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期,人类已在安丘这一带栖息、劳动。
夏商两朝为斟寻国地。
西周属淳于国。春秋时境内分属杞、莒、纪三国。战国时大部分属齐。少部分属鲁国。
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封将军张说为安丘懿侯(侯国),治所在牟山北,汶河南岸,自此始有安丘之名。
公元前148年(汉景帝中元二年),置安丘县,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城南高地上。当时,境内为安丘、淳于、昌安、吾城、朱虚、姑幕、平昌县之地,分属两州(青州、徐州)、三郡国(北海郡、琅琊郡、高密国)。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后,上述各县或境内部分先后并入安丘。在历次改朝换代中,安丘曾更名诛郅、牟山、辅唐、胶西等。
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改胶西仍为安丘,沿用至今。
金、元属密州,明、清属青州府。
中华民国成立后,属胶东道、莱州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1994年3月,安丘县改称安丘市。
2009年9月28日,山东20个省管县试点出炉,其中就有安丘市,财政收入不再交给市。
明万历年间始有记载。当时,全县划为5坊厢6乡,174社。清康熙年间,设6乡,58社。清乾隆十六年仍设6乡,划为66社。清光绪末年仍为6乡,改划为54社,共辖村庄1092个。
中华民国成立后,县下设区,区下设乡镇,乡镇辖村。1932年全县划为6个区54个乡镇,共辖1462个村。
解放后,1950年三县分设时,丘南县设8个区,潍安县设7个区,安丘县设12个区。1953年三县合并后,全县共设置1个镇(景芝镇)25个区。1956年4月,全县设置20个区2个镇,区下设187个乡。1958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划为38个乡2个镇。1958年9月,撤销乡镇建置,全县成立23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962年4月,划出城关公社北部村庄设置贾戈公社,划出临浯公社北部村庄设置宋官疃公社,1965年8月凉台公社划归诸城县,诸城县的石埠子公社划归安丘县。至此全县共辖25处公社。1984年4月,机构改革,实行政社分开,撤销公社建制,改建为22个乡10个镇。
1994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丘县,以原安丘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县级安丘市。
1992年7月28日,撤销安丘县贾戈乡、赵戈乡、慈埠乡、石埠子乡、刘家尧乡,分别设立贾戈镇、赵戈镇、慈埠镇、石埠子镇、刘家尧镇。
1994年11月1日,撤销安丘市担山乡、管公乡、临浯乡,设立担山镇、管公镇、临浯镇。1994年11月24日,撤销石堆乡,设立石堆镇。
1995年12月29日,撤销宋官疃、白芬子乡,设立宋官疃镇、白芬子镇。
1996年1月3日,撤销王家庄乡、柘山乡、召忽乡,设立王家庄镇、柘山镇、召忽镇。
1997年7月9日,撤销金冢子乡,设立金冢子镇。
1999年3月16日,撤销关王乡,设立关王镇。
2000年2月22日,撤销安丘镇、贾戈镇,以原安丘镇、贾戈镇的行政区域分别设立兴安和贾戈两个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分别驻原安丘镇和贾戈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温泉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红沙沟镇;撤销车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柘山镇;撤销召忽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石埠子镇;撤销郚山乡、南逯乡,以原郚山乡、南逯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郚山镇,镇人民政府驻原郚山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辉渠乡、夏坡乡,以原辉渠乡、夏坡乡的行政区域设立辉渠镇,镇人民政府驻原辉渠乡人民政府驻地。
2000年,安丘市辖2个街道、25个镇。
2000年6月,32处乡镇中的部分乡镇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调整范围是:撤销安丘镇、贾戈镇,以原安丘镇和贾戈镇的行政区域分别设立兴安街道和贾戈街道两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安丘市总面积2010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21个镇,1440个行政村。年底安丘市总人口109.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13万人。
