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皮影戏

洋县皮影戏

所属地区 陕西·汉中·洋 县
中文名称 洋县皮影戏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遗产级别:省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洋县文化馆[1]

内容简介

[1]

洋县皮影是陕西省地方碗碗腔灯影戏之一,其分布于洋县城乡。

洋县皮影由陕西关中传入,清代乾隆元年(1763)形成,乾隆之后进入流行期,清末民初为鼎盛时期,20世纪60年代衰落,80年代恢复。从形成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传承者57人。

作为陕西的一种地方影戏,其个性非常鲜明,与众不同。它的语音完全为洋县地方语音,未受任何外来文化的浸淫,它的唱腔呈现出汉水文化独有的特点,和陕西其它地域的影戏相比,它的表演则更显得灵活自如,惟妙惟肖。它有着杰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它为研究汉水上游历史沿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为研究这一地域地方戏曲的发展史和演变规律提供了途径。洋县皮影的音调、板式结构,不雷同任何一种戏曲。其道白吐字清楚,行腔圆润,能够满足不同层面观众的文化需求,能使人们得到较多的艺术审美享受。洋县皮影乐器的不同的定弦方法使洋县碗碗腔音乐和谐悦耳;洋县皮影底子(影戏人物)和道具做工精细,便于操作,充满了科学元素。所有这些都为其他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洋县皮影社会认可度高,群众喜闻乐见,它表现了人民群众很强的文化创造力,它在整个陕西民间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陕西优秀的文化遗产。[2]

基本内容

洋县民间皮影(灯影)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综合性的民间戏曲艺术形式之一。其表演形式与木偶相似而不相同,它有戏箱轻巧人员少的特点,每个班社5—6人即可演出一本戏。艺人分王为四大类:一、签手,二、拦门,三、笛手,四、坐槽,以上称其为“四柱”。他们大都一专多能,吹、敲、拉、弹、唱,门门精通。操作影人的签手兼唱,敲鼓的拦门兼胡琴伴奏或碗、板敲击;吹笛子的兼唢呐、海笛;坐槽的兼伴奏胡琴等。

被签手所操作的影人为牛皮或驴皮制作,影人角色分生、丑、净旦四大行当,雕刻精致,造型逼真。影人肩部用一竹签支撑其全身,双手处各有一根签子,签手通过这三根签子操作,使其影人表演走马乘船,战地斯杀,以及行走坐卧等动作。另有用牛皮雕刻的宫殿、帐营、亭台楼楼阁、车马轿船以及花鸟虫鱼和飞禽走兽等布景道具点缀其中,色彩鲜艳,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演出形式简单,所到之处就地取材。一张方桌上放置一台拌桶,四角用竹杆或栓子搭建一个小舞台,台口张起生丝制成的“亮子”(纱幕),后面点燃油灯,通过光线投影原理,将其近贴于“亮子”上的影人呈现给观众。签手根据不同角色操作其动作,加至优美地旋律和婉转缠绵的唱腔,高台教化,寓教于乐,很受群众欢迎。

洋县皮影戏的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它包括唱腔、呤诵调、击板和曲牌四部分,它的唱腔有规整的一板三眼的“慢板”,有一板一眼的“二六板”,又有板无眼的“紧二六”,还有无板无眼的“滚白”等。唱腔中的数板和部分韵白属吟诵调;击乐有闹台锣鼓、板头击乐和动作击乐。曲牌音乐包括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从音乐本身规律看,它与关中道情、户县灯碗腔以及商洛道情在板腔骨架结构、旋律音型等方面有着内在的血缘关系,同时也吸纳了汉中音乐音调以及汉调桄桄戏中的某些击乐鼓点和民间乐曲中的个别唢呐曲牌,然后按自己的语言特点和戏曲需要加工改制。洋县皮影腔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演变,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调和板式,使其具有浓郁地地方特色。

洋县民间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花柳林》、《竹林会》、《葵花镜》、《蛟龙驹》、《九连珠》、《诛妖剑》、《洞庭源》、《红莲灯》等,大都是人物众多,故事情节曲折的传统戏,以叙述故事见长。历史题材方面的剧目也占一定比例,如《昭君和番》、《秦段争亲》等,同时也上演一些反映旧时代生活的小戏,如《当柜箱》、《女贤良》等。

洋县民间皮影戏所演剧本与流行于汉中区域的汉调桄桄,汉调二簧等剧本几乎无一相同,即是剧目名称相同,其内容和唱调却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唱腔的板式和旋律。因此,洋县皮影戏不仅有它的地域性亦有它的独特性。

