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传

王粲传

本名 王粲传
所处时代
目录导航

历史原文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①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②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③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④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⑤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⑥,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⑦;然复精意覃思⑧,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粲二子,为魏讽所引,诛。后绝。

注释

⑴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

⑵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

⑶倒屣(x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

⑷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

⑸西伯:指周文王。

⑹强(qiǎng)记:记忆力强。

⑺属(zhǔ)文:写文章。

⑻宿构:预先谋划准备。

⑼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

⑽加:超过。

⑾垂:将近。

参考译文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高平人。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位列汉代的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何进因为王谦是名公的后代,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与王谦结成婚姻关系,叫两个女儿出来拜见王谦,让他从二人中选择一个。王谦没有答应。因病免了官职,最后在家中死去。

汉献帝向西迁都,王粲也迁居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看到了他感到很吃惊。当时蔡邕的才学都很出色,在朝中位尊权重,受到重视,常常车马充塞了住宅前的巷子,宾客满坐。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来访,倒穿着鞋就跑去迎接他。王粲到了之后,看到他年纪轻,体貌短小,所有座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畅的孙子,有奇异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书籍应当全部送给他。”十七岁时,司徒召用,皇帝命令授予黄门侍郎的官职,因为西京扰乱,都没有去接受官职。于是到荆州投靠刘表。刘表因为王粲身材短小、相貌不扬并且随随便便、不拘小节,不太重视他。刘表死了后,王粲劝刘表的儿子刘琮,让他归附了曹操。曹操召用王粲为丞相掾,并且赏给关内侯的爵位。曹操在汉水之滨设酒宴,王粲双手捧杯敬贺说:“当今袁绍在黄河以北起兵,仗着人多,立志吞并全国,然而他爱贤才却不能使用贤才,所以有特殊才能的人都离开了他。刘表在荆州一带从容不迫,安闲自在,暂时不动,观察等待时机,自认为自己可以效法周文王(慢慢压倒商朝)。在荆州躲避战乱的人,都是天下才能出众的人,刘表不知重用他们,所以国家危急却没有辅佐的人。您打下冀州的时候,刚到那里就整顿武器装备,招揽豪杰而重用他们,而纵横驰骋天下;等到平定了长江、汉水,招纳有才能的人而安置他们的职位,让天下人归心,远远看到(您的善政)而希望天下太平,文臣武将都被任用,英雄竭尽全力,这是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的措施啊。”后来王粲被调动官职任军谋祭酒。魏国建立以后,曹操授予他侍中的官职。他广泛认识事物,知识丰富,有问必能对答。当时昔日的法度荒废、松弛,需要创立新的规章制度,王粲经常主持这件事。

当初,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读路边的碑文,那人问:“你能背诵吗?”王粲说:“能。”那人就让他背诵碑文,一个字也不错(漏)。曾经观看人下围棋,摆在棋盘上的棋子被搅乱了,王粲替他们照原样恢复,把棋子再摆上。下棋的不相信,用头巾把棋局盖上,让他再用其他的棋盘把棋子照原样摆上。摆好后用来互相核对比较,棋子的位置一个也不错。他的很强的记忆力就像这样好。他还擅长计算,作算术,能大致通晓道理。他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的;然而即使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提笔写成的文章。他写下的诗、赋、论、议将近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王粲随曹操军队伐征东吴。二十二年春天,在行军路上病死,当时四十一岁。王粲有两个儿子,受魏讽的牵连,都被杀了。后代断绝。

阅读点评

王粲(公元177-217年)是一位诗人,“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之一。王粲不仅诗写得好,学问也好。蔡邕当时可算是学界泰斗。年幼的王粲能得到蔡邕的特殊礼遇,说明他确有过人之处。读本文,我们不禁为蔡邕关爱并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所感动。这说明:一个人,不仅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因为年轻人才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否则,即使你是一匹“千里马”,也只能“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落得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结局。