2003年6月10日,安丘市设立雹泉镇,将管公镇的雹泉西北村、雹泉东北村、雹泉西南村、雹泉东南村、大寿山、小寿山、吉山店子、山前、杏山子、莲花官庄、南官庄、马车岭、鞠家庄子、都家庄子、韩家庙子、下峒峪、中峒峪、老峒峪、岳家庄、代家坡、西北崖、崔家峪、胡家旺、前范山子、后范山子、落鸦石官庄、米布袋官庄、圈河、西黄家庄、青山官庄、水润道、张家溜、王家沟、徐家寨、张家官庄、富平官庄、东尚庄、西尚庄、北尚庄共39个行政村划归雹泉镇管辖,雹泉镇人民政府驻雹泉东北村。
2003年6月30日,将安丘市南流镇划归潍坊市坊子区管辖。
2003年,安丘市总面积1928平方千米。辖23个镇、街道办事处,1388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安丘市总人口1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万人。
2006年,安丘市辖2个街道、21个镇:兴安街道、贾戈街道、景芝镇、黄旗堡镇、凌河镇、官庄镇、雹泉镇、红沙沟镇、大盛镇、庵上镇、赵戈镇、刘家尧镇、石埠子镇、石堆镇、关王镇、王家庄镇、临浯镇、白芬子镇、管公镇、柘山镇、辉渠镇、郚山镇、金冢子镇。
2007年,经潍坊市政府研究并报省政府批准,同意将安丘市黄旗堡镇划归坊子区管辖。同时,将赵戈镇也划归坊子区管辖。
2007年9月,安丘市对镇、街道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原21个镇、两个街道合并调整为12个镇、两个街道。撤销刘家尧镇、关王镇、贾戈街道,组建新安街道,新
安丘市区域沿革
安街道办事处驻地在原刘家尧镇政府驻地,新安街道由原刘家尧镇辖区、原关王镇丘西村等42个行政村、原贾戈街道东北村等35个行政村、赵戈镇王家庄村等40个行政村组成;撤销白芬子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兴安街道,原贾戈街道张田戈村等23个行政村划归兴安街道管辖;撤销临浯镇,其行政区域并入景芝镇;撤销红沙沟镇,原红沙沟镇 红沙沟村等36个行政村、原关王镇井戈村等41个行政村划归凌河镇管辖;撤销雹泉镇,其行政区域并入辉渠镇,原红沙沟镇温泉村等27个行政村划归辉渠镇管辖;撤销庵上镇,其行政区域并入石埠子镇;撤销管公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官庄镇;撤销王家庄镇,以原王家庄镇行政区域和赵戈镇赵戈村等42个行政村组建新的赵戈镇,赵戈镇镇政府驻地不变。大盛镇、郚山镇、柘山镇、金冢子镇、石堆镇、黄旗堡镇6个镇维持现状,不作调整。
截至2014年12月,安丘市辖2个街道和10个镇(兴安街道、新安街道、凌河镇、景芝镇、官庄镇、大盛镇、石堆镇、石埠子镇、金冢子镇、辉渠镇、柘山镇、郚山镇)。
安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潍坊市南部,地处东经118°44′至119°27′,北纬36°05′至36°38′之间。东与高密、昌邑市以潍河为界,西接临朐县,南隔渠河与沂水县、诸城市毗邻,北连坊子区、昌乐县。南北最大距离61.5公里,东西最大距离65.3公里。胶济铁路横贯县境北部,潍(坊)徐(州)、下(营)小(关)公路干线交叉市境,交通方便。
城区在市境北部,直线距离西北至首都北京460公里,西距省会济南200公里,北距市府驻地潍坊32公里,与邻市、县城区的距离是:西北至昌乐45.5公里,北至坊子20公里,东北至昌邑50.8公里,东至高密49公里,东南至诸城52.5公里,西南至沂水89.3公里,西至临朐63公里。
土地 境内土地,随着历代行政区划的变更,总面积几经变化。1840年为281万亩,1949年10月建国时331.2万亩,到2002年减至302万亩。耕地 包括粮、油、棉、烟、麻、菜等农作物用地。1840年182万亩,人均耕地4.05亩。建国初期197万亩,人均耕地3.18亩。1958年后,城镇、乡村建房和工矿、交通以及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用地逐年增多,至2002年底,全市耕地逐渐减少到148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9%,人均耕地1.4亩。
林地 包括林场和果园用地。清末民初为3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6%。经战乱破坏,建国初期仅有1.6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5%。经过多年植树造林,林地面积逐年增加,至2002年底,全市林果面积达5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2%。
其他土地 指城镇、村庄、工矿、交通等用地,1949年为1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建国后逐年增加,2002年为4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4%。全市水域面积25.7万亩,尚有未开发土地33.3万亩。
土壤 安丘地形复杂,水热分布不均,且受地带性和地方性因素的影响,使土壤形成不同的土类。
褐土是市内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土类,面积134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61.1%,多数集中在中、北部丘陵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含氮偏低,严重缺磷,部分缺钾,极易干旱。