洋县民间皮影演出剧目内容有汉代以前的剧目26本,汉至晋41本,唐至五代39本,宋代27本,元代16本,明代44本,清代24本,共计217本(折)。[3]

基本特色

洋县民间皮影戏,经过近300年的传承和发展,已形成下列主要特:

①历史承传久,普及面广,不论从内容到形式尚具广泛性特征;

②它伴随着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而形成对民间艺术的依存性特征;

③长期参与民间庆岁、节日庆典和庙会活动,且具参与民间活动的程序化特征;

④其音调清新明快,雅俗共赏,旋律优美,唱腔婉转缠绵,不仅继承于该艺术形式之特点,又有道情、民歌曲调之渗透,既有民间桄桄、二簧戏、音乐之吸收,亦有民间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之借鉴,且具民间艺术多元化之特征;

⑤人员少,戏箱轻便,舞台小巧,就地取材,演出形式简单,具有灵便性之特征;

⑥剧目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影人造型逼真,具有观赏性之特征;

⑦演出态度严谨,配合默契,操作影人娴熟,技艺精湛,影中情舞锣鼓声,灯下演绎千古情,天籁之韵声声婉,双签对舞百万兵。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性之特征;

⑧其音韵、道白以及音乐板式的变化等地方特色浓郁,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之特征;

⑨高台教化,古为今用,倡导文明,寓教于乐,因此,具有时代性之特征。[4]

主要价值

洋县民间皮影艺术,在整个陕西民间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汉中乃至陕西民间优秀文化艺术中的宝贵财富,它有着杰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①历史价值:洋县皮影从清乾隆年间承传发展至今,历史悠久它为研究汉水上游历史沿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为研究这一地域地方戏曲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研究的途径。

②文化价值:洋县皮影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尤其该剧种的音调、板式结构,不雷同任何一种民间戏曲艺术形式,艺术感染力强烈,音调扣人心弦,酣畅淋漓,使人赏心悦目。其道白吐字清楚,字字入耳,声情并生,行腔圆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它能够满足不同层面观众的文化需求,使他们得到艺术审美享受。

③科学价值:洋县皮影乐器的不同的定弦方法使洋县碗碗腔音乐和谐悦耳;洋县皮影底子(影戏人物)和道具做工精细,便于操作,充满了科技元素。所有这些都为其它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5]

制作器具

影人(即剧中角色)系牛皮或驴皮炮制雕刻而成,通高33厘米。

制作工序:

(1)把选择好的牛皮用水浸泡后,将皮内油腻刮净。

(2)按其雕刻内容裁好牛皮,将裁好的牛皮摊在图谱上用铅笔描画。然后用热毛巾裹住敷软,即用刀具精雕细刻。

(3)刻完放在竹笆上蒸15分钟后,再将牛皮用木板压平整,用砂纸擦光,涂色。

(4)涂色后用鸡蛋清罩面,再将零部件组装成形,用牛皮线串连,晾干即可。布景道具制作亦同。

制作工具:

园、方、半月、斜刀、平口刻刀、锉、凿等80余件。

签子:长20厘米,细竹子制成。

亮子:高80厘米,宽200厘米,质地为生丝。

管弦乐器:笛子、唢呐、海笛、板胡、二胡、三弦。

敲击乐器:暴鼓、战鼓、小锣、勾锣、马锣、板、钹、灯碗、梆子。

演出剧目:

《花柳林》《九连珠》《聚魂瓶》《蛇蝎洞》《洞庭湖》《双凤钗》《红莲灯》《审明阁》《诛妖剑》《竹林会》《二度梅》《清江渡》《鸾凤桥》《忠烈会》《万福连》《削嗣荒洲》《西游记》《月霄剑》《葵花镜》《九松亭》《福寿图》《九莲灯》《飞龙策》《百官图》《玉坠梅》《花田错》《秋风扇》《会风扇》(下本)《苦节图》(上下本)《双龙扇》(上下本)《大鹏山》(上下本)《蛟龙驹》(上下本)《乌云咋》(上下本)《孟丽君》(上中下本)《刘金进瓜》 《秦段争亲》《安安送米》《四花玩灯》《鹦鹉搬兵》嵌香山还愿》《唐王游月宫》《陈香劈华山》《康熙征北塔》《王昭君和番》《吕成龙访方山》《花蛇闹长安》等。[6]