人物生平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其祖为汉朝三公。献帝西迁时,王粲徙

三国智原画-王粲

至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后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不甚见重。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令归降于曹操。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魏国始建宗庙,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其时旧制礼仪废弛,朝内正要兴造制度,故使王粲与卫觊等典其事。王粲强记默识,善算术行文;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有《王侍中集》。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合称「建安七子」。王粲为"七子之冠冕",文学成就最高。他以诗赋见长,《初征》《登楼赋》《槐赋》《七哀诗》等是其作品的精华,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同时王粲还撰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载“英雄”传记的史书《汉末英雄记》。明代人辑录其作品,编就《王侍中文集》流传后世。著名的文学典籍《昭明文选》中也有王粲的作品。建安二十二年卒,享年四十一岁。

方志记载

王粲(176年-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曾祖龚、祖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粲少年时即为大文学家蔡邕所器重。博学多识,善属文,蔡邕见而奇之。尝宾客盈座,闻粲在门,倒屣迎。粲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座皆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荆州避难,依刘表十六年,建安十三年归附曹操。辟丞相椽,封关内侯。随操征战。十六年,迁军谋祭酒,始与丕、植诸子交游。十八年,拜侍中。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复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也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建安二十二年春,道病卒,年四十一。在“七子”中,粲为其首。

相关事件

王粲出身于东汉的上层官僚之家,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官

过目不忘之才

王粲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他“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作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用现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王粲的语文算术成绩都好,是一个文理科俱佳的全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记载的两件小事,证明了王粲确实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

有一天,王粲与几个伙伴到郊外玩耍,走到半路上,发现路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碑文。勤奋好学的王粲见碑文写得不错,就大声读了起来。伙伴们早就听说他有过目成诵的本领,就和他开玩笑说:

“王粲,你读完这一遍,能背下来吗?”

王粲谦虚地说:“试试看吧。”

于是,他把脸背过去,一句句地背诵起来。伙伴们一边听,一边对照原文看,他们吃惊地发现,王粲竟然背得一字不差!大家不禁为他喝起彩来。

还有一次,王粲在旁边看人下围棋,一不小心把棋盘给碰翻了。下棋的人见是王粲,就故作生气地说:“这可怎么办啦!我们就要见分晓了,本可以赢他一盘,看,却让你给搅了!”

王粲说:“对不起,我给你们复盘成吗?”说着他捡起棋子,按刚才的棋势摆了起来

。摆好之后,下棋的人和观棋的人,都不信王粲摆的和原来是一样的,就用东西把棋盘盖起来,要王粲另外再摆一盘,看看两盘摆的是不是完全一样。王粲二话不说,就在旁边重新摆过了一盘。摆好后,经过对照,一子儿不差。从此,王粲惊人的记忆力便远近闻名了。

蔡邕是当时的文坛巨匠和领袖,此人才学过人,朝野闻名,人们对他无不敬仰,家里常常宾客盈门。有一天,王粲去拜访他。蔡邕早已听说王粲的大名,听说王粲到来,慌忙出迎,连鞋子都穿反了。王粲进屋后,宾客门见他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而且身材短小瘦弱,容貌丑陋古怪,大为惊讶,弄不懂蔡邕为什么要如此看重王粲。蔡邕明白众人的心思,就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特殊的才能,我是不如他的。我家的书籍文章,都应该送给他,才算物归其主。”从此,两人便成了忘年之交。

进入刘表幕府

由于王粲才高名重,十七岁那年,东汉朝廷便征召王粲为黄门侍郎,王粲却以长安正处在一片混乱之中为由,不应征召。为躲避战乱,他前往荆州投奔了刘表,进入刘表幕府工作,开始了他的幕府生涯。自此以后,王粲再没有离开幕府工作,可以说是终身从幕。

建安前期的荆州,与曹操所处的邺下相同,也是一个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荆州刺史刘表是东汉宗室,据有今湖北湖南一带,占地千里,带甲兵十余万。由于那时战乱尚未殃及荆州,刘

