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城隍庙

武功城隍庙

中文名 城隍庙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建筑风格 明代
重要事件 电影《你是我的风景》取景
著名景点 牌楼钟鼓楼献殿
门票价格 平日免费(节假日5元)
始建朝代 北周武帝建德年间
目录导航

历史由来

武功城隍庙武功城隍庙(5)城隍作为古代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宗教信仰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城隍庙,始建于北周,以后唐宋各代均有修葺。重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嘉庆、道光年间重修。结构独具明代建筑风格,是一组集历史、人物、文化、风水、传说完整的古建筑群体。

坐北朝南

城隍庙坐北朝南,附阴抱阳。有灰瓦顶献殿、浮雕琉璃歇山顶正殿和歇斯底里山顶寝殿。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56平方米。

原有建筑颇多,经修缮,恢复门前大殿和西厢房以及钟、鼓二楼。武功县文管会位于其中,存有《武功名人胜迹展》,是研究武功地区历史文化重要的参考资料。

建筑风格

城隍庙城隍庙(14)武功城隍神是全国唯一被唐太宗李世民敕封为“辅德王”的神灵,头戴王帽,因而武功城隍庙也被称为都城隍府,其地位居全国各地城隍庙之首[1]。庙内建筑结构独具,宏伟高大,为一组完整的明代建筑群,整个布局为高台建筑,负阴抱阳,轴线对称,居中为尊,重重院落,庄重神秘,堪称关中一绝,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综合艺术。

其主要建筑依次为:牌楼、山门、献殿、中殿、寝殿等。

布局结构

城隍庙,坐北朝南牌楼通高12米、宽15米,为关中地区第一牌楼。中殿为单檐歇山顶,外沿斗拱五踩重昂,四角檐柱有明显的侧角和生起,整个装饰均为琉璃构件,五彩闪耀,富丽堂皇,歇山饰以琉璃“二龙戏珠”浮雕,珠球滚动,龙体飞跃,呼之欲出,为一般庙宇所罕见。仅从建筑学方面讲,它体现了古人的美学 理念,对采光通风的追求,对地震的防御对梁柱负载的计算,以及对保温、消暑、防潮、排水等生态环境的再创造,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其本身就是一座建筑学上的实验室。凡到此游览的客人,无不赞叹古人的鬼斧神工,显示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无与伦比的艺术创造力。

文物保护

现《武功名人胜迹展》陈列其中。1992年4月20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历代变迁

城隍庙内部城隍庙内部武功城隍庙始建于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西靠稷山,东临漆水,有着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唐朝初年扩建,以后代有修葺。宋元年间曾重建。

明成化元年至二十三年(1465-1487)知县高璲重修;明正德元年至十六年(1506-1521),知县谷钟仁继修。万历四十一年(1613)知县李舒芳再修。具有明代建筑风格。时有“正殿五楹,献庭如之,后殿五楹,山门楼三间,大门三间,前高房内东西两旁庙各五间”。

清乾隆元年至六十年(1736-1795)再次修葺,从外向内布局依次是:牌坊(碑楼式)、山门、戏楼,戏楼两旁为钟鼓楼、东西两陪殿各5间。嘉庆二年(1797)知县朱士蛟又大加修整。、道光年间重修。

至民国初期,规模为庙门前有结构精巧的三间木牌坊,两侧置铁、石巨狮各一对。大门内东、西两廊陪殿各三间,中央为重檐歇山项戏楼三间,戏楼两侧分别有钟、鼓楼各一间。西进有两廊殿各五间,再进为献殿、正殿和寝殿各五间。民国27年前后,就被国民党后方医院和伤兵占用,后又改作演戏场地,建国后的50年代再改作粮站,任加拆改,破坏较大。1973年牌楼、山门、戏楼、厢房、钟鼓楼被拆毁。后仅存上殿、中殿、后殿及东厢房,均因年久失修,脊倾瓦残,破败不堪。

1979年移交文物管理部门时仅存正殿、寝殿、墙裂脊摧、屋瓦翻卷,残朽不堪。

捐款修复

1983年和1987年,先后两次由宝鸡市、陕西省文物主管部门分别拨专款,按照“修旧依旧”的原则,将正、寝两殿修复。群众自发集资捐款建起山门,施以彩绘,设一对石狮分蹲大门两侧。

1992年城隍庙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15年5月28日,武功县在城隍庙前举行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牌仪式。

2018年7月12日至13日,武功县“祈福纳祥祝盛世”首届武功都城隍府民俗文化节在武功镇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和广大游客齐聚于此,共同祝福中华民族繁荣昌盛、黎民幸福安康。[2]

武功县故城东街的城隍庙,又叫都城隍府。始建于北周,唐朝初年扩建,以后各代均有修葺。它不仅因精美的建筑,在关中西部独树一帜;而且又以“天下城隍戴相帽,唯有武功城隍佩王冠”的美誉名传天下。为什么这里的城隍端冕垂旒。以王自居呢?这还和唐太宗李世民有关。

