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探索和总结了从先秦到“五四”时期二十位四川思想家的理论贡献和思想方法,以及在思维规律方面的经验、教训。在论及杨雄这位西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文字学家和史学家时,作者首先介绍了畅雄的生乎和著作,接着阐述了《太玄》中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和《法言》中的社会政治伦理学说,最后对扬雄思想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评价和说明。作者认为,“玄”是《太玄》一书最基本的概念,又是杨雄哲学的最高范畴。杨雄所讲的“玄”有多种含义,并不是在每一种含义上都是最高范畴。作为杨雄哲学的最高范畴,“玄”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整个世界的总规律;其二,玄是天、地、人(万物)形成的总根源;其三,玄是包容天、地、人(万物)的绝对,这是“玄”作为最高范畴的主要含义。杨雄在《法言》中,以维护封建等级制为核心,提出了他的德治学说和以成君子为目的的伦理学说;他反对历史是由有意志的天决定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天人相因相革的社会历史观;他推崇孔子和六经,批评先秦诸子,提出了他的诸子批判说。
巴蜀书社1988年3月第1版,32万字,责任编辑:黄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