表又采取了“爱民养士,从容自保”的策略,所以中原百姓与文人俊杰为避战乱多有迁徙归附者。而王粲与刘表系同乡,刘表又是王粲祖父王畅的学生,故王粲前来投奔刘表,便是情理之中的事。王粲出身于望族,又是名扬四海的才子,刘表原打算将他招为东床快婿,无奈王粲身材短小,长相丑陋,刘表又很看重外表,所以联姻之事终究未成。这对王粲来说,当然是一件不小的憾事。更有甚者,刘表在政治上也不怎么重用他,只是将他的文学才能为己所用罢了。

在荆州十余年,王粲始终只是依附于刘表的一个普通幕僚,有一个安身之处,却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对王粲来说,一方面是汉室丧失权柄,各地军阀割据,像他这样有才华的文人,却无法为朝廷出力;另一方面是他所依附的刘表才能庸劣,量小识浅,又不知道使用人才,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而前途渺茫,所以,是留是去,进退两难。王粲本是一个热中于仕途功名的人,其郁郁而不得志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而这种心情,也就很自然地流露在他那些述志抒怀的诗赋之中。写于这一时期的名作《七哀诗》之二,通篇所表达的,就是王粲当时的政治苦闷和他寄居异地、怀念家乡的寂寞忧伤之情: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名篇《登楼赋》,也是王粲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主旨与此诗大体相同。赋中起句为“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一个“忧”字,可以说包含了这些年他在荆州的全部心境,也是全赋的情感底蕴。接着写四周景色秀美,却是“虽信美而非吾土兮”,透露出身在异乡客地的愁怀。再

接着是叙述自己的忧思之源,乃是社会动乱,只身飘零,进一步抒发了“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的故土之情,蕴含着要离开刘表,荆州非久留之地的意念。最后,赋文更深一层地点明了忧思的内涵,是希冀时世早日清平,以施展自己平生之才力,但此种期望又迟迟不见到来,今已感到所依非人而抱负难展,因而不由得要“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了!全赋情从景来,写得悲凉慷慨,极富感染力,历来与曹植的《洛神赋》并列,一起被誉为建安辞赋最高成就的代表。

在荆州的十五年里,王粲虽然未被重用,但对工作,他还是积极参与的,为刘表起草了不少公文,其中比较有名的有: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长沙太守张羡举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兵背叛刘表,刘表发兵讨伐。为了宣传这次军事行动合乎大义,就由王粲执笔写了一篇《三辅论》,以示师出有名。其中写道:“长沙不轨,敢作乱违,我牧睹其然,乃赫尔发愤,且上征下战,去暴举顺。”申明用兵乃是为了“去暴举顺”。此文被广为张贴、散发,收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

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兄弟阋墙。刘表为了劝和,要王粲起草了《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两文。书中劝解袁氏兄弟毋作阋墙之斗,应当联合御侮,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写得“词章纵横”(张溥:《王侍中集题辞》),甚有文彩。

被曹操委以重任

建安十三(公元208年)年七月,曹操起兵,攻打刘表。刘表死后,次子刘琮继位。章陵太守蒯越、荆州府东曹椽傅巽和王粲等人力劝刘琮投降曹操。刘琮听从了他们的劝告。九月,刘琮举州降曹,王粲也来到曹操幕府工作。从此后,王粲仕途得意,官运亨通,不断升迁,一直被曹操委以重任。王粲先是因劝刘琮归降有功,被授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后又迁军谋祭酒。建安十八年(公元213

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魏国既建,王粲官拜侍中。

如果说,此前的王粲一直是在失意中度日,那么,自从来到曹操幕府工作后,王粲却如拨乌云见青天,命运有了实质性改变。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他连升数级,最后成了“建安七子”中政治地位最高的人,是唯一的封侯者。这样的结局,恐怕是他在刘表手下工作时想都不敢想的。有为之士遇到有为之主,王粲的工作积极性于是得到空前激发和调动。《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王粲“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驰,兴造制度,粲恒典之”。也就是说,此后的王粲除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谋议作用外,还倾注全力为曹魏新兴政权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制订了各项法律和法规,这实际上是为魏国的建立规划蓝图,奠定基础。秦朝有李斯定制,汉朝有萧何制律,魏国则主要靠王粲“兴制度”,作礼乐。此时的王粲,真可以用意气风发、春风得意来形容,对此,他自己也是不隐瞒的,如在《仿连珠》一文中,他便隐然以管仲自比:“齐用管仲而霸功立,秦任孟明而晋耻雪”。并强调说:“帝王虽贤,非良臣无以济天下。”

