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改革

汇率改革

目录导航

汇率制度

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新 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 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 体制经历了新 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 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 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 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汇率 体制从 单一汇率制转为 双重汇率制。经历了 官方汇率与 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 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 汇率双轨制时期。

1994~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 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体包括,实现人民币 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 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 外汇交易市场等。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 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 外汇,银行进入 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 市场汇率。 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中国主动收窄了 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此后 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

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完善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 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 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 指数的变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 保持 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新 人民币汇率制度平稳实施充分证明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汇制改革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要求。 人民币汇率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2005年7月21日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 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 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 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 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 中间价。自2006年1月4日起,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 欧元、日元和港币 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 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而 中国对 美国 贸易顺差反而大幅增长。

2008年,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以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 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 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2010年6月19日,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汇改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 单一汇率到 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 复汇率回归。

1994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 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 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最新情况

2010年6月19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根据国内外 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 国际收支状况,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2年4月16日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幅度放宽至1%。

一篮子

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从原本紧盯美元的 汇率制度,改为 参考一篮子货币。所谓 参考一篮子货币,是指某一个国家根据 贸易与投资密切程度,选择数种主要货币,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后组成一篮子货币,设定浮动范围,该国货币就根据这一篮子货币并在范围内浮动。

基本立场

第一,实行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们一贯的方针;

第二,推进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从 中国的实际出发;

第三,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 中国的主权。

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进一步推进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是否意味着从现在开始人民币汇率进入增值通道?政府加息这种退市做法又会有什么变化?

人民币 汇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取决于结构调整能否带来 中国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改观和老百姓 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两大因素。

至于人民币 汇改对股市有何影响,笔者认为,海内外股市都会因为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带来了想象空间:在 中国,和 消费题材与金融行业相关的股票会被追捧,如果我们的 实体经济还没有显现出受汇率影响的变化的话,那么,股市市值整体上移的可能性完全存在。老百姓的 财富效应将从房地产市场走向 股票市场;在欧美,由于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格局将会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预期欧美 经济会有“ 中国效应”的拉动而出现很大的转机预期,欧美股市也会不断上扬。另一方面, 国际资本向 中国和亚洲的流动,会缓解美元泡沫和 欧元贬值的压力。短期内,甚至会推动 美国 金融业对企业和 个人信贷活动的恢复,我自己十分期待这种效果如果能够促进美国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 消费活动的恢复,那么,这个积极意义可能就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对 中国企业出口能力的恢复也产生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甚至能够冲销 汇率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人民币 汇改对老百姓 消费产生怎样的影响?“进口品”消费增加,旅游活动、海外购物短时间会变得活跃,但是指望 中国消费能力因为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而发生质变,可能是过于乐观了,或者说不了解今天影响中国 内需的结构性摩擦因素,它是不可能靠人民币汇率升值来加以解决的。

人民币 汇改,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境遇。出口企业可能会受到汇率和欧美 经济萧条的双重打压而受阻,面向国内企业的利润会变得扑朔迷离,一部分企业被欧美企业的出口所挤压,一部分企业从 人民币升值中所带来的进一步商务机会扩大的利好环境,效益不断提高, 比如, 金融业和垄断与市场不开放行业。而且,这类企业的业绩好坏还取决于政府 量化宽松政策执行的力度。我个人认为后者不改变,将来一定弊 多利少。

人民币 汇改对 宏观调控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大。如果结构调整很慢,而且很不到位,那么, 资产泡沫的压力将会十分明显, 中国产业空洞化的现象就会日趋严重,中国政府退市的负作用就会十分巨大。所以,为了冲销这种负面影响,更需要 中国政府随机应变的能力,实施上这是很难做到的,弄不好,解决了的问题,更进一步恶化了将来结构性的扭曲问题。

人民币汇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取决于结构调整能否带来中国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改观和老百姓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两大因素上,如果在这方面没有产生积极的意义,那么,欧美夸大中国汇改积极意义的效果就会昙花一现,而会把矛头错误地指向 中国市场的开放问题和制度不透明问题上,始终不想承认 中国消费能力的问题和结构性摩擦的问题。到那时,今天高调肯定的态度会转变成更多不切合实际的指责声。

短时期中国产品的 替代效应会对欧 美国家有利,如果它能和欧美国家 金融体系的借贷能力的恢复和股市价格功能的恢复联系起来,那么,欧美 经济和世界 经济的复苏推动就会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如果没有这样的结果而全部指望 中国 经济的拉动因素,那是过于乐观了,也是不可持续的。事实上,今天 中国经济对欧美的贡献来自于政府 量化宽松的宏观政策组合,而不是来自于民间企业和 消费活力的自发推动,所以,实际上 人民币升值丝毫不能改变这种结构,而只是暂时的“ 货币错觉”所带来的短期消费增长效果。

既然 人民币汇率的积极意义对海内外都是有限的,那么,今后世界 经济摆脱危机造成的影响和防范世界经济 二次探底的风险,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人民币升值在这种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是锦上添花,但如果结构调整没有多大变化,那么,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步伐加快有可能出现“火上加油”的负面效果。

老百姓理财上要注意控制 资产泡沫这类 金融风险和 产业空洞化的 经济风险,即短期内股市投资的盈利面可能加大,中长期要注意 中国企业的业绩表现和资产泡沫风险的积累程度,从而控制好自己的 仓位和“离场”的时机。但不抓住人民币短期的“题材效应”,有可能因为财富实力的不足而减弱将来自己 对冲未来风险的能力。另外利用手里的 货币强势特点,可以去关注一下海外投资的动向和机会,但不要盲目行动。

汇改目标

2010年7月30日,央行副行长 胡晓炼在央行网站上发表关于人民币汇改的文章,这是其在 汇改重启不久后连续发表的第五篇文章。业内人士指出, 胡晓炼的文章不仅旨在消除国际上对人民币汇改的种种曲解,也表明坚持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 中国长期的改革目标。

2005年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参考 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一直是重点强调的内容。 参考一篮子货币与盯住单一货币相比,更能发挥调节进出口、 经常项目及 国际收支的作用,也更能体现出汇率上下浮动的特点。

未来可尝试定期公布名义 有效汇率,逐渐把有效汇率水平作为 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参照系和调控的参考。所谓 实际有效汇率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增加双边波动,二是增加币种组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