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艺术学院

内蒙古艺术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57年,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党组书记布赫同志的亲自倡导下,成立了内蒙古艺术学校。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艺术人才的需要,自治区政府提请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1987年3月27日,国家批准建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校作为艺术学院的中专部仍然保留。

1994年,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2000年11月,自治区政府下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理顺内蒙古大学和艺术学院管理体制的批复》,要求教育厅制定内蒙古大学和艺术学院管理体制实质性合并操作方案,同时要求内蒙古大学加强对艺术学院的管理。

2001年底,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与内蒙古大学实现实质性合并。学院的建设发展仍然延续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在人、财、物、办学等方面独立运行,形成了完备的建设体系。合并以来,在内蒙古大学“211工程”、省部共建高校计划、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等建设发展过程中,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特别是学位点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04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

2009年,艺术设计、美术、影视等系迁入内蒙古大学南校区。

201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鉴于艺术学院的发展实际,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对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需要,决定报请教育部批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独立设置为内蒙古艺术学院。[1]

2015年4月,教育部发文《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函》,教育部“同意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资源)基础上建立内蒙古艺术学院”;8月,自治区政府发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内蒙古艺术学院和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批准独立设置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校全景学校全景

2022年8月,内蒙古艺术学院云谷校区管委会在和林格尔新区成立,这标志着内蒙古艺术学院新校区正式启用。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9个教学单位,1所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艺术学门类为主,26个本科专业。[1]

专业设置

院部

专业名称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舞蹈学院

舞蹈表演(男)

舞蹈表演(女)

舞蹈表演(表演与教育)

舞蹈表演(国标舞)

舞蹈编导(舞蹈教育-女)

影视戏剧学院

表演(戏剧影视表演)

表演(二人台表演)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表演(服装设计与表演)

戏剧影视文学

美术学院

书法学

中国画

动画

绘画(油画)

绘画(水彩)

绘画(版画)

美术学

设计学院

雕塑

服装与服饰设计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舞台美术)

艺术设计学

产品设计

公共设计

表演(服装设计与表演)

新媒体学院

动画

数字媒体

漫画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艺术史论

思想政治与公共课教学部

--------

学科建设

专业设置

院部

专业名称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舞蹈学院

舞蹈表演(男)

舞蹈表演(女)

舞蹈表演(表演与教育)

舞蹈表演(国标舞)

舞蹈编导(舞蹈教育-女)

影视戏剧学院

表演(戏剧影视表演)

表演(二人台表演)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表演(服装设计与表演)

戏剧影视文学

美术学院

书法学

中国画

动画

绘画(油画)

绘画(水彩)

绘画(版画)

美术学

设计学院

雕塑

服装与服饰设计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舞台美术)

艺术设计学

产品设计

公共设计

表演(服装设计与表演)

新媒体学院

动画

数字媒体

漫画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艺术史论

思想政治与公共课教学部

--------

师资力量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3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8个专业领域的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权点。[1]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艺术设计、艺术系理论等[5]

序号 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
1 音乐与舞蹈学(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2 美术学(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6]
3 艺术学理论[7]

教学建设

序号 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
1 音乐与舞蹈学(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2 美术学(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6]
3 艺术学理论[7]

合作交流

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30)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887人,其中专任教师451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328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86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50余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并遴选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 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培养人选9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带头人4人,自治区“草原英才”滚动支持个人项目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4人、二层次人选5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教学名师3人、教坛新秀6人。[1]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赵林平、高鹏[8]

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赵林平[8]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赵林平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赵林平[9]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赵林平、宋生贵等[9]

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宋生贵、赵林平、乌力吉巴雅尔等[10]

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高鹏、宋生贵等[8]

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带头人:高鹏、宋生贵等[8]

自治区教学名师:李树榕等

自治区“草原英才”人选:赵林平、朱晓娟等[9][11]

自治区级“四个一批”人才:宋生贵[12]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序号

团队名称

团队负责人

获批年份

所属系部

1

服装设计教学团队

曹莉

2009年

艺术设计系

2

蒙古舞教学团队

赵林平

2011年

舞蹈系

艺术研究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序号

团队名称

团队负责人

获批年份

所属系部

1

服装设计教学团队

曹莉

2009年

艺术设计系

2

蒙古舞教学团队

赵林平

2011年

舞蹈系

研创平台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0个,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先后获批建立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蒙古族传统音乐》)、文旅部中国—东欧国家民族艺术传承交流中心、中国文联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创演平台;蒙古族青年合唱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内蒙古皮革艺术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蒙古族服装造型与工艺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蒙古族装饰艺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等自治区级科研与人才培养平台。[1]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7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编导、视觉传达、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

