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高2.5米,幼枝密被黄棕色至灰色绵毛状绒毛,具宿存的芽鳞。叶厚革质,线形至狭倒披针形,长5.5—7.5厘米,宽1—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显著反卷,上面深绿色,光亮,除中脉槽内有残存的毛外,其余无毛,侧脉约12对,微明显,下面有两层毛被,上层毛被厚,绵毛状,由栗褐色的分枝毛组成,下层毛被带白色,紧密,中脉和侧脉均隐藏于毛被内;叶柄长0.5--1厘米,密被绵毛状绒毛。顶生短总状伞形花序,有花12--16朵,总轴短,长约5毫米;花梗长0.7—1厘米,密被棕色绒毛;花萼小,杯状,长约2毫米,裂片5,三角形,外面密被棕色绒毛和短柄腺体;花冠漏斗状钟形,长2.5—3厘米,深红色,具紫色斑点,裂片5,近于圆形,长6—9毫米,宽1—1.4厘米,先端微缺;雄蕊(9--)10,不等长,长1—1.5厘米,花丝扁平,中部以下被白色微柔毛,花药长圆形,深褐色,长2毫米;雌蕊与花冠近相等;子房卵球形,长约5毫米,密被红棕色微硬毛,混生少数短柄腺体,花柱下半部被短柄腺体,柱头绿色,头状,果未见,花期5月[1]。
产四川东部。[1]
生于海拔850--2150米的林中。[1]
腺房杜鹃 | 灌丛杜鹃 | 斑叶杜鹃 |
雪山杜鹃 | 金江杜鹃 | 太白杜鹃 |
雪山杜鹃(原变种) | 金顶杜鹃 | 卷叶杜鹃 |
黄毛雪山杜鹃(变种) | 金顶杜鹃(原亚种) | 兜尖卷叶杜鹃(变种) |
裂毛雪山杜鹃,(变种) | 大叶金顶杜鹃,(亚种) | 线形卷叶杜鹃,(变种) |
棕背杜鹃 | 短尖杜鹃 | 卷叶杜鹃(原变种) |
棕背杜鹃(原变种) | 乳黄杜鹃 | 巫山杜鹃 |
毛枝棕背杜鹃(变种) | 鲁浪杜鹃 | 黄,毛杜鹃 |
腺房棕背杜鹃,(变种) | 鲁浪杜鹃 | 都支杜鹃 |
巴朗杜鹃 | 优异杜鹃 | 裂毛杜鹃 |
粉钟杜鹃 | 山地杜鹃 | 宽叶杜鹃 |
白毛粉钟杜鹃(变种) | 德钦杜鹃 | 宽叶杜鹃(原变种) |
粉钟杜鹃(原变种) | 大炮山杜鹃 | 乌蒙宽叶杜鹃(变种) |
马尔康杜鹃 | 奇异杜鹃 | 大理杜鹃 |
多叶杜鹃 | 栎叶杜鹃(原变种) | 曲枝杜鹃 |
宽钟杜鹃 | 栎叶杜鹃 | 川滇杜鹃 |
锈红杜鹃 | 凝毛杜鹃,(变种) | 棕背川滇杜鹃,(变种) |
麻点杜鹃 | 毡毛栎叶杜鹃,(变种) | 川滇杜鹃(原变种) |
金背杜鹃(亚种) | 栎叶杜鹃(原变种) | 理县,杜鹃 |
麻点杜鹃(原亚种) | 波密杜鹃 | 白毛杜鹃 |
腺蕊杜鹃 | 甘肃杜鹃 | 褐毛杜鹃 |
粗脉杜鹃 | 藏南杜鹃 | 褐毛杜鹃(原变种) |
砾石杜鹃 | 平卧杜鹃 | 汶川,褐色杜鹃,(变种) |
丹巴杜鹃 | 矮生杜鹃 | 宏钟杜鹃 |
干净杜鹃 | 陇蜀杜鹃 | 皱皮杜鹃 |
落毛杜鹃 | 毛脉杜鹃 | 中甸杜鹃 |
疏毛杜鹃 | 普格杜鹃 |
[2]
本种小枝具宿存的芽鳞,花深红色,花冠长2.5—3厘米,花柱下半部密被短柄腺体,易与他种区别。[1]
RhododendronroxieoidesChamb.InNot.Bot.Gard.Edinb.39:347et478,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