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

中文名 明心宝鉴
内容特点 儒道结合学说
成书时期 元末明初
目录导航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是中国历史上译介到西方的第一本古籍,据考证,早在1590年左右,天主教教士高母羡为研读汉语及了解中国文化,将明朝初年开始刊行的通俗读物《明心宝鉴》译成了西班牙文。1592年被译成西班牙文,手抄本于1595被带回西班牙献给王子斐利三世,现收藏于马德里西班牙国立图书馆。后来《明心宝鉴》又流传到中国近邻国家,600多年来一直风行于韩国、日本、越南等国,被用作青少年启蒙教育、道德教育重要读本和个人修身励志经典。在韩国,它是大长今最早的启蒙读本,大长今在与各地官衙的医女们一起接受医女训练的时候,学习的经典课开篇即是《明心宝鉴》。

多年来,《明心宝鉴》各种版本流传不断。据统计,《明心宝鉴》在国内有四种明代版本,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阅览室和善本阅览室。普通古籍阅览室收藏《新刻校正删补明心宝鉴》二卷以及《新镌校正明心宝鉴正文》,后书扉页上题“官板正字明心宝鉴”,“桥村庄三圣堂行”。善本室则藏有1553年刊印的《重刊明心宝鉴》(二卷)和1621年刊刻的标明“范立本辑”《新刻音释明心宝鉴正文》(二卷)。[3]

2013年4月,在《明心宝鉴》被翻译成西班牙文400多年后,北京大学教授赵振江又在原译本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改,推出了《明心宝鉴》西班牙文新译本,并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了首发式。

“高母羡首次翻译的《明心宝鉴》被认为是"中西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物证",高母羡则被誉为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锋"。”李朝全说道。[4]

内容介绍

“《明心宝鉴》视野开阔,兼容并包,内容网罗百家,杂糅儒、释、道三教学说,荟萃了明代之前中国先圣前贤有关个人品德修养、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论述精华,主旨是劝善劝学、引导人心。”

“《明心宝鉴》依内容分为上下二卷共20篇,分别是: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李朝全总结说,“内容几乎涉及和囊括了一个人生存于世所要面对和经历的方方面面,有关待人接物、立身处世、言谈举止、心性品行、齐家治国等方方面面。从主题上看,《明心宝鉴》主要是关于忠、信、礼、义、廉、耻、孝、悌这八方面传统美德教育的。”

“《明心宝鉴》通篇大量运用对偶、对仗、排比等句式,几乎段段都是格言、警句,可圈可点。语句文采绚烂,朗朗上口,特别适合诵读,适合作为儿童少年研习国学之入门书。又因其内容宏富、深厚,在给读者丰饶知识的同时,也能带给人深刻的思想启迪。因此可以说,这实际上也是一部通俗版的人生哲学,一部人生教科书,一部修身励志经典。”

“《明心宝鉴》区别于其他教人做人的书籍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的文字、譬喻简洁易懂,道理深入浅出,简单实在。”[4]

目录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序

重刊《明心宝鉴》序

继善篇

天理篇

顺命篇

孝行篇

正已篇

安分篇

存心篇

戒性篇

劝学篇

训子篇

省心篇

立教篇

治政篇

治家篇

安义篇

遵礼篇

存信篇

言语篇

交友篇

妇行篇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二卷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提要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序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上卷

继善篇

天理篇

顺命篇

孝行篇

正已篇

安分篇

存心篇

戒性篇

劝学篇

训子篇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下卷

省心篇

立教篇

治政篇

治家篇

安义篇

遵礼篇

存信篇

言语篇

交友篇

妇行篇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跋

新刻前贤切要明心宝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