因王粲强记博闻,曹操每逢巡游外出或征伐,还总喜欢邀王粲同行。

同他的仕途遭遇相一致,王粲的文学活动,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划分的界线就是建安十三年的归附曹操。前期他主要在荆州过着流寓生活,亲历过战乱灾祸,又长期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忧国忧民之情与怀才不遇之愤纠结在一道,使他的文学作品笼罩着一层悲凄愤悱的情调。后期他在曹操幕中,一方面受到北方广大地区已经实现统一的形势的鼓舞,一方面也因担任重要官职而激发起建功立业的信心,所以他的创作基调又转变为激奋昂扬。如分别写于曹操西征关右和东征孙权的《从军诗》五首,便对曹军的征伐作了热烈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从军征战、建功立业的激昂情绪。

在曹操幕府,王粲不但受到赏识和重用,而且他同曹丕、曹植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曹丕、曹植非常尊重王粲,他们之间经常有诗赋往还。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冬,王粲随曹操征讨孙吴,次年春

,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曹丕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顿时,王粲的墓地上响起了一片嘹亮的驴叫之声。这驴叫声响彻四野,并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千古绝唱。葬礼之后,曹植又作《王仲宣诔》,其中说:“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分过友生。庶几遐年,携手同征。如何奄忽,弃我夙零。”可见其交情确实非同寻常。

王粲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四》记载,原有《王粲集》十一卷,但没有保存下来。明代张溥辑有《王侍中集》一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王粲死于壮年,其死因被记载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传记中。其中言道,张仲景凭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渐渐发现这位仅有二十几岁的作家王粲隐藏着可怕的“疠疾”的病源。有一天,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可是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二十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

历史年表

公元193年

东汉献帝初平四年王粲时年十七,司徒辟之,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而皆不往就其职。于是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不甚见重。

公元208年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令归降于曹操。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曹操置酒于汉滨,王粲奉酒上贺道:「方今袁绍起于河北,倚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其人好得贤士而不能任用,因此奇士尽去。刘表雍容自守于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可如周文王般自规。在荆州避乱的士人,皆为海内之隽杰;刘表不知所任,因此国危而无人可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善待其甲卒,尽收当地豪杰而用之,得以横行天下;及至平定江、汉,又引其间贤隽之士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归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正是三王之所举。」后迁军谋祭酒。

公元213年

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魏国始建宗庙,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王粲博物多识,问无不对。其时旧制礼仪废弛,朝内正要兴造制度,故使王粲与卫觊等典其事。《挚虞决疑要注》曰:汉末丧乱,绝无玉佩。魏侍中王粲识旧佩,始复作之。今之玉佩,受法于粲也。

王粲强识博闻,曹操常与之同乘,游观出入,但其见敬却不及和洽、杜袭。杜袭曾独见曹操,至于夜半。王粲性格躁竞,起坐道:「不知曹公怎样衡量对杜袭的等位啊?」和洽笑答道:「天下之事岂可尽得呢?卿于早上侍主便可,如今介意于此,是想尽兼侍主之时吗!」(《杜袭传》)

初时,王粲与友人共行,读道边石碑,友人问王粲:「你能暗诵碑文

游戏《三国志》中王粲的形象

吗?」王粲道:「能。」因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王粲观人下围棋,其局意外散乱,王粲重置原局。下棋者不信其实,以布盖着棋局,叫王粲再在另外一局重置原局。互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尽是如此。王粲又善算术,略尽其理。亦善行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王粲行文是预先拟定;但王粲却又精意覃思,不能复加。(《典略》曰:粲才既高,辩论应机。钟繇、王朗等虽各为魏卿相,至于朝廷奏议,皆阁笔不能措手。)王粲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其中〈七哀诗〉、〈登楼赋〉等皆为名作,有《王侍中集》。曹丕始为五官将时,及平原侯曹植皆好文学。王粲遂与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并见友善。以上六人加上鲁国孔融,是为「建安七子」。

