庙、东寨、谭家寨、渠头等村,于谭家寨西部钻沙干枯。

经济

截至2011年末,竹峪镇辖区总人口2550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90人,城镇化率1.9%。另有流动人口519人。总人口中,男性13009人,占51%;女性12498人,占49%;14岁以下1301人,占5.1%;15—64岁20661人,占81%;65岁以上3545人,占13.9%。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25455人,占99.8%。2011年,竹峪镇人口出生率8.48‰,人口死亡率5.05‰,人口自然增长率3.4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45.5人。

2018年,竹峪镇户籍人口26099人。

综述

第一产业

2011年,竹峪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170元。

2018年,竹峪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2个。

第三产业

2011年,竹峪镇农业耕地面积2.75万亩,人均1.1亩,林地面积7.33万亩。农业总产值1978年达到832万元,2011年达到10530万元,比上年增长6.3010。

种植业

竹峪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竹峪镇粮食生产17195吨,人均688千克。其中小麦9022吨,玉米8096吨。竹峪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2011年,竹峪镇蔬菜种植面积3101亩,产量6454吨,主要品种有黄瓜、西红柿、架豆王、洋葱等。

林业

2011年,竹峪镇水果种植面积11394亩,产量25202吨,主要品种有油桃、猕猴桃、杏、核桃、柿子等,其中油桃12995吨,猕猴桃11000吨。

畜牧业

竹峪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竹峪镇生猪饲养量4612头,年末存栏3850头;羊饲养量503头,年末存栏510头;牛饲养量441头,年末存栏1098头;家禽饲养量30020羽,上市家禽21000羽。2011年,竹峪镇生产禽蛋394吨,鲜奶266吨;畜牧业总产值12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3%。

生产条件

截至2011年末,竹峪镇有大型农业机械35台。

交通运输

截至2011年末,竹峪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5千米,投递点2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0.2万件,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5万件,征订报纸0.1万份、期刊0.05万册,业务收入10万元。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2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0%,比上年提高0.1%;移动电话用户1万户,比上年增加2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5%,比上年提高5%。光缆线路总长达60千米,主干电缆达2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50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500个,宽带接入用户5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5万元。竹峪镇地形图竹峪镇地形图

交通

运输

竹峪镇境内107省道通过,境内长度5千米,双向2车道。有县乡(镇)级公路4条,总长度40千米。截至2011年末,竹峪镇镇区桥梁5座,总长度70米。

社会事业

2011年,竹峪镇客运总量10万人次,货运总量2000万吨。日均发12辆客车,日客运量300人次。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竹峪镇幼儿园5所,在幼儿园238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8所,在校生1231人,专任教师9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32人,专任教师5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竹峪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22个;病床7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张,固定资产总值256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9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26人,注册护士8人,2011年,竹峪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9842人次。2011年,竹峪镇法定报告传染病率为8/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3975人,参合率94%。

基础建设

2011年,竹峪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户,人数22人,支出6.1万元,比上年增长3%,月人均230元,比上年增长3%;城市医疗救助9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7户,人数1667人,支出161万元,比上年增长37%,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长3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6人,支出11.7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医疗救助7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5人次,共支出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临时救济97人次,支出4.89万元,比上年增长15.6%。2011年,竹峪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563人,紧急转移安置39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357亩,倒塌房屋259间,直接经济损失172万元,救灾支出217.5万元,比上年增长7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2.3万元,比上年增长17%。

历史文化

截至2011年末,竹峪镇镇区自来水厂1个,铺设干线水管65千米,生产能力90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9.5%;排水管道6千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