历史渊源

洋县皮影是陕西省戏曲艺术形式之一,自清乾隆(公元1736)元年从关中传入洋县境内,清末民初已达鼎盛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逐渐衰落,八十年代开始恢复,直至二十一世纪步入抢救、保护、振兴阶段,从形成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

清乾隆(公元1736)初年,洋县白石人刘氏从关中逃难皮影艺人绰号“拦盘”手中学得民间皮影演唱艺术,并依附其家庭班社开始演出活动,数年后,洋县贯溪华、王、何、吴四家皮影班社相继问世。

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陕西著名戏剧家李芳柱(李十三),任洋县儒学训导时将关中碗碗腔皮影剧目带入洋县,在贯溪华家皮影戏班演出改良并注入洋县方言,随后,华生新班社先后同石槽王文兴班社和万家岭雍朝杰班社联手到汉中,关中等地演出,取外地弦板灯碗腔以及地方

民间音乐之长,完善自身曲调,其唱、白吐字归韵以洋县方言为主,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详县皮影戏这一剧种.

清道光(公元1817)年间,洋县华家与石槽王家、万家岭雍家以及黑峡张家和小江李家等皮影戏班相互传递唱本,经咸丰,同治时期的不断发展,到光绪年间,洋县民间皮影艺术的发展已是最盛时期。全县有皮影戏班48个,分布于洋县30多个乡村,每逢节日会戏,多家班社汇集一起,演出规模空前,他们相互竞技赛艺,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

清末民初,本剧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创新,洋县皮影戏班优化组合为28家。农事稍闲,班主们就开始接“把式"出外唱戏。其活动范围多在汉个、南郑、西乡、城固、佛坪、宁陕等地,偶尔也去关中一带演出。

解放前夕,兵荒马乱,拉兵拉夫,物价暴涨,民不聊生,致使洋县皮影班社纷纷解体,箱主和艺人逐年减少。

新中国成立之后,于1956年成立了洋县灯影腔皮影专业剧团,使这一濒危剧种将以延续。

20世纪60年代,洋县皮影剧社成立。待到80年代初,健在的皮影老艺人已廖无几。为了拯救这一古老民间戏曲剧种,洋县文化馆在抢救挖掘有关资料的同时,于1984年特意招收了6名青年演员,组建起洋县灯影(皮影)腔剧团,并聘请仅存老艺人带徒传艺,使其后继有人。

1986年后,灯影(皮影)腔剧团青年班主何宝安及部分青年皮影演职人员赴汉中地区群众艺术馆汇报演出之后,应邀汉台区武乡镇演出,分别两次应邀汉中民俗园参与展演活动。在此期间,多次到四川成都、城固、西乡及佛坪等地参加庙会、节日庆典演出活动。

1990年,洋县皮影剧团则以龙亭、贯溪为基地,联络石槽等皮影班社演员,依据市场演出信息,或独立或联合或以“搭班子”的形式参与各种演出活动,年演出场次200余场。

1995年秋,日本出云市作家同汉中友协及市县文化部门有关领导来洋县观看皮影戏演出,并合影留念。

2003年,西安皮影社社长杨飞夫夕刁和日本稻田大学戏剧系研究员“稻叶明子”小姐专程前来洋县观看皮影戏演出。

2004年冬,陕西电视台“农家大院”拍摄组,以洋县民间皮影艺术为背景,拍摄春节专题电视节目。同年,洋县皮影艺术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洋县皮影艺术之乡”。

2006年,洋县民间皮影列入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行搜集整理、登记造册,收入洋县文化馆民间艺术档案,我们正在为争创省市级品牌而不懈努力。[7]

分布区域

洋县地处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介于东径107°11′——108°03″和北纬33°02′——33°45′之间。东接佛坪、石泉县;南临西乡县;西毗城固县;北界留坝县、太白县。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76公里,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人口439746人。

境内地势北东高陡,南部低缓,中部低平,最高海拔3071米,最低海拔389.7米。汉江自西入县境,汇南北22条文流横贯而过。阳光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气温1 5℃左右,村村公路畅通,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山川秀美、人杰地灵。

洋县是世界珍禽朱鹮之乡,是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封地、葬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早在7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史前文化。其陆界秦蜀,水通襄汉,秦陇、巴蜀、荆楚文化交融、文化积淀深厚。境内现存有唐代建筑开明寺舍利塔,元代智果寺大殿,明代智果寺藏经楼,元代良马寺觉皇殿。寺庙比比皆是,名山胜景处处可揽。自古称其为“山南雄郡”、“汉上名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洋县皮影提供了生长和传承的有利条件。[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