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纪

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纪

中文名 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纪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拍摄于 连云港市 花果山风景区   《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纪》摩崖题刻,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花果山景区隋代郁林观遗址“ 飞泉”东侧的崖壁上。刻石面南,净面高2.1米、宽5米,由右向左竖刻,首行篆书题名,正文连同落款计24行,行17字,字径18厘米,全文共392字。《东岩壁纪》刻于唐开元七年(719年)。它既是一篇纪实性的优美散文,生动地描述了 云台山的自然景观“雾夕与碧海同深, 霞朝将 赤城争峻”,“悬流喷水,藏宿雨而时来,卧石埋云,触摇风而不散。历时花木,红紫无名”,同时也因官场沉浮,表现出作者出尘遁世,寻求“紫翠之房”、“洗我尘虑”,脱离现实的思想的流露。   从《东岩壁纪》的落款“崔逸文”来分析,应为 海州 司马崔惟怦之子崔逸著文并书写。 《新唐书》中崔惟怦有传,曾任海、沂等州司马,其子曰“镜邈”,而镜邈以下即无记载,疑即为崔逸,字镜邈。 清河崔氏是唐代的望族,仅 李唐一代崔氏入阁拜相的即有二十三人。   《东岩壁纪》问世以来,得到书坛有识之士的极力推崇,虽僻在海隅,其 拓本却流传极广。早在宋代就被渡江南下的著名金石家 赵明诚的夫人 李清照收入他们合编的《金石录,九百三十五、九百三十六、九百三十七唐郁林观东岩壁纪中,清吴玉扌晋 著录于《金石存》。清 叶昌炽在其《 语石.卷二》中再予收录并有记:“海州古 朐山县地,明以前尚有 汉刻东海庙碑。 吾乡顾氏 艺海楼尚藏 孤本,而原石之亡久矣。然郁林观东岩壁纪,天挺伟表,鸾翔鹄跱,汉石门、析里两颂无以尚之。以僻在海东,见之者少。山左 赵佑赍两本到京,余得一通,吴蔚若前辈悬之省馆壁间,见者未睹年月,惊为汉隶。”   关于《东岩壁纪》的书法艺术,可能受清叶昌炽 《语石》中“汉石门、析里两颂无以尚之”的影响,当代不少学者总是和 《石门颂》对比,认为其用笔布白,极富《石门颂》特色,认为诸字和《石门颂》皆神似、形似,而省文管会的 刘谨胜先生在其《江苏碑刻》中作了中肯恰当的评价:“从笔法上看,书家有意识地想超越晋魏,直入汉隶之室的追求是很执着的。它不取唐隶通行的那种整肃平正、丰腴雍容之态,而求通过瘦劲挺秀的线条,规整中见飘逸的结字,反映出它自身的 艺术个性”。“唐隶”于1982年被列为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在《东岩壁纪》刻石对面平整的“廉石”上有一块宋 祖无择 三言诗碑和唐东岩壁纪互映生辉,堪称花果山摩崖题刻中的双璧。祖无择三言诗刻位于唐隶石刻的斜对面,刻于“廉石”的北立面上。诗刻高约5米、宽约6米, 小篆字体,字径8寸,正文14行,行7字后一行5字,共95字。前三行21字是撰文、书篆、镌刻者的籍贯、姓名、字号,后11行74字是三言诗正文,记述了祖无择、苏唐卿、王君章三人畅游云台山的感受,最后是21字的落款分2行,总计126字。诗刻的时间为北宋 庆历 甲申年(1044年),距今已有950多年。三言诗刻为祖无择撰文,苏唐卿书篆,王君章镌刻,各取三人文、笔、刀之长,史称三绝名碑。清吴玉扌晋 广收古今墨拓,将三言诗刻编入古今篆刻之次,载于《金石存》。明、清两代皆收入地方志书。建国后,北京 中国书法研究社编印的 《各种书体源流浅说》里,在介绍宋人小篆时,特别推崇三言诗刻,“宋篆”于2002年与唐隶合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