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文名:薄叶朱砂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tenuifolium R. C. Fang et S. H. Huang
国内分布:产西藏南部。生于山坡铁杉林下,海拔3 000米。模式标本采自墨脱。
海 拔:3000
命名来源:(西藏植物志)[Fl. Xizang. 3: 647.f. 258: 6-9. 1986]
中国植物志:57(1):137
亚组中文名:朱砂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Cinnabarina(Hutch.)Sleumer
组中文名: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亚属中文名: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Rhododendron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高约3米。幼枝褐色,密生鳞片,鳞片中部黑褐色,边缘膜质。叶薄纸 质,披针形、倒披针状卵形至长卵形,长8—19厘米,宽1.6—4.3厘米,顶端锐尖或 钝圆,基部渐狭,上面疏生黑褐色或淡褐色的二色鳞片,下面鳞片稍密,相距为其直径 的1—2倍,鳞片大小不等,较大的黑褐色,较小的淡褐色;叶柄长1厘米,被与幼枝 相同的鳞片。花序生于小枝上部叶腋,短总状,有花5--6朵;花梗纤细,长4—8毫 米,被淡褐色鳞片;花萼小,裂片5,小齿状或边檐状,密被鳞片;花冠管状,长约2 厘米,肉红色,口部短5裂,裂片直立,长圆形;雄蕊10,稍长于花冠,花药短小,卵圆形,花丝下部被疏柔毛,子房密被鳞片,花柱光滑无毛。果未见。 花期7—8月。
产地分布:产西藏南部。生于山坡铁杉林下,海拔3 000米。模式标本采自墨脱。
参考文献:Rhododendron tenuifolium R.C.Fang et S.H.Huang,inFl,Xizang.3:647.T. 258,6—9.1986.
亚组概述:Subsect.Cinnabarina(Hutch.)Sleumer in Bot,Jahrb.74: 534.1949.——Subg.Keysia Nutt.Ex Hook.In Curtis's Pot.Bag.81:t.4875. 1855.--Sect.Keysia(Nutt.)Maxim.In Mere.Acad。Sci.51.Petersb.Ser.7,16 (9):15.1870.——Ser.Cinnabarinurn SOFISU Hutch.In Stevenson,Spec.Rhodod. 221.1930. 常绿或部分落叶灌木,较高大,偶有附生。幼枝被鳞片,常被白粉。叶型多变,叶 下面被鳞片,鳞片小而密集但不相邻接,具宽或狭的边缘。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通常下 垂;萼小,环状或有短的裂片,被鳞片,有时具缘毛;花冠管状或钟状,肉质,鲜红 色、肉红色、橘红色或黄色,裂片短而直立或近直立,花管外面光滑,有时被白粉;雄 蕊10;子房5室,花柱歪斜,基部常被柔毛;花蜜丰富。蒴果圆筒形,被鳞片。种子 无翅,常具不明显的鳍纹。 亚组的模式种:朱砂杜鹃Rhododendron cinnabarinum Hook.F. 本亚组共有8种,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不丹、尼泊尔、锡金及缅甸北 部。我国有6种。
本组概述:Sect.Lepipherum G.Don in Gen.Hist.Dich— lam.Pl.3:845. 1834. 小至大灌木或小乔木,通常常绿,少有半落叶,有些种类附生。叶小至大。花序顶 生,或同时有2—3个侧生花芽出自枝顶叶腋,通常伞形总状、短总状或近似头状;花 小至大;花萼短小成檐状或裂片发达成叶状;花冠漏斗状、钟状或筒状;雄蕊通常10, 少有多于或少于10枚者,通常伸花冠筒部;子房通常5室,少有6—12室,花柱细长 劲直或短而强度弯弓,洁净或基部被鳞片或短柔毛。蒴果果瓣木质。种子有翅或无翅, 通常两端有鳍状窄翅。 组的模式种:Rhododendron ferrugineum L. 本组共约160余种,主产东喜马拉雅地区至我国西藏、云南,7种在中南半岛,1 种在阿富汗、巴基斯坦,1种产日本,北美2种,欧洲4种。我国147种,大部分种类产西藏、云南,少数种产四川、甘肃、青海、陕西、黑龙江,极少数产华南。 H.Sleumer(1949,1980)将本组分为20个亚组,除1个亚组产欧洲,1个亚组产 北美外,其他18个亚组我国均有。J.Cullen(1978,1980)将毛枝杜鹃亚属Pseudaza— lea,糙叶杜鹃亚属Pseudorhodorastrum所含的2个组以及迎红杜鹃亚属Rhodorastmm, 作为4个亚组,并还建立了3个新亚组:Subsect.Monantha,Subsect.Fragarifiora,Sub— sect.Afghanica,因而将本组分为27个亚组。本志基本采用的是Sleumer的系统,也采 纳了一部分Cullen的观点,认为国产种类可以分为20个亚组。
亚属概述:Subgen.Eurhododendron K.Koch in Li,ndr01.2:157.1852.--Subgen.Lepidorrhodium Koehne,Deutshe Dendrol.449. 1853.——Sect.Lepidorhodium(Koehne)Rehd.In Bailey,Standard Cycl.Hort.5: 2937.1916. 矮至大灌木,少有乔木。植株被鳞片,至少幼枝和叶下面明显被有,通常在叶上 面、花梗、花萼、花冠外,子房、花柱上也被有,通常无毛被,有时有柔毛。叶通常常 绿,少有半落叶,通常革质,小至大。花序顶生,少花至多花或单花,伞形总状或短总 状;萼片不发育,或短小至宽大,通常5;花冠小至大,白、红、黄、紫色,漏斗状、 钟状、筒状、高脚碟状,稀辐状,内面常有各色斑;雄蕊10(--5),少有8—27;子房 5—6室,少有多至12室;花柱细长、劲直或短而强度弯弓。蒴果长圆形或卵球形,密 被鳞片,果瓣木质或质薄且开裂后多少扭曲或反卷。种子多数,有鳍状窄翅或两端具伸 长的尾状附属物。 亚属的模式种:Rhododendron ferrugineum L. 约498种,分布遍及属的分布区。我国有174种,主要集中产西南地区,零星分布 中部和东部,少数种产青海、甘肃,北达黑龙江,南至广东,台湾有1种。H.Sleumer(1949),(1980)将本亚属分为3组:杜鹃组、髯花杜鹃组、越桔杜鹃组。前2组的大部分种类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至喜马拉雅地区,形成在东亚的一个分布中心;后1组约300种,其中约287种分布于东南亚,为本亚属的又一分布中心。仅新几内亚岛就约有167种,加里曼丹岛约4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