潮土是市境东部景芝等冲积平原及汶、潍、渠河流域各镇的主要土类,面积44.3万亩,占全市可利用土地面积的20%,居于第二位。土质具有良好的保肥保水性能,地下水丰富,是主要产粮区。
棕壤是市内分布面积较小的一个土类,面积30.36万亩,占全市可利用土地面积的13.8%,多分布于西南山区各镇的部分地区,东、北部的石堆、赵戈、刘家尧等镇也有零星分布。土层瘠薄,含养分低,易干旱。砂礓黑土是市内面积最小的一个土类,主要分布在赵戈、金冢子、景芝、石堆等镇的低洼地带,面积11.1万亩,占全市可利用土地面积的5.1%,土类表层质地偏粘,耕性不良,极易造成氵解涝,是安丘的主要产棉区。
土地资源特点 一是土地类型多样。受地形和成土因素影响,我市的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山地、岭地、平原地及洼地,适应于不同作物生长;二是耕地率高,土地后备资源少;三是非生产用地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锐减。
二、水资源
安丘市(7) 我市累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71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3.0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1.66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的54.2%。地下水可利用量1.4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的45.8%。全市累年平均用水总量2.133亿立方米,农业用水72%,工业用水18%,人畜吃水10%。市内之水不仅需大于供,而且分布不均。山区地下水赋存量少,不易开掘,地表经流虽大,但拦蓄条件差。丘陵区赋水程度一般,地下水开挖和地上水拦蓄条件较好。潍、汶、渠沿河平原区,属市内丰水区,也是国民经济部门集中区,用水量较大。境内地下水水质良好,多为重碳酸盐类钙组水,个别为硫酸盐类钙组水,是工农业用水和人畜饮水的优质水资源。官庄镇的两河、挑河和赵戈镇的林家营等少数地区地下水含氟量较高,不宜饮用。
我市水资源的特点:一是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二是地区分布不均,三是人均数量少,四是地下水的水质较好。
蓄水
牟山水库 位于城区西南6公里处,南依牟山,腰斩汶河。是潍坊市第二大水库,也是市内唯一的大型水库。1959年10月始建,1960年6月主坝合拢蓄水。控制流域面积1262平方公里,设计库容3.1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2亿立方米。
尚庄水库 在辉渠镇尚庄村东,凌河中游,1959年10月动工,1960年建成。上游流域面积68平方公里,总库容261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23万立方米。
下株梧水库 在石埠子镇岐山村西,1958年动工,1959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积32平方公里,总库容162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943万立方米。
于家河水库 在石埠子镇于家河村西,渠河支流秋峪河入口处。1966年10月动工,次年5月大坝合拢蓄水。1968年5月建成。上游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总库容531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920万立方米
三、矿产资源
安丘已发现的矿藏有26种,金属矿藏有铅锌铜、银、砂金、铁、磁铁矿砂5种,非金属矿藏有重晶石、石墨、膨润土、硫铁、砩石、石英、钾长石、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萤石、蛇纹石、粘土、油页岩、大理石、石膏、草炭、蛭石、方解石、白云石和建筑用砂21种。现已被开采利用的有铅锌铜、硫铁、重晶石、膨润土、石墨、砩石、石英、玄武岩、石灰岩、大理石、粘土、钾长石、萤石、蛇纹石、蛭石、石膏和建筑用砂18种。膨润土闻名全国,石墨销往国外,重晶石、白云石在省内外享有盛名。
四、生物资源
安丘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有植物1100余种,动物350余种。
野生动物 兽类主要有狐狸、狼、獾、猞猁、野兔、刺猬、黄鼠狼等。鸟类主要有麻雀、喜鹊、灰鹊、燕子、黄鹂、画眉、斑鸠、猫头鹰、啄木鸟、布谷鸟、大雁、野鸭等。水生动物有鱼、虾、蟹、蚌、团鱼、蛙等。另外常见的野生动物还有蛇、蝎子、蚯蚓、蜥蜴、壁虎、蚂蚁、蜈蚣等。
野生植物 市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其中可入药的255种,主要有丹参、苦参、远志、香附、柴胡、半夏、酸枣、漏芦、茜草、反白草、益母草、车前草、地锦草、凤仙草等。可作饲料的杂草有46科186种,可供食用的野菜有苦菜子、曲曲芽、马齿苋、大蓟、灰菜等。