民间传说

贞观二年,陕西大旱。李世民轻车从简,巡察完岐州等地救灾粮款发放和军民修渠引渭工程后,回到武功县城,看到城隍庙里众位乡亲面带愁容,鸣炮焚表,烧香磕头,求神祈雨的情景,不由得伤感万分。

便来到城隍像前顶礼膜拜,默声许愿。“城隍有灵,如能及时普降甘霖,解救天下众生性命,也算您为辅助朕推行新政立了头功,朕定封您一品辅德王”。不知是李世民的真情打动了城隍,还是久旱有久雨的原故。

当天下午,放晴的天空就被乌云笼罩的严严实实,到了晚上雨就下了起来,而且越下越大。这场久旱的甘霖接连不断地下了五天,使庄稼当年获得了大丰收。李世民为了兑现诺言下旨召告天下,武功县城隍庙改为都城隍府,城隍连升三级,为一品辅德王。

贞观四年,天下大治初见成效。李世民拨库银百多两扩修都城隍府,为城隍赏王冠,赐朝服,塑金身,扬美德。能工巧匠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表达对家乡的这位真龙天子的无限崇敬,他们用彩绘、雕刻、烧制等技艺,巧妙地将数以千计的飞龙、游龙、卧龙、走龙、盘龙刻画在殿堂牌楼的屋面、房脊、墙体、梁坊和台柱之上;又把亭楼殿堂的全部外檐与所有房脊、滴水、瓦当换成琉璃龙吻和脊兽,以显示这座御封的都城隍府的尊严与富贵。

贞观六年,都城隍府修葺竣工,李世民带领文武百官回到武功,参加竣工庆典,看到富丽华贵的庙宇,心里十分高兴。他参加完朝拜城隍的仪式后,在院内备薄酒,宴请故人,在气氛和谐的宴会上,他向在坐的各级官吏最后写下了“日食三餐常想农夫辛苦,身穿一缕当思线女勤劳”的名言。要求各级官吏忧怜百姓,躬行节俭。随后,又颁旨免武功县两年赋税,赦武功死罪以下囚徒。

太宗梦游地狱,城隍——神界的地方官。神界在城中的最高长官就是“城隍”。城隍备受古代官员的青睐[3]。“城隍”本意是护城之壕沟,城隍神即守护城池之神。由于封建社会君王们对城隍的尊崇,使城隍的地位一路走高。“武功城隍佩王冠”,源于一段神奇的传说。

献殿的一组人物雕塑,诉说着一个古老神奇的传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狱,面对滔滔血水河,恶鬼索命,惊恐难涉,正犯愁时,来了一名体魄俊伟的男子,将他背驮过了河,未及道谢,那人已离去。太宗梦醒之后,出了一身冷汗,心中十分感激救他之人。第二天早朝,李世民向群臣们讲述了梦境,并让吴道子依其所说的衣着外貌画成图像,在全国寻找,准备酬谢,经多方寻访没有音讯。后来,李世民有一次回到武功,见到城隍像,和梦中之人一模一样,蓦然明白,正是这位乡党帮了自己,“其他人如何能到阴曹地府,又能生怜悯之心救我!”于是便加封武功城隍为辅德王,连升三级,端冕垂旒,以王者自居。

地位之最

武功城隍庙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被唐太宗李世民敕封为“辅德王”的神灵,因而武功城隍庙也被称为都城隍府,其地位居全国各地城隍庙之首[3]

城隍庙-钟鼓楼城隍庙-钟鼓楼

从此以后,人们把李世民祈雨封神的事越传越神,便把城隍当做这位神武皇帝的代言人,凡是遇到旱涝收种,生老病死、官司讼判、科考升迁的事,都要求城隍老爷保佑他们平安度过。都城隍府名声越传越远。宋、元、明、清各代一直香火旺盛,庙宇不断修善。只可惜,在破四旧的运动中,戏楼、钟鼓楼等建筑物被当做牛鬼蛇神,文化垃圾一律毁掉,唯有献殿、正殿和寝殿用做粮库,才幸免于难。

保存完好的三座大殿,在经历了岁月苍桑,风雨剥蚀后,仍放射出迷人的光彩,献殿和正殿上的外檐斗拱为五踩重昂,前后檐柱四角生起,整个装饰均为琉璃构件,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堪称古建筑中的珍品,两侧歇山饰以呼之欲出的“二龙戏珠”琉璃浮雕。为一般庙宇所罕见。

在庄重的三座大殿在高大宏伟的牌坊和气势非凡的山门配衬下,更加光彩照人,巍峨壮观。凡到此游览的人们,都为古人独具匠心的敏睿智慧和他们鬼斧神工的建筑才能所折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