公元215年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曹操自南郑而还,留夏侯渊屯于汉中。王粲作五言诗以美其事:「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赫怒振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陈赏越山岳,酒肉逾川坻,军中多饶饫,人马皆溢肥,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拓土三千里,往反速如飞,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公元216年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王粲从大军征东吴。

公元217年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其年春,王粲于征途上病卒,时年四十一。王粲二十多岁时,曾遇「医圣」张机,张机谕王粲道:「君已经得病了,四十岁时眉间毛当始脱落,而后半年将死;若现在能起服玉石汤,则可免此。」王粲不听。三日后见张机,张机问王粲有否服药,王粲诈称已服;张机知其伪,叹息而去。王粲果于四十岁时始脱眉毛,眉落后一百八十七天逝世。

王粲有二子,魏讽造反时为其所引,事败被诛,王粲后人遂绝。《文章志》曰:太祖时征汉中,闻粲子死,叹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博物记》曰:时,王粲与族兄王凯俱避地荆州,刘表欲以女儿配与王粲,但嫌其形陋,遂转配王凯。王凯子王业,即刘表之外孙。东汉蔡邕家中有书近万卷,末年曾载数车尽送与王粲,王粲死后,相国掾魏讽谋反,王粲二子与同谋,既尔被诛,蔡邕所与之书悉皆归于王业。王业,字长绪,位至谒者仆射。其子王宏,字正宗,是王弼之兄。官至司隶校尉。《魏氏春秋》曰:文帝既诛粲二子,以业嗣粲。

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粲特处常伯之官,兴一代之制,然其冲虚德宇,未若徐干之粹也。」(《三国志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传》)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骐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粲长于辞赋。干时有逸气,然非粲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三国志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传》引《典论》)

◆钟嵘评魏侍中王粲:「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诗品》)

◆白居易《题文集柜》诗:「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世说新语》: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曹植《王仲宣诔》:惟建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戊申,魏故侍中、关内侯王君卒。呜呼哀哉!皇穹神察,哲人是恃。如何灵?,歼我吉士。谁谓不庸,早世即冥。谁谓不伤,华繁中零。存亡分流。夭遂同期。朝闻夕没,先民所思。何用诔德,表之素旗。何以赠终,哀以送之。遂作诔曰:猗欤侍中,远祖弥芳。公高建业,佐武伐商。爵同齐鲁,邦祀绝亡。流裔毕万,勋绩惟光。晋献赐封,于魏之疆。天开之祚,末胄称王。厥姓斯氏,条分叶散。世滋芳烈,扬声秦汉。会遭阳九,炎光中蒙。世祖拨乱,爰建时雍。三合树位,履道是锺。宠爵之加,匪惠惟恭。自君二祖,为光为龙。佥曰休哉,宜翼汉邦。或统太尉,或掌司空。百揆惟叙,五典克从。天静人和,皇教遐通。伊君显考,奕叶佐时。入管机密,朝政以冶。出临朔岱,庶绩咸熙。君以淑懿,继此洪基。既有令德,材技广宣。强记洽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何道不洽,何艺不闲。棋局逞巧,博奕惟贤。皇家不造,京室陨颠。宰臣专制,帝用西迁。君乃羁旅,离此阻艰。翕然凤举,远窜荆蛮。身穷志达,居鄙行鲜。振冠南岳,濯缨清川。潜处蓬室,不干势权。我公奋钺,耀威南楚。荆人或违,陈戎讲武。君乃义发,算我师旅。高尚霸功,投身帝宇。斯言既发,谋夫是与。是与伊何,响我明德。投戈编都,稽颡汉北。我公实嘉,表扬京国。金龟紫绶,以彰勋则。勋则伊何,劳谦靡已。忧世忘家,殊略卓峙。乃署祭酒,与君行止。算无遗策,画无失理。我王建国,百司俊?。君以显举,秉机省闼。戴蝉珥貂,朱衣皓带。入侍帷幄,出拥华盖。荣曜当世,芳风ㄙ蔼。嗟彼东夷,凭江阻湖。骚扰边境,劳我师徒。光光戎路,霆骇风徂。君侍华毂,辉辉王途。思荣怀附,望彼来威。如何不济,运极命衰。寝疾弥留,吉往凶归。呜呼哀哉!翩翩孤嗣,号恸崩摧。发轸北魏,远迄南淮。经历山河,泣涕如颓。哀风兴感,行云徘徊。游鱼失浪,归鸟忘栖。呜呼哀哉!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分过友生。庶几遐年,携手同征。如何奄忽,弃我夙零。感昔宴会,志各高厉。予戏夫子,金石难弊。人命靡常,吉凶异制。此欢之人,孰先殒越?何寤夫子,果乃先逝!又论死生,存亡数度。子犹怀疑,求之明据。倘独有灵,游魂泰素。我将假翼,飘摇高举。超登景云,要子天路。丧柩既臻,将反魏京。灵?需回轨,白骥悲鸣,虚廓无见,藏景蔽形。孰云仲宣,不闻其声。延首叹息,雨泣交颈。嗟乎夫子,永安幽冥。人谁不没,达士徇名。生荣死哀,亦孔之荣。呜呼哀哉!

