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峰乡位于华容县北部。面积68.7平方千米,人口20905人(2009年末)。辖1个工矿区、14个行政村、4个场。乡政府驻地毛家巷,距县城8千米。[1]
解放前属板桥乡。解放初建为板桥、梅伍、栗树、黄湖等乡,初属第四区,后属第一区。1956的撤区并乡为胜峰(岭)乡。1958年属华一公社,1961年设立胜峰公社。1983年改胜峰乡。1996年,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2.2万,乡政府驻毛家巷,辖金窝、筲箕、排山、栗树、钢铁、凤形、话岗、龙秀、十里铺、清水、石伏、跃进、珠头山、前峰、板桥湖、毛家巷16个行政村。?年,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5846户、22829人,辖19个村、场。2004年辖毛家巷、金窝、筲箕、栗树、排山、钢铁、凤形、话岗、龙秀、十里铺、清水、石伏、跃进、珠头山、前丰15个行政村;水产场、养殖场、茶场、三八药场、林场。[1]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30623200:~201 121毛家巷工矿区 ~202 220金窝村 ~203 220筲箕村 ~204 220栗树村 ~205 220排山村 ~206 220钢铁村 ~207 220凤形村 ~208 220话岗村 ~209 220龙秀村 ~210 220十里铺村 ~211 122清水村 ~212 220石伏村 ~213 220跃进村 ~214 220珠头山村 ~215 220前丰村 ~216 220水产场 ~217 220养殖场 ~218 220茶场 ~220 220胜峰国营林场[1]
华容县胜峰乡(2)辖毛家巷、金窝、筲箕、栗树、排山、钢铁、凤形、话岗、龙秀、十里铺、清水、石伏、跃进、珠头山、前丰、水产场、养殖场、茶场、林场19个村、场。乡政府驻地毛家巷。
2015年11月6日上午,全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动员暨业务培训会在县影剧院召开。会议下发了全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方案和做好改革工作期间国有资产管理和信访维稳工作的通知。改革工作具体调整方案为:将护城乡、胜峰乡与城关镇合并设立章华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原城关镇政府所在地。
胜峰乡地处湘鄂边,华容县城东北郊三公里。全乡集雨面积68·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场,总人口23000人,总耕地面积2900亩,水域面积6700亩,南枕1804省干线,是华容通经岳阳市的必经之路。北接湖北石首市,距城陵矶港口75公里,能通江达海,交通四通八达,通讯事业发展迅速。
联通、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乡,现已安装程控电话2000门,有线电视进入农户,覆盖率达41%。广播全乡都能收听。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长兴不衰,一直走在全县的最前列。民营个私企业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全乡有9个乡办企业,74个村办企业,私营个体企业955个,从业人数6600人,占全乡总劳动力的74%,产值已超过5亿多元,增加值1·67亿元,创利税2013万元,文教卫生事业大大改观,全乡已实施“普九”教育,通过省级验收已全面达标。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形成产业连农户,农户连基地走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该乡有闻名岳阳市的板桥茭白基地500亩,荞头、京菜基地3500亩,年生产出口荞头640吨,京菜450吨,菜耘、湘莲基地1000亩,年产菜耘150吨,湘莲20吨。茶叶基地3000亩,年产“胜峰牌”名茶300吨,凤岭春名茶100吨,优质水稻42000亩(复种面积)年产优质大米10962吨名茶、出口荞头、京菜等产品畅销国内外,誉满三湘。人均纯收入已达2301元,预计将达到2400元以上。该乡大力发展民营业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创新技术,扩大规模,培植龙头企业,向小城镇聚集。胜峰境内的毛家巷、珠头山、李家湖、跑马岭小城镇建设初示规模,建筑设计规范、美观,胜峰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仅明代永乐至孝宗期间,胜峰境内就出了兵部尚书刘大夏,礼部尚书黎淳,工部尚书毛永嘉,他们都勤政爱民,为官清廉,政绩显著,风范永存。
新中国成立后,前锋村张树芝同志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战功卓著,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话岗村张维祯老人为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上述这些名人都是胜峰这块宝地孕育出来的精英,是胜峰人民的骄傲。胜峰又出不少的海外学子,如留美博士刘良保,友学。留日博士刘有名等。他们正在为祖国经济复兴,抢占世界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正奋力拼搏,孜孜不倦地学习。胜峰人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勤劳朴实,重义气,讲感情,思维聪惠,进取心强,有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这里人的生活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