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州

郎州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一在今贵州省境内(635—637,639.AD),唐贞观九年(635),置郎州,领恭水(今遵义市)、高山(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中桥村)、贡山(贵州绥阳县蒲『老』场镇。)、柯盈、邪施(在今遵义县鸭溪镇境内、释燕6个县。十一(637)年废郎州及所领6县建置,十三(639)年复置郎州,旋更名为播州。  

       一在今云南省境内(634--717.AD) ,治所在今云南省曲靖市北,原名南宁州,始置于唐初,贞观八年(634年)至开元五年(717年)间,曾改名郎州,所置都督府本是正都督府,永徽三年(652年)罢府。开元五年(717年)复置南宁州都督府,作为戎州都督府属下的羁縻都督府,共领有25个羁縻州。

       唐初南宁州治共范川,贞观八年(634年)改为郎州,徙治石城川,,开元五年(717年)复为南宁州,开元末,仍治共范川。南诏时置石城郡,当已还治石城川。

       共范川,明初置南宁驿,盖取唐旧州为名,在曲靖府城西15里安仁乡,即今曲靖市西8公里之西山乡(旧名三岔)。如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1《曲靖军民府》云:“南宁驿,在城西十五里安仁乡,洪武二十三年建置。”刘文征《滇志》卷3《古迹》云:“旧南宁县址,在(曲靖)府西十五里三岔平川中,古址尚存。” 《读史方舆纪要》卷114《曲靖军民府》云:“南宁城,在府西平川中,地名三岔,旧名共范川,《志》云:‘唐武德初,南宁州治共范川。’……寻徙石城,咸亨三年,南宁州爨归王杀东爨首领盖聘父子,仍治共范川。”按爨归王杀盖聘父子事在开元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间,则南宁州还治共范川时间非咸亨三年,而在开元末。

       石城川,方国瑜谓在今曲靖市,向达、赵吕甫谓在今沾益县,陈可畏谓在今宜良县。稽诸古史,石城在明曲靖府治南宁县北20里,即今曲靖市北 9公里之沾益县西平镇太平村。《寰宇通志》卷112云:“石城在南宁县北二十里。”正德《云南志》卷9云:“石城在府城北二十馀里。旧有一碑,乃段氏与三十七部诸蛮立誓盟之碑。”该碑康熙年间出土,后移置于武侯祠、奎阁,今藏于曲靖市第一中学。又太平村所临之西河,明代称石幢(音床)水,当是石城水之音讹。由此可证,向、赵二氏所说为是,今即依之。

      南宁州初领9县,州境约当今云南省曲靖、东川、开远、陆良、马龙、师宗、沾益、会泽、寻甸、宜良、石林、华宁、通海、江川、澄江、弥勒、泸西等市县,武德七年(624年)以梁水、绛县置梨州,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以升麻县置麻州,显庆元年(656年)以新丰县置威州,泉麻县置归武州,陇堤县置武恒州,并析味县置武德州,开元五年(717年)犹存味、同乐、同起3县,州境缩小为今曲靖市及陆良、马龙2县。《新唐志》载南宁州领7县,是指贞观十三年(639年)情况,《寰宇记》载南宁州领5县,则是指开元五年以前情况。

      味县:倚郭。唐初治共范川,贞观八年(634年)徙治石城川,开元末,仍治共范川。考已具前。

      同乐县:道光《云南通志·地理志》曰:“新丰川有大池甚广,即今中埏泽,其为陆凉州无疑。州北与南宁接壤处,为唐同乐县。”清陆良州即今陆良县城,州北与南宁县接壤处,元、明曾置陆良州,今为板桥镇旧州村。方国瑜认为唐同乐县即汉之同劳县,在今曲靖县南及陆良县东北之地,与此相符。《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亦标唐同乐县于旧州村,今从之。

唐代郎州之印(所在地待考)唐代郎州之印(所在地待考)      同起县:方国瑜谓:“《樊志》卷六:‘升麻川西南有曲轭川,汉南宁州同起县〔地〕也。’按汉无同起县,当唐之同起县,土人名曲轭。……审之地理,曲轭应即今之马龙县,马龙为汉同濑县故地。”又云:“同起或即汉同濑之对音而稍误也。”向达、赵吕甫、陈可畏皆不同意曲轭川在马龙,但不反对同起县在马龙。则可定同起县在今马龙县,唯不得将同起与曲轭川等同。

郎州(云南境内)历史地理图郎州(云南境内)历史地理图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