作品一览

赠蔡子笃诗

翼翼飞鸾。载飞载东。我友云徂。言戾旧邦。舫舟翩翩。以泝大江。蔚矣荒涂。时行靡通。慨我怀慕。君子所同。悠悠世路。乱离多阻。济岱江衡。邈焉异处。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人生实难。愿其弗与。瞻望遐路。允企伊伫。烈烈冬日。肃肃凄风。潜鳞在渊。归雁载轩。茍非鸿雕。孰能飞飜。虽则追慕。予思罔宣。瞻望东路。惨怆增叹。率彼江流。爰逝靡期。君子信誓。不迁于时。及子同寮。生死固之。何以赠行。言赋新诗。中心孔悼。涕泪涟洏。嗟尔君子。如何勿思。

--------------------------------------------------------------------------------

赠文叔良

温温恭人。禀道之极。

--------------------------------------------------------------------------------

赠士孙文始

天降丧乱。靡国不夷。我暨我友。自彼京师。宗守荡失。越用遁违。迁于荆楚。在漳之湄。在漳之湄。亦克晏处。和通箎埙。比德车辅。既度礼义。卒获笑语。庶兹永日。无諐厥绪。虽曰无諐。时不我已。同心离事。乃有逝止。横此大江。淹彼南汜。我思弗及。载坐载起。惟彼南汜。君子居之。悠悠我心。薄言慕之。人亦有言。靡日不思。矧伊嬿婉。胡不凄而。晨风夕逝。托与之期。瞻仰王室。慨其永慨。良人在外。谁佐天官。四国方阻。俾尔归藩。作式下国。无曰蛮裔。不虔汝德。慎尔所主。率由嘉则。龙虽勿用。志亦靡忒。悠悠澹澧。郁彼唐林。虽则同域。邈尔迥深。白驹远志。古人所箴。允矣君子。不遐厥心。既往既来。无密尔音。

--------------------------------------------------------------------------------

赠文叔良

翩翩者鸿。率彼江滨。君子于征。爰聘西邻。临此洪渚。伊思梁岷。尔行孔邈。如何忽勤。君子敬始。慎尔所主。谋言必贤。错说申辅。延陵有作。侨肸是与。先民遗迹。来世之矩。既慎尔主。亦迪知几。探情以华。覩着知微。视明听聪。靡事不惟。董褐荷名。胡宁不师。众不可盖。无尚我言。梧宫致辩。齐楚构患。成功有要。在众思欢。人之多忌。掩之实难。瞻彼黑水。滔滔其流。江汉有卷。允来厥休。二邦若否。职汝之由。缅彼行人。鲜克弗留。尚哉君子。异于他仇。人谁不勤。无厚我忧。惟诗作赠。敢咏在舟。