国家级品牌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课程负责人 获批年份 所属系部
1 音乐表演 李世相 2010年 音乐系
国家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获批年份 所属系部
1 蒙古舞 赵林平 2008年 舞蹈系
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课程负责人 获批年份 所属系部
1 音乐表演 李世相 2006年 音乐系
2 播音与主持艺术 高明霞 2007年 影视戏剧系
3 艺术设计 赵志生 2008年 艺术设计系
4 表演 宋生贵 2009年 艺术学院
5 绘画 王荣 2011年 美术系
6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好必斯 2012年 音乐系
7 音乐学 杨玉成 2013年 音乐系
区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获批年份 所属系部
1 视唱练耳 晨炜 2006年 音乐系
2 蒙古舞 赵林平 2008年 舞蹈系
3 作曲技能课 李世相 2008年 音乐系
4 服装造型艺术设计 包晓兰 2009年 艺术设计系
5 蒙古族传统音乐概论 杨玉成 2011年 音乐系
6 美声演唱技能课 孙德俊 2013年 音乐系

研创成果

国家级品牌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课程负责人 获批年份 所属系部
1 音乐表演 李世相 2010年 音乐系

学术资源

国家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获批年份 所属系部
1 蒙古舞 赵林平 2008年 舞蹈系

文化传统

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课程负责人 获批年份 所属系部
1 音乐表演 李世相 2006年 音乐系
2 播音与主持艺术 高明霞 2007年 影视戏剧系
3 艺术设计 赵志生 2008年 艺术设计系
4 表演 宋生贵 2009年 艺术学院
5 绘画 王荣 2011年 美术系
6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好必斯 2012年 音乐系
7 音乐学 杨玉成 2013年 音乐系

校徽

区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获批年份 所属系部
1 视唱练耳 晨炜 2006年 音乐系
2 蒙古舞 赵林平 2008年 舞蹈系
3 作曲技能课 李世相 2008年 音乐系
4 服装造型艺术设计 包晓兰 2009年 艺术设计系
5 蒙古族传统音乐概论 杨玉成 2011年 音乐系
6 美声演唱技能课 孙德俊 2013年 音乐系

校训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中国国内外艺术院校、团体以及知名专家学者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往。先后与美国佛蒙特大学、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美国伊利诺大学、丹麦皇家美术学院、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蒙古国音乐舞蹈学院、蒙古国国立科技大学、泰国格乐大学、韩国启明大学等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泰国格乐大学开展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举办了中美“马文化周”“文化艺术活动周”等活动,连续10多年举办了“中美东方之旅”艺术交流活动,多次参与中俄艺术联盟、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艺术交流活动,多次前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进行访问演出或举办作品展览。[1]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文化部研究与传承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传承驿站。

研究机构
民族音乐传承驿站 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
资料来源:[14][15]

历任领导

研究机构
民族音乐传承驿站 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
资料来源:[14][15]

知名校友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舞蹈学院教师创作、学生表演的许多舞蹈作品先后在中国舞蹈“荷花奖”、“桃李杯”等国家级舞蹈大赛中获奖,并多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艺术创作“萨日纳“奖等。从1999年至2018年,舞蹈学院师生参加重大演出实践与文化交流上百场次,其中包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双拥晚会、联欢晚会;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内蒙古电视台(蒙、汉语)春节晚会;历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文化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节”等大型演出。[16]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影视戏剧学院共成功举办了八届戏剧·朗诵节,演出剧目49余场。二人台原创轻喜剧《太春发财》受邀成为上海·中国校园戏剧节展演剧目,主演学生张恒获“戏剧之星”的荣誉称号;原创儿童剧《阳光少年七彩梦》受宣传部委托在全区巡演;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孙伟以作品《嘎达梅林》获第十一届齐越朗诵节“金奖”和“齐越奖”。[17]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美术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创作项目7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个人作品集等近50部,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国际美术作品双年展”等国家级奖项近20人次,获省部级奖项300人次,在海外举办个人展览10余人次,一批优秀的作品被国外美术机构收藏。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新媒体学院师生在CS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2篇,科研教学获省部级以上奖22项;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项目26项;学生100余部动画短片、插画、影视广告、网页设计在国内外各类动漫大赛中获奖及展映。其中,2005年,首届动画专业毕业生作品《巴特尔的约会》获中国动画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动画成就奖”。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文化艺术管理学院教师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自治区社科重点招标课题2项,自治区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1项,自治区社科规划类项目8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18]校园风光校园风光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音乐学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64部,作品专集28盘,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创作作品146首,成功举办“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第三届全国旋律学研讨会”“中国呼麦暨蒙古族多声音乐研讨会”等大型学术研讨会数次,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曾获世界合唱比赛、国际呼麦比赛、国家“金钟奖”、“金芦笙”、“神州唱响”及自治区各类比赛金、银、铜奖励430余项。[19]

学校荣誉

  • 馆藏资源

校园建筑校园建筑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内蒙古艺术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53万余册(件),其中电子图书12万余册,艺术专业图书21897种97437册,综合图书47823种288852册,合订期刊995种21292册,合订报纸65种4752册,视听资料928种1411件,中外文期刊444种。[20]

  • 学术期刊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北方民族艺术专题研究、蒙古族艺术研究、文艺美学研究、艺术教育研究、研究生论坛、翻译之窗、历史·民俗·艺术、艺术人类学研究等。

词条图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