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学导论

文学学导论

译者 王建徐畅
页数 486页
书名 文学学导论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装帧 简装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本书以导论的形式介绍文学学这门以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学科,涵盖该学科的各种研究角度和各个理论方向,主要介绍文学的各类体裁,描述修辞学、风格学和诗学的基本理论,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造型艺术、音乐、电影、广播)的关系,阐释20世纪的各种文学理论与方法。每个章节后面除了列出引用文献之外还提供了相关的基础文献和供深入阅读的专业文献,全书结尾附有更为详尽的参考书目,同时提供人名索引和术语索引,读者可以参照原书页码迅速寻找相关的内容。

作者简介

贝内迪克特·耶辛,1961年出生,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德语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歌德及其时代和20世纪德语文学和文学理论。

拉尔夫·克南,1961年出生,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德语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18到20世纪的德语文学和文学理论。

译者简介

王建,1965年出生,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语戏剧和戏剧理论以及德语近现代文学。

徐畅,1973年出生,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德语文学。

目录

总?序?多方位地吸纳?有深度地开采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导言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的审美

作为审美价值之创造的艺术

1.审美:术语的涵义

2.美

3.崇高?狄奥尼索斯精神

4.审美与世界图景

5.审美情感

6.审美在人的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

作用

7.价值论视界中的审美?审美与唯美主义

8.审美与艺术

第二节?作为一种认识活动的艺术(问题史概述)

1.摹仿论

2.象征论

3.典型与性格

4.作为艺术把握之客体的个性因素

第三节?艺术主题

1.“主题”这一术语的涵义

2.永恒主题

3.主题的文化一历史层面

4.作为作者自我认识的艺术

5.作为整体的艺术主题

第四节?作者与作者在作品中的出场

1.“作者”这一术语的涵义?作者创作活动的

历史命运

2.艺术的思想一涵义方面

3.艺术中的非意图性

4.作者创作能量的表现?灵感

5.艺术与游戏

6.作品中作者的主体性与作为实有之人的

作者

7.作者死亡说与对此说的批评

第五节?作者情感的类型

1.英雄精神

2.对世界满怀感激的接受与刻骨铭心的忧伤

3.田园诗,感伤,浪漫蒂克

4.悲剧性

5.笑,喜剧性,反讽

第六节?艺术的使命

1.艺术价值?净化

2.文化语境中的艺术

3.20世纪关于艺术以及艺术使命的争论

艺术危机说

第二章?作为一门艺术的文学

第一节?艺术门类的划分造型艺术与表现艺术

第二节?艺术形象形象与符号

第三节?艺术虚构假定性与逼真性

第四节?文学中形象的非物质性词语的塑像

第五节?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作为描写对象的言语

第六节?文学与综合性艺术

第七节?语言艺术在艺术家族中的地位?文学与

大众信息传播手段

第八节?文学与神话

1.神话:这一词语的涵义

2.历史上的早期神话与文学

3.近代的神话与文学

4.价值论视界中的神话

第三章?文学的功能

第一节?阐释学

1.理解诠释意义

2.作为阐释学概念的对话性

3.非传统的阐释学

第二节?文学的接受读者

1.读者与作者

2.读者在作品中的在场?接受美学

3.现实的读者?文学的历史一功能研究

4.文学批评

5.大众读者

第三节?文学品级和文学声誉

1.“高雅文学”文学经典

2.大众文学

3.消遣文学

4.文学声誉的漂移?无名的与被遗忘的作者与

作品

第四节?文学一精英一人民

1.精英的与反精英的艺术观与文学观

2.文学中的人民性

第四章文学作品

第一节?理论诗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1.诗学:这一术语的涵义

2.作品?系列?断片

3.文学作品的构成?作品的形式与内容

第二节?作品世界

1.术语涵义

2.人物及其价值取向

3.人物与作家(主人公与作者)

4.人物的意识和自我意识?心理描写

5.肖像

6.行为方式

7.言说之人对话与独白

8.物

9.大自然?风景描写

10.时间与空间

11.情节

第三节?艺术言语(修辞)

1.艺术言语与言语活动的其他类型

2.艺术言语的构成

3.文学与言语的听觉接受

4.诗歌和散文

5.艺术言语的特点

第四节?文本

1.作为语文学概念的文本

2.作为符号学和文化学概念的文本

3.后现代主义诸种观念中的文本

第五节?非作者话语文学中的文学

1.杂语和他人的话语

2.仿格体讽拟体和讲述体

3.借用

4.互文性

5.非作者话语和作者话语

第六节?作品结构

1.该术语的涵义

2.反复和变异

3.母题

4.细节描写和概括?跳脱

5.主体组织:“视角”

6.对比和对立

7.剪辑

8.文本的时间组织

9.作品结构的内容性

第七节?考察文学作品的几个原则

1.描述和分析

2.文学学阐释

3.语境研究

第五章?文学类别与文学体裁

第一节?文学类别

1.文学类别的划分

2.文学类别的起源

3.叙事类:叙述与叙述主体

4.戏剧类

5.抒情类

6.类别之间与类别之外的样式

第二节?体裁

1.关于“体裁”概念

2.适用于体裁的“有内容的形式”概念

3.长篇小说:体裁本质

4.体裁结构与体裁典范

5.体裁系统?体裁的典范化

6.体裁对抗与体裁传统

7.与艺术之外的现实相关联着的文学体裁

第六章?文学发展的规律性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发生与生成

1.术语涵义

2.文学创作之发生与生成的研究史概述

3.对文学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传统

第二节?文学进程

1.世界文学构成中的变动性与稳定性

2.文学发展的阶段性

3.19世纪一20世纪文学的共通性(艺术体系)

4.文学的地区性特色与民族特色

5.国际性文学交流

6.文学进程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术语译名对照表

人名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