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养牛手册

农作物秸秆养牛手册

书名 农作物秸秆养牛手册
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7122180557
出版日期 2013年11月1日
类型 科技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1.农作物秸秆是农业主要副产品,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2.本书从牛的消化生理特点入手,总结农作物秸秆的种类和特点,详细描述秸秆青贮、碱化和氨化、生物处理、加工成型等技术手段及其应用效果,以期为广大养殖人员、技术人员提供系统、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增加养牛效益。
3.本书集成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创意新颖,实用性强,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4.本书主编刁其玉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家畜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农科院杰出人才。主持过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中国农科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中国农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北京市2005年“十佳科技”工作者。获得专利6项,科技部新产品证书2项。

作者简介

刁其玉,德国哥挺根大学动物生理与营养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家畜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农科院杰出人才。国家“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先后主持和参加“攻关课题”和“支撑计划”10余项;作为首席专家主持过农业部“跨越计划,幼畜养殖新技术”,科技部“重点成果计划,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关键技术”,北京市“新型饲料添加剂”、天津市“幼畜培育新模式”等项目或课题,制定行业标准5项。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中国农科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中国农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北京市2005年“十佳科技”工作者。获得专利6项,科技部新产品证书2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牛的消化生理特点与利用粗饲料的潜能1
第一节牛的消化生理特点1
一、牛消化器官特点1
二、牛的采食习性和生理特点4
第二节牛利用粗饲料的潜能9
一、瘤胃的营养特点9
二、粗饲料的利用11
第二章农作物副产品的种类与特点21
第一节我国农作物副产品总论21
一、农作物副产品总量21
二、农作物副产品的利用24
第二节秸秆的种类与成分30
一、玉米秸秆30
二、麦类秸秆37
三、水稻秸秆49
四、其他秸秆51
第三节秕壳的种类与成分54
一、豆类秕壳54
二、禾本科粮食秕壳55
三、其他秕壳及糠麸57
第四节影响农作物秸秆利用的因素(抗营养因子)57
一、木质素57
二、单宁58
三、其他抗营养物质60
第三章青贮饲料的调制技术及在牛饲养中的应用61
第一节青贮调制的原理与效果61
一、青贮的特点61
二、青贮饲料的种类与选择62
三、青贮饲料的发酵原理与过程67
第二节青贮设备与青贮调制技术71
一、青贮饲料的设施71
二、青贮饲料的调制技术77
三、青贮饲料的接种剂83
第三节青贮的质量评定89
一、青贮饲料样品的采集89
二、青贮饲料的评价指标90
三、青贮饲料的质量标准93
第四节青贮的饲喂技术99
一、青贮饲料的开窖99
二、青贮饲料的取料100
三、青贮饲料的饲喂技术103
第四章秸秆的碱化和氨化技术及在牛饲养中的应用106
第一节秸秆的碱化107
一、秸秆饲料的准备107
二、氢氧化钠处理108
三、生石灰处理112
四、其他碱化处理113
五、用碱化秸秆饲喂肉牛的技术115
第二节氨化处理118
一、氨化秸秆的原料处理119
二、氨化秸秆的氮源120
三、氨化秸秆的处理方法122
四、用氨化秸秆饲喂牛的技术134
第五章秸秆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在牛饲养中的应用150
第一节秸秆生物处理的制剂150
一、酶制剂150
二、微生态制剂152
第二节秸秆生物处理的方法154
一、秸秆的前处理154
二、秸秆的酶制剂处理方法157
三、秸秆的微生态处理方法160
第三节生物处理秸秆的应用169
一、在肉牛生产上的应用169
二、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179
第六章秸秆加工成型调制技术及在牛饲养中的应用184
第一节秸秆饲料的物理处理184
一、秸秆饲料加工及其优点184
二、秸秆日粮的配制技术192
第二节秸秆颗粒性饲料的加工调制199
一、秸秆颗粒饲料的优点200
二、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工艺和设备202
三、秸秆颗粒饲料强化剂208
四、秸秆颗粒饲料在养牛实际中的应用212
第三节块状粗饲料的加工调制216
一、块状秸秆饲料的加工工艺216
二、块状秸秆饲料的配制技术224
三、块状秸秆饲料的应用效果228
参考文献232

序言

近年来,我国肉牛和奶牛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0年年底,牛的存栏数达到10626亿头,牛肉产量65307万吨,牛奶产量357596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也将继续增长。“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指出,到2015年我国计划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和500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同时畜牧业产业素质将明显提高,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个百分点,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38%。因此,我国肉牛和奶牛养殖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要达到高产、稳产、优质,只依靠传统手段是不行的,需要研究、推广和应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整个养殖业的科技含量。
发展养牛业,粗饲料质量和资源量是极其重要的。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2011年,谷物和豆类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91016万公顷和10651万公顷,每年的秸秆总产量约为6亿~8亿吨。如此巨大的资源不能白白浪费,我国政府将“大力实施秸秆养畜项目,在秸秆资源丰富和牛羊养殖量较大的粮食主产区,扶持开展秸秆养畜联户示范、示范场和青贮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建设,重点支持建设秸秆青贮氨化池、购置秸秆处理机械和加工设备、畜禽养殖和秸秆饲料加工基础设施改造以及畜禽品种改良,增强秸秆处理饲用能力,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进程”。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将其转化为草食动物的良好粗饲料,国内外一直在这方面进行着探索。本书将从牛的消化生理特点入手,总结农作物秸秆的种类和特点,详细描述秸秆青贮、碱化和氨化、生物处理、加工成型等技术手段及其应用效果,以期为广大养殖人员、技术人员提供系统的、简单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增加养牛效益。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专业杂志上的最近报道和论述,在此对有关作者表示感谢!
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3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