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髭蟾

刘氏髭蟾

拉丁学名 Liu`smoustachetoad
中文学名 刘氏髭蟾
角蟾科
分布区域 福建、江西、广西、广东、浙江、湖南
髭蟾属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刘氏髭蟾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两栖纲 (Amphibia)

目:无尾目 (Anura)

科:角蟾科 (Megophryidae)

属:髭蟾属 (Vibrissaphora)

别称:崇安髭蟾、瑶山髭蟾、九龙山髭蟾、坑鹅、大水蚂、角怪

英文名:Liu`s moustache toad

同物异名:Vibrissaphora yaoshanensis Liu et Hu, 1978 ;Vibrissaphora jiulongshanensis Wei et Zhao, 1981 

濒危等级

刘氏髭蟾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近危 NT

依据标准:由于出现范围仅20,000 km2,分布区分裂,栖息地的面积和质量持续下降,过度捕获使得该物种接近“易危”等级,因此被列为“近危”等级

中国红皮书等级:渐危

中国红皮书等级生效年代:1996

CITES附录:未列入

CITES附录生效年代:1997

国家保护级别: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保护级别生效年代:1989

识别特征

刘氏髭蟾

头体长雄性79~101 mm,雌性68~97 mm。背面红棕色,不规则散布无数深色小点,四肢背面有若干深色横斑;腹面色较浅淡。吻宽圆而扁,口宽,吻棱显著;瞳孔纵置,眼球上半浅绿,下半深棕褐色;鼓膜隐蔽;颞褶显;上颌有齿,无犁骨齿;舌宽大深缺。胫跗关节达颌角或肩部,跟部不相遇;指趾端圆秃;指游离,趾间微蹼。背面满布网状肤棱,四肢背面纵肤棱极强;腹面及体侧满布浅色小疣粒。腋腺大而扁椭圆形,胯部白色月牙斑极显著;有股后腺。繁殖季节雄蟾上唇缘近口角处两侧各有1~2枚黑色锥状角质刺,有单咽下外声囊。

分布状况

中国特有种。见于福建、江西、广西、广东、浙江、湖南。

估计数量

繁殖季节在浙江九龙山内北坪选择一段山溪取长350 m宽2 m地段于傍晚根据鸣声统计有雄蟾37只(顾辉清等,1986)。又据文献报道自1980年至1985年在浙江九龙山采到标本数量如下:1980年9雄2雌(韦今来等,1981);1983年11月23雄1雌,1984年11月68雄34雌(吴云龙等,1986);1983~1985年133雄23雌(顾辉清等,1988)。

致危因素及现状

①森林砍伐造成栖息地范围缩小。

②旅游业发展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

③蝌蚪期长以及天敌危害。

④人为大量捕捉。以上都是刘氏髭蟾数量剧减的原因。

保护措施

江西省已将髭蟾列为该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

①建议有刘氏髭蟾分布的省与自治区,主要是浙江、福建、广西应将它列入该省(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②上述各省(区)已有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有刘氏髭蟾分布者,应将它列为该保护区保护对象之一。

③刘氏髭蟾主要分布区如未隶属现有保护区者,可新建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刘氏髭蟾及其环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