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空战

朝鲜战争空战

目录导航

兵力对比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仅有不到300架飞机,飞行员喷气式战斗机平均飞行时间不超过15小时,毫无空战经验。对手则是拥有15个空军联队,作战飞机1200多架,大部分飞行员参加过二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的世界头号空中强敌。 

空对地作战

由于苏联空军受到的命令以保护机场为主要作战原则,除了北朝鲜空军在入侵初期的行动以外,战争期间绝大多数的对地作战(包括密接支援,战场阻绝与战术轰炸)是由联军所发动与担任。

绞杀战

1951年8月初,美空军制定了对北朝鲜的“绞杀战”计划,企图以其空中力量封锁朝鲜北方交通线。使中朝军队陷入被动。为了确保“绞杀战”计划的成功,美国空军又把刚刚问世的超音速、可携带核弹、火箭弹和常规炸弹的F-86战斗机派到了朝鲜战场。然而,志愿军空中勇士没有被F-86的凶猛来势所吓倒,而是勇敢的迎了上去,与美机展开百架以上的大机群作战,9月25日,美机112架飞机向新安州地区进袭。顷刻间,志愿军空军100多架战鹰腾空而起,向战区疾驰。当一大队正准备攻击敌战斗轰炸机时,敌F-86战斗截击机两批8架从左、右后方袭来。一大队飞行员不畏强敌,英勇奋战。大队长李永泰敏捷地操纵飞机,迅速左转弯上升,准备占位攻击。突然,他感到收音机剧烈一抖,回头一看,机翼被敌炮击中,而后上方的4架F-86正向他逼近,情况危急。他猛向右蹬杆压舵,大坡度急转弯,避开了敌机的攻击。李永泰抓住机会,驾着受伤的飞机顺势向敌2号机冲去,两次按动炮钮,都因军械系统被打坏而未能打出炮弹;与此同时,又有4架F-86向李永泰猛烈攻击,受伤的飞机再次中弹,他急中生智,猛地向右压杆蹬舵,大坡度急转弯,一会儿来个垂直跃升,一会儿又来个盘旋下降,在敌阵地左冲右突,上下翻飞,躲过了美机一次次攻击,并伺机向威胁最大的美机冲去。李永泰与美机斗智,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空中勇士。志愿军空军与美空军斗智斗勇,取得了辉煌战绩。 

然而美军并不甘心失败。为了重新夺得并保持朝鲜战场上的空中优势,美空军组织研究了一种新战术,企图在发现志愿军飞机后,分成4机、8机、16机等不同编队,一齐围攻志愿军飞机,或诱使志愿军的飞机分散,各个击破。针对美空军的新战术,志愿军空军集中飞行员的智慧,制定了同批同梯队出战的机群以4机为单位,按不同的间隔、距离、高度,采取层次配备,构成小编队、大纵深战斗队形;以及按照统一的作战意图 ,以长机为核心,在目视联系和战术联系的范围内,保持一域,相互协作作战的新战术,扭转了对志愿军一度不利的战场形势。 

11月18日下午,美军184架飞机扑向新安州、清川江附近轰炸。志愿军空军104架飞机奉命赶往战区。至肃川上空发现敌F-86飞机20架。团带队长机乘敌不备,率队以突然猛烈的急速俯冲动作,从8000米冲向敌机群,打散了敌人队形,迫敌措手不及,造成我各个歼敌的有利态势。此时,队长王海率领6机,迅速扑向左前方60架敌F-84机群。为了进一步分割敌人,我6机在王海指挥下,忽而从高空猛冲直下,忽而又迅速拉起爬高,经过几次上下冲杀,敌人阵形大乱,四处逃散。志愿军空军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向敌发起猛烈进攻,接二连三的击落敌F-84飞机,将空中战线推进到并保持在清川江以南地区,积极掩护了铁路交通运输。 

在这场持续了10个月的“绞杀战”中,志愿军共击落美机122架、击伤41架,连美国的“空中英雄”、“王牌飞行员”戴维斯少校也被年轻的中国飞行员击落而毙命。美远东空军司令威廉中将不得不承认:美国空军是在“和一个厉害而熟练的敌人作战,”“联合国军航空兵部队对北朝鲜铁路运输进行的空中封锁活动完全失败了。” 

中朝方的轰炸

志愿军曾经以空军和海军掩护陆军攻占了朝鲜西海岸的大和岛、小和岛等十多个岛屿,并在这一过程中三次轰炸大和岛,开创了志愿军夜间轰炸的先河。

1951年11月5日夜,我志愿军第50军一部攻克椴岛,为配合地面部队的战斗行动,巩固既得胜利,狠狠地打击敌人,空联司决定空8师用图——2轰炸机9架,于11月6日14时前做好战斗准备,轰炸大和岛的大和洞村敌情报机关和指挥机构。 

1951年11月29日22时19分,空十师第28团副团长王恩泽、大队长姚长川奉命率图-2轰炸机10架从辽阳机场起飞,对美军和南朝鲜军占领的大和岛执行第二次轰炸任务。部队按预定航线于当日23时17分抵达目标上空投弹,23时31分10架飞机投弹完毕返航。由于经验不足,没有炸中目标,但迫使在那里活动的几艘美国和南朝鲜的舰艇驶离了该海域。 

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指挥所决定,以航空兵第8师9架图-2轰炸机,由航空兵第2师16架拉-11歼击机护航,由航空兵第3师24架米格-15歼击机空中掩护,于11月30日15时25分轰炸大和岛灯塔的敌指挥机构,配合地面部队渡海作战。 

空对空作战

空对空作战是指朝鲜空军,中国志愿军空军与联军空军进行的各种空战,包含战斗机之间,与拦截轰炸机与攻击机的任务。大多数战斗机之间的战斗发生于白天,少部分发生于担任护航的联军夜间战斗机与拦截联军轰炸机的MiG-15交战。

初期

朝鲜空军第一次出现在战争爆发当天,4架苏联提供Yak-9战斗机扫射首尔附近的Kimpo机场。由于韩国并没有任何战斗机种,美国决定立刻由驻扎在日本的远东空军派出战斗机担任保护与驱离的任务。

美军派出的F-82战斗机在战事爆发的第二天(6月26日)当地时间下午1:33时遭遇一架Yak-9的奇袭,双方没有任何损失或者是战果。6月27日发生第一次双方空中交战的纪录。根据美方的纪录,当天一共有7架北朝鲜空军的战斗机在不同时间被美军F-82与F-80战斗机击落。

米格走廊

米格走廊是朝鲜战争时期一历史名词,是美国空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北部鸭绿江入黄海口的附近一带地区称谓,而非一次作战行动的名称。在朝鲜战争中,因在此地美军的F-86军刀战斗机多次与苏联的米格-15发生遭遇战,因而得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规模喷气式飞机对战的地方,所以米格走廊也被视为喷气式飞机战争的发源地。

朝鲜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凭借其绝对空中优势,横行于朝鲜上空,妄图以“绞杀战”窒息中朝军队。志愿军空军横空出世,在清川江至鸭绿江上空建立了一条“米格走廊”,彻底挫败了美国空军的嚣张气焰。 

大堡四七空战

大堡四·七空战是在朝鲜战争中,中美空军在中国的大堡机场进行的一场小规模的空中战斗。在这场规模不大的空战中,中国驾驶员以其精湛的驾驶技术和对地形的了解成功击落了由美国空军“双料王牌驾驶员”、“空中英雄”哈罗德·爱德华·费席尔驾驶的飞机,对中国空战部队的士气起了鼓舞作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