--------------------------------------------------------------------------------

赠杨德祖

我君饯之。其乐泄泄。

--------------------------------------------------------------------------------

为潘文则作思亲诗

穆穆显妣。德音徽止。思齐先姑。志侔姜姒。躬此劳瘁。鞠予小子。小子之生。遭世罔宁。烈考勤时。从之于征。奄遘不造。殷忧是婴。咨于靡及。退守祧祊。五服荒离。四国分争。祸难斯逼。救死于颈。嗟我怀归。弗克弗逞。圣善独劳。莫慰其情。春秋代逝。于兹九龄。缅彼行路。焉托予诚。予诚既否。委之于天。庶我显妣。克保遐年。亹亹惟惧。心乎如悬。如何不吊。早世徂颠。于存弗养。于后弗临。遗衍在体。惨痛切心。形影尸立。魂爽飞沉。在昔蓼莪。哀有余音。我之此譬。忧其独深。胡宁视息。以济于今。岩岩丛险。则不可摧。仰瞻归云。俯聆飘回。飞焉靡翼。超焉靡阶。思若流波。情似坻颓。诗之作矣。情以告哀。

--------------------------------------------------------------------------------

公燕诗

昊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晖。高会君子堂。并坐荫华榱。嘉肴充圆方。旨酒盈金罍。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合坐同所乐。但愬杯行迟。常闻诗人语。不醉且无归。今日不极欢。含情欲待谁。见眷良不翅。守分岂能违。古人有遗言。君子福所绥。愿我贤主人。与天享巍巍。克符周公业。奕世不可追。

--------------------------------------------------------------------------------

从军诗五首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熟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埛。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鹤鸣。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征夫心多怀。凄凄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馆宅充鄽里。士女满庄馗。自非贤圣国。谁能享斯休。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

从军诗

被羽在先登。甘心除国疾。

--------------------------------------------------------------------------------

从军诗

楼船凌洪波。寻戈刺羣虏。

--------------------------------------------------------------------------------

咏史诗

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临没要之死。焉得不相随。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绠縻。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

杂诗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

吉日简清时。从君出西园。方軐策良马。并驰厉中原。北临清漳水。西看柏杨山。回翔游广囿。逍遥波渚间。

列车息众驾。相伴绿水湄。幽兰吐芳烈。芙蓉发红晖。百鸟何缤翻。振翼羣相追。投网引潜鲤。强弩下高飞。白日已西迈。欢乐忽忘归。

联翻飞鸾鸟。独游无所因。毛羽照野草。哀鸣入青云。我尚假羽翼。飞覩尔形身。愿及春阳会。交颈遘殷勤。

鸷鸟化为鸠。远窜江汉边。遭遇风云会。托身鸾凤间。天姿既否戾。受性又不闲。邂逅见逼迫。俛仰不得言。

--------------------------------------------------------------------------------

七哀诗三首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违。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覊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

荆轲为燕使。送者盈水滨。缟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挥。

探怀授所欢。愿醉不顾身。

哀笑动梁尘。急觞荡幽默。

--------------------------------------------------------------------------------

行辞新福歌

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猛节横逝。自古立功,莫我弘大。桓桓征四国,爰及海裔。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

--------------------------------------------------------------------------------

矛俞新福歌

汉初建国家,匡九州。蛮荆震服,五刃三革休。安不忘备武乐修。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子孙受百福,常与松乔游。烝庶德,莫不咸欢柔。

--------------------------------------------------------------------------------

安台新福歌

武力既定,庶士咸绥。乐陈我广庭,式宴宾与师。昭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抚民黎。荷天宠,延寿尸,千载莫我违。

--------------------------------------------------------------------------------

弩俞新福歌

材官选士,剑弩错陈。应桴蹈节,俯仰若神。绥我武烈,笃我淳仁。自东自西,莫不来宾。

--------------------------------------------------------------------------------

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 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 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 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 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 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