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奖由中华诗词研究院设立,旨在发现和鼓励优秀的青年诗人(年龄45周岁以下),繁荣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研究、评论和宣传。屈原奖自2008年举办以来,至今已经举办过两届,屈原奖的颁奖仪式和中华诗词青年峰会同时举行,以后每年择地在端午节时举行一次。屈原奖颁奖仪式举办的规格较高,比较隆重,每次都邀请大量的社会和诗词界的名流,各大新闻媒体纷纷给予报到。
为了公平公正的对参赛进行评论,同时发挥网络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中华诗词研究院设立专门的网站——中华诗词网,在网上进行公开评审,评审过程要经过投稿、初评、终评等多道程序,显得更为规范,而且评委也不都是研究院的人。研究院的网站,也承担着“屈原奖”投稿平台的功能。
“屈原奖”大多数入围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格律诗词的创作形式,带给了读者古色古香的审美感受,还在继承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但是,也有专家忧虑当代旧体诗词对于现代生活的介入和思考仍然显得严重不足。青年诗人、“屈原奖”评委庞坚认为旧体诗词复苏表面声势浩大,背后仍潜存危机。一方面,诗词创作的地位尚未被有关方面认可,小说、散文、电影电视、报告文学及书画都有专业作家,他们得到社会的认可度比较高,也有经济效益,但是诗词创作没有,对于保持诗词创作队伍的年轻化、广泛性、稳定性造成相当障碍。另一方面,当前的旧体诗作品伪劣多、精品少,缺乏艺术性,有少数作家泥古不化、抱残守缺,作品缺乏时代性或者有些作者的诗词创作不够传统,还存在新韵和旧韵的交替和混乱、题材涉猎不广、